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国美与杨浩涌联合加持,车势科技用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诠释汽车新零售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国美与杨浩涌联合加持,车势科技用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诠释汽车新零售

另辟蹊径,数字销售工具撬动中国4万亿新车销售市场。

近期,爱分析专访车势科技创始人兼CEO陈昊星,就车势科技的产品模式和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部分精彩内容与读者分享如下。

数字化体验助力消费升级,成本效益增强经销商黏性

爱分析:车势科技的发展历程大致是怎样的?

陈昊星:实际上从2016年4月一直到2017年6月,一年多的漫长时间,我们都是在给长安和北汽做模式探索。

最早的方案非常简单,VR眼镜加移动终端。厂商的领导年纪都偏大,VR看不清,比较麻烦。做成AR,还是太小。后来就做成360度,操作方便挺好的,60岁也能接受。包括这些,全套做成数字内容矩阵,后面配套了SaaS 数据。

整个长安云店模式,就是摸索了近一年时间才出来。从16年开始,摸索到去年10月份全国才上线,才做经销商培训。所以这一年就这两个客户,车势陪他们去摸索。当然也是这两个种子客户带着车势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个行业需要什么。

2017年底,这两个厂商的数字化销售模式初步成型后,行业投资人也抛来了橄榄枝针对数字化零售也开始做一些更深层次的合作与思考。

爱分析:消费者能接受不看实车的购车方式吗?

陈昊星:这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如果消费者要买迈腾,就一定要看迈腾吗?不见得,举个不恰当的比喻,现在滴滴就能叫到迈腾。迈腾满大街都跑,家楼下的停车场就能看到迈腾,而迈腾店里真正试驾的迈腾车是有限的。所以消费者到店,只是由于心理安全感的缺失,和对大件消费品幸福感的憧憬。没有别的,根本不是为了去摸到那辆车而去。那么这可以看出市场对于产品的接受度。

另外一个例子,三到六线城市大部分没有4S店,这些地方买车卖车就是靠村里或者镇里的一个核心车商,整个镇里的车几乎都从他这里买,他说有什么车就买什么车,都不用看那车,看图片就买了。两周之后车运来了,提车结束,高高兴兴地开走,不用看实车。

而且车是标准化的消费商品,跟手机还不一样,不会从山寨作坊造出一台车来,所有的车都出自厂商的生产车间,而售后三包亦是有国家保障。

爱分析:车势科技为行业解决的核心痛点是什么?

陈昊星:开一家汽车经销店无非几点。第一是建店,建多大的店,决定多大的成本;第二是压库存,进多少车、展厅放多少车,压多少库存决定需要多少资金杠杆来撬动;第三是车源,车源从哪来,走哪去,解决供销问题,传统以销定采的模式将遇到很大挑战;再就是供应链金融,有没有便宜的资金、高效的物流、安全的仓储;最后则是客源,是否有精准的线索,获客成本是否足够低等等,这些都是决定汽车新零售是否能够成功的重点。

金融和中心仓已经有很多家在做了,车势希望通过工具去切入终端销售渠道,解决的不仅仅是店面问题。

以4S店为例,过去可能在顺义要建一千平米的店,现在在三里屯就可以开一家跟奶茶店面积一样的体验店,通过数字化设备,只要30平米就能做为一个分销网点,有效触及消费者的生活半径。车势能够帮助渠道下沉和渠道延展。

当然光数字展示和智能辅助是不够的,车势还整合了包括商业银行、信托、物流、仓储在内的多个上游资源,全方位赋能汽车经销商,为其提供一站式的销售支持,实现轻松卖车。

创新创造蓝海市场,工艺构筑竞争壁垒

爱分析:车势在数字内容制作方面的优势有哪些?

陈昊星:车势下面专门有一个事业板块“车势数字”,我们非常有信心,现在国内汽车数字内容,车势绝对算得上名列前茅。虽然车势是新进者,但有一套自研的开发引擎,是基于unity底层去改造的一套生产工具。以及车势的汽车渲染工艺,从产能、团队人数、整体工作效率上一定是行业里最高的。

市面上要做精细的车,从建模,到渲染,到完成整套产品,一款车大概需要两个月,非常慢。而且市面上的精细度有限,因为大部分做汽车内容的都是做电视TVC广告,或者做基于司机的一些动画,给厂商做广宣物料,没有一个适用于数字零售内容载体,这是一个车势创新的蓝海。数字内容引擎用处最多的是游戏,其实游戏建模渲染非常简单,因为不写实的,但是车不一样,车的每一个弧线棱角,车漆、材质、光线都是非常麻烦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国美与杨浩涌联合加持,车势科技用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诠释汽车新零售

另辟蹊径,数字销售工具撬动中国4万亿新车销售市场。

近期,爱分析专访车势科技创始人兼CEO陈昊星,就车势科技的产品模式和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部分精彩内容与读者分享如下。

数字化体验助力消费升级,成本效益增强经销商黏性

爱分析:车势科技的发展历程大致是怎样的?

