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俄罗斯世界杯怎么打开?喝着啤酒看球侃球的同时,界面天下也推出了“围观世界杯”系列报道。在这里,我们聊的不止是足球,我们把视角挪到了这项运动背后,“围观”赛场上各国身后的政经社会生态,漫谈世界杯外围之事。这是围观世界杯的第【15】篇。
7月6日,从上届主场世界杯1-7惨败德国的阴影中回归的五星巴西,在一场顽强的战斗中1-2惜败欧洲红魔比利时,止步八强。
四年过去了,巴西国内因世界杯而起的老问题并没有在新政府任内得到解决。在球迷们为巴西两度出局扼腕的同时,巴西也正面临大选。巴西选民愈演愈烈的怒火背后,是动荡不安的社会和阴云密布的政局。
一流的球场,三流的基建
时间回到2014年。当世界杯即将在巨星辈出的“足球王国”巴西开赛时,通常会在球场上为国家队摇旗呐喊的巴西人却愤怒地走上街头,抗议这场在家门口举办的豪门盛宴。
巴西民众的抗议声从2013年开始就不绝于耳。2014世界杯在里约热内卢马拉卡纳体育场开幕当天,前来观赛的各国球迷惊诧不已。在往届世界杯开赛前都会被街头艺术家涂画成国旗色的大街小巷,多是一片萧条。
令人匪夷所思的景象背后,是严重的社会不平等问题和系统性腐败,以及桑巴王国被世界杯这一盛事背后的基建问题引爆的民怨。
2014年对巴西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总统迪尔玛·罗塞夫的第一个任期即将结束,巴西经济发展状况堪忧,一场经济危机在所难免:2014年第二季度,巴西的经济增长是上季度的一半,而一年下来,巴西的GDP增长已从2013年的3%掉到0.5%。
与此同时,她还面临着一项腐败指控,这可能会威胁到她未来的政治生涯。对罗塞夫来说,大赛的成功举办至关重要。
然而,自从新场馆建设陆续开展以来,民众的积怨便渐渐显现。马拉卡纳球场能容纳7.8万人观赛,而老马拉卡纳球场更能容纳20.5万人,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场之一。要建设、翻新如此大规模的场馆和配套设施,巴西政府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同样大规模的拆迁。
拆迁对于贫富差异巨大的巴西来说,可以说是穷人的噩梦。大规模的体育场馆往往选址在空间开阔的城郊,而政府出于成本的考虑,又往往选在贫民居住的地段。
在此期间,强拆行为并不少见,许多拆迁行为和当地社区缺乏沟通,整个过程都不透明。在里约的一些街区,有居民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的房子被贴上了拆迁标志,而此前没有任何人与他们进行过协商。
腐败的官员,愤怒的人民
建设场馆出现的第二个问题,是大范围的工程延期和渎职腐败——上至足协官员,下至建筑公司。巴西政府给了国内七个主要建筑公司官方的政策福利,在他们延期交工时允许追加拨款。不少工程于是放心大胆拖延工期、超出预算,包括马瑙斯的亚马逊体育场、里约的马拉卡纳体育场和巴西利亚体育场。而有报道称,翻新马拉卡纳球场的预算可以建造200所学校。
协助国际足联查出这些工程预算漏洞的巴西足联主席里卡多·特谢拉(Ricardo Texeira)本人也惹上了麻烦。2017年,他在重重腐败指控的压力下引咎辞职,据称现居美国迈阿密一栋价值7400万美元的豪宅中。
大规模的腐败必然导致政府拨款不公,再加上强大的政治压力,巴西政府几乎是倾全国之力为世界杯铺路。这就导致国家的其他机构部门失去了原有的资金支持,有些甚至是关键的基建部门:包括交通、医保、教育等。
举例来说,2014年,巴西政府对世界杯的预计投资超过了140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全年教育拨款(370亿美元)的三分之一。这些投资的受益者基本都是建筑公司,他们为政治宣传提供了主要的资金来源。有些体育场甚至选址在马瑙斯和库亚巴这样足球底蕴并不深厚的地方,世界杯结束后便注定成为了摆设。
在巴西经济持续衰落的大背景下,没有受惠的民众情绪被彻底点燃。
巴西人无法忍受自己的国家拥有一流的球场,却只有三流的医院、学校和排水设施,无法忍受糟糕的道路建设和昂贵的公共交通费用,更无法忍受高额的税收用不到“刀刃上”。由此,从里约到巴西利亚,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示威游行和大罢工。
巴西世界杯那年,零星的示威从民众抗议巴士票价居高不下开始,渐渐变成了对巴西政府执政各个层面的不满:警察暴力执法、贪污腐败、铺张浪费等,尤其针对政府着力投资世界杯,却对国内的重点基建项目不管不顾。
“世界杯从医保、教育部门和穷人那里偷了钱,无家可归的人们从街上被赶跑,”一名参与游行的巴西人说。另一名参与游行的大学生梅斯基塔表示,“我爱足球,我爱国家队,但我们也得想想世界杯有什么意义。我们不能对它带来的负面影响放任自流,比如强拆等等。”
