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手术台前玩自拍照出了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手术台前玩自拍照出了什么

手术台前玩自拍,照出了什么?显而易见的是,它照出了医患的裂缝,以及舆论在这道裂缝之上的浮躁表达。

今天,这组医生在手术台上的自拍照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许多网友再次抛出医患矛盾激烈的话题,试图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有网友评论称,“生命岂可开玩笑”。也有网友为医生辩解,认为一台高难度手术成功,病人安全,医生比病人家属还要开心,为了庆祝手术成功的成就感,拍照留作纪念没什么大不了的。

 

进展:涉事医院被通报批评,多人受处

针对此事,西安市卫生局成立调查组。经过排查比对,涉事医院为西安凤城医院,是西安市一家民营医疗机构。

经调查,网上所传照片拍摄于2014年8月15日,拍摄地点为西安凤城医院老手术室,拍摄目的是因手术室即将搬迁,启用新手术室,相关医务人员完成手术后,为留念拍摄本组照片。

西安卫生局作出以下处理决定:对西安凤城医院手术室自拍事件在全市卫生系统予以通报批评。给予西安凤城医院扣4分的行政处罚。西安凤城医院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给予常务院长闫某记过处分、留职察看一年,扣发三个月职务工资;免去分管副院长陈某的行政职务,扣发三个月职务工资;免去麻醉科主任张某、护士长田某行政职务,给予记大过处分,扣发三个月奖金;所有参拍人员写出深刻检查,给予记过处分,扣发三个月奖金。责成西安凤城医院就此事件向社会进行公开道歉,并进行全面整改,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近期,西安市卫生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医疗安全和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教育专项整顿活动,保证临床医疗工作安全。

医生手术台上拍照的做法确实欠妥当。试想,手术室本是治病救人的神圣场合,这边病人还处在手术的痛苦之中,那边医生却在喜笑颜开,伸开剪刀手拍照留念,你们这样做真的合适吗?如果真想庆祝,能不能等病人做完手术,进入病房后再庆祝呢?

反过来想,笔者对于医生的做法也很理解。试想一下,医生对待病人,有时候就像美术家对待一件作品,一台高难度的手术成功了,犹如画出了一幅精美的画,以作品为背景拍照留念又有何不可呢。

说起来,这本来只是一件小事,但在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前提下,难免会被人过度解读。据报道称,本来这些照片只是发在了院长微信朋友圏,面对的都是医生专业人员,可偏被这好事之人发到互联网,这才引起轩然大波。笔者不免怀疑这发微博之人的意图,作为一个医护人员,难道你还嫌医患关系不紧张,非要折腾出点事来才好吗?

于此类事件,公众如果能善意地看待医生手术成功后的喜悦,就不会对某些细节过度解读。如果大家都能了解医生工作的辛苦,对其行为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也不会引发网络热议。要知道,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绝大多数医生每天都奋战在救死扶伤的一线。医生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如果能用一个拍照来缓解工作的紧张,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所以,公众千万别因为个别人一次不合适的行为,就一棒子打死一个职业,这种做法只能更加恶化医患关系,甚至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其实,医患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加强沟通,并做到相互理解信任。公众与网友应该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此次拍照事件,切不可戴着有色眼镜将事件扩大化,从而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这样于医患双方都无益处可言。

评论:

围绕这张自拍照引发的讨论,并不只有对自拍的医护人员的批判和讨伐,也有不少人,尤其是医疗从业者在为自拍者辩护——他们从中解读出了医者成功抢救生命后的喜悦,并视之为一种可以理解的庆贺方式。

舆论的分野,仿佛让人清晰地看见医患间的裂缝。对于公众而言,多么希望医者能够怀抱仁心、敬畏生命,手中的柳叶刀不会为利益所捆绑;而对于医者而言,也许认为,每一次拯救都是一件杰作,每一台成功的手术都是在创造生命奇迹。但殊不知,不一样的解读,却蕴藏着一样的价值与情感,那就是:生命高于一切。