陈昊星:实际上从2016年4月一直到2017年6月,一年多的漫长时间,我们都是在给长安和北汽做模式探索。

最早的方案非常简单,VR眼镜加移动终端。厂商的领导年纪都偏大,VR看不清,比较麻烦。做成AR,还是太小。后来就做成360度,操作方便挺好的,60岁也能接受。包括这些,全套做成数字内容矩阵,后面配套了SaaS 数据。

整个长安云店模式,就是摸索了近一年时间才出来。从16年开始,摸索到去年10月份全国才上线,才做经销商培训。所以这一年就这两个客户,车势陪他们去摸索。当然也是这两个种子客户带着车势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个行业需要什么。

2017年底,这两个厂商的数字化销售模式初步成型后,行业投资人也抛来了橄榄枝针对数字化零售也开始做一些更深层次的合作与思考。

爱分析:消费者能接受不看实车的购车方式吗?

陈昊星:这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如果消费者要买迈腾,就一定要看迈腾吗?不见得,举个不恰当的比喻,现在滴滴就能叫到迈腾。迈腾满大街都跑,家楼下的停车场就能看到迈腾,而迈腾店里真正试驾的迈腾车是有限的。所以消费者到店,只是由于心理安全感的缺失,和对大件消费品幸福感的憧憬。没有别的,根本不是为了去摸到那辆车而去。那么这可以看出市场对于产品的接受度。

另外一个例子,三到六线城市大部分没有4S店,这些地方买车卖车就是靠村里或者镇里的一个核心车商,整个镇里的车几乎都从他这里买,他说有什么车就买什么车,都不用看那车,看图片就买了。两周之后车运来了,提车结束,高高兴兴地开走,不用看实车。

而且车是标准化的消费商品,跟手机还不一样,不会从山寨作坊造出一台车来,所有的车都出自厂商的生产车间,而售后三包亦是有国家保障。

爱分析:车势科技为行业解决的核心痛点是什么?

陈昊星:开一家汽车经销店无非几点。第一是建店,建多大的店,决定多大的成本;第二是压库存,进多少车、展厅放多少车,压多少库存决定需要多少资金杠杆来撬动;第三是车源,车源从哪来,走哪去,解决供销问题,传统以销定采的模式将遇到很大挑战;再就是供应链金融,有没有便宜的资金、高效的物流、安全的仓储;最后则是客源,是否有精准的线索,获客成本是否足够低等等,这些都是决定汽车新零售是否能够成功的重点。

金融和中心仓已经有很多家在做了,车势希望通过工具去切入终端销售渠道,解决的不仅仅是店面问题。

以4S店为例,过去可能在顺义要建一千平米的店,现在在三里屯就可以开一家跟奶茶店面积一样的体验店,通过数字化设备,只要30平米就能做为一个分销网点,有效触及消费者的生活半径。车势能够帮助渠道下沉和渠道延展。

当然光数字展示和智能辅助是不够的,车势还整合了包括商业银行、信托、物流、仓储在内的多个上游资源,全方位赋能汽车经销商,为其提供一站式的销售支持,实现轻松卖车。

创新创造蓝海市场,工艺构筑竞争壁垒

爱分析:车势在数字内容制作方面的优势有哪些?

陈昊星:车势下面专门有一个事业板块“车势数字”,我们非常有信心,现在国内汽车数字内容,车势绝对算得上名列前茅。虽然车势是新进者,但有一套自研的开发引擎,是基于unity底层去改造的一套生产工具。以及车势的汽车渲染工艺,从产能、团队人数、整体工作效率上一定是行业里最高的。

市面上要做精细的车,从建模,到渲染,到完成整套产品,一款车大概需要两个月,非常慢。而且市面上的精细度有限,因为大部分做汽车内容的都是做电视TVC广告,或者做基于司机的一些动画,给厂商做广宣物料,没有一个适用于数字零售内容载体,这是一个车势创新的蓝海。数字内容引擎用处最多的是游戏,其实游戏建模渲染非常简单,因为不写实的,但是车不一样,车的每一个弧线棱角,车漆、材质、光线都是非常麻烦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