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心语
编辑:函数哥
一周之前,《全职高手》特别篇收官了,相比起全职高手第一季的B站9.1和豆瓣8.2的评分,特别篇的成绩显得有些暗淡。
不少观众将特别篇的问题归结于制作公司的更替——在《全职高手》特别篇中,制作方由原本的“视美精典动画”换成了“彩色铅笔动画”,认为人物造型远不如第一季那样精美、情节设定也不如之前激情热血。
从放出特别篇的预告起,弹幕中、评论就里不乏有怀念第一季的画风、呼唤“视美爸爸”回归的声音。在第一集播出后,甚至有极端的粉丝表示要回去看第一季“洗眼睛”。
然而在一年前,差不多同样是这个时间里,如今被怀念的“视美爸爸”,却几乎淹没在了《全职高手》第一季铺天盖地的指责声中。“抄袭”、“兼用卡”、“人物OOC”等等问题占据了知乎和微博大部分版面,从人物到造型到制作被批判得仿佛一无是处。
全职高手的第一季从千夫所指,再到怀缅追忆,这样的过山车似的反差不禁让人感慨:粉丝们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全职高手?
作为改编作品,在通过故事情节进行人物塑造等方面往往会被拿来与原著进行对比,这也是“原著粉”们对于动画作品抨击最为严重的部分。
有B站UP主算过这样一笔账:全职高手全文5353414个字,即使动画每分钟功能够表达的信息量为1230个字,也需要4352分钟,按照每季12集每集24分钟计算,也需要十五季的时间才能讲完。更何况动画的承载量达不到这样的标准。
如果说改编作品本身就是一个坑,那改编作品的续作是更大的一个,尤其是在制作团队不曾参与前一季作品。
然而从豆瓣口碑8.2跌到7.1,动画特别篇与第一季间真的存在着如此大的差距吗?
无论视美动画还是彩铅动画,都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完整承制一部作品的2D动画公司。在过去作品的中,不论是视美制作的《女娲成长日记》《爱神巧克力》,还是彩铅制作的《开封奇谈》、《撸时代》,两家公司作品的成绩可以称得上不相伯仲。由彩色铅笔独立导演制作的《撸时代》第二季豆瓣评分甚至达到了8.0。
彩色铅笔的创始人之一、担任公司内的总作画监督和导演的史涓生,也是视美精典的最早成员之一,与担任《全职高手》导演的马晨笛曾经邻桌共事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也曾共同讨论创作过视美精典早期的大量作品。
在外网数据上,无论是Bangumi还是MyAnimeList,特别篇的评分甚至都要略高于第一季。
而在两家制作水平差距并没有那么明显,甚至于外网观众对于特别篇的喜爱程度甚至高过了第一季的情况下,为什么最终成绩会产生如此大的差距?
问题大半还是在回到了续作上。
在同一作品拥有了多种表达形式之后,作为粉丝们就会不由自主进行比较。后出现的作品往往需要比之前作品更高的表现才能达到相同的成绩。对于《全职高手》动画,最初是同小说或漫画比较,而特别篇开播以后,比较的对象又多了一个——第一季。
而在动画上,制作公司的更换不可避免的带来的是画风的改变。这种视觉观感上的直接冲击,最先导致的是观众心理上的不适应。
以叶修为例,第一季中叶修其实过于完美。一方面是视美精典导演本身对于美型人物的偏好,更重要的原因或许是希望更加贴近粉丝们在不断进行二次创作中,在心中无限美化的形象。
(叶修 第一季)
对比之下,在特别篇中的叶修变得更糙更痞,尽管实际这一形象更贴合原著中“没有良好生活作息、不爱运动、微胖、喜欢抽烟、对‘荣耀’这款游戏有着极度热爱”的形象。但是从预告PV开始,大量弹幕对于叶修形象十分不理解,部分粉丝极为明显抱有排斥的心理。
(叶修 特别篇)
这样的不适应在第一集的评分上尤为突出,B站一度低至7.7与《择天记》持平,豆瓣评分6.7。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观众对于彩铅人物造型的吐槽完全是因为画风的转变。观众吐槽的“第一季是千人一面,特别篇是一人千面”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反映出彩铅人物作画的不稳定。
这或许与彩铅在制作流程有关。
严格意义上讲,彩铅在全流程的制作上仍然存在着缺陷,部分工作依旧进行了外包,在特别篇的片尾我们也能捕捉到在场景、制作助手等方面其他制作公司的名字。而在制作时间紧、任务重而预算又不足的基础上,作监在兼修时或许忽略了一些问题,或是可能注意到了问题的存在也来不及修改,最终导致了人物在部分场景中的崩坏。
但是《全职高手》特别篇真的就如粉丝们最初设想的那么差吗?动画逐渐上涨的评分,似乎蕴含着不一样的答案。
在动画进入第三集后,理性思考的声音变得多了起来。在排除掉粉丝滤镜和心理预期后,全职高手特别篇关于打斗过程中人物动作的流畅、爆炸的镜头处理的长处逐渐显露出来,在特别篇3集60分钟的时间里打斗的戏份占了一半多,尽管依旧存在镜头切换衔接、高速动作中插入静帧影响观感等问题,但是对决的精彩程度夸奖的声音也逐渐大了。
全职高手特别篇另一个集中吐槽的地方,在于渲染情绪和人物情感的把握问题。
特别篇中讲述的荣耀第六届全明星周末赛,是全书的一个高潮。有诸如全明星全员亮相、叶修身份暴露、新战队成立等看点。其中最为强烈触动观众的应当是“新生代的崛起,在位者的咬牙坚持,与垂垂老矣的‘下克上’”。
但是,读原作时随着人物战斗的心潮澎湃,在特别篇中成为了中规中矩的答卷,在叙事上该有的情节都有了,但是该展示的情感却没有展现出来。
“原作中全明星赛结束时我们就像经历过一场令人兴奋的战斗,满心澎湃,期待未来。而特别篇结束时,我们总觉得一切都还没有结束,好像还有很多事可以做,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好像不应该就这样结束了。”一位看了特别篇的观众留言到。
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
借用一位B站观众的评价“画面崩坏的动画我确实也看过很多,剧情奇怪的我也不是没被喂过,但是,对于全职,这个一开播弹幕就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涨到9000,微博热搜榜播出后一小时就900万上了前三的IP,我对它有更高的期待。它也值得更好的对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