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雅琼
编辑:友子
“好多人问你到底要干吗呀?拿这么多导演,要做什么?我在2015年成立这家公司的时候就想,这个公司不能跟其他的公司是一样的,否则我做了这么多年,没必要再做一家新的公司。”
电话那头,正在法国度假的欢喜传媒董事会主席兼总裁董平向数娱梦工厂(公众号D-entertainment)表示。
(欢喜传媒董事会主席兼总裁董平)
因为大手笔将张艺谋招至麾下,刚刚成立3年的香港上市公司欢喜传媒近期成为了影视圈的焦点。
算上刚刚签约的国师,欢喜传媒的股东阵营中已经有了7位国内鼎鼎大名的导演/监制,包括2015年公司成立伊始以股东身份加盟的徐峥、宁浩,以及2016年先后加入的王家卫、陈可辛、顾长卫和张一白。
此外,欢喜传媒还与贾樟柯、文隽、王小帅、刘心刚、李杨、陈大明等一批知名导演或制片人签下了合作,合作时间大多长达6年。
用董平的话说,从一开始就签下一批国内顶尖导演,其实是一场“阴谋”。“如果你没有绑定这些内容,你怎么可能去跟腾讯、优酷、爱奇艺比?比钱,比流量,我们都比不过。”
而欢喜首映,这一被董平认为定位于专做精品内容的在线视频平台,则是这一计划的核心。在他的规划中,欢喜首映承担着独播张艺谋、王家卫、陈可辛等旗下导演作品的重任,未来将以优质的自创内容与资本雄厚的其他影视公司和视频平台相抗衡。
“外界说我们是中国的Netflix,这个是不对的,我们其实相当于给Netflix提供优质内容的精品店。”董平告诉数娱梦工厂(公众号D-entertainment),从对内容品质的追求来看,其实欢喜首映更愿意提及的同行是HBO。
但和HBO不同的是,坐拥华语电影的一线导演人才,欢喜传媒并没有将眼光局限在剧集上——数娱梦工厂详细梳理注意到,未来几年,陈可辛、宁浩、徐峥、顾长卫、贾樟柯、张一白等将分别为欢喜拍摄至少一部电影,后者的欢喜首映将成为这些作品线上的独播平台。
不过,对优质导演、监制人才的追求也是有代价的。2015年至2017年,欢喜传媒年亏损额分别高达9280万港元、12.54亿港元、9516万港元,累计亏损约14.43亿港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的巨额亏损中,有11.2亿港元为以股份为基础付款的非现金开支。
在董平看来,这些更多是前期投入,尚不足为虑。董平对数娱梦工厂(公众号D-entertainment)透露,明年欢喜将连续迎来多部大作问世,包括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徐峥的《印囧》、张一白的《捆绑上天堂》以及张艺谋的下一部作品。
事实上,今年欢喜传媒已经颇有收获——“五一档”票房大爆的《后来的我们》由张一白监制,正是欢喜传媒投资的作品,而在9月份贾樟柯的新作《江湖儿女》中欢喜同样有重要的投资份额。
不过在董平看来,2018年仅仅是过渡年,2019年欢喜传媒会在市场上更活跃。他告诉数娱梦工厂:“2019年至少有4部电影会是10亿以上的票房。”
有钱的电影公司多了,
为什么名导都去了欢喜?
