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为失智老人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家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为失智老人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家

阿兹海默症的特殊性,使得失智老人这一特殊群体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因而在设计这一群体的居住环境时,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全方位的考虑他们的各种需求和特殊性。

本文要点

一、阿兹海默症症状及护理类型

二、阿兹海默患者居住环境规划原则

三、居住环境设计细节要求

四、案例介绍

导语

你是否见过这些老人:

他们时常又哭又笑,想表达而不能;

他们沉溺于自己臆想的时空里,固执地反复同一种行为;

他们记不得好友,也认不出亲朋,甚至连自己的姓名,也悄然遗失在岁月中;

这些特殊的老人,有着一个同样的悲伤的名字,“阿兹海默症患者”。

一、阿兹海默症症状及护理类型

1、阿兹海默症现状

阿兹海默症,又名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老年期常见的因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和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症。

作为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阿兹海默症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现阶段我国阿兹海默症患者的总人数高达808-1010万

2、阿兹海默老人特征

阿兹海默症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外貌、情感、行为智力上的改变。

(1)外貌:形容枯槁,肌肉僵硬,体重减轻;表情淡漠,双眼无神,口涎外溢,还常伴有不自主摇头。

(2)情感:病发初期时情感较为乖张多变,自我中心,暴躁易怒,有被害幻想;后期则不喜与人互动,愈发冷漠。

(3)行为:无目的性劳动,前期表现有翻箱倒柜、东西乱放、爱藏废物、卫生邋遢、自言自语,行为反复、反应迟缓、行走不稳等,晚期更是行动不便,卧床不起,两便失禁,形如植物人,生活无法自理。

(4)智力:记忆衰退,理解无能,思维迟缓,联想困难,且随病情发展,认知障碍逐渐加重,出现恶性遗忘和严重定向障碍。

——不同时期患者的症状表现

3、阿兹海默症的护理类型

根据阿兹海默症患者不同时期生理和心理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可将护理分成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三个形式。

一般护理主要是满足患者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心理护理强调老人的精神需求,从细节上给予其温暖;康复护理重视机能训练,延缓病情发展。

二、阿兹海默患者居住环境

规划原则

1、选址区域

养老院的选址宜选市区内,最好能融入到普通社区当中。市区内的交通便利,方便老人家属随时过来探视,而融入社区的安排能够减缓患者身处陌生环境的不安。

2、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基本要求是视线通透、动线简明。视线通透便于管理,动线分明引导自主定向。在“视线通透、动线分明”的基础上,通过失智老人护理单元常见的四种平面模式的自由组合,实现灵活的空间布局,便于高效的运营管理。

——常见失智老人护理单元的四种平面模式

3、运营模式

小规模、组团化的运营模式。小规模组团有助于提高照护人员对老人的熟悉程度,及时应对老人各类需求与突发情况,同时可促进老人的社交参与,产生归属感

4、空间配置

多元化的空间配置。机构中活动空间的多元化,可满足老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同需求。常见空间可分为隐私空间公共空间两种类型。隐私空间,有如卧室卫生室等私人区域,可屏蔽外界大环境带来干扰,给患者以安全感;公共空间,如开敞型的厨房,棋牌室和阅览室,可供老人日常活动使用,引导老人的自主思考生活参与

——开放式厨房鼓励老人参与日常生活

——通过趣味活动引导老人自主思考

三、居住环境设计细节要求

1、房间入口细节设计

房间入口应避免相似性,可设置一些能触动老人记忆点(如照片墙)或具有鲜明辨识度的装饰。入口处采用防滑硬质地板,避免地毯的使用。

——房间入口以照片墙装饰,方便辨认

——房间太过相似,老人容易混淆。

2、卧室细节设计

房间布置上尽量模仿患者家中的风格,同时可鼓励老人按喜好和习惯自带物品和家具,熟悉的物品和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老人自己的身份,从而减轻身份焦虑。

——旧物减轻身份焦虑

——怀旧风格避免“机构感”

室内照明上选用可调节灯光来实现对居室亮度控制,以增强老人对白天黑天的认知,避免睡眠周期混乱,同时应设有夜间照明,方便老人起夜。

家具选择上选用圆角处理的木质家具,尺寸和位置设计应符合老年人身高降低,不便下蹲等身体机能的特点。

——家具圆角设计以防磕碰

床位设置上应该靠墙放置,高度放低,两侧有护栏防止老人从床跌落,同时可凭栏借力起身:

——合理的床位设置

此外,应尽可能减少电热毯,电风扇等设备的使用,避免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意外伤害。

3、卫生室细节设计

卫生间应注意干湿分离,使用浴帘隔断,保证淋浴区外的空间干燥。此外,为防老人摔倒,地面上应采用防滑材料铺设,同时在洗手池、坐便器等使用设施旁需配以差异化颜色的扶手,给老人提供身体支撑。

