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你不知道的张忠谋:误打误撞“半导体教父”、对台积电叛将不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你不知道的张忠谋:误打误撞“半导体教父”、对台积电叛将不舍

人生除了工作外,还有生活、家庭、配偶、小孩、朋友及兴趣,如果没有生活,人生就没有太大乐趣。这就是张忠谋的企业文化。

6月5日,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参与台积电职场生涯的最后一次股东会,正式交棒退休,台积电进入了“后张忠谋时代”。

张忠谋,这个时代的产业巨人,一生战绩彪炳。台积电因为张忠谋31年的掌理,成为市值近7万亿新台币的世界级巨无霸。2017年底,台积电迎来 30 周年庆之前,张忠谋宣布来年 6月会正式退休。纵有再多的不舍,这位让对手发抖的科技界巨子,还是选择裸退,回归自我与家庭,他让大家今后改喊他为:台积电创办人!

张忠谋的“快乐人生”是啥样子?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与夫人张淑芬

很多企业,崇尚加班文化,以高强度的加班来获取竞争优势,真的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吗?可张忠谋却反对加班,甚至把减少加班列入台积电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份,应限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千万不要排挤了生活,这是张忠谋的看法。

“我不相信只有工作的人生,会是快乐的人生!”张忠谋说;在他看来,工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有效率地做对的事情。人生除了工作外,还有生活、家庭、配偶、小孩、朋友及兴趣,如果没有生活,人生就没有太大乐趣;这就是张忠谋的企业文化。在台积电,每周工作不超过50小时,其余的时间全属于生活。作为企业掌舵者,张忠谋也是这样做的,表里如一;每当分针跳过“12”,时针停留在“6”, 张忠谋缓缓起身,牵着夫人张淑芬的手,“我现在要回家了!”休息,比任何事都重要!平常,张忠谋会在六点至六点半间准时离开公司,周末不上班,也不应酬。

6月5日,张忠谋荣退,是台湾企业及投资界的一件大事,可对夫人张淑芬来说,却是非常开心的事。张忠谋挚爱的妻子张淑芬,两人从1985年张忠谋自美国返台执掌台湾工研院院长相识至今,在大大小小的公众场合,总能看见夫妻俩彼此牵着手、相亲相谐的声影。

谈及自己的夫君、“半导体教父”, 张淑芬说:“他是一个很讲究诚信,不太会为自己着想的一个人。”10多年前,夫人张淑芬把几本台积电的记事本(公司赠品)搁在家里,准备送人,被张忠谋发现后就问,“你也没有付钱(给台积电)?”张忠谋说,台积电每一个亲属都像你这样,公司怎么办?。。。。。。做事讲究公事公办,即便是自己两位接班人——台积电“双首长”刘德音和魏哲家,张忠谋也不曾在家中设私宴款待。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

2017年初,张忠谋在夏威夷不慎摔倒,后来,在夫人细心照料下,不可思议地很快重返工作岗位。作为妻子,张淑芬是如何形容她与张忠谋的关系呢?张淑芬说:“我在台下看台上,他是我的偶像,包括他的智慧、眼光和气质,最主要是我了解这个人的诚正,他对员工、股东和供应商始终守住这一个准则,这就是他成功的地方;但在家里他是我最爱、最疼、最宠的小孩。”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和谐,家族企业乃至家族内部的治理,也要讲究彼此关系融洽和谐,所谓“家和万事兴”嘛!有一个可能并不十分精确的数据:说95%以上家族企业传承失败的原因,是家庭不和谐!百年李锦记有个“爽文化”,家族成员聚会时,会问“爽不爽?”在正式会议上,董事长面对员工大声问:“大家爽不爽?” 无论是张忠谋夫妻俩家庭的和融关系,还是李锦记“爽指数”企业文化概念,都是追求满不满意、工作生活是否愉快,而其背后事实上是一种责任,对家、社会、员工、乃至企业。家和问题,是家族企业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张忠谋的母亲徐君伟

“吃得好,营养少;喝酒多,吃饭少;陪笑多,欢乐少;酒店多,回家少。”是当今中国家族企业掌舵者的真实写照,忘我工作、辉煌成就是背后却是令人堪忧的健康状况。《中国企业家》杂志曾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90.6%的老板们处于“过劳”状态,“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现象更为普遍,钱赚了一大把,人却没了!

张忠谋,生于1931年,今年87岁,接触他的人,除了感觉他节奏徐缓的说话速度和一头银白丝发,稍显“年长”外,其炯炯的目光、犀利的思考、以及气定神闲的状态,会让人感受他仍壮盛勃发,其养生有什么绝招、秘笈呢?

