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变革进行到关键时刻。
12月17日,继上周五停牌之后,李宁公司宣布以公开发售普通股和可换股证券的方式,筹集最多约13.5亿人民币的资金,用于公司下一阶段发展的运营资金,并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公司创始人、执行主席李宁称,管理层在过去两至三年中于一系列方面做出的调整至今已获得一定的运营改善,并清晰地规划出公司下一成长阶段的路线。“我们所建立的以体育营销、产品及零售运营主导的平台,为公司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做好了准备。”
李宁公司正通过各种方式提振市场信心。不过截至宣布此消息的当天上午11点,李宁股价跌8.7%至3.04港元。
据介绍,公开发售筹集的资金将支持公司深化新产品开发,持续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以及强化渠道伙伴和公司的整体零售运营能力。
为了支持2012年开始的这场变革,李宁已经两次大规模融资。2012年初,李宁通过可转换债方式获得TPG等7.5亿元人民币投资;2013年初,再度以类似方式融资15亿元人民币。
2012年,李宁经历了第一次亏损,当年,李宁引入战略资本TPG,同时与TPG方的代表金珍君一起推出重振李宁的计划,不过该计划花费不少。为了品牌重振,并聚焦更有市场的篮球领域,以20亿元与CBA签约5年,成为其官方赞助商,2013年据传以10年1亿美元的重金签下的韦德。
为了解决库存问题,并进行供应链改革、建立快速反应的供应链,2012年,李宁公司启动了耗资14亿元至18亿元的“渠道复兴计划”,重点支持经销商清理库存、回购、整合销售渠道。
直到2014年上半年,李宁公司对于亏损5.86亿元的解释,仍然是大量存货、呆账拨备等原因。
此次发债可以缓解公司现金流,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可以增加市场对公司的信心。
根据公告,合资格股东可按每持有12股现有普通股获发5份发售证券的基准,选择以现有股份认购普通股,或申请可换股证券,以认购价每份2.60港元换一股。该2.60港元的认购价较公司股份于公告前一完整交易日的收市价有约25%的折让。其中可换股证券可随时转换成公司普通股,并将按股权做财务处理。
非凡中国控股有限公司(8032)、TPG、GIC及麦顿策略控股有限公司(麦顿策略)已承诺按比例足额认购其发售证券。
李宁公司方面称,此举充分显示了他们对李宁公司共同抱有的信心。
2010年4月,通过以超低价认购快意节能(后更名为非凡中国)优先股和可转债的方式,李宁兄弟以约7亿港元(约合5.6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获得了快意节能80%的股权,成为非凡中国实际控制人。
而此次非凡中国增资,或也可以认为李宁本人对李宁公司话语权的加强。李宁本人也表示:“李宁公司管理层过渡期间,我将在公司管理团队的协助下参与更多的日常运营。”
近日,李宁公司内部频传的消息是,公司正在提拔老李宁人担任要职。比如刚刚升任为副总裁的洪玉儒。外界普遍认为,李宁先生本人才能提振公司信心。很显然,无论从资本层面,抑或参与管理方面,李宁都与公司越来越紧密。
而原来高价买入李宁可转债的战略投资者TPG,其持有可转债行权价格也有较大幅下调,2012年对TPG的第一次融资中,可转股价格为7.74港元;2013年,转换价格为3.50港元。
TPG合伙人陈悦表示﹕“通过认购和参与包销这次公开发售,TPG将进一步增加对公司的投资,强化与公司的合作深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