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天之前,麻辣娱投(ID:malayutou001)记者联系腾讯旗下一家新设立的内容分发平台,探讨好莱坞线下活动直播的内容,没想到被对方告知:接下来我们都将全力扑在世界杯上,暂时不理会娱乐了。
不知不觉,6月已来,四年一度最吸引眼球的世界杯足球赛即将来临,而就在大家还在聚焦票房,明星片酬的时候,视频网站和流量平台们恐怕早已将目光投向了俄罗斯。
5月29日,优酷对外正式宣布,成功拿下世界杯直播权,继而成为2018世界杯央视指定新媒体官方合作伙伴。
优酷这个举动有明显的宣示意味,他们在告诉大家:阿里系在国内三家主流平台“优爱腾”的激烈竞争中率先胜出。
其实,就在优酷之前,5月22日,认证信息为“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官方ID“咪咕”,在微博上也作出了类似的宣言: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正式成为2018央视世界杯新媒体指定官方合作伙伴,“全部64场1080P高清直播尽在咪咕视频,央视世界杯,真直播,上咪咕视频”。
这条微博先后得到了中国移动、咪咕音乐以及咪咕影院等相关ID的转发。
世界杯的一池春水,就在你还没意识到之前,已经被搅得天翻地覆,无数以流量为生命的网站平台早已经明里暗里交锋多次,为的就是在六月和七月间,抓住世界杯这个流量风口。
1
群狼环伺:你可知道为了世界杯大家有多操心吗?
足球是世界最大型体育赛事,像世界杯这样四年一度的体育盛会更是全球瞩目的焦点,这么一次流量爆棚的机会,没有谁会轻易错过。
光拿中国市场来说,预计观众人数有望突破10亿大关,对比四年前的巴西世界杯,这次举办世界杯的俄罗斯与中国相邻,视察仅有5小时而已,这意味着大多数比赛都会在北京时间凌晨之前开赛——观赛以及跟踪赛前赛后无数报道,花絮的流量将是前所未有的。
于是乎,各大媒体,视频网站,电商,甚至通讯大佬围着世界杯打起了各种主意。
央视掌握了世界杯流量的绝对话语权。要知道,中央台已经掌控世界杯版权长达40年。2010年南非世界杯,花费1亿美元打包两届世界杯的中央电视台就动用了FIFA国际足联赋予的分销权,与腾讯、优酷、土豆和酷6签订了网络点播权。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除了郑重发布新媒体的版权声明,央视也延续了分销点播权的做法,包括腾讯体育、搜狐在内的6家互联网公司,都先后参与其中。当时,每份点播权的售价在1500万人民币左右。
所以,按照惯例,任何的视频网站或者播放平台,要想参与世界杯在中国地区相关的视频内容,都需要通过央视这个“爸爸”。
“优爱腾”中,优酷率先拿到了直播权。央视给到了权益,这意味着通过优酷PC端或手机客户端可以观看多达64场的高清赛事直播,同时还可以通过CIBN酷喵影视在智能电视上或通过天猫魔屏和天猫魔盒观看世界杯赛事高清内容;而且优酷对世界杯的直播权包括赛事直播、赛场花絮以及视频点播等多项权益。
“优爱腾”的竞争暂告一个段落,在另一边,中国三大通讯运营商也有一场角逐。
暂时来看,拿到直播权的是中国移动旗下的咪咕,这样的消息其实令人颇感吃惊。外界一度认为,央视将不会分销世界杯的新媒体权益,而是仅仅放在自家平台上进行转播,但随着世界杯的临近,央视即将开始分销的消息也不胫而走。外界更未曾料到,中国顶级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移动竟然成了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2018年3月中国移动的4G用户已经达到了6.7亿,有线宽带用户总数达到1.2亿,而且还在持续增长。对于这样基数的用户群体而言,尝试体育版权这一变现思路,无疑是合情合理的。天价的世界杯直播版权,在别人看来是天文数字,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完全可以接受。
其他的两家也没有闲着。中国电信与搜狐视频展开了世界杯的合作,虽然两家并没有联手拿到直播权,但是包括收看自制节目《搜狐视频世界杯特别报道》等一系列“除直播之外”的内容时,电信用户都是免流量的。当然,电信的用户也可以直接登陆央视的直播平台和视频端口来看直播。
同样没拿到直播权的联通也使用了“免流量”这招,进而鼓励用户通过WO+视频CCTV定向流量包月播放,以及WO+视频CCTV定向流量单次播放两款产品来看世界杯。所以,换算一下,联通用户只需花3元定制上述服务,就能不限流量观看世界杯直播。
2
没有独家,世界杯直播分销之外,
大家也是绞尽脑汁
无论是优酷,还是咪咕,有心人可以发现,这两家的对外宣言都没有提及“独家”一词。
从最新的进展来看,咪咕和优酷只是“指定”直播平台,绝非“独家”直播平台。
这也意味着,包括腾讯体育,PPTV在内的常年参与足球赛事直播的平台方还有机会;至于最终情况如何,恐怕要看各家平台与央视的谈判来定夺。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优酷以及咪咕可以拿到直播权,肯定是在价格方面谈妥了!
