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边度
截止目前,我已经在边度推荐过很多非常特别的异域餐厅,例如西非菜、北非菜、伊朗菜、巴基斯坦菜。然而,比起今天要介绍的餐厅,以上所有的餐厅全部弱爆了!
我前往这家餐厅探店两次:第一次,我带了三名朋友前往,他们三人各试一口之后宣布放弃,默默看着我吃完所有东西。第二次,我换了一批朋友同行,才终于研究出品尝菜肴的技巧。
这间店目前还没有中国店员,也没有中文菜单,必须纯英文交流;其菜肴极其独特和正宗,并不适合一般中国食客的口味;品尝菜肴时没有餐具,只能用手抓取。
因此,我们建议:若非资深猎奇食客,请勿贸然探店;若是执意前往一试,请务必提前通读本文。
餐厅简介:在东非的高原之上,有一个国家名为埃塞俄比亚。三千年来,埃塞人民都无比热衷于一种独有的主食,这种主食与各种炒菜、酱料共同构成了极为与众不同的埃塞菜系。但在外人看来,这道主食长得实在很像一块抹布,并且味道极酸、难以接受。
本来,万里之外的埃塞俄比亚菜跟中国食客是没啥交集的。然而,最近广州竟开了一间纯正的埃塞俄比亚餐厅!这家餐厅位于淘金地铁站附近的华乐大厦北塔一楼,名为Zagol餐厅。我从菜单上发现,它竟然还是一间“跨国连锁店”,在迪拜另有两间分店,并且在当地美食网站Zomato上的好评度挺高。店内面积很小,室内四张餐桌,户外两张餐桌。
室内装修非常具有埃塞特色,鲜艳的橘色风格,四处可见阿姆哈拉文字和埃塞国旗,晚上店里还会播放埃塞音乐。店里的“桌子”十分特别,形如色彩艳丽的非洲鼓,材质像是草梗编制而成,上面还有一顶盖帽。这种桌子是埃塞独有的产物,名为Mesob,掀起盖子后即变成圆形大篓,可以放入食物。
餐厅老板和服务员均来自埃塞俄比亚。男老板只会一点点中文,女老板和服务员则完全不会,因此必须用英文点菜。
1、Injera 英吉拉饼Injera(英吉拉饼)
就是埃塞独有的“抹布”主食,它是埃塞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却也是最猎奇的食物。这种埃塞俄比亚的“国菜”,用当地特产的苔麸和面粉混合发酵几天制成,成品是蜂窝状的灰白色大薄饼,带有强烈的发酵酸味。这股酸味,有人评价如同“臭袜子”,有人则说像“兑水的白醋”。我则觉得像是很酸的老酸奶。Zagol的大多数菜品都会自带英吉拉饼,如果实在无法接受这么猎奇的食物,可以要求老板换成米饭。但是菜品如果失去英吉拉饼,也就失去了埃塞菜的灵魂。
2、Zagol Special 特色套餐 / 80元
如果第一次到店,不知道应该如何点菜,那我会推荐Zagol Special套餐。这份套餐包含一块英吉拉饼,并在英吉拉饼上面堆满各种店内当天现成的菜肴。这份套餐可以让人一次性试遍十几种埃塞菜式,例如我点的这份,包括一些Wat、一些Tibes和一些蔬菜沙拉。Wat和Tibes是两种埃塞菜的烹饪手法。Wat是各种食材炖煮而成的糊状酱汁,而Tibes则相当于炒菜。将各种Wat酱汁、Tibes炒菜、沙拉放在英吉拉饼之上,用手撕开一小块英吉拉饼,包裹菜肴送进嘴里,就是标准的埃塞俄比亚进餐方式。
3、Doro Wat 肉蛋炖洋葱泥酱 / 70元
若是想仔细试试埃塞特色的料理,我建议你选择Doro Wat,它是埃塞最为出名的一款蘸酱,它是用洋葱泥、炒鸡肉、熟鸡蛋,加上Berbere综合香料炖煮而成。其中,Berbere综合香料是埃塞菜调味的基础,原料包括辣椒、蒜、洋葱、姜、黑椒等,大多数埃塞酱汁和炒菜都会加入这种香料。如果你点一份Doro Wat,餐厅会为你送上一份英吉拉饼、一份盘装的酱汁,然后在你面前把酱汁倒在英吉拉饼之上。Doro Wat虽然长相猎奇,味道却不奇怪,能够接受洋葱泥气味的人就能适应这份菜品。
4、Shiro Wat 豆泥酱 / 50元
