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气垫产品火了十年,热度不减反增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气垫产品火了十年,热度不减反增

业内大牌纷纷加码,自主推动气垫产品的革新升级。

作者:伊姐

从2008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推出第一款IOPE气垫粉凝霜起,气垫产品诞生已经有整整10年了。彩妆向来属于快时尚范畴,产品潮流的更新速度比护肤快很多。但是,气垫这一品类却表现出罕见的“长寿”,时至今日,其发展不仅未有乏力和迟缓之感,反而有越来越成熟的态势。

今年业内各大高端品牌相继推出气垫粉底产品。年初,LaMer和Sisley都推出了品牌历史上的首款气垫粉底;4月,La Prairie推出首款鱼子酱精华气垫粉底,5月11日在日本首发;5月初,资生堂首款“智能”气垫粉底登陆中国;6月,CPB宣布下半年的彩妆主打新品为气垫粉底,将于9月21日发售。

△CPB气垫粉底(图片来自网络)

一款应用创新的产品能够流行10年,着实令人关注。这种持续的热度,或许和各大品牌不断在技术研发上推进气垫产品的革新密不可分。

据媒体报道,最早对气垫产品的研发从2007年开始,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某位研发人员从韩国停车券上的印章中获得灵感,认为其控制流动性技术也可以运用在化妆品上。

原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彩妆研发工程师周红精表示,第一款IOPE气垫产品是用于防晒的,当时市场反响并不好。在经历技术革新后,2012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推出了全新的气垫产品,才是目前消费者熟悉的产品形态。

2012年后,气垫产品开始走上发展的快车道。2014年,气垫产品在韩国的销售额高达2000亿韩元,在中国的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140%。同年,兰蔻推出气垫粉底,成为欧美大牌中“吃螃蟹第一人”。

△兰蔻气垫粉底(图片来自网络)

从兰蔻开始,无论是巴黎欧莱雅、美宝莲等大众化品牌,还是雅诗兰黛、Bobbi Brown等高端品牌,抑或YSL、迪奥、香奈儿等奢侈品牌,纷纷跟进气垫领域,基本都以气垫粉底为首发产品。今年才刚入局的LaMer、Sisley、La Prairie等高端护肤品牌也不例外。

“大牌推出气垫产品也是看好了气垫的发展态势。虽然气垫也有不足,比如普遍遮盖力不如粉底液,也不够持久等等。但随着技术发展,这些问题会被解决的。”周红精表示。

事实上,这些大牌在研发自家的气垫产品时,也不断在寻求技术突破和产品成分上的创新。首先,是气垫内芯的改变。比如香奈儿的“果冻”气垫粉底,对粉底筛网进行升级,按压使用感非常Q弹;阿玛尼的气垫粉底,粉芯采用油包水技术,网面设计使用多层无纺布,便于控制用量;YSL的新品蕾丝气垫粉底,除了采取液体凝胶科技外,在网面上以蕾丝微网设计,避免浪费粉底液。

△阿玛尼气垫粉底内芯(图片来自网络)

△YSL蕾丝气垫粉底内芯(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气垫粉底,有消费者曾提出质疑,认为产品中的海绵重复按压,容易滋生细菌。也有大牌的气垫未使用海绵,娇兰和纪梵希的气垫产品都选用了按压式面板,只留些许小孔用于粉底液流出,保持粉底的新鲜度。

△娇兰气垫粉底(图片来自网络)

△纪梵希气垫粉底(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对于这点质疑,周红精回答:“气垫产品都是经过安全测试和防腐挑战性测试的,在保质期正常使用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其次,在粉底液成分上,各大品牌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护肤、养肤的成分。比如La Prairie的气垫产品添加鱼子酱精华,宣称有基因修复功效;而La Mer主打莱姆茶浓缩精华,能缓解皮肤敏感;Sisley则表示产品添加了抗污染成分,可以抵抗微细颗粒物和空气污染。

△La Prairie 鱼子酱精华气垫粉底(图片来自网络)

而且,具有护肤功效的高端品牌气垫粉底在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气垫产品的普遍价位。Sisley和La Mer气垫粉底的价格分别为人民币700元和900元,La Prairie的价格折合人民币高达1298元。而此前,即使是YSL、香奈儿等奢侈品牌的气垫粉底价位也一直在600元以内。

各大品牌不断跟进气垫产品,在技术研发上投入资源,是因为气垫这种产品形态已经为消费者所接受、认可,有持续的消费需求。周红精表示,自从气垫在2012年重出江湖后,表现一直很强劲。因为它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使用,确实很方便。

因消费市场而生产商品,这是最简单的商业逻辑。但是,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品牌们一直推进气垫产品的升级,产品的包装设计、内在成分、使用感更加优化,不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让这一市场变得更广袤。这是一个商业上的良性循环。