——浴帘隔断干湿分离

——差异化颜色形成对比

在使用设施上,考虑到老年人腿部肌肉力量衰退的特点,可以通过加设垫层或坐圈的方式使坐便器位置增高,以减轻下蹲时腿部的负担,同时坐便器颜色应区别于周围墙的颜色,避免老人产生困惑。

洗手池的高度不应过低,避免老人使用时的过度弯腰,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轮椅的需求,在下方留有一定的空间;浴缸深度不可大于500mm,长度应在1500mm内,靠背应有缓坡,以确保老人的脸部始终露出水面。

——洗手池下留有空间

4、公共空间细节设计

公共活动空间一般设立在护理站的旁边,应采用开敞式或半开敞式设计,以便照护人员的集中管理,及时处理老人在活动中产生的矛盾或遇到的问题。

——半开敞空间视线通透,便于管理

公共空间中设置相应的沙发角、照片墙,老人路过时可在此稍作休息、观看照片。在公共空间不被使用的时候,应把相应的活动器具或用电设备收拾起来,避免老人被器具绊倒和其他潜在危险的发生。

5、出口细节设计

出口应设置在远离主要活动空间的位置。或通过屏风隔断,或通过色彩的巧妙应用,使大门“隐藏”起来,避免老人出走和因“被监禁”引发的暴躁行为。

——通过色彩隐藏出口

——巧妙应用隐藏出口

6、户外空间细节设计

道路设计

在道路设计上尽量避免激烈的高差变化。如无法避免,需设置相应台阶与无障碍坡道;路面要求平整防滑,铺设不宜采用表面凹凸不平的地砖,同时且需保证一定道路的宽度。

——坡道与台阶并存

——凹凸不平的地面

路线设计最好以回游路线为主,避免阿兹海默老人因为漫游行为迷失方向,同时营造出趣味性,适合老人的日常散步。沿途适当设置适当的休息场所(木质的带靠背座椅,或者是可遮阳避雨的亭廊),为漫游老人走累时提供歇脚的地方。

——环形路线改善“漫游”,兼具趣味性

——户外空间的休息场所

景观设计

在景观设计上需要满足美观、安全互动三大原则。

美观性:通过植被色彩形态的搭配,给人以愉悦感,吸引老人外出活动。

安全性:避免使用带刺、有毒以及枝干锐利的植物;控制植被的高度以保证视线的畅通,让管理人员可以看见老人活动的状态,救助及时;将围栏与周边环境巧妙融合,防止老人“出逃”。

互动性:有条件的养老院可设计园圃或者楼顶花园,鼓励感兴趣的老人自己动手种植植被或修剪花草,从感受劳动的乐趣;或将花坛做相应的抬高处理,便于老人近距离观赏。

——荷兰某养老院的绿化景观

——花坛抬高,便于老人近距离接触观赏

四、案例介绍

荷兰失忆小镇——Hogewey

没有高墙围栏,也没有冰冷病床。这个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郊外的小镇备受推崇的地方莫过于它通过情景模拟实现的开放式封闭的管理。

整个小镇都是模仿老人记忆中的那个年代的风格来建造的,便利商店,餐厅,音乐厅和理发店一应俱全,而管理护人员化身成街坊,融入老人生活中,悄悄地为老人提供着便利。在这个现实治愈版的楚门的世界里,阿兹海默症老人相信自己与常人无异,有尊严地活着。

——情景模拟布置

——医护人员化身街坊,融入老人生活中

荷兰生命公寓——Humanitas

因循着“不用即废”的理念,荷兰的“生命公寓”十分注重对失智老人的专业干预。通过各种活动,帮助老人重新建立学习能力,进而实现自理/部分自理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下,不仅有效地缓解了老人生理机能的退化,更使得老人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组织老人做各种活动

日本鹤之苑

位于日本东京都町田市的鹤之苑,是日本住区综合型养老机构的典型代表。不管是从其细节设计还是管理服务方面来看,都对我国养老行业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

该机构通过暖黄色调的灯光,特殊安全材料的地板,特意做低的天花板,怀旧的家具等细节设计,给人以家的感觉。

此外,其温情的管理服务更是为人称道。公寓中设有“古董电话”和“空中站台”:“古董电话”可接通,且有专人管理。老人暴躁不安时,管理者就会模仿老人家属与之通话,疏导老人情绪;顶层花园中设置了一处“空中站台”,当有老人想回家时,照护人员就将其带到楼顶站台上,陪同他一起等待那趟“回家的公交”。

——细节布置彰显“家”的氛围

——楼顶花园的空中站台

五、总结

阿兹海默症的特殊性,使得失智老人这一特殊群体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因而在设计这一群体的居住环境时,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全方位的考虑他们的各种需求和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失智老人营造出一个“有温度”的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为失智老人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家

