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5日,由董卿担纲制作人、总导演和主持人的现象级文化节目《朗读者》正式迎来第二季的开播。从“初心”到“想念”,从“生命”到“纪念日”,再到“等待”、“路”,节目已经播出过半。第二季节目延续了“高而不冷”的创作准则,前6期平均直播关注度达到0.8056%。目前,《朗读者》第二季凭借超高口碑,再次引领文化类综艺市场的风向。
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矩阵+全媒体联动,《朗读者》第二季网络影响力持续走高,再次成为“现象级”传播。
《朗读者》第二季延续第一季超高口碑,引发全民热议!
10万+微信文章已破150篇 ,官方微信解读嘉宾故事,总阅读量超210万!节目微博阅读量破20亿,用户粘性持续增强,讨论量增至400万,喜马拉雅APP上节目音频点击量两季破7亿!网友对节目给予高度评价。
此外,中央级、行业及地方网媒和商业门户网站相继报道!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等150家平媒报道节目相关内容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覆盖人群近8亿。还有多家网络媒体进行同步报道,新闻全网链接达900万余条。
从微博、百度、微信三方数据分析可以看到,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成“CCTV朗读者”主要受众聚集地!从性别及年龄比例来看,《朗读者》第二季获得年轻高知群体喜爱,女性用户热议积极性高。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中高学历用户占比明显增加,34岁以下用户占比增加,整体呈现年轻、高知、女性用户积极性高的特点。
《朗读者》第二季在微博上评分9.5、猫眼评分9.4 ,在豆瓣这个有“最严格”观众的地方,评分连续五周稳居9.3超高分值。
“朗读亭”是《朗读者》第二季热度持续升温的另一秘诀,开创出综艺节目线下新玩法, 每一座朗读亭都成为网红景点。此外,电视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持续跟进报道朗读亭相关资讯。
好的节目就像好的电影一样,每看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朗读者》正是这样一档值得“二刷”甚至多刷的节目。
第一遍,看的是人间百态,读的是经典之书。
初次与朗读者们相遇,看到的是“量子之父”潘建伟在科研道路上的险阻与坚持不懈的科学家精神;看到的是植物画第一人曾孝濂、守鹤人徐卓、动物学家珍 古道尔所做的事与对大自然的热爱;听到的是果爸果妈捐赠女儿器官的故事;感受到的是77岁核弹老人魏世杰作为一位父亲,义不容辞又义无反顾的高尚品质。
第二遍,给人反思,触人心怀,文字也更有温度。
当二刷时,才能跳脱出听书人的身份,与“朗读者”们站在一起。此时,才能理解科学家们共同拥有的强国梦是他们坚持不懈的力量源泉,他们希望在科技上,能够让我们的国家站在世界前沿,正如潘建伟朗读爱因斯坦文集里的名篇《我的世界观》,“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而要做“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的“孤独的旅客”;
图:朗读者潘建伟。
才能体会到,环境保护者对自然的热爱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在捍卫生命的路上,他们风雨兼程。正如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微博发文——“生命世界本该是丰富多彩的,任何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被热爱”;
图:朗读者徐卓朗读《白色大鸟的故乡》
才能通过一个想念和生命永恒的故事及果爸所朗读的《永恒的女儿》,看到这对父母希望以另一种方式活下去的果果,继续感受尘世的美好与幸福,让我们了解“爱因为博大而变得高贵。高贵的爱,也会让想念止于哀伤、臻于慈悲”
图:朗读者果爸果妈朗读片段
才能体会到,父爱如山,大爱无言的真正含义。77岁核弹老人魏世杰,儿子智残女儿精神分裂妻患病,仍是家里顶梁柱!他说:“作为父亲,对孩子最大的意义就是做他们最大的支柱,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父亲就要挺身而出,责无旁贷,给他们遮风避雨,不需要回报。要热爱幸福的生活,也要热爱苦难的生活。”
图:朗读者魏世杰
第一季中,董卿曾经说过,“朗读是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通过二刷,我们不仅听朗读者讲述他们的故事,在故事中体验他们的经历,还可以更好地站在他们的视角去读书,去感受那些文字背后的力量,将两者完美结合,这才是《朗读者》的最佳打开方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