同一组照片,公众看见了冷漠,而同行却看见了热血。而制造这种分歧的,正是难以调和的医患矛盾。在矛盾的土壤上,对立的双方,难以达成共识,达成体谅与和解:如果医者能够想到门外焦急痛苦的家人,恐怕也不会有手术台前的自拍;如果大家能够体谅医者抢救生命的艰难,也就能够理解那份成功的喜悦。可遗憾的是,医者继续任性,公众固守成见。

也许,在医疗体制改革尚未完全落地之前,身处矛盾中的医患注定很难达成和解。但是透过这张手术台前的自拍照,以及围绕这张自拍照的争论,我们也应该看到:体制痼疾固然是制造医患裂缝的根源所在,但人心的溃散,又何尝不是加剧这种分裂的原因所在。在生命面前达成共识,在人性面前相互谅解,医患间的矛盾才能渐渐化解,体制制造的裂缝才能一点一点地缝合。

手术室里的世界,也许在公众视野之外,而手术台前的自拍照,也许有着我们无法读懂的价值与情感。但无论如何,人性还是底线,手术台前的自拍照从朋友圈曝光在公众眼前,刺激着医患矛盾下焦虑和不安的公众情感。因此,无论如何,自拍的医护人员以及涉事医院,都应该站出来说明真相,表明态度,不能让医患信任的裂缝在争辩中越来越深。

医患之间,本应以生命之名盟结为共同体。可遗憾的是,从这组手术台前的自拍照来看,这个共同体已经趋于瓦解。看着公众批判的武器乱飞,看着同行自说自话地辩解,脱离事实和真相的争辩,不过是这个社会面对医患矛盾时的浮躁表现。让事实说话,让真相发言,才能够打破成见,告别自负,从而达成共识,寻找缝合医患间情感裂缝的办法。

手术台前玩自拍,照出了什么?显而易见的是,它照出了医患的裂缝,以及舆论在这道裂缝之上的浮躁表达。至于是否照出了医者冷漠、医德沦陷,又或者是公众误解,需要自拍者以及涉事医院站出来再说明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手术台前玩自拍照出了什么

手术台前玩自拍,照出了什么?显而易见的是,它照出了医患的裂缝,以及舆论在这道裂缝之上的浮躁表达。

今天,这组医生在手术台上的自拍照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许多网友再次抛出医患矛盾激烈的话题,试图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有网友评论称,“生命岂可开玩笑”。也有网友为医生辩解,认为一台高难度手术成功,病人安全,医生比病人家属还要开心,为了庆祝手术成功的成就感,拍照留作纪念没什么大不了的。

 

进展:涉事医院被通报批评,多人受处

针对此事,西安市卫生局成立调查组。经过排查比对,涉事医院为西安凤城医院,是西安市一家民营医疗机构。

经调查,网上所传照片拍摄于2014年8月15日,拍摄地点为西安凤城医院老手术室,拍摄目的是因手术室即将搬迁,启用新手术室,相关医务人员完成手术后,为留念拍摄本组照片。

西安卫生局作出以下处理决定:对西安凤城医院手术室自拍事件在全市卫生系统予以通报批评。给予西安凤城医院扣4分的行政处罚。西安凤城医院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给予常务院长闫某记过处分、留职察看一年,扣发三个月职务工资;免去分管副院长陈某的行政职务,扣发三个月职务工资;免去麻醉科主任张某、护士长田某行政职务,给予记大过处分,扣发三个月奖金;所有参拍人员写出深刻检查,给予记过处分,扣发三个月奖金。责成西安凤城医院就此事件向社会进行公开道歉,并进行全面整改,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近期,西安市卫生局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医疗安全和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教育专项整顿活动,保证临床医疗工作安全。

医生手术台上拍照的做法确实欠妥当。试想,手术室本是治病救人的神圣场合,这边病人还处在手术的痛苦之中,那边医生却在喜笑颜开,伸开剪刀手拍照留念,你们这样做真的合适吗?如果真想庆祝,能不能等病人做完手术,进入病房后再庆祝呢?