张忠谋的父亲张蔚观,曾是民国时期的宁波县政府财政局长,在张忠谋10岁那年,发生了“珍珠港事件”, 因为战乱,一家人一路从香港、上海、西安,再一路西进到重庆,真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当有人向张忠谋讨教康健秘笈,张忠谋笑道,我的“基因”很好,我的母亲(徐君伟)活到了102岁,我的父亲(张蔚观)也活到了86岁。不过,张忠谋强调,我的健康,靠的可不是基因,依赖的是长久以来建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从20岁到80多岁,张忠谋养成了一个终生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来严格控管自己的身体。后来,他公布了天天健康经营管理的5大绝招:1、早睡早起、作息规律。每天早上5点半到6点起床;8点半进公司,傍晚6点半到家;晚上10点准备上床,11点入睡。2、不加班、不应酬。在张忠谋看来,家庭场域能使人情绪放松,“和待在办公室里的紧绷,完全不同的”。3、持续运动、饮食清淡。4、阅读益智、音乐纾压。阅读和音乐,像他的心智“排毒法”, 排放一整天的压力和紧张。5、有系统、有计划的终生学习。

对台积电“叛将” 张忠谋:当初未能如愿留住人

张忠谋的父亲张蔚观

张忠谋被誉为“半导体教父”,可他做半导体,却纯属是误打误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张忠谋会走上半导体领域,与父母的家庭教育影响甚深。小时候,无论怎样因战乱而颠沛流离,只要家一安顿下来,父母都把张忠谋的教育看做是一件大事。由于逃难,张忠谋荒废了学业,到“陪都”重庆后,母亲徐君伟当即决定,让儿子上当时最好的中学——南开中学念暑期班。

读国中三年级时(相当于初三),由于加入校刊活动,张忠谋萌生当作家的念头,可父亲张蔚观却极力反对:“写作不易谋生,当作家可能会饿肚子。”张蔚观告诉儿子,兴趣和谋生技能是两码事,劝他务实打消当作家念头。上大学选科时,张忠谋的父亲也极力要他读理工,如此才能谋生。张忠谋的三叔,是美国大学教授,当初他也给懵懵懂懂的小侄儿一番好建议,就是折中之术,建议张忠谋选择理工和人文科系都很杰出的美国哈佛大学。

后来,张忠谋说自己的父亲,对未来趋势有远见,而叔叔则“料事如神”。与专精理工的麻省理工学院相比,选择念哈佛,让张忠谋有缓冲时间来提升对理工的兴趣。求学是人生关键阶段,因为逐渐走进理工领域,张忠谋才有机会接触半导体领域。

张忠谋的台积电新竹办公室

果不其然,在哈佛就读一年之后,张忠谋在大二时转入麻省理工学院。后来,追忆这段求学经历,张忠谋说,对麻省理工是“十分敬、五分爱”,因为它给予他赚钱的“本钱”;而对于哈佛,张忠谋则表示,那是让他心灵与智慧丰富的园地。

送儿子海外留学时,母亲徐君伟提醒张忠谋,家里仅能提供他第一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转学“麻省”后,张忠谋开始感受到经济压力,经常靠帮别人打字贴补自己的零花费用,读大三时,就帮教授做计算,大四当研究助理。由于急于毕业、“麻省”课业繁重,连考两年博士都以挫败告终,于是,张忠谋决定出来就业,在“德州仪器”当一名工程师,直至当上副总裁。张忠谋的人生,不只精彩,也充满戏剧性,进入半导体就是一个“意外”。假如当年没有两次落榜,考上了博士,恐怕就没有后来“半导体演进史”,也就可能没有台积电。

两年前,“福布斯”有个调查,称中国“企二代”中,有80%以上是海归,如今这一数据只会更多不会减少。为了财富与未来能更好地让后代接手,众多家族企业主纷纷送孩子到海外留学,假如能够上常春藤盟校或者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等,总感觉自己孩子特出息!另外,不少人让企二代在海外留学,也当作一种接班培训,除了学习掌握外语和扩展人脉外,也了解不同文化与价值观的存在,开阔国际视野。

与热衷于送孩子出国上名牌大学相比,不少人却忽视“企二代”该上那些大学,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或者说该选择什么专业、科系?也许,你当时做出不同的选择,结果可能是两样的人生,张忠谋的求学经历,就是可参考的例子。