在世界杯开打前一个月,马拉卡纳球场罢工的建筑工人和抗议示威的民众们一起参与了游行。就在世界杯开打前几天,圣保罗的地铁工人和里约加利昂和圣杜蒙特两大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也分别组织了大罢工,和上街游行的巴西民众们遥相呼应。
“巴西本不应该举办世界杯,但国际足联偏偏喜欢选那些最腐败的国家,”一贯支持桑巴军团的巴西人戈麦斯说。这次,他选择穿上了阿根廷球衣。
惨败的球队,失望的球迷
2014年,桑巴军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内马尔揭幕战的精彩入球,而是半决赛被德国1-7血洗。在那场比赛中,意在重夺大力神杯、加冕六星的巴西队前30分钟便被日耳曼战车狂灌5球,下半场许尔勒更是梅开二度。奥斯卡为巴西打进一记安慰球后,巴西人终究还是为未来的世界冠军做了嫁衣。
比赛还没结束,巴西球迷就已按捺不住失落悲愤的心情,抗议罗塞夫的口号和呼声开始在现场回荡。由于此前巴西队的不俗表现,巴西国内针对罗塞夫政府的抗议声在已经渐渐平息下去。但这样一场耻辱的失利后,抗议声重新占据高地,这让支持率暴跌的罗塞夫非常头疼。
虽然在2014年10月的大选中,罗塞夫最终以微弱优势赢得了选举,获得了连任,但那之后,巴西的经济依然像国家队面对德国人一样连连溃败。巴西通胀率常年保持在4.5%以上,而经济增长率却接连下滑,甚至在2015年和2016年,巴西的GDP还出现了负增长。
最终,世界杯和奥运会两届大赛没能遂罗塞夫的愿,给巴西经济打上一剂强心针,反而把政府的漏洞暴露得一干二净。罗塞夫在2016里约奥运会结束不久后便遭弹劾黯然下台。
两年过去,巴西再度站在了世界杯的舞台上。但是今年世界杯,巴西人对大赛的关注度滑落到了历史最低点:一项巴西的调查显示,53%的巴西人对世界杯毫无兴趣,比抗议频发的2014年还高11个百分点。而在女性当中,这个数字则高达61%。
有人甚至转而开始抗议国家队本身的意义,认为比赛高昂的票价意味着足球这项运动已然把穷人拒之门外。在这些不愿支持世界杯和国家队的巴西人心中,足球已经不再是曾经的“美丽足球”,而是转移国民注意力的罪魁祸首。
巴西经济尚未完全复苏,上个月刚刚发生的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卡车司机罢工事件又暴露出了巴西交通系统和油价政策的漏洞,而10月份即将举行的大选更是牵动着巴西人的心弦,他们的注意力显然无法集中在世界杯上。
冲突的政见,割裂的选民
罗塞夫下台后,巴西政坛的两极分化日益严重,保守派开始逐渐占据高地。在目前的民调中,身陷囹圄的前总统、罗塞夫的盟友卢拉虽然坐拥33%的高支持率,但他很可能没有机会参与最后的竞争;而斩获了17%支持率的极右翼候选人波索纳罗(Jair Bolsonaro),则很可能成为最后有资格参选的候选人中赢面最大的一位。
波索纳罗是一名退役军人,在许多人心中是一名“为富人代言”的政客。面对巴西的犯罪问题,他主张放开枪支政策加以解决;同时,他还认为巴西1960年代的军政独裁政府并非一无是处——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左翼领导人们一直尝试消除这段历史的负面影响。
他的种族主义、厌女、反移民、宗教言论更是层出不穷,让人看到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影子。但是两届左翼政府在经济方面的不作为和政府体制的陈腐,让一部分巴西人宁愿选择相信这位言论出格、却可能带来改变的右翼政客。
但是,另外一部分巴西人做出了相反的选择,他们希望遭到右派攻击的前总统卢拉能够归来。一些观点认为,卢拉的入狱正是右派加害的结果,为卢拉平反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就此,巴西的左右两派裂痕越来越深,在大选前夕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
作为足球王国,巴西的选战也少不了足球的影子。在2015年右派支持者抗议罗塞夫的游行活动中,示威者们出其不意地选择了巴西队的经典黄蓝色球衣作为统一服装,这让左翼和中间派选民大为光火。
“我拒绝再穿黄色球衣了,那是右派蠢货的球衣,”一名来自累西腓(Recife)附近的老师兼球迷巴罗斯说。
保守派支持者的挑衅做法让巴西的两款客场球衣销量飙升,许多球迷转而购买平时无人眷顾的蓝色和绿色球衣。累西腓一名街头小贩说,今年蓝色球衣取代了黄色球衣,成为了销量第一。在巴西电商网站上,许多恶搞版球衣也纷纷出现,大多数都带有政治色彩。
从2014年到2018年,巴西人的抗议不仅仅代表了被忽略和压迫的底层人民的怒火,更代表了上升的中产阶级对于政府问责和民主制度透明度更高的追求。更多的巴西人意识到了自己握有的公民权利,而他们也希望自己为国家的付出能得到回报。
可惜的是,巴西政府系统性的腐败和极低的行政效率还未跟上他们的脚步。巴西人想要像为国家队骄傲一样为自己的国家骄傲,也许还需要些时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