阿兹海默症的特殊性,使得失智老人这一特殊群体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因而在设计这一群体的居住环境时,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全方位的考虑他们的各种需求和特殊性。

本文要点

一、阿兹海默症症状及护理类型

二、阿兹海默患者居住环境规划原则

三、居住环境设计细节要求

四、案例介绍

导语

你是否见过这些老人:

他们时常又哭又笑,想表达而不能;

他们沉溺于自己臆想的时空里,固执地反复同一种行为;

他们记不得好友,也认不出亲朋,甚至连自己的姓名,也悄然遗失在岁月中;

这些特殊的老人,有着一个同样的悲伤的名字,“阿兹海默症患者”。

一、阿兹海默症症状及护理类型

1、阿兹海默症现状

阿兹海默症,又名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老年期常见的因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和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症。

作为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阿兹海默症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现阶段我国阿兹海默症患者的总人数高达808-1010万

2、阿兹海默老人特征

阿兹海默症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外貌、情感、行为智力上的改变。

(1)外貌:形容枯槁,肌肉僵硬,体重减轻;表情淡漠,双眼无神,口涎外溢,还常伴有不自主摇头。

(2)情感:病发初期时情感较为乖张多变,自我中心,暴躁易怒,有被害幻想;后期则不喜与人互动,愈发冷漠。

(3)行为:无目的性劳动,前期表现有翻箱倒柜、东西乱放、爱藏废物、卫生邋遢、自言自语,行为反复、反应迟缓、行走不稳等,晚期更是行动不便,卧床不起,两便失禁,形如植物人,生活无法自理。

(4)智力:记忆衰退,理解无能,思维迟缓,联想困难,且随病情发展,认知障碍逐渐加重,出现恶性遗忘和严重定向障碍。

——不同时期患者的症状表现

3、阿兹海默症的护理类型

根据阿兹海默症患者不同时期生理和心理表现出来的特殊性,可将护理分成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三个形式。

一般护理主要是满足患者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心理护理强调老人的精神需求,从细节上给予其温暖;康复护理重视机能训练,延缓病情发展。

二、阿兹海默患者居住环境

规划原则

1、选址区域

养老院的选址宜选市区内,最好能融入到普通社区当中。市区内的交通便利,方便老人家属随时过来探视,而融入社区的安排能够减缓患者身处陌生环境的不安。

2、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基本要求是视线通透、动线简明。视线通透便于管理,动线分明引导自主定向。在“视线通透、动线分明”的基础上,通过失智老人护理单元常见的四种平面模式的自由组合,实现灵活的空间布局,便于高效的运营管理。

——常见失智老人护理单元的四种平面模式

3、运营模式

小规模、组团化的运营模式。小规模组团有助于提高照护人员对老人的熟悉程度,及时应对老人各类需求与突发情况,同时可促进老人的社交参与,产生归属感

4、空间配置

多元化的空间配置。机构中活动空间的多元化,可满足老人日常生活中的不同需求。常见空间可分为隐私空间公共空间两种类型。隐私空间,有如卧室卫生室等私人区域,可屏蔽外界大环境带来干扰,给患者以安全感;公共空间,如开敞型的厨房,棋牌室和阅览室,可供老人日常活动使用,引导老人的自主思考生活参与

——开放式厨房鼓励老人参与日常生活

——通过趣味活动引导老人自主思考

三、居住环境设计细节要求

1、房间入口细节设计

房间入口应避免相似性,可设置一些能触动老人记忆点(如照片墙)或具有鲜明辨识度的装饰。入口处采用防滑硬质地板,避免地毯的使用。

——房间入口以照片墙装饰,方便辨认

——房间太过相似,老人容易混淆。

2、卧室细节设计

房间布置上尽量模仿患者家中的风格,同时可鼓励老人按喜好和习惯自带物品和家具,熟悉的物品和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醒老人自己的身份,从而减轻身份焦虑。

——旧物减轻身份焦虑

——怀旧风格避免“机构感”

室内照明上选用可调节灯光来实现对居室亮度控制,以增强老人对白天黑天的认知,避免睡眠周期混乱,同时应设有夜间照明,方便老人起夜。

家具选择上选用圆角处理的木质家具,尺寸和位置设计应符合老年人身高降低,不便下蹲等身体机能的特点。

——家具圆角设计以防磕碰

床位设置上应该靠墙放置,高度放低,两侧有护栏防止老人从床跌落,同时可凭栏借力起身:

——合理的床位设置

此外,应尽可能减少电热毯,电风扇等设备的使用,避免因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意外伤害。

3、卫生室细节设计

卫生间应注意干湿分离,使用浴帘隔断,保证淋浴区外的空间干燥。此外,为防老人摔倒,地面上应采用防滑材料铺设,同时在洗手池、坐便器等使用设施旁需配以差异化颜色的扶手,给老人提供身体支撑。