在Zagol餐厅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款Shiro Wat,它是一款素食蘸酱,用磨碎的鹰嘴豆和蚕豆炖煮而成。这款蘸酱口感柔滑、味道香浓,因此也是一款埃塞广泛食用的菜肴。而它的颜色非常漂亮,更是让人赏心悦目。如果你想尝试一款容易入口的酱汁,Shiro Wat应该是你的不二之选。同样的,它会搭配英吉拉饼一同送上。
5、Lamb Tibes 埃塞炒羊肉 / 60元
在Zagol餐厅的各种Tibes炒菜里面,我想推荐的是非常普通的Lamb Tibes(炒羊肉),同样搭配一张英吉拉饼。其实埃塞的炒菜方式跟中国不算太大,只是酱汁的使用有所不同而已。这道炒羊肉,单独食用的话会觉得像是不错的西北菜;而搭配英吉拉饼,炒羊肉的香味和英吉拉饼的酸味,竟也可以构成不错的组合。
6、Pot of Coffee 壶装埃塞咖啡 / 30元
埃塞俄比亚是一个家家户户热爱咖啡的国家,传闻“咖啡”一词就是从这里起源的。埃塞最出名的咖啡豆就是大名鼎鼎的耶加雪菲,本地出产的豆子也多以偏酸为主。
然而店里的咖啡并不像想象中是具有花香果香的清新口感,而是以厚重代之。或许是因为煮制萃取的原因,咖啡酸味偏淡、有一股浓浓的炭烧焦糖味。
店里喝咖啡的方式也很有意思。送上来的托盘,装载着一整套的咖啡用具,包括一壶咖啡、一罐糖、两个空杯、一个特别的盅。盅里放着熟炭,老板娘将熏香碎末撒在上面,立刻冒出一缕芳香的青烟,非常有仪式感。倒咖啡的方式也有讲究。老板娘先在杯里加入少许白糖,然后用娴熟的手法从高高的地方把咖啡浇进杯里,如同店里墙上的宣传画。这应该是当地喝咖啡的一种礼仪。
其实,即使不在这里吃饭,单纯过来喝一壶充满仪式感的咖啡,也是不错的选择。
Zagol餐厅目前直接沿用迪拜店的菜单,因此菜单上没有中文,菜名的英文解释也让人一头雾水。为了方便猎奇吃货们探店,下面我把Zagol餐厅的部分特色菜用中文进行解释,供大家参考。
看菜单的正确姿势 :
(1)已经内含主食的餐品 (无需英吉拉饼包裹),Kuwanta Ferfer:Berbere调料炖埃塞牛肉干,然后拌英吉拉碎块。Dulet:牛杂炒小麦碎肉饼。ChChebsa:现烤埃塞面包配黄油与辣椒。Genfo:用黄油与辣椒调味的埃塞式大麦粥。
(2)酱汁与炒菜 (搭配英吉拉饼食用),Key Wet:埃塞特色炖牛肉。Kitfo:牛肉碎、Mitmita干香料、香草黄油的混合物。Gomane:黄油炒蔬菜。Doro Wat:肉蛋炖洋葱泥酱。Minchit:香料拌碎牛肉。Shiro:豆泥酱。Meser Besega:小扁豆焖肉。
(3)特色套餐 (含菜品和英吉拉饼),Zagol Special:特色套餐,配上店里现有的所有餐点,每种给一点点。Getcho Special:神秘套餐,没有任何说明,好奇者可以尝试。
(4)看不懂的神秘菜单 ,Zagol店里的菜单里,有九道神秘菜肴仅用阿姆哈拉文字标注,并未附带英文说明。而这些菜肴的平均价格也明显高于其他菜品。这九道神秘菜肴到底是什么?我目前还没搞明白,这个问题就留给重度猎奇的吃货们吧……
其实,埃塞菜好不好吃呢?
仅就我个人而言:第一次品尝时,我觉得能吃,但不觉得好吃;第二次品尝时,我开始能接受埃塞菜的设定,并慢慢能够欣赏。或许过后还要再试几次,我才能理解埃塞菜的三千年文化吧……
由于中国食客较难适应埃塞的美食,我估计在一段时间以内,Zagol餐厅的顾客都会以埃塞人为主。特别是晚上,Zagol餐厅就是埃塞人聊天、聚会的场所。但我在中午探店时,也有遇到附近的好奇白领前来尝试,而且餐后评价不低。
若你真想一探究竟,我倒可以给出两条试吃的建议:(1)别选择酸味的配菜,以免英吉拉饼和配菜造成双重酸味夹击;(2)用少量英吉拉饼包裹大量菜肴食用,这样可以减弱英吉拉饼的酸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