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华盛顿砍倒樱桃树》
一棵无中生有的樱桃树
人教社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中,有则关于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少年时期的一则小故事。
《华盛顿与樱桃树》一文中,幼年华盛顿砍倒了家里的一棵樱桃树,向父亲承认错误,并得到了原谅。
但历史学家发现,华盛顿童年所住的房屋位于弗吉尼亚州的拉帕汉诺克河边的陡壁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里曾种植过樱桃树。
这条轶事最先是传记作家Parson Weems写出来的。他在华盛顿去世后,采访了认识童年华盛顿的人。Weems的《华盛顿传》在19世纪多次重印。大人用这些历史故事来教育小孩从小要讲道德,像华盛顿这种英雄,当然是学习的榜样。
不过,1890年之后,历史学家们坚持应该用科学方法检验这些历史故事的真伪。樱桃树的故事除了Weems的传记以外,再没有别的证据。1904年Joseph Rodman发现Weems从英格兰出版的关于华盛顿的小说集里面剽窃了一些传闻。
樱桃树的故事没有别的来源,Weems的可靠性也遭受了质疑。
02
《爱迪生救妈妈》一场星际穿越式的施救
人教社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有一篇名为《爱迪生救妈妈》的文章,文章描述在爱迪生7岁时,他妈妈突然患了急性阑尾炎,医生做手术时发现光太暗,于是爱迪生利用镜子的反光原理,使医生在家里为妈妈做了紧急阑尾炎手术。
但实际上,这个故事完全不可能发生在爱迪生7岁的时候。世界上最早的阑尾炎手术是在1886年,而此时爱迪生已经是40岁的已婚男人了。显然,在1854年,即爱迪生7岁时,医生不可能做阑尾炎手术,爱迪生要利用反光镜原理救妈妈,也只能通过穿越的方式才能实现。
其实,美国人并不知道《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人教社语文教科书中的描述,完全是彻头彻尾的虚构故事。
03
《孔子拜师》一次缺乏史实记载的授课
人教社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孔子拜师》的文章,文章描述孔子年轻时觉得自己学识不够,前往洛阳拜老子为师的故事。故事中称老子在洛阳城外迎接孔子,随后倾囊教授孔子,而孔子每天不离老子左右,以此表示尊师重教之道。
但翻阅史籍,教科书中的这番描述,并无确切依据。以《史记》为例,《史记》中有两处提到孔子向老子学习,分别载于《孔子世家第十七》,《老子韩非子列传第三》。
《孔子世家第十七》记载,(约公元前518年)鲁国的南宫敬叔向国君请求,要和孔子到周朝问礼,老子在送别孔子的时候告诫孔子“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大意是做子女的要忘掉自己心存父母,做臣子的要忘掉自己心存国君。)
《老子韩非子列传第三》则记载,孔子向老子问礼,老子对孔子说,要戒掉“骄气”、“多欲”,孔子后来对弟子说,老子像龙一样,意思是高深莫测。
除了《史记》的记载外,《庄子》中有八处记载了孔子与老子见面,但《庄子》并非信史,很多内容是借题发挥,即便认为《庄子》记载均为事实,也只能证明孔子曾多次见老子,不能证明孔子每天不离老子左右。
《庄子》、《史记》之外,《吕氏春秋》、《礼记》也记载了孔子见老子,但均未说明孔子与老子朝夕相处,谈不上“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04
《地震中的父与子》
一篇改了又改的鸡汤文
人教社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中,有一篇名为《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文章,讲述了地震中父亲救助儿子的感人故事,表达了亲情的力量会使人坚定和勇敢,会让人产生信任。
这篇文章开头几乎每隔几年就会修改,在2002年和2003年的教科书中,文章开头写道“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但1989年洛杉矶根本没有发生地震。
在2004年的教科书中,文章开头改成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1994年美国洛杉矶确实发生了地震,但时间是当地凌晨4点31分,按道理学生只可能在宿舍或家里,不会在教室中,不过文章写的是教学楼。
2005年,教科书再次修改,开头变成了“有一年”。
2009年又变成“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
2012年,开篇又变回“有一年”。
一篇教科书中的文章,故事背景变来变去,简直视若儿戏,何况历年教科书都还在,并不难查询,这种鸵鸟心态怕是解决不了问题。
05
《与象共舞》
一场人类单相思的美好
人教社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中,有一篇名为《与象共舞》的文章,描述了作者去泰国看大象的故事,讲述了泰国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展示了泰国独特的地域文化,文章最后描述说:“我想,如果大象会笑,此刻所展示的便是它们独特的笑颜。”
不过正所谓别人只看到我人前笑,哪知我人后哭,泰国人与大象的关系远不是作者描述的那般和谐,在大象精彩表演的背后是近乎残酷的训练,泰国大象种群正在减少。
泰国清迈府大象自然公园的工作人员素彻2010年曾对媒体表示,任何形式的动物表演都是对动物的伤害,“所有的表演都是在强迫之下进行的,如果有些大象既会画画,又会跳舞,这就意味着它需要接受更多、更残酷的训练和虐待,遭受更严重的伤害。”
失业大象命运更加悲惨,它们不受泰国保育法保护,被视为家畜,可能会被杀掉吃肉,公象则可能被拔掉象牙,它们也可能被派去乞讨,就为了一串香蕉,但随着越来越多大象失去表演能力,乞讨也变得困难了。(参照《看世界》2006年第4期文章《泰国失业大象的悲惨世界》)
显然,《与象共舞》只讲了大象表演美好的一面,却忽视了大象表演背后的残酷与卑劣,而最新的教科书在完全可以参照媒体报道的情况下,并没有参照,只是描绘了一场人类单相思的美好。
06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激励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伽利略的斜塔实验,告诉学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苯的环状结构模型发现者凯库勒的蛇梦,激励学生灵感来自刻苦,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布鲁诺因捍卫哥白尼日心说而被教会在鲜花广场焚烧,说明科学进步是需要勇气的,而激励学生为科学事业奉献;
牛顿的名言“假如我看得比别人远一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显示了科学家所具有的那种高尚谦虚的人格,等等。
可惜的是,这些故事全是假的,不是历史的真相。
比如布鲁诺在罗马鲜花广场被教会烧死,是因为他狂热地宣扬“邪教”的缘故,与科学的关系其实不大。
再比如,牛顿的“假如我看得比别人远一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名言,是在他与胡克争夺万有引力定律的优先发现权时,为了讥讽胡克而说的(胡克是个驼背和身体扭曲的矮子),显示了牛顿卑劣的人格。
至于教科书上脍炙人口的“伽利略的斜塔”、“牛顿的苹果”、“瓦特的茶壶”和“爱因斯坦的板凳”等故事,更被称为“四大著名的科学史谎言”。
我们的教材似乎添加了过多的美化与加工,使得学生必须遵循教育者的假想方向、道徳观乃至标准答案思考,甚至于教育者不惜为了“崇高形象”而造假,包括编造“科学史谎言”。
或许这些故事的本意是好的,但孩子们不需要善意的谎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