张忠谋与台积电“双首长”刘德音(右1)和魏哲家(左1)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在6月5日股东会后正式退休。张忠谋说:“台积电三十一年来创造的奇迹还没停止,未来10年全世界将更需要台积电”。

过去,我们多篇专文提及台积电“双首长”机制,比如,拿华为“轮值董事长”来做对比;比如,我们认为“‘共治’接班模式可成为马云、任正非们最优选项”;又比如,我们谈到了台积电“双首长”的形成历史,其中,还看到张忠谋在选拔接班人之时,用“萧何”还是选“韩信” ,很烧脑!事实上,在台企科技界几大巨头里,不光是台积电,华硕、联发科均也采用双轨治理模式。

张忠谋这次是“裸退”,不再续任台积电董事,股东会不仅会完成董事改选,也通过新修订的章程。其中,将过去沿用的“执行长”中文职称改为“总裁”。张忠谋退休后,台积电董事会推举刘德音为董事长,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代表;魏哲家为总裁兼副董事长,必须向董事长及董事会报告。

退休时,张忠谋谈及台积电未来三大挑战:即竞争对手、投资环境以及国际争端。在企业决策及战略方向上,张忠谋在业内是公认的有远见的。“中芯国际”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是仅次于台积电、格芯(格罗方德)和联电的全球第四大专业晶圆代工厂。即便有政策扶植,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赔钱、连年亏损,追台积电更是渐行渐远。

“中芯”一路走的如此艰困,早在18年前,张忠谋就已预见:中芯不仅不会威胁到台积电,且会经营得很辛苦。

张忠谋与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

自6月5日起,台积电改为尊称张忠谋为“台积电创办人”。在科技界,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与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二人,彼此有“瑜亮情结”,既是竞争对手,也惺惺相惜,甚至长久“王不见王”。

用31年时间,将台积电推上顶峰,称霸晶圆代工产业多年,已退休10余年的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也说,张忠谋是一个时代的传奇!

比张忠谋小16岁的曹兴诚,早于2006年淡出联电,现钟情于古董收藏,两人均在海峡两岸半导体发展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张忠谋之前担任台湾工研院院长兼任联电董事长一职时,与曹兴诚是上司与部属关系,一度有心结,后来也是“相敬如冰(不是“宾”!)”,有时搞活动,主办单位会刻意让两人错开时间,以避免尴尬。

联发科共同执行长蔡力行

在科技界,你来我往的人才挖角是不可避免,其结果往往是“开枝散业(不是“叶”,呵呵!)”。被誉为“教父级人物”,不是张忠谋在工研院以及联电的职场历程,光是他服务台积电这31年时间内,培养的大将、爱将非常多,其中不少还是帅才。比如,现任联发科共同执行长的蔡力行,以及宏碁董事长陈俊圣等,都是从台积电走出去的“叛将”。

另外,连三星都苦留无用,与赵海军将共同担任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的“半导体狂人” 梁孟松,也是张忠谋手下“叛将”。去年,当梁孟松加入中芯国际的传闻传出后,媒体纷纷祭出“中国半导体产业进入梁孟松时代”等大标题。

从2011年11月开始,到2014年5月,台积电以法律诉讼方式“追杀”了梁孟松三年。自1992年加入台积电起,彼时四十岁的梁孟松在张忠谋手下干了17年,战功彪炳,经历太过传奇!

后来,张忠谋说,当 2008年知道梁孟松要走的消息,曾很努力要留住他,但终究未能如愿。对于作为接班人培养的蔡力行,张忠谋也罕见地说出“相当不舍”。

事实上,与梁孟松同服务于中芯的独立董事蒋尚义,中研院院士林本坚,之前也都是台积电的研发大将;而敦泰董事长胡正大、茂迪董事长张秉衡、宏观董事长林坤禧等,都曾是张忠谋培养的台积电经营团队中一份子。现任宏碁董事长陈俊圣,仍珍藏着2009年前老板张忠谋送他的一张小纸条,里面写着“Optimism i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乐观是竞争优势!

