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技术实力威胁到美国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技术实力威胁到美国了吗?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非常驻高级研究员Mary Lovely和研究分析员黄子璇发现,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急速变化相比,中国实际的技术水平提高相对缓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非常驻高级研究员Mary Lovely和研究员黄子璇日前撰文指出,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急速变化相比,中国实际的技术水平提高相对缓慢

包括高新技术在内的知识产权问题是近期中美贸易冲突的焦点。有部分美国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迅速下降,计算机和电信设备所占份额急剧上升,这意味着中国的技术实力在飞速提高,对美国的商业和安全利益构成了挑战。

然而,PIIE的研究员通过全面分析中国的贸易格局,尤其是外资在中国的资产、盈利以及出口等方面的占比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他们指出,中国出口产品中计算机和电信设备所占份额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高科技制成品大多数来源于外资企业,而且主要来自全资外国公司。

从具体数据来看,自1984年起,对华外商的直接投资就不断上涨,2005年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58%,即使2011-2016年间,外资份额有所下降,但外资流入的绝对值仍不断增加。

这种投资的流入与高科技领域的生产“部件”向中国的流入步调一致。1995年至2004年,中国办公设备和计算机出口份额增长超过四倍(从3.5%增长到15.1%),而这些产品的进口份额也翻了一番多(从2.4%增长到6.2%)。这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位置相符。

另一方面,中国出口中,国内增加值的变化不及总出口量份额变化。根据经合组织的“贸易增加值研究项目”提供的最新数据,把2011年所有中国出口商品计算在内,国内增加值仅占出口总额的68%。电子和光学设备制造业出口中的国内含量明显较低,为46%。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本国高科技产业的国内增加值。

也就是说,尽管中国国内经济取得显著发展,内资企业在高科技产品制造出口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中国高科技制造业及其出口仍然与外商投资活动高度相关,外资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PIIE研究员表示,尽管潜在的贸易纷争部分源自中国在全球高科技价值链中某些特殊领域的迅速发展,但中外资企业在高科技产品上的相互合作提高了全世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中国与全球化生产的深入融合说明这种互补性是强有力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技术实力威胁到美国了吗?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非常驻高级研究员Mary Lovely和研究分析员黄子璇发现,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急速变化相比,中国实际的技术水平提高相对缓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非常驻高级研究员Mary Lovely和研究员黄子璇日前撰文指出,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的急速变化相比,中国实际的技术水平提高相对缓慢

包括高新技术在内的知识产权问题是近期中美贸易冲突的焦点。有部分美国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出口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迅速下降,计算机和电信设备所占份额急剧上升,这意味着中国的技术实力在飞速提高,对美国的商业和安全利益构成了挑战。

然而,PIIE的研究员通过全面分析中国的贸易格局,尤其是外资在中国的资产、盈利以及出口等方面的占比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他们指出,中国出口产品中计算机和电信设备所占份额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高科技制成品大多数来源于外资企业,而且主要来自全资外国公司。

从具体数据来看,自1984年起,对华外商的直接投资就不断上涨,2005年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58%,即使2011-2016年间,外资份额有所下降,但外资流入的绝对值仍不断增加。

这种投资的流入与高科技领域的生产“部件”向中国的流入步调一致。1995年至2004年,中国办公设备和计算机出口份额增长超过四倍(从3.5%增长到15.1%),而这些产品的进口份额也翻了一番多(从2.4%增长到6.2%)。这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位置相符。

另一方面,中国出口中,国内增加值的变化不及总出口量份额变化。根据经合组织的“贸易增加值研究项目”提供的最新数据,把2011年所有中国出口商品计算在内,国内增加值仅占出口总额的68%。电子和光学设备制造业出口中的国内含量明显较低,为46%。而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本国高科技产业的国内增加值。

也就是说,尽管中国国内经济取得显著发展,内资企业在高科技产品制造出口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中国高科技制造业及其出口仍然与外商投资活动高度相关,外资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PIIE研究员表示,尽管潜在的贸易纷争部分源自中国在全球高科技价值链中某些特殊领域的迅速发展,但中外资企业在高科技产品上的相互合作提高了全世界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中国与全球化生产的深入融合说明这种互补性是强有力的。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