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湘軍名將彭玉麟喜绘画,以画梅名世,据称是思念情人梅姨,“老干繁枝,鳞鳞万玉,其劲挺处似童钰”。1946年罗尔纲考证,梅姑本是彭玉麟外祖母养女竹宾,以辈分而言,可说是彭的长辈(阿姨),据说彭玉麟称她“姑姑”,两人年纪相近,青梅竹马,情愫渐生,至私许终身。后来,两人未能结合,理由却在辈分。在彭母主持下,梅姑嫁到别家,四年后死于难产,彭玉麟闻讯哭吟“一生知己是梅花”,发誓要用余生画十万梅花以纪念两人之情。他每画成一幅,必盖一章曰“伤心人别有怀抱”、“一生知己是梅花”。画了整整40年,完成了以万幅梅花纪念梅姑的承诺。
二
王闿运(上图)以袁世凱窃国,而持异议,并于西宛题门联:“民尤是也,国尤是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后有人分别续语:“何分南北”,“不是东西”,流传甚广。
上图为王闿运的唐诗选
王闿运他死后,他的学生杨度(筹安会六君子),寫挽联:“旷古圣人才,能以逍遥通世法;平生帝王学,至今颠沛愧师承”。
四
王闿运《湘军志》诋太平军为匪寇,溢美湘军战功。但敢直书,在《曾军后篇》中说:“且言江宁锄货,尽入军中”;《营制篇》说:“故将五百人,则岁入三千,统万人,岁入六万金,犹廉将也”。因此引起湘军将领不满,发生毁版风波,然其生徒刊印此書,流传至今。
1895年,杨度(上图)21岁,王闿运亲到杨家招其为生。杨深受王喜爱,王在《湘绮楼日记》中常称杨度为“杨贤子”。杨在王门学了三年,醉心于王氏帝王之术,对他以后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曾与友人说:“余诚不足为帝王师,然有王者起,必来取法。”
六
杨度与梁启超在横滨相遇,和梁《少年中国说》,作《湖南少年歌》,中有“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尽掷头颅不足痛,丝毫权利人休取!”句,廣為傳誦。
七
杨度最后一篇文章是为杜月笙写的《杜氏家祠记》。杨认为杜是侠而儒的人物:“予初闻杜君名,意为其人必武健壮烈,意气甚盛;及与之交,则谦抑山下,恂恂如儒者,不矜其善,不伐其能。人向往之,其德量使然也”。
八
杨度于十八年(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之时,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潘汉年介绍,伍豪(周恩来)批准,秘密入党,与周单线联系。周离开上海后,由夏衍同他单线联系。曾有人讥讽他投机,他驳道:“方今白色恐怖,云何投机?”他党员身份鲜有人知,直到四十多年后周恩来病危时才公之于世。
九
王闿运曾将楊度与蔡锷比较,认为杨度才高气傲,以澄清天下自许,往往是考虑不周,急于求成;蔡锷智虑深沉,胸怀大志而不露锋芒。如果蔡锷能与杨度合作,他们的成就不可限量。可惜二人終究沒有合作的機會。
十
民國時期,北京大学有名教授,多出于章太炎门下,如:黄侃、朱希祖、钱玄同、周树人(鲁迅)、沈兼士等。章太炎为人戏谑,以太平天囯为例,封黄侃为天王,汪东为东王,朱希祖为西王,钱玄同为南王,吴承仕为北王。
十一
章太炎精通医学,著有《霍乱论》、《章太炎医论》(原名《猝病新论》)。曾有人问章太炎:“先生的学问是经学第一,还是史学第一?”,他答道:“实不相瞒,我是医学第一。”章太炎也说过:“我的学问不是经学第一,也不是史学第一,而是医学第一。”
章太炎(上图)被袁世凯幽禁在北京龙泉寺,袁每月提供生活费500元,雇厨子一人、听差两人。他毫不客气,晓谕听差和厨子必须每日请安三次,清晨9时一次、下午3时一次、晚上9时一次,请安方式为打躬。听差厨子不敢稍忘。有时已下午3时,章犹自午睡不醒,听差必联袂入房,枕畔低语:“大人醒来,打更时间到了!”按例,章可每日享受两个大洋的菜肴,极尽丰盛,他便要求只做一块钱,剩下一块钱公然饱入私囊。
十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