人才流失与管理因素关系密不可分,“留人先留心”也许是一个好办法,可要留住骨干人才、防范人才高频率流失,恐怕还得从企业机制、待遇及薪酬、人本思想、以及清晰的人才战略等多层面去努力。

台积电进入“后张忠谋时代”

退休时,张忠谋就企业如何留住人才抛下三大重点议题:一是优厚的报酬;二是让员工喜欢他的工作;三是让员工觉得在公司有前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你不知道的张忠谋:误打误撞“半导体教父”、对台积电叛将不舍

人生除了工作外,还有生活、家庭、配偶、小孩、朋友及兴趣,如果没有生活,人生就没有太大乐趣。这就是张忠谋的企业文化。

6月5日,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参与台积电职场生涯的最后一次股东会,正式交棒退休,台积电进入了“后张忠谋时代”。

张忠谋,这个时代的产业巨人,一生战绩彪炳。台积电因为张忠谋31年的掌理,成为市值近7万亿新台币的世界级巨无霸。2017年底,台积电迎来 30 周年庆之前,张忠谋宣布来年 6月会正式退休。纵有再多的不舍,这位让对手发抖的科技界巨子,还是选择裸退,回归自我与家庭,他让大家今后改喊他为:台积电创办人!

张忠谋的“快乐人生”是啥样子?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与夫人张淑芬

很多企业,崇尚加班文化,以高强度的加班来获取竞争优势,真的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吗?可张忠谋却反对加班,甚至把减少加班列入台积电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份,应限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千万不要排挤了生活,这是张忠谋的看法。

“我不相信只有工作的人生,会是快乐的人生!”张忠谋说;在他看来,工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有效率地做对的事情。人生除了工作外,还有生活、家庭、配偶、小孩、朋友及兴趣,如果没有生活,人生就没有太大乐趣;这就是张忠谋的企业文化。在台积电,每周工作不超过50小时,其余的时间全属于生活。作为企业掌舵者,张忠谋也是这样做的,表里如一;每当分针跳过“12”,时针停留在“6”, 张忠谋缓缓起身,牵着夫人张淑芬的手,“我现在要回家了!”休息,比任何事都重要!平常,张忠谋会在六点至六点半间准时离开公司,周末不上班,也不应酬。

6月5日,张忠谋荣退,是台湾企业及投资界的一件大事,可对夫人张淑芬来说,却是非常开心的事。张忠谋挚爱的妻子张淑芬,两人从1985年张忠谋自美国返台执掌台湾工研院院长相识至今,在大大小小的公众场合,总能看见夫妻俩彼此牵着手、相亲相谐的声影。

谈及自己的夫君、“半导体教父”, 张淑芬说:“他是一个很讲究诚信,不太会为自己着想的一个人。”10多年前,夫人张淑芬把几本台积电的记事本(公司赠品)搁在家里,准备送人,被张忠谋发现后就问,“你也没有付钱(给台积电)?”张忠谋说,台积电每一个亲属都像你这样,公司怎么办?。。。。。。做事讲究公事公办,即便是自己两位接班人——台积电“双首长”刘德音和魏哲家,张忠谋也不曾在家中设私宴款待。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

2017年初,张忠谋在夏威夷不慎摔倒,后来,在夫人细心照料下,不可思议地很快重返工作岗位。作为妻子,张淑芬是如何形容她与张忠谋的关系呢?张淑芬说:“我在台下看台上,他是我的偶像,包括他的智慧、眼光和气质,最主要是我了解这个人的诚正,他对员工、股东和供应商始终守住这一个准则,这就是他成功的地方;但在家里他是我最爱、最疼、最宠的小孩。”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和谐,家族企业乃至家族内部的治理,也要讲究彼此关系融洽和谐,所谓“家和万事兴”嘛!有一个可能并不十分精确的数据:说95%以上家族企业传承失败的原因,是家庭不和谐!百年李锦记有个“爽文化”,家族成员聚会时,会问“爽不爽?”在正式会议上,董事长面对员工大声问:“大家爽不爽?” 无论是张忠谋夫妻俩家庭的和融关系,还是李锦记“爽指数”企业文化概念,都是追求满不满意、工作生活是否愉快,而其背后事实上是一种责任,对家、社会、员工、乃至企业。家和问题,是家族企业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张忠谋的母亲徐君伟

“吃得好,营养少;喝酒多,吃饭少;陪笑多,欢乐少;酒店多,回家少。”是当今中国家族企业掌舵者的真实写照,忘我工作、辉煌成就是背后却是令人堪忧的健康状况。《中国企业家》杂志曾做过问卷调查,结果发现90.6%的老板们处于“过劳”状态,“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现象更为普遍,钱赚了一大把,人却没了!

张忠谋,生于1931年,今年87岁,接触他的人,除了感觉他节奏徐缓的说话速度和一头银白丝发,稍显“年长”外,其炯炯的目光、犀利的思考、以及气定神闲的状态,会让人感受他仍壮盛勃发,其养生有什么绝招、秘笈呢?

