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推特上发文表示,将“烛光民心”写入宪法的总统修宪案终因国会参与表决的人数不到法定人数而未能得到处理,并就此向全体国民道歉。
据海外网报道,韩国国会在此前一天召开全体会议,审议文在寅政府提交的宪法修正案。由于在野党强烈抵制,现场出现大量空席。实际仅有114人参加投票表决,未达到法定的192人,国会宣布投票不成立。
文在寅批判国会的这一行为不仅违反宪法,还剥夺了国民选择赞成与反对的机会。他表示,国会不将修宪案提上日程,口头上承诺修宪的政界人士不少,但真心将其付诸实践的却不多。文在寅称,已经放下在此次国会全体会议会期内处理修宪案的期待,希望国民以后再次凝聚起修宪的动力。
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文在寅3月26日向国会提交修宪案,并进行公示。这是韩国总统自1980年后时隔38年再次提交修宪案,文在寅也成为继朴正熙、全斗焕后第三位提交修宪案的韩国总统。
当时文在寅解释了他提出修宪的四点原因,其中包括信守对韩国人民的承诺、总统4年连任制和规定韩国法定首都。
根据当前宪法,韩国总统任期五年,不允许连任。而文在寅希望修改成任期四年,可以连任一届。不过,文在寅说他本人不寻求连任,会慎重推进修宪。
除去修改总统任期和连任事宜,这次修宪案已经公开的重要内容,还包括将“釜马抗争”、“5·18光州民主化运动”和“6·10民主抗争”这韩国三大民主化运动理念,连同已入宪的“4·19革命”一道列入宪法序言。
经济方面,修宪案新增“共生”概念,进一步加强经济民主化。总纲方面,修宪案新增首都条文,以法律形式规定首都有关条例。修宪案中还加强地方自治和地方分权的相关条文,体现出文在寅政府赋予地方自治权,加强地方自治行政、立法和财政权,建立地方分权国家的意志。
此外,考虑到国际社会对韩国人权水平的期待和在韩居住的200万外国人,修宪案还将基本权的主体由“国民”扩大为“人类”。由此,不仅是持韩国国籍者,在韩国逗留的外国人也被包括在拥有基本权利的对象中。
4月9日,执政的共同民主党以及在野党团的国会代表举行会晤,就修宪展开谈判,但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朝野双方在修宪问题上固守既定立场,没有找到折中方案。执政党对在野党强烈反对表示不理解。
根据修宪程序,国会必须在修宪案公示日起60天内进行表决。经国会表决的修宪案应在国会表决后30天内付诸全民公投,必须有过半数的享有国会议员选举权者参加投票,且赞成票过半时,修宪案才能最终获得通过。但目前看来,国会已无法对修宪案进行再次表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