最近,犀利王罗永浩又在微博口出狂言,号称5月15号之后,苹果三件套将会成为历史上最好的方案,没了乔布斯的苹果将会疯狂地抄袭锤子。
在此之前,罗永浩还说过,锤子旗舰机R1价格将在3000-15000之间,并表示之所以会有如此高的价格,原因在于旗舰机的配置非常高,“目前业内没有这么高的配置。”
但鉴于老罗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历史,操心的网友总是忍不住怼一句:“老罗我真不知道你这种自信是从哪来的!我觉得吧...”
对于这种长篇大论的吐槽,老罗的应对方法向来简单粗暴,“删除加拉黑。”老罗表示,工作劳累之余,特缓解。
但删除也确实挡不出粉丝和吃瓜群众操白粉的心啊!
那么老罗,你到底哪儿来的自信呢?
研究了老罗的创业史,发现他的自信心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至少有两点,让他觉得这一票没问题:研发,供应链。
对研发谜之执著
相比雷军,罗永浩似乎更想成为下一个乔布斯,他和他的团队对研发设计的执著,外界如果只看他每天在微博上怼天怼地怼空气的话,是很难看出来的,但锤子的研发人员曾说,“他们想把手机做的超越目前水平。个个都喜欢折腾,老罗比我们谁都喜欢折腾。”
锤子科技结构工程总监曾令军也说过,“以前的制造业是为了方便制造,工业设计师跟产线妥协,但老罗追求的是工业设计的美学。他们选的材料都是一些特殊的材料,有些材料甚至连顶级的手机厂商都没有去做。”
而老罗表示自己做手机的理念是:“做出高度差异化和创新的产品。”
对研发的高度崇拜,导致老罗起初招人的时候,目光总是放在各行各业最出色的研发设计人才上。愣是忽悠了一帮和他一样对完美产品迷之执着的人才和他一起拼命。
这么来看的话,老罗对自己的手机如此自信,甚至狂妄到超越苹果的想法似乎也可以理解了。
当然,除了研发,锤子科技的供应链因为有吴德周这个外挂,也迅速解决了自己的短板。
但是,因为太重视研发而轻视供应链,老罗的锤子科技也曾付出惨重的代价。
一条腿走路的代价
所有的制造业,一定是三驾马车同时拉动:研发出一个好产品、供应链以最优的方式制造出来、销售以最合适的价格卖出去。手机行业也不例外,任何忽视其中一架马车的企业,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中国手机厂商惯于忽视供应链或者说并不知道怎么管好供应链,华为在上面吃过亏、小米在上面吃过亏、魅族在上面吃过亏,当然,创造乔布斯神话的苹果也在上面吃过亏。
因为一部手机后面的供应链实在太复杂了。
重设计轻供应链。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赵一洋认为,今天中国三巨头在中国市场之所以能强压苹果三星,就是因为品牌、流量和供应链管理这三个因素形成了“正循环机制”,其中最难的就是供应链管理。
罗永浩玩品牌和流量都是高手,但却重研发而轻供应链,罗永浩曾坦言,在创立锤子之前,他连供应链是什么都不知道,更遑论管理了。
没有产能的日子真苦。他很快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2014年T1经过网络铺天盖地的预热,形成强大的宣传阵势,锤子在官网开放预售通道,锤子收到几十万的订单,预付款也达到了8000多万。
此时,一个将罗永浩和他的T1拉向深渊的bug出现了:生产线崩溃,没有产能!罗永浩向外界承认:“我们的产能比计划中的最坏结果还要差。”
他们的生产遭遇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量产正式开工后,由于产线欠磨合,物料初期供应不稳定,品控标准没有完全统一等复杂因素的制约,量产过程进行得非常痛苦。
尽管富士康也派了更专业、经验更丰富的工程师协作,但是两个关键性元器件良率却依然非常低。
这个状况持续了很久,直到4个月之后,才真正实现足额量产,但那时候消费者对锤子T1的购买欲望早就过了,最后罗永浩不得不降价1000元才把库存处理掉。
那时候我都想着没戏了。罗永浩后来总结人生最令他崩溃的十多件事时,此事一直高居榜首,“每天都有新的问题出现,前一天刚解决了30多个,第二天又增加了70多个。”后来在接受罗振宇采访时,他坦承,“那时候我都想着没戏了,接下来要把倒闭的收尾工作做好。”
好在后来问题一个个慢慢解决了。
问题是对方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我们的。罗永浩的代工选的是富士康,全球最厉害的代工大王,经验丰富,产线不计其数,苹果华为三星小米的代工都没爆出过大问题,为什么一到锤子这里就出事了?
老罗曾经总结过原因,主要是锤子不懂供应链,一个手机上百个供应商,有的元器件自己联系,有的元器件代理商联系,供应商关系很复杂。再加上锤子手机的体量小,人家供应商可能根本看不上你,不交预付款人家关键时刻可能都不给你发货。
设计也要背锅。老罗分析的当然是事实,但更关键原因却是他们引以为豪的设计。
老罗经常在微博吹嘘锤子的设计有多厉害:手机工业设计行业第一,人机交互行业第一,软件创新被抄袭行业第一。
不管你承不承认,这是一个极其重视研发和较真的企业,很多工业设计业内从未涉及。很多材料其他手机厂商都没用过。
但问题来了,它把产品搞的太复杂了,某些元器件国内都没有产线制造,只能依靠供应商建造新产线。
研发和供应链虽然互相独立但又相互依存,它们就像人的大脑和四肢,大脑发出的指令太复杂,四肢就容易不协调。
工业设计太复杂,供应链可能就跟不上。
罗永浩曾公开称赞过小米的MIX2厉害,但是雷军自己都承认由于工业设计太复杂,所以产能受限。
R1设计太复杂,量产可能也会有问题。
但一个人的出现让这个问题似乎不再成为问题。
两条腿奔跑
2016年,前华为荣耀产品线负责人吴德周离开华为,投身锤子科技。
一个在华为摸爬滚打十五年的男人,对锤子的改变是现象级的。
华为的研发和供应链是中国企业公认的标杆,他们对研发的执着,对改革的偏爱,令外界充满敬佩。
在吴德周之前,负责锤子供应链的是钱晨,这个曾在采访中用了大量时间介绍锤子如何花四五个月的时间将一个集成器完美呈现出来的男人,被网友质疑根本不会管理供应链。
而吴德周,曾在华为担任产品经理,对市场和供应链都有极高的把握,又因为华为的产品经理是由市场经理担任,这样的人对市场具有极高的敏感度。吴德周一上任,就主持了坚果Pro的研发,当年这款产品卖出了100万的销量。
这可把老罗乐坏了,在多个公开场合赞扬吴德周,他认为吴德周是锤子的意外之喜,原本只想要他负责产品线和供应链的,后来人家还帮他一起把资金链的问题都解决了。
吴德周之于锤子和罗永浩,颇有白马王子之于灰姑娘般的感觉。
对于曾经是自己短板的供应链,老罗说,“达到了正常水平。”
吴德周则很自信的表示,“供应链的短板都补齐了。”
但事实上,锤子的供应链和华为的供应链还很不一样,华为因为体量庞大,在采购上有极大的规模优势,但锤子,就如罗永浩所说,尽管去年坚果Pro的销量已经达到100多万台,但规模仍然有限,他认为,“要做到特别牛的话,不光是人才的问题,还要达到规模和量,这样传统的技巧和经验规则才会管用。在那之前,可能还是负责人快速处理来的管用。”
掌链传媒记者 崔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