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馨
编辑 | 子木
在纳博科夫看来:“文学灵感的快乐和慰藉同发现蝴蝶的一个器官或发现一个未被描述过的蝶类的乐趣相比就不算什么了。”
纳博科夫喜欢在自己书的扉页画蝴蝶,这些书通常作为送给自己妻子薇拉的礼物。他还说:“似乎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对于我会更加甜蜜,胜过能够凭着一次好运,给早经别人命名的凤蛾的漫长名单增加某些值得注意的新种类。假如俄国不发生革命,也许我会把全部生命献给蝶类学,根本就不会写什么小说。”
纳博科夫在文学创作之外,还发表过数百种蝴蝶物种的详述,1942年被聘为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鳞翅类的研究员,并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房间里金属柜子的抽屉里摆满了他所收集的蝴蝶标本,此外,这里还有其他博物馆工作人员多年来所收集的上千只蝴蝶标本。
这间办公室的角落里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小木柜,可以由两扇从上到下的玻璃门打开。里面是几百个小玻璃瓶,分放在几个纸盒子里,每个小瓶子里都装有一个小小的雄性蝴蝶生殖器,这似乎很不可思议,但实际上研究雄性蝴蝶的生殖器是区分蝴蝶种类的最佳途径之一。
纳博科夫自己不会开车,所以每次外出捕捉蝴蝶时,都是由妻子薇拉载着他。他们为了追逐一只蝴蝶,可以跋涉十几英里。然后,他对捕获的蝴蝶进行分类,并用显微镜仔细观察。至少有20种蝴蝶是由博纳科夫命名的,其中包括“洛丽塔”和“亨伯特”——以小说《洛丽塔》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所命名的。
关于蝴蝶,他所做的最具价值的研究是关于眼灰属蓝色蝴蝶的,并发表了论文。他仔细研究了120只蝴蝶的生殖器,发现生活在新热带植物区的蝴蝶品种实际上是由几百万年来一波波陆续从亚洲飞来的一系列不同亚种组成的。他于1945年公布了这个结论,称这种灰蝶有过五次大迁徙。
他的结论在当时遭到学界尖锐的批评,但在2011年,哈佛大学的研究员对这种蓝蝴蝶进行了DNA测序,证实了他的推断,前后总共有5波蓝蝴蝶从亚洲飞往了新大陆,发生了这一蝴蝶的“殖民”过程。
哈佛大学的博物馆有十几所之多,主要分为两大类:艺术博物馆和文化、自然历史博物馆,内容涵盖自然、历史、科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和学科。其中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包括植物标本馆(Harvard University Herbaria)矿物与地理博物馆(Mineralogical & Geological Museum)比较动物学博物馆(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等。
迄今发现的最大龟壳(8英尺长)
比较动物学博物馆建于1859年,是哈佛文理学院进化生物系的一部分,收藏大约8万哺乳动物标本,30万种鸟类标本,50万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标本,100万种鱼类标本,100万种海洋和陆地无脊椎动物标本,110万种化石标本,700万种昆虫标本和1000万种软体动物标本,以上标本的种属总数合计达2100万。
纳博科夫少年时曾写过一篇关于寻找雌雄嵌合体的文章,而哈佛大学里收藏了许多这样的雌雄嵌合体其中有一只罕见的大蓝闪蝶。大蓝闪蝶是闪蝶科最大的种类,翅膀泛着淡蓝色荧光,是世界著名品种、巴西的国蝶。哈佛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这只大蓝闪蝶更是罕见的基因突变种,它是左侧呈雄性、右侧呈雌性的雌雄嵌合体。
纳博科夫的草稿中仔细标明了蝴蝶翅膀的每一个参数
纳博科夫完全被收集蝴蝶所迷住,用针刺穿那一只只艳丽而纤细的动物的胸膛,然后细致研习,了解关于它们的一切。1941年到1948年,纳博科夫每天在显微镜下工作达14个小时。
纳博科夫蝴蝶手稿
他说,“当我站在一群珍稀的蝴蝶和它们的食物之前,那种享受是最高的,永恒的。那是一种狂喜,在狂喜中,有一种妙不可言的东西,这时它吞食了我所有的爱。”1975年,76岁的纳博科夫独自一人在瑞士达沃斯山上捕捉蝴蝶,在陡坡处一不小心摔进山谷,18个月后去世。他与蝴蝶相伴了一生。
蝴蝶草稿中翅膀的局部图案分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