气垫粉底在气垫类型产品中最成熟,消费群体也最大,堪称气垫领域的入门级产品。时至今日,气垫产品也早已从粉底延展到了其他品类。

气垫隔离霜:主要为韩妆品牌涉足。2014年,Etude House推出了气垫隔离霜。悦诗风吟和兰芝分别在2015年和2017年上市了自己的气垫隔离霜。

△兰芝气垫隔离霜(图片来自网络)

气垫遮瑕笔:据不完全搜索,目前在知名品牌中,推出气垫遮瑕笔的有兰芝和Bobbi Brown。

△兰芝气垫遮瑕笔(图片来自网络)

△Bobbi Brown气垫修容棒(图片来自网络)

气垫眉笔:2016年,兰芝推出双色气垫染眉液。国产品牌玛丽黛佳进驻丝芙兰的产品线Color Studio在2017年推出了速描气垫眉膏。

△兰芝双色气垫染眉液(图片来自网络)

△玛丽黛佳速描气垫眉膏(图片来自网络)

气垫腮红:2015年,IOPE率先推出气垫腮红。2016年,兰蔻气垫腮红面市。植村秀也在同年涉足气垫腮红,今年又推出了新款。此外,Missha也有生产气垫腮红。

△IOPE气垫腮红(图片来自网络)

△植村秀2018新款气垫腮红(图片来自网络)

气垫口红:尝试这一品类的品牌可不少,产品皆以气垫唇釉为主。2016年,The Saem气垫唇釉上市。同年,兰蔻、Tom Ford也推出了气垫唇釉。2017年,迪奥推出的气垫唇釉笔颇有韩妆的味道。今年5月,纪梵希发布了第一款气垫唇釉。

△Tom Ford气垫唇釉(图片来自网络)

△纪梵希气垫唇釉(图片来自网络)

原欧莱雅中国区副总裁陆晓明在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认为气垫产品不会流行太久。关于这一点,他向聚美丽记者解释道:“这个‘不会太久’的意思是,不像经典产品那样一直存在,估计可能只流行3-5年。现在气垫产品还在流行期,当然一款产品的生命力还是取决于消费者需求。”

只要消费市场存在,气垫产品的升级、延展就不会停止。而不断升级的产品,也是这一消费市场不会轻易消失的因素。在你看来,气垫产品的生命力是否还能延续下一个十年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气垫产品火了十年,热度不减反增

业内大牌纷纷加码,自主推动气垫产品的革新升级。

作者:伊姐

从2008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推出第一款IOPE气垫粉凝霜起,气垫产品诞生已经有整整10年了。彩妆向来属于快时尚范畴,产品潮流的更新速度比护肤快很多。但是,气垫这一品类却表现出罕见的“长寿”,时至今日,其发展不仅未有乏力和迟缓之感,反而有越来越成熟的态势。

今年业内各大高端品牌相继推出气垫粉底产品。年初,LaMer和Sisley都推出了品牌历史上的首款气垫粉底;4月,La Prairie推出首款鱼子酱精华气垫粉底,5月11日在日本首发;5月初,资生堂首款“智能”气垫粉底登陆中国;6月,CPB宣布下半年的彩妆主打新品为气垫粉底,将于9月21日发售。

△CPB气垫粉底(图片来自网络)

一款应用创新的产品能够流行10年,着实令人关注。这种持续的热度,或许和各大品牌不断在技术研发上推进气垫产品的革新密不可分。

据媒体报道,最早对气垫产品的研发从2007年开始,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某位研发人员从韩国停车券上的印章中获得灵感,认为其控制流动性技术也可以运用在化妆品上。

原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彩妆研发工程师周红精表示,第一款IOPE气垫产品是用于防晒的,当时市场反响并不好。在经历技术革新后,2012年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推出了全新的气垫产品,才是目前消费者熟悉的产品形态。

2012年后,气垫产品开始走上发展的快车道。2014年,气垫产品在韩国的销售额高达2000亿韩元,在中国的销售额同比增长高达140%。同年,兰蔻推出气垫粉底,成为欧美大牌中“吃螃蟹第一人”。

△兰蔻气垫粉底(图片来自网络)

从兰蔻开始,无论是巴黎欧莱雅、美宝莲等大众化品牌,还是雅诗兰黛、Bobbi Brown等高端品牌,抑或YSL、迪奥、香奈儿等奢侈品牌,纷纷跟进气垫领域,基本都以气垫粉底为首发产品。今年才刚入局的LaMer、Sisley、La Prairie等高端护肤品牌也不例外。