——浴帘隔断干湿分离

——差异化颜色形成对比

在使用设施上,考虑到老年人腿部肌肉力量衰退的特点,可以通过加设垫层或坐圈的方式使坐便器位置增高,以减轻下蹲时腿部的负担,同时坐便器颜色应区别于周围墙的颜色,避免老人产生困惑。

洗手池的高度不应过低,避免老人使用时的过度弯腰,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轮椅的需求,在下方留有一定的空间;浴缸深度不可大于500mm,长度应在1500mm内,靠背应有缓坡,以确保老人的脸部始终露出水面。

——洗手池下留有空间

4、公共空间细节设计

公共活动空间一般设立在护理站的旁边,应采用开敞式或半开敞式设计,以便照护人员的集中管理,及时处理老人在活动中产生的矛盾或遇到的问题。

——半开敞空间视线通透,便于管理

公共空间中设置相应的沙发角、照片墙,老人路过时可在此稍作休息、观看照片。在公共空间不被使用的时候,应把相应的活动器具或用电设备收拾起来,避免老人被器具绊倒和其他潜在危险的发生。

5、出口细节设计

出口应设置在远离主要活动空间的位置。或通过屏风隔断,或通过色彩的巧妙应用,使大门“隐藏”起来,避免老人出走和因“被监禁”引发的暴躁行为。

——通过色彩隐藏出口

——巧妙应用隐藏出口

6、户外空间细节设计

道路设计

在道路设计上尽量避免激烈的高差变化。如无法避免,需设置相应台阶与无障碍坡道;路面要求平整防滑,铺设不宜采用表面凹凸不平的地砖,同时且需保证一定道路的宽度。

——坡道与台阶并存

——凹凸不平的地面

路线设计最好以回游路线为主,避免阿兹海默老人因为漫游行为迷失方向,同时营造出趣味性,适合老人的日常散步。沿途适当设置适当的休息场所(木质的带靠背座椅,或者是可遮阳避雨的亭廊),为漫游老人走累时提供歇脚的地方。

——环形路线改善“漫游”,兼具趣味性

——户外空间的休息场所

景观设计

在景观设计上需要满足美观、安全互动三大原则。

美观性:通过植被色彩形态的搭配,给人以愉悦感,吸引老人外出活动。

安全性:避免使用带刺、有毒以及枝干锐利的植物;控制植被的高度以保证视线的畅通,让管理人员可以看见老人活动的状态,救助及时;将围栏与周边环境巧妙融合,防止老人“出逃”。

互动性:有条件的养老院可设计园圃或者楼顶花园,鼓励感兴趣的老人自己动手种植植被或修剪花草,从感受劳动的乐趣;或将花坛做相应的抬高处理,便于老人近距离观赏。

——荷兰某养老院的绿化景观

——花坛抬高,便于老人近距离接触观赏

四、案例介绍

荷兰失忆小镇——Hogewey

没有高墙围栏,也没有冰冷病床。这个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郊外的小镇备受推崇的地方莫过于它通过情景模拟实现的开放式封闭的管理。

整个小镇都是模仿老人记忆中的那个年代的风格来建造的,便利商店,餐厅,音乐厅和理发店一应俱全,而管理护人员化身成街坊,融入老人生活中,悄悄地为老人提供着便利。在这个现实治愈版的楚门的世界里,阿兹海默症老人相信自己与常人无异,有尊严地活着。

——情景模拟布置

——医护人员化身街坊,融入老人生活中

荷兰生命公寓——Humanitas

因循着“不用即废”的理念,荷兰的“生命公寓”十分注重对失智老人的专业干预。通过各种活动,帮助老人重新建立学习能力,进而实现自理/部分自理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下,不仅有效地缓解了老人生理机能的退化,更使得老人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组织老人做各种活动

日本鹤之苑

位于日本东京都町田市的鹤之苑,是日本住区综合型养老机构的典型代表。不管是从其细节设计还是管理服务方面来看,都对我国养老行业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

该机构通过暖黄色调的灯光,特殊安全材料的地板,特意做低的天花板,怀旧的家具等细节设计,给人以家的感觉。

此外,其温情的管理服务更是为人称道。公寓中设有“古董电话”和“空中站台”:“古董电话”可接通,且有专人管理。老人暴躁不安时,管理者就会模仿老人家属与之通话,疏导老人情绪;顶层花园中设置了一处“空中站台”,当有老人想回家时,照护人员就将其带到楼顶站台上,陪同他一起等待那趟“回家的公交”。

——细节布置彰显“家”的氛围

——楼顶花园的空中站台

五、总结

阿兹海默症的特殊性,使得失智老人这一特殊群体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因而在设计这一群体的居住环境时,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全方位的考虑他们的各种需求和特殊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失智老人营造出一个“有温度”的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