反过来想,笔者对于医生的做法也很理解。试想一下,医生对待病人,有时候就像美术家对待一件作品,一台高难度的手术成功了,犹如画出了一幅精美的画,以作品为背景拍照留念又有何不可呢。

说起来,这本来只是一件小事,但在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前提下,难免会被人过度解读。据报道称,本来这些照片只是发在了院长微信朋友圏,面对的都是医生专业人员,可偏被这好事之人发到互联网,这才引起轩然大波。笔者不免怀疑这发微博之人的意图,作为一个医护人员,难道你还嫌医患关系不紧张,非要折腾出点事来才好吗?

于此类事件,公众如果能善意地看待医生手术成功后的喜悦,就不会对某些细节过度解读。如果大家都能了解医生工作的辛苦,对其行为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也不会引发网络热议。要知道,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绝大多数医生每天都奋战在救死扶伤的一线。医生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如果能用一个拍照来缓解工作的紧张,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所以,公众千万别因为个别人一次不合适的行为,就一棒子打死一个职业,这种做法只能更加恶化医患关系,甚至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

其实,医患关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加强沟通,并做到相互理解信任。公众与网友应该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此次拍照事件,切不可戴着有色眼镜将事件扩大化,从而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这样于医患双方都无益处可言。

评论:

围绕这张自拍照引发的讨论,并不只有对自拍的医护人员的批判和讨伐,也有不少人,尤其是医疗从业者在为自拍者辩护——他们从中解读出了医者成功抢救生命后的喜悦,并视之为一种可以理解的庆贺方式。

舆论的分野,仿佛让人清晰地看见医患间的裂缝。对于公众而言,多么希望医者能够怀抱仁心、敬畏生命,手中的柳叶刀不会为利益所捆绑;而对于医者而言,也许认为,每一次拯救都是一件杰作,每一台成功的手术都是在创造生命奇迹。但殊不知,不一样的解读,却蕴藏着一样的价值与情感,那就是:生命高于一切。

同一组照片,公众看见了冷漠,而同行却看见了热血。而制造这种分歧的,正是难以调和的医患矛盾。在矛盾的土壤上,对立的双方,难以达成共识,达成体谅与和解:如果医者能够想到门外焦急痛苦的家人,恐怕也不会有手术台前的自拍;如果大家能够体谅医者抢救生命的艰难,也就能够理解那份成功的喜悦。可遗憾的是,医者继续任性,公众固守成见。

也许,在医疗体制改革尚未完全落地之前,身处矛盾中的医患注定很难达成和解。但是透过这张手术台前的自拍照,以及围绕这张自拍照的争论,我们也应该看到:体制痼疾固然是制造医患裂缝的根源所在,但人心的溃散,又何尝不是加剧这种分裂的原因所在。在生命面前达成共识,在人性面前相互谅解,医患间的矛盾才能渐渐化解,体制制造的裂缝才能一点一点地缝合。

手术室里的世界,也许在公众视野之外,而手术台前的自拍照,也许有着我们无法读懂的价值与情感。但无论如何,人性还是底线,手术台前的自拍照从朋友圈曝光在公众眼前,刺激着医患矛盾下焦虑和不安的公众情感。因此,无论如何,自拍的医护人员以及涉事医院,都应该站出来说明真相,表明态度,不能让医患信任的裂缝在争辩中越来越深。

医患之间,本应以生命之名盟结为共同体。可遗憾的是,从这组手术台前的自拍照来看,这个共同体已经趋于瓦解。看着公众批判的武器乱飞,看着同行自说自话地辩解,脱离事实和真相的争辩,不过是这个社会面对医患矛盾时的浮躁表现。让事实说话,让真相发言,才能够打破成见,告别自负,从而达成共识,寻找缝合医患间情感裂缝的办法。

手术台前玩自拍,照出了什么?显而易见的是,它照出了医患的裂缝,以及舆论在这道裂缝之上的浮躁表达。至于是否照出了医者冷漠、医德沦陷,又或者是公众误解,需要自拍者以及涉事医院站出来再说明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