“大牌推出气垫产品也是看好了气垫的发展态势。虽然气垫也有不足,比如普遍遮盖力不如粉底液,也不够持久等等。但随着技术发展,这些问题会被解决的。”周红精表示。

事实上,这些大牌在研发自家的气垫产品时,也不断在寻求技术突破和产品成分上的创新。首先,是气垫内芯的改变。比如香奈儿的“果冻”气垫粉底,对粉底筛网进行升级,按压使用感非常Q弹;阿玛尼的气垫粉底,粉芯采用油包水技术,网面设计使用多层无纺布,便于控制用量;YSL的新品蕾丝气垫粉底,除了采取液体凝胶科技外,在网面上以蕾丝微网设计,避免浪费粉底液。

△阿玛尼气垫粉底内芯(图片来自网络)

△YSL蕾丝气垫粉底内芯(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气垫粉底,有消费者曾提出质疑,认为产品中的海绵重复按压,容易滋生细菌。也有大牌的气垫未使用海绵,娇兰和纪梵希的气垫产品都选用了按压式面板,只留些许小孔用于粉底液流出,保持粉底的新鲜度。

△娇兰气垫粉底(图片来自网络)

△纪梵希气垫粉底(图片来自网络)

不过,对于这点质疑,周红精回答:“气垫产品都是经过安全测试和防腐挑战性测试的,在保质期正常使用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其次,在粉底液成分上,各大品牌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护肤、养肤的成分。比如La Prairie的气垫产品添加鱼子酱精华,宣称有基因修复功效;而La Mer主打莱姆茶浓缩精华,能缓解皮肤敏感;Sisley则表示产品添加了抗污染成分,可以抵抗微细颗粒物和空气污染。

△La Prairie 鱼子酱精华气垫粉底(图片来自网络)

而且,具有护肤功效的高端品牌气垫粉底在一定程度上还提高了气垫产品的普遍价位。Sisley和La Mer气垫粉底的价格分别为人民币700元和900元,La Prairie的价格折合人民币高达1298元。而此前,即使是YSL、香奈儿等奢侈品牌的气垫粉底价位也一直在600元以内。

各大品牌不断跟进气垫产品,在技术研发上投入资源,是因为气垫这种产品形态已经为消费者所接受、认可,有持续的消费需求。周红精表示,自从气垫在2012年重出江湖后,表现一直很强劲。因为它可以做到随时随地使用,确实很方便。

因消费市场而生产商品,这是最简单的商业逻辑。但是,反过来说,也正是因为品牌们一直推进气垫产品的升级,产品的包装设计、内在成分、使用感更加优化,不断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让这一市场变得更广袤。这是一个商业上的良性循环。

气垫粉底在气垫类型产品中最成熟,消费群体也最大,堪称气垫领域的入门级产品。时至今日,气垫产品也早已从粉底延展到了其他品类。

气垫隔离霜:主要为韩妆品牌涉足。2014年,Etude House推出了气垫隔离霜。悦诗风吟和兰芝分别在2015年和2017年上市了自己的气垫隔离霜。

△兰芝气垫隔离霜(图片来自网络)

气垫遮瑕笔:据不完全搜索,目前在知名品牌中,推出气垫遮瑕笔的有兰芝和Bobbi Brown。

△兰芝气垫遮瑕笔(图片来自网络)

△Bobbi Brown气垫修容棒(图片来自网络)

气垫眉笔:2016年,兰芝推出双色气垫染眉液。国产品牌玛丽黛佳进驻丝芙兰的产品线Color Studio在2017年推出了速描气垫眉膏。

△兰芝双色气垫染眉液(图片来自网络)

△玛丽黛佳速描气垫眉膏(图片来自网络)

气垫腮红:2015年,IOPE率先推出气垫腮红。2016年,兰蔻气垫腮红面市。植村秀也在同年涉足气垫腮红,今年又推出了新款。此外,Missha也有生产气垫腮红。

△IOPE气垫腮红(图片来自网络)

△植村秀2018新款气垫腮红(图片来自网络)

气垫口红:尝试这一品类的品牌可不少,产品皆以气垫唇釉为主。2016年,The Saem气垫唇釉上市。同年,兰蔻、Tom Ford也推出了气垫唇釉。2017年,迪奥推出的气垫唇釉笔颇有韩妆的味道。今年5月,纪梵希发布了第一款气垫唇釉。

△Tom Ford气垫唇釉(图片来自网络)

△纪梵希气垫唇釉(图片来自网络)

原欧莱雅中国区副总裁陆晓明在2015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认为气垫产品不会流行太久。关于这一点,他向聚美丽记者解释道:“这个‘不会太久’的意思是,不像经典产品那样一直存在,估计可能只流行3-5年。现在气垫产品还在流行期,当然一款产品的生命力还是取决于消费者需求。”

只要消费市场存在,气垫产品的升级、延展就不会停止。而不断升级的产品,也是这一消费市场不会轻易消失的因素。在你看来,气垫产品的生命力是否还能延续下一个十年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