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点科技创始人卢刚与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徐冰
7月2日,TechCrunch国际创新峰会2018<杭州站>在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创客猫作为本次活动合作媒体进行报道。
会上,动点科技创始人卢刚与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徐冰就人工智能话题进行对话。一个月前,商汤科技宣布完成6.2亿美元融资,再次创下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融资记录,并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商汤如何从大学实验室走出,一步步晋级成世界第一AI独角兽?在人工智能领域,商汤俨然已经是巨头,那其他初创企业又有什么机会?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创客猫编辑,有所删减)
高的技术壁垒+中国AI大爆发=商汤迅猛发展
卢刚:几年时间,最近一轮融资6.2亿美金, C+轮,估值是45亿美金,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商汤这几年发展这么迅猛?
徐冰:最重要的方面是人工智能,这还是很具有壁垒的技术。很多时候在中国创新有两个方面:一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通过打通一些数据和场景来优化某一个商业场景的效率,出现了O2O、互联网金融、共享单车等等一些非常好的公司和方向。
二是高科技的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最重要的是积累,你要有一个比较深的积淀,不管在技术的前期筹备,在技术生产、技术生产研发上的知识以及人才的聚集,几个方面的事情造就出来一个比较高的技术壁垒。在前期的时候技术壁垒可以让我们越过很多障碍,发展相对来说比较快。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也是比较幸运的,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市场出现了比较大的爆发,这里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技术的成熟确实可以帮助一些场景来解决问题,提升价值。其实“人工智能”这个词或者“机器智能”说起来有点玄,简单理解人工智能就是驱动自动化,原本是一些场景、工作需要人来做,现在一些人工智能驱动自动化可以帮助这个场景极大地提升他的劳动力的使用效率和生产效率。这个反映出来人工智能技术创造在不同场景中新的商业价值。这个商业价值一旦被大家所认可,就会有很多机会。
为什么说我们幸运?从中国的角度,中国商业模式创新比很多国家快很多,有了技术突破以后,国家在去年以后直接宣布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要全面支持,从我们作为一家企业的角度上感受到的就是市场需求得到一个充分的爆发和释放。很多场景中的企业开始寻求比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合作伙伴,这里相当比例的企业、合作伙伴、政府找商汤做合作,我们变成了不同领域中很多合作伙伴的技术提供方,这里让我们在商业变现上有一个非常具体的抓手,我们在不同领域中找到了一些可以帮助我们打通场景、打通线下应用的合作伙伴,把我们最擅长的技术研发能力专注在这里,把技术做到行业最好,把技术通过合作伙伴迅速的落地到不同场景。
所以,横向的拓展让我们各方面的数据增长比较快。
徐冰
在中国要突围光凭技术是不行的,一定要成为综合性企业
卢刚: 6.2亿美金,商汤拿着这个钱准备做什么?
徐冰:我们从香港出来的团队,在中国创业中间也有很多体会,在香港大学里接受的教育就是重视原创、重视知识产权,不能做抄袭,这是我们读博士的时候都接受的很重要的教育。在国内,早期的时候像知识产权各方面保护没有那么健全,国外很多高科技企业创业到一定阶段就会被Google、Facebook收购掉,尤其在人工智能方向。但是在国内我看到的局面是不光创业企业在做,甚至BAT这样大的公司都在投入做人工智能,包括在杭州安防领域公司海康威视,金融里的巨头平安都在投入做人工智能。
我们为什么认为在早期这个阶段要融资?中国经验是唯快不破,必须要有大量的资源聚集到这样一个平台之上,现在吸引到商汤平台上成为股东的投资人,不光是给钱,很多时候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更看重的是带来协同性的资源。在人工智能、底层技术研发上是商汤的强项,在其他维度上需要和合作伙伴共同去配合,才能够最大化的加速这家企业的成长。
所以,现在当前这个局面下,在中国你想迅速的突围成为一个人工智能核心技术驱动的商业平台,光凭借技术是完全不行的,一定要变成一家在综合实力上都可圈可点的企业。这个时候意味着不光在考察你的技术实力,也在考察你的商业落地、业务能力以及资本能力,包括股东是什么样的股东,能够给你带来哪些方面的支持和资源。
在杭州有一家非常重要的投资人就是阿里巴巴,我们和阿里巴巴有很多业务上和技术上的协同合作,另外一家海外股东是美国高通公司,在手机芯片市场占有率是行业第一。我们在技术具体落地到场景应用的时候,通过阿里巴巴的阿里云、通过高通的芯片可以极大地促进这个过程。这里找阿里巴巴也好、找高通也好,往往考虑更多的是协同意义和战略意义。这方面我们有比较强大的股东背景,同时也有掌握在手中的技术研发能力、技术生产能力,这个时候才能够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创业局面中变成一家有稳定性,能够独当一面,能够突围的企业。
商汤在人脸识别算法的变现已经非常成功了
卢刚:我看到网上信息说商汤是盈利的,现在商汤赚钱的渠道是在哪些业务上?
