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场名为“皮草:生与死的问题(Fur:An Issue of Life and Death)”的展览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丹麦国家博物馆举行,总计展示了约2000件不同时期的皮草制品,是全球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历史皮草制品展出活动。
与参观普通展览时“只能看,不能摸”的规矩不同,这场皮草展上的部分捐赠展品可以进行试穿。不论是奢华的貂皮大衣还是实用的御寒休闲外套,参观者们可以放心大胆地一边试穿,一边“凹造型”自拍,体验一回“贵妇”、“富翁”在冬天既温暖又美丽的感觉。
至此,你以为这是一场告诉你皮草多么美好的展览吗?No。因为丹麦国家博物馆还同时揭示着这些“美好”背后的残忍一面。
在展览里,参观者会看见身着狐皮大衣的模特旁立着一个小狐狸的标本模型;也能看见一件皮草从取材到制作的全过程;他们还会看见时尚设计师、皮草制造商、政治家、研究人员、动物保护人士等不同人群关于“皮草制作和买卖”这一话题的辩论——相关采访和经典语录会通过视频、音频和图片的形式在展厅内呈现。
丹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皮草产出国和贸易国之一,控制着全球约30%的貂毛贸易。主办方强调,“我们并不希望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只想要展现这个行业的多面性,传递给公众不同的声音。”
不同的声音其实一直都在,就像时尚圈里,关于该不该穿真皮草的争论就从来没停过。高级皮草总和好质感、时髦、经典不过时的感觉连在一起,因此皮草一直以来在时尚圈中都有重要的地位,是设计师们秋冬系列设计的重要材料。不少设计师也的确用皮草创造出过许多美好的作品:让·保罗·高缇耶(Jean Paul Gaultier)在1999年就曾用貂毛和雪纺做过一条裙子,在现在看来仍然时髦感十足。
但随着这些年来动物保护意识的兴起,皮草的使用成为了一个敏感的话题,许多设计师都举起了“反皮草”的大旗。
时尚界出了名有爱心的英国设计师斯特拉·麦卡特尼(Stella McCartney)就站在了对立面上。她是人造毛皮的推崇者,拒绝在设计中使用任何动物毛皮。她说,当你想到动物们正在经历着什么,你就不会觉得皮草能有多时髦了。在她和一众主张保护动物的设计师的努力下,人造毛皮也在时尚圈里有了立足之地,渐渐摆脱了“廉价”、“质感差”这样的固有标签。
不过,不少时尚人士仍是皮草的忠实爱好者,Chanel和Fendi的创意总监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 Lagerfeld)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在Fendi历年设计中就可以看到大量皮草的运用,外套、毛衣、手包、鞋子、挂饰……处处可见皮草元素。他调侃关于皮草的道德讨论是幼稚的——“在一个食肉的世界里,去讨论该不该穿皮草大衣、皮靴,背皮草包包显然是件幼稚的事。”
时髦或是不时髦,残忍或者不残忍,你觉得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