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英胜(电影解毒室主编)
新出了一款游戏。
预告视频,高端大气上档次。
开场画面,狂拽炫酷吊炸天。
终于到了操作界面,竟然是纸牌游戏…
韩延的《动物世界》,耍的就是这么一个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戏。
丝毫没有夸张。
预告片里,又是小丑打怪兽,又是玩命追车,又是枪战,又是肉搏…
到了电影里一看,这些基本上都是幻想画面。
实际上讲了个什么故事呢?
一群债台高筑的屌丝,被凑到公海的一艘船上,玩,石头、剪子、布…
小丑,是个比喻。
形容主人公的经济处境低到尘埃里。
怪兽,同样是个比喻。
形容人类内心深处的恶魔,那用人皮面具遮盖着的丑陋兽性。
再瞧瞧电影标题,俨然是在讽喻人性的阴暗面。
极端一点说,这整部电影,都可以看做是对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人类社会的一个比喻。
郑开司(李易峰 饰),傻不楞登帮发小做了个贷款担保,给自己惹上了一笔巨债。
债权所有者(迈克尔·道格拉斯 饰)给他提供了一个翻身的机会:去一艘船上参与一场游戏。
赢了,就可以摆脱债务,全身而退;输了,则很可能丢掉自己的性命。
游戏是这样子的——
每人发十二张牌,石头、剪子、布各四张。
游戏玩家可以拿着牌跟别人比大小,每张牌比过一次之后就会被回收。
每人发三颗星,作为比赛的筹码。
赢了得一颗星,输了丢一颗星,平局不得不丢。
游戏共进行四个小时。
四小时之内,打光手上所有的牌,并且星的数量不低于三颗,便可以出局。
游戏规则被说明之后,接下来的故事,基本上类似于一个游戏解说视频。
一步步地,郑开司向我们演示,这个游戏的各种低阶和高阶玩法。
故事的趣味和可信性,随着郑开司对自己智慧的炫耀,则一步步地趋近于零。
那些看上去炫酷非常的动作和特效画面,是这部电影用来遮丑的一种手段。
如果没有这些,它就只剩下干巴巴的台词了。
游戏做表,人性做里。
郑开司共经历了两次重要的人性教训。
一个玩家找上门来,要跟他达成一个协议。
两人每次都出一样的牌,十二次平局,然后便都可以顺利出局。
郑开司信以为真。
结果那人中途变了卦,骗走郑开司两颗星。
另一次,郑开司主动牺牲自己,指望发小和另一位队友赢了牌之后过来赎他。
面对巨额金钱的诱惑,发小和队友背叛了他。
随后,郑开司彻底醒悟。
不再指望他人的善,凭借一己之力,逃出生天。
同时,他也没有泯灭自己的善。
一位受骗的老人,在郑开司的帮助下,最终得以离开船只。
完全架空现实的简陋故事,包裹一个低幼的道德启示,便是《动物世界》的全部。
之外的,则都是用来掩盖单薄、幼稚的装腔作势和故弄玄虚。
包括表演。
迈克尔·道格拉斯,奥斯卡影帝。
到这部片里,只提供了一个刻板、无趣的黑社会大佬形象。
所有那些黑社会喽啰,都是一个样子。
墨镜、西服、沉默、冷酷。
而且基本上没什么剧情功能,大致相当于赌场里面看场子的保安、服务员。
李易峰,三十多了,还是个小鲜肉形象,又傻又无辜。
一段段对白讲出来,总让人想起名侦探柯南。
演得最好的,还属周冬雨。
虽然台词一样设计得不够自然,但从她口里说出来,每一句都像是发自内心。
她是这部片里的唯一一个看点。
我们可以将本片,看作国产片模仿反乌托邦电影的一次尝试。
外国的,比如,《饥饿游戏》、《分歧者》、《移动迷宫》。
区别在于,这些片的动作戏,真的是动作戏。
《动物世界》的动作戏,则是装饰、是幻想,是无法融入剧情主线的多此一举。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根本性的差别。
无论是韩延的片子,还是这几部火爆的科幻系列片,都在试图跟观众讲道理。
结果是,寓意侵占了故事和情感的位置,故事反倒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
它们又讲了什么样的道理呢?
像《动物世界》,讲的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们不可以信任他人。
花上几十块钱,听人讲这样一番道理,对于一个理性的成年人,得不偿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