为了签下知名导演,董平可谓出手阔绰。
早在2015年公司成立之时,徐峥和宁浩便双双以19%的股权并列成为第二大股东,仅次于董平本人的24%。
而在2016年,王家卫、陈可辛、顾长卫和张一白又先后进入,欢喜传媒采用了增发新股吸收四人加盟。体现在报表里,这部分非现金开支是11.2亿港元。
如今,经过多次股权稀释,董平在欢喜传媒中的持股比例下降为19.13%,宁浩和徐峥则为15.03%,张艺谋、陈可辛和张一白的股权比例在5%左右,王家卫在4%左右,顾长卫则在2.5%左右。
而在配发股票的同时,欢喜传媒还给这些导演们提供了数额不小的创作资金。数娱梦工厂查询公告注意到,欢喜为张艺谋、王家卫和张一白各自支付了1亿元,支付给陈可辛1亿港元用于电影制作,为顾长卫的第一季网剧及作品提供了4000万元。
(从左到右依次是:陈可辛、宁浩、董平、王家卫、张一白、顾长卫、欢喜传媒CEO项绍琨、徐峥)
资本上的绑定固然是硬实力的体现,但能让这么多导演都愿意汇聚到一家公司,董平本人在影视圈的深厚人脉以及与各位导演的长期合作关系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董平与张艺谋、顾长卫的合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1996年,董平创办北京华亿影视公司,成为国内最早一批踏入电影投资领域的民营企业掌舵人,并且在短短几年内发行了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投资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冯小刚的《没完没了》、李安的《卧虎藏龙》以及姜文的《鬼子来了》(顾长卫任摄影)等影片。也正是这些作品,让董平在影视圈迅速地积累起了声誉。
“那时候民营公司少,这些导演也都愿意去做一些接触和尝试,一来二去就这么做下来了,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董平向数娱梦工厂感慨。
2000年以后,董平将投资重点转为了小成本的艺术片。顾长卫的导演处女作《孔雀》和随后的《立春》都是在他的支持下完成,其他的投资作品还包括徐静蕾的《一个女人的来信》以及姜文的《让子弹飞》等。
2009年借壳上联水泥后,担任文化中国董事会主席兼总裁的董平又在5年任职期内投资了尚敬执导的《饭局也疯狂》、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等,并相继签约周星驰、陈可辛和柴智屏,开启了与知名导演的绑定合作。
而如今的欢喜传媒,已经是董平通过借壳上市操盘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6-10年长期硬性合约
网剧全都是100%投资
事实上,欢喜传媒不是唯一一家跟上述导演签约的影视公司。
虽然张艺谋与乐视的合作已经接近尾声,但顾长卫与华谊此前有5部影片的片单合作,目前尚未结束,而董平在文化中国(现为阿里影业)时,也曾与王家卫和陈可辛签有合约,当时规定享有两位导演未来5部影片的优先投资权。
对此,董平向数娱梦工厂明确表示,“所有与导演签的合同都是合法而且是马上可以执行的,全部都是我们优先拍摄,只有完成我们的合约后才能有可能拍其他的作品。我们签的合约都是硬性合约,不是松散的那种。”
从数娱梦工厂梳理的上图可以看到,所有股东导演的合约期至少为6年,王家卫和张艺谋二人更是长达10年。
数娱梦工厂(公众号D-entertainment)观察后发现,欢喜传媒与签约导演之间的关系按照绑定程度可分为3个层次:
1,紧密合作型
绑定最为紧密的无疑是徐峥和宁浩。这两位年轻导演的股权在所有导演股东中数量最多,欢喜传媒拥有二人2015年起未来6年2-4部电影的排他投资权和制作权以及各地区各渠道的优先发行权。
董平告诉数娱梦工厂,凡是两人执导的影片,欢喜传媒有权全额投资,监制作品可再做协商。即将于明年上映的由宁浩执导的《疯狂的外星人》,便是欢喜100%投资,而宁浩和徐峥共同监制的《我不是药神》,欢喜的投资份额为20%多。
2,深入合作型。
绑定程度次之的则是剩下的5位导演股东。
除了陈可辛以外,包括王家卫、张艺谋、顾长卫和张一白在内的4位导演,都要在至少6年内与欢喜合作至少2部网剧,且欢喜拥有独家投资权(王家卫为优先投资权)和新媒体独家发行权。
在电影合作方面,欢喜传媒将拥有陈可辛和张一白至少2部电影的优先投资权,其中陈可辛电影最多投资60%,张一白电影最少投资55%;张艺谋的3部网剧中有一部可以转为电影,欢喜具有不少于60%的优先投资权。
王家卫和顾长卫未来的电影作品并不包含在与欢喜的合作当中,这或许是因为两人有与其他电影公司的合约在身。但欢喜与王家卫和顾长卫的合约中也明确规定,两位导演需尽可能争取欢喜传媒拥有他们电影作品的优先参与权和投资权。
3,优先合作型。
除了这些导演股东以外,欢喜传媒还与贾樟柯、文隽、王小帅、刘心刚、李杨及陈大明等多位知名导演和制片人签了约,合作内容依然包括电影和网剧两部分。其中除了文隽是3年,其他导演全都是6年的长期合作。
其中,欢喜拥有6年内至少3部贾樟柯执导影片的独家或优先投资权以及新媒体独家发行权。即将于中秋档期上映的贾樟柯新作《江湖儿女》,欢喜的投资额为1260万。
除此之外,董平表示未来会争取引入更多的导演资源,比如姜文。在对话中,他直接向数娱梦工厂表示,“你想到的我们都在考虑,不过需要一些时间来慢慢做。”
打造HBO式的精品店?
