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暑,不少人都会选择去游泳馆、海边游个泳,来缓解一下暑热。可是,在游泳的时候总会出现不少意外情况,呛水、耳朵进水“小麻烦”的代表。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办?
耳朵进水,只侵犯到了“外耳道”
我们的耳朵具有“内耳”、“中耳”、“外耳”几个结构,平常掏耳朵能掏到的部分,就属于外耳道,而外耳道和中耳,有着一层“鼓膜”,把这两个空间隔绝开。
由于“鼓膜”的存在,即使耳朵进了水,也基本上只会侵犯到外耳道,也就是说,对于鼓膜没有破损,或者是没有中耳炎的人来说,耳朵进水了,也只是在“门”外逛了一圈儿,不会走进家里。
为什么进水之后,耳朵会闷闷的?
那既然水不会真正的进入中耳、内耳,为啥还是在进水之后,感觉耳朵像是被“蒙住”了,听啥都听不真切了呢?
其实,这是由于我们的外耳道曲曲折折,进去的水并没有那么容易“出来”,而平常只隔着一层膜听到的声音,如今却要隔着水+膜,传入我们耳朵的声音,自然会变小了。这个时候知道做一些咀嚼的动作,再摇摇头;或者是把耳朵往后拉,然后歪头让耳朵眼朝下,跳跃几次,耳朵里面的水就能流出来,也就不会有“闷闷”的声音啦。
水流不出来,能用棉签“掏”吗?
有的人耳朵眼特别小又特别弯,所以水特别不容易流出来。这个时候虽然可以用消毒棉签稍微沾沾水,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让棉签太过深入,稍微深入一个棉签头就可以了,只能深入向指甲盖那么深的距离,再伸进去可能会对耳道、鼓膜造成损害。
游泳耳朵进水,得小心中耳炎
有时候游泳池的水不干净,或是用很脏的手指挖了耳朵,细菌就进入外耳道,从而可能导致发炎,再严重的话,炎症就会蔓延到鼓膜,造成鼓膜穿孔,让耳朵反复流脓,经久不愈,造成听力下降的问题。
所以,耳朵如果进水之后几天,还是会出现耳朵闷闷的问题,最好去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看看,是否存在一些炎症,请医生帮忙进行正规的检查和治疗。
发布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