张忠谋的父亲张蔚观,曾是民国时期的宁波县政府财政局长,在张忠谋10岁那年,发生了“珍珠港事件”, 因为战乱,一家人一路从香港、上海、西安,再一路西进到重庆,真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当有人向张忠谋讨教康健秘笈,张忠谋笑道,我的“基因”很好,我的母亲(徐君伟)活到了102岁,我的父亲(张蔚观)也活到了86岁。不过,张忠谋强调,我的健康,靠的可不是基因,依赖的是长久以来建立的良好生活习惯。

从20岁到80多岁,张忠谋养成了一个终生的、健康的生活习惯,来严格控管自己的身体。后来,他公布了天天健康经营管理的5大绝招:1、早睡早起、作息规律。每天早上5点半到6点起床;8点半进公司,傍晚6点半到家;晚上10点准备上床,11点入睡。2、不加班、不应酬。在张忠谋看来,家庭场域能使人情绪放松,“和待在办公室里的紧绷,完全不同的”。3、持续运动、饮食清淡。4、阅读益智、音乐纾压。阅读和音乐,像他的心智“排毒法”, 排放一整天的压力和紧张。5、有系统、有计划的终生学习。

对台积电“叛将” 张忠谋:当初未能如愿留住人

张忠谋的父亲张蔚观

张忠谋被誉为“半导体教父”,可他做半导体,却纯属是误打误撞,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张忠谋会走上半导体领域,与父母的家庭教育影响甚深。小时候,无论怎样因战乱而颠沛流离,只要家一安顿下来,父母都把张忠谋的教育看做是一件大事。由于逃难,张忠谋荒废了学业,到“陪都”重庆后,母亲徐君伟当即决定,让儿子上当时最好的中学——南开中学念暑期班。

读国中三年级时(相当于初三),由于加入校刊活动,张忠谋萌生当作家的念头,可父亲张蔚观却极力反对:“写作不易谋生,当作家可能会饿肚子。”张蔚观告诉儿子,兴趣和谋生技能是两码事,劝他务实打消当作家念头。上大学选科时,张忠谋的父亲也极力要他读理工,如此才能谋生。张忠谋的三叔,是美国大学教授,当初他也给懵懵懂懂的小侄儿一番好建议,就是折中之术,建议张忠谋选择理工和人文科系都很杰出的美国哈佛大学。

后来,张忠谋说自己的父亲,对未来趋势有远见,而叔叔则“料事如神”。与专精理工的麻省理工学院相比,选择念哈佛,让张忠谋有缓冲时间来提升对理工的兴趣。求学是人生关键阶段,因为逐渐走进理工领域,张忠谋才有机会接触半导体领域。

张忠谋的台积电新竹办公室

果不其然,在哈佛就读一年之后,张忠谋在大二时转入麻省理工学院。后来,追忆这段求学经历,张忠谋说,对麻省理工是“十分敬、五分爱”,因为它给予他赚钱的“本钱”;而对于哈佛,张忠谋则表示,那是让他心灵与智慧丰富的园地。

送儿子海外留学时,母亲徐君伟提醒张忠谋,家里仅能提供他第一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转学“麻省”后,张忠谋开始感受到经济压力,经常靠帮别人打字贴补自己的零花费用,读大三时,就帮教授做计算,大四当研究助理。由于急于毕业、“麻省”课业繁重,连考两年博士都以挫败告终,于是,张忠谋决定出来就业,在“德州仪器”当一名工程师,直至当上副总裁。张忠谋的人生,不只精彩,也充满戏剧性,进入半导体就是一个“意外”。假如当年没有两次落榜,考上了博士,恐怕就没有后来“半导体演进史”,也就可能没有台积电。

两年前,“福布斯”有个调查,称中国“企二代”中,有80%以上是海归,如今这一数据只会更多不会减少。为了财富与未来能更好地让后代接手,众多家族企业主纷纷送孩子到海外留学,假如能够上常春藤盟校或者斯坦福、麻省理工学院等,总感觉自己孩子特出息!另外,不少人让企二代在海外留学,也当作一种接班培训,除了学习掌握外语和扩展人脉外,也了解不同文化与价值观的存在,开阔国际视野。

与热衷于送孩子出国上名牌大学相比,不少人却忽视“企二代”该上那些大学,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或者说该选择什么专业、科系?也许,你当时做出不同的选择,结果可能是两样的人生,张忠谋的求学经历,就是可参考的例子。