徐冰:其实做一家高科技企业也好,做一家商业模式创新的企业也好,从商业角度我们考虑两个东西:第一,成本。第二,效益。花了多少成本生产这样一个东西,把这个东西提供给市场,满足市场哪些需求,最后创造了什么效益,这是我们挖掘的在人工智能方面核心的商业逻辑。
我们看商汤为什么能够在这么快的时间做到盈利和赚钱的时候,这两个维度要同时抓,不光在卖东西,还要考虑生产这个技术、算法,在当前这么宽泛的人工智能领域中,你怎样把它尽量大的降低成本。
其实商汤早期被认为是一家人脸识别公司,没错,早期人脸识别是我们第一个拿出来的产品,很快抢占了大部分市场。我们一开始对这家企业定位就是技术生产平台,你要满足的要求是要变成一家高效生成技术的工厂,要建立自己的流水线,低成本生产各种各样有价值的人工智能算法。不光识别脸,还要识别杯子、车辆、识别医疗影像,任何和图像、视频相关的信息和内容,我们要有能力生产这种识别算法,让它低成本的做出来,最后识别效果在行业中是最好的,这个时候横向拓展能力就会很好。
所以,商汤这个团队中,大概接近一半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资源都投入在建深度学习的平台。深度学习大家的共识是它是一个非常管用的用于生产各种各样识别算法的引擎,相当于它是一个发动机,数据就是这个发动机的燃料。你给到任何一个场景图像类或者视频类数据,输入到深度学习平台或者引擎中,最后能够生产出来一个具备识别能力的报告。这个模型可以嵌入到芯片中或者嵌入到手机、汽车等等场景上,让这个手机或者让这个汽车具备识别能力。以前人是靠眼睛来识别,现在机器有了识别能力,自然而然有了潜在的市场需求和场景可以做到。
在分解整个人工智能市场需求的时候,我们首先发现的是在视觉识别这个大的系统方向中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空间是最大的。因为信息是最多的,人80%以上的信息通过眼睛来获取的,要看这个世界,看这些图像、看这些视频,发生什么事情做判断和逻辑分析,同时你要听、要讲话,这是不同的维度。我看到视觉这个领域中细分方向的市场需求以后,怎样打造一个工厂、一个流水线,能够比较低成本、高效率生产各种各样的识别算法,最先拿出手来的人脸识别算法现在已经变现非常成功了。最近拿出来的无人驾驶,在车里面和外面做识别,最后又拿出一个做增强现实的引擎,综合识别平面、识别桌面、识别整个人的肢体表情综合的现实世界信息,把虚拟信息嵌入到现实世界中,也有一些APP。
我们不断在横向拓展,用我们已经打造的基本成型的技术生产引擎去切到不同细分方向的生产算法,算法生产完成以后和合作伙伴共同把这个算法落地,和APP公司合作、和手机公司合作、和汽车公司合作、和安防公司合作。我们在人工智能很短的产业链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人工智能产业链非常短,但是场景非常多。人工智能产业链中就是算法提供方、应用方、集成商,用于把不同算法放在一起,最后就是终端客户。
商汤解决极难的技术问题,其他企业解决具体场景的需求
卢刚:人工智能一定是代表未来,新的创业公司他们空间在哪里,或者商汤会投一个生态帮助这个创业公司做的更好?