话说回来,世界杯之所以能够成为流量风口,恐怕不仅仅在于直播本身,海量的赛事讨论、周边资讯、热点营销甚至网红直播与短视频花絮都有可能成为瞩目焦点。
从这一点来说,世界杯的参与面显然就更大了。早在今年4月,搜狐就已经开始布局相关周边的内容。张朝阳当时就说:“搜狐新闻客户端和搜狐新闻资讯版会使用最新的AI技术,今年的世界杯将是信息流的世界杯。” 为此,搜狐还打造了一档综艺栏目《莫斯科场外的夜晚》,要通过棚内情景式世界杯主题脱口秀,营造专属的娱乐空间。
体育与娱乐,综艺的结合,成了许多平台别出心裁的地方,道理也很简单——除了看直播之外,有大量观众更喜欢看一些赛事之外的花絮,集锦,讨论等等,这些周边或许才是流量争夺战的另外一个领域。
搜狐之外,新浪也没有闲着,之前就宣布娱乐明星李易峰将担任“新浪世界杯首席星闻官”,参与新浪体育的赛事相关报道,也算是将娱乐和世界杯结合在了一起。
腾讯在直播方面是否有可能最终取得直播权,暂时来看还不明朗,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周边内容上已经开始布局。世界杯期间,腾讯将出品包括《与球星同行》、《巨星驾到》等多项重磅谈话节目,这些谈话节目将在世界杯开始之前就推广播出。腾讯还会邀请包括梅西在内的众多球星参加“腾讯世界杯企鹅战队”,加入腾讯世界杯报道之中。
除了上述几大主要的门户网站以及流量平台,可以预计的是,世界杯期间各类短视频,直播,以及信息发布终端都将成为流量的巨大输出口。各方主播,各类PGC, UGC, 甚至各种线下活动与线上活动的结合,都将铺天盖地席卷这个夏天的中国眼球市场。
3
体育赛事的变现之路: 流量虽多,分食不易
无论是直播还是视频,以及相关周边花絮,这届世界杯恐怕将成为一个高峰,但是一路走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流量分配以及相关收入变现的获取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之前,央视一直是国人观看体育大赛的首选渠道。2010年起,新媒体时代大门打开,央视也与时俱进,进行了分销。据了解,当时央视能从每家身上收获30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的版权费用,让央视一届世界杯上单版权获利就达到5亿。
经历了10年世界杯和12年欧洲杯之后,2014年世界杯,央视在广告招商时意外发现,自家的广告没有那么吃香了。当“分销+广告”的总收入不如“独播+广告”,央视自然会采取行动。于是,2014年世界杯央视没有再分销转播权,只象征性地分销了集锦点播权,将转播这个主线握在了自己手上。要知道,一届重大足球赛事,整体下来的广告收入可以轻松达到十几个亿。
2015年的亚洲杯足球赛,各路新媒体拿到分销的版权之后大显神通,派出了阵容不输央视的报道团,央视的核心统治地位似乎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毕竟,原来大家都看央视,现在分流去看其他平台了,这一笔账央视需要好好算算。
2016年欧洲杯,转播的口袋进一步收缩,不仅没有进行版权分销,甚至连集锦的权限都没有放出,还发布了一份公告声明,打击任何形式的盗播侵权行为。
2016里约奥运会,央视的分销声明直到开赛前两周多的时间才展开,想必此时央视平台的广告招商已经基本就位。
从这一界的世界杯来看,央视或许将采取同样的思路。不急着分销,先把自己的广告商搞定,然后再从其他平台赚一笔分销费用,这样可以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尽管如此,对于其他流量平台来说,也没有损失,能够拿到直播权的无疑将获得最大的流量,对于越来越多习惯通过移动端,以及“盒子“来收看网络电视的受众来说,选择央视还是其他平台会综合考虑包括主持,主播在内的其他因素。
而其他没有直播权的媒体,要么就是利用视频来剪辑出引人入胜的节目,要么就是动足脑筋将世界杯与综艺还有娱乐紧密相关,“美萌酷炫”,这些在短视频和直播上能够吸引眼球的花样若能和世界杯有效结合,无疑也有机会争取较大的流量。
无论如何,咪咕和优酷的高调宣布恐怕只是故事的一个章节;六月到七月的世界杯期间,如果你看到所有的流量平台的C位都给到了世界杯,请不要惊奇。
毕竟,追逐热点,是当下中国互联网世界的不变定律。
(麻辣娱投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