张忠谋与台积电“双首长”刘德音(右1)和魏哲家(左1)

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在6月5日股东会后正式退休。张忠谋说:“台积电三十一年来创造的奇迹还没停止,未来10年全世界将更需要台积电”。

过去,我们多篇专文提及台积电“双首长”机制,比如,拿华为“轮值董事长”来做对比;比如,我们认为“‘共治’接班模式可成为马云、任正非们最优选项”;又比如,我们谈到了台积电“双首长”的形成历史,其中,还看到张忠谋在选拔接班人之时,用“萧何”还是选“韩信” ,很烧脑!事实上,在台企科技界几大巨头里,不光是台积电,华硕、联发科均也采用双轨治理模式。

张忠谋这次是“裸退”,不再续任台积电董事,股东会不仅会完成董事改选,也通过新修订的章程。其中,将过去沿用的“执行长”中文职称改为“总裁”。张忠谋退休后,台积电董事会推举刘德音为董事长,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代表;魏哲家为总裁兼副董事长,必须向董事长及董事会报告。

退休时,张忠谋谈及台积电未来三大挑战:即竞争对手、投资环境以及国际争端。在企业决策及战略方向上,张忠谋在业内是公认的有远见的。“中芯国际”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是仅次于台积电、格芯(格罗方德)和联电的全球第四大专业晶圆代工厂。即便有政策扶植,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赔钱、连年亏损,追台积电更是渐行渐远。

“中芯”一路走的如此艰困,早在18年前,张忠谋就已预见:中芯不仅不会威胁到台积电,且会经营得很辛苦。

张忠谋与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

自6月5日起,台积电改为尊称张忠谋为“台积电创办人”。在科技界,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与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二人,彼此有“瑜亮情结”,既是竞争对手,也惺惺相惜,甚至长久“王不见王”。

用31年时间,将台积电推上顶峰,称霸晶圆代工产业多年,已退休10余年的联电荣誉董事长曹兴诚也说,张忠谋是一个时代的传奇!

比张忠谋小16岁的曹兴诚,早于2006年淡出联电,现钟情于古董收藏,两人均在海峡两岸半导体发展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张忠谋之前担任台湾工研院院长兼任联电董事长一职时,与曹兴诚是上司与部属关系,一度有心结,后来也是“相敬如冰(不是“宾”!)”,有时搞活动,主办单位会刻意让两人错开时间,以避免尴尬。

联发科共同执行长蔡力行

在科技界,你来我往的人才挖角是不可避免,其结果往往是“开枝散业(不是“叶”,呵呵!)”。被誉为“教父级人物”,不是张忠谋在工研院以及联电的职场历程,光是他服务台积电这31年时间内,培养的大将、爱将非常多,其中不少还是帅才。比如,现任联发科共同执行长的蔡力行,以及宏碁董事长陈俊圣等,都是从台积电走出去的“叛将”。

另外,连三星都苦留无用,与赵海军将共同担任中芯国际首席执行官的“半导体狂人” 梁孟松,也是张忠谋手下“叛将”。去年,当梁孟松加入中芯国际的传闻传出后,媒体纷纷祭出“中国半导体产业进入梁孟松时代”等大标题。

从2011年11月开始,到2014年5月,台积电以法律诉讼方式“追杀”了梁孟松三年。自1992年加入台积电起,彼时四十岁的梁孟松在张忠谋手下干了17年,战功彪炳,经历太过传奇!

后来,张忠谋说,当 2008年知道梁孟松要走的消息,曾很努力要留住他,但终究未能如愿。对于作为接班人培养的蔡力行,张忠谋也罕见地说出“相当不舍”。

事实上,与梁孟松同服务于中芯的独立董事蒋尚义,中研院院士林本坚,之前也都是台积电的研发大将;而敦泰董事长胡正大、茂迪董事长张秉衡、宏观董事长林坤禧等,都曾是张忠谋培养的台积电经营团队中一份子。现任宏碁董事长陈俊圣,仍珍藏着2009年前老板张忠谋送他的一张小纸条,里面写着“Optimism i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乐观是竞争优势!

人才流失与管理因素关系密不可分,“留人先留心”也许是一个好办法,可要留住骨干人才、防范人才高频率流失,恐怕还得从企业机制、待遇及薪酬、人本思想、以及清晰的人才战略等多层面去努力。

台积电进入“后张忠谋时代”

退休时,张忠谋就企业如何留住人才抛下三大重点议题:一是优厚的报酬;二是让员工喜欢他的工作;三是让员工觉得在公司有前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