徐冰:我们在产业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这个定位就是算法生产平台,算法生产是很辛苦的一个工作,要聚集大量顶尖科技人员、博士、教授,这些人要开动他们的脑子,去尝试解决。在算法生产环节,我们要把大量企业算法生产平台分摊了,上百家企业如果没有商汤都需要自己来做算法生产,但是有商汤的存在可以省去这个环节,不需要做这个事情,可以专注做应用这个事情。
做应用是更好的商业模式,因为离钱更近,离终端用户需求更近,不需要有算法上的技术储备和人员储备。算法做到行业第一,和行业第二、第三是天壤之别,在市场上同样的价钱如果挑选算法供应商往往这些企业都会选择行业最好的技术,这个成本是我一定要支付的。但是人工智能接下来可以带动各个场景的效率提升,你会看到,人工智能技术虽然有像商汤这样做技术研发的企业生产出来,但是最后创造出来的价值,像我们这样的技术生产企业只能分享到一小部分,为什么?因为整个创造出来的价值实际上被分摊到整个产业链中的,做技术研发的企业、做应用的企业,到最后做终端场景解决问题的,都可以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这样一个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升。
我们最后可能像英特尔、高通这样一个定位,把大量企业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成本一起分摊,然后像英特尔、高通一样把芯片提供给做手机的企业、做应用的企业,相当于有了一种新的能力可以基于这个能力打造一批好的产品。这个时候考察你的实际上是产品能力、市场商业化能力、推广能力,这些能力我相信中国这些做商业模式创新也好、做产品创新也好都具备这个能力。
我们和中国创新创业环境是非常好的搭配,商汤用于解决极难的技术问题,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以后和这批擅长做创新创业的企业合作,使他们解决具体场景中的需求。我相信大家可以一起享受人工智能整个产业里的未来增长部分。这是为什么商汤在这么一个阶段就会成立基金、成立战略投资部,投资和我们合作的一些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光是给钱,给钱的同时提供一个技术上的全力支持,这个时候这家公司享受先发技术优势,他们就可以专注做产品、做应用,迅速抢某一个市场。
现在技术成熟以后带来的是广泛的蓝海市场需求,我们看到非常多的细分场景,但是这些细分场景商汤即使是作为两三千人的企业,未来涨到一两万人的企业可能也不能专注于某一个场景中解决问题,一定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算法生产领域,持续保持算法上行业第一的位置。
卢刚:实际上创业公司还是有很多空间可以做,但是做一些垂直、做场景做深了还是有很多机会在。
徐冰:是的,每一个场景都需要优秀的、专注的团队一直深挖这个场景的需求,一旦挖到这个刚性需求抢占这个市场,因为你帮助这个市场创造了百亿甚至千亿价值,这家企业一定有机会成为百亿、千亿级的公司。我们可以看到未来通过商汤投资平台输出技术所培育出来的一批企业,有可能变得比商汤还要值钱。
如何从技术公司到产品公司再到平台企业,这是大机遇也是大挑战
卢刚:现在人工智能这么热,在中国有没有比较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阻碍人工智能更快发展的?
徐冰:任何一个行业在早期的时候,不利的地方一定会有,这个过程当中遇到的很多障碍、问题我相信会有很多。但是在当前这个时间点,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往下一个阶段看的程度。早期的时候商汤也遇到过融资困难,现在我们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位,在这个定位下比较有挑战的东西就是如何介于这个定位构建起来整个创新群体。
商汤是一个做科技创新的部分,但是只是人工智能产业链中、这个群体中的一个部分,怎样利用现在的优势以及在资本、技术上两三年的优势,迅速的能够培育起来一批跟着商汤一起做创新的企业,这个事情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转型或者是一个升级。从一家技术公司已经升级成为一家产品公司,接下来从产品公司怎样升级为平台企业,帮助整个中国或者全球人工智能方向上的创新,这是我们要面对的比较大的机遇,当然也是比较大的挑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