签约导演电影排片达2%以下就线上开播
大手笔投资内容的背后,是欢喜传媒对网剧新媒体独家发行权的掌控。
按照董平的计划,其打造的视频平台欢喜首映,未来将能够独家放映旗下导演的影视剧作品,甚至做到这些导演的电影可以绕过院线而只选择线上播放。
“外界拿我们与Netflix相比,其实不是的。我们不依靠海量内容,更像是Netflix里面提供优质内容的精品店。”董平告诉数娱梦工厂,从内容上来说,欢喜首映更像是HBO,立志于打造精品内容,毕竟,“烧钱对于我们来说是不行的,一上来就必须有好的起点。所以我们必须是精品,必须是好的产品。”
董平对该平台的具体规划是,每天一部剧或一部电影,一年需要365部电影和剧,“每年定的是500个小时的内容”。
而像王家卫、张艺谋等导演的网剧作品,董平看重的还有这些作品国际市场的表现。
“亚马逊会买,Netflix和HBO也会买,将来苹果也会买的,我们今天去重点做网剧,其实是因为它比电影的发展可能更猛烈一些。”
“欢喜在这三年中储备的导演和内容,全年能够生产将近200个小时,这就决定了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而不是别人。”董平说,“剩余的300个小时,一半来自于海外内容的采购,国内市场上再选购100多个小时,就完全足以支撑这个欢喜首映的平台。”
董平介绍,欢喜首映目前海外内容的采购已经准备了一年多,谈好了40多部影片的版权,未来也会新增剧集内容。
但不管是在国际还是国内,电影绕过院线直接“上网”的时机目前来看尚未成熟。
上个月,董平的《江湖儿女》在戛纳电影节参赛,他便注意到电影节没有邀请Netflix的作品,这让他颇有些意外,“我觉得戛纳的观念已经太老了,不进影院的电影就不叫电影了?只是观影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我们有些电影是不是可以直接放在互联网上,或者在影院之前放上去,我觉得这个都可以探讨。”
在这一方面,欢喜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董平向数娱梦工厂(公众号D-entertainment)透露,在欢喜传媒与众导演股东的签约中都明确规定,但凡其作品在院线排片率不足2%,影片便会在欢喜首映平台上独家上线。
这样操作的好处是,一方面缩短了院线窗口期,加快了线上播出的速度,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院线反弹。
对董平来说,未来这些优质电影不走院线渠道而直接上线欢喜首映,也是可以预期的,当然前提是要获得资质。“目前只在互联网渠道播放的影片,都不是一些有力量的作品,但如果拿一个有力量的作品去尝试互联网独播就不一样了。我觉得这个不用质疑,一定能做到的。”
目前,欢喜首映APP已经在试运营,包括首映厅、淘电影和电影圈等栏目,首映厅目前包含了近30部华语新老影片,淘电影则涵盖电影资讯、片花等内容。董平告诉数娱梦工厂,欢喜首映将在2019年正式上线,届时包括王家卫和张一白等导演的网剧作品也将陆续上线。
多次配股造成巨额损失
2019年将迎来业绩爆发期
大手笔引入导演股东也为欢喜传媒带来了财务报表上的巨额亏损,这自然成为不少媒体对其“导演合伙制”模式产生质疑的重要原因,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欢喜传媒股价上的低迷。
欢喜传媒相关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公司年亏损额分别为9280万港元、12.54亿港元、9516万港元,累计亏损约14.43亿港元。
其中,亏损最为集中的2016年,正是因为欢喜传媒一年内集中引入王家卫、陈可辛等4位导演股东,因此产生一次性的以股份为基础付款的非现金开支11.20亿港元,从而产生了巨额亏损。
简单来说,这意味着欢喜传媒替这些导演出钱购买了公司的股票,且相关损益计入了报表。
但在董平看来,这种因为配股而非主营业务产生的亏损不足为虑,“这部分亏损并不算现金损失”。
随着《后来的我们》票房大爆以及《江湖儿女》上映在即,欢喜传媒也即将迎来收获期。
“现在才是我三年积累的内容刚刚开始爆发,到了明年你看吧,可能欢喜的电影会在市场上更活跃,我起码有4部影片应该都是10亿以上的票房。”董平表示。
被董平寄予厚望的影片,包括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已经定档明年大年初一)、徐峥的第三部“囧系列”影片《印囧》、张一白的《捆绑上天堂》,另外可能还有张艺谋的一部影片,不过董平没有透露具体信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