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才20岁,他就想活命,他有什么罪?”
看了[我不是药神]的人,见不得这句话。
这部影片点映期间以10%的排片取得了46%的票房,登上日榜冠军,3天破亿。
票房有时候不仅仅是票房,还是电影的传播率。任何一个创作,观看都是最大的赞美。
[我不是药神]票房预计15亿起
豆瓣评分开放后分数直达9.0,仅次于2002年的香港电影[无间道],成为21世纪第二部9分以上华语片,顺利进入豆瓣Top250。
[我不是药神]成为21世纪来第二部9分以上的华语片,另一部是[无间道]
导演忻钰坤在豆瓣上给[药神]打了五星,称其“纯粹、直接、有力”。
韩寒发了六百字“微博”,感慨[药神]值得很高的票房和很高的分数。
首映礼上,导演管虎和演员张译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有希望,有勇气,有担当。
这将是18年来最火的现实主义影片。
早在2017年内部看片,我们就发现了这部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并在威尼斯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柏林电影节推广本片。
在[我不是药神]还叫[中国药神]时就登上[看电影]海外版会刊封面
7月3日,我们还在[我不是药神]公映前举办了观影会,主演周一围说:“我是从1998年开始买[看电影]杂志的”。
一围跟我们一样都是纯粹的影迷,才能在[药神]里甘心出演配角。他清楚,这是好电影。
聚焦白血病人与“天价药”,坏猴子72变计划力作,徐峥宁浩双监制,屡获短片国际大奖的文牧野执导,徐峥、谭卓(戛纳电影节[春风沉醉的晚上]女主)、章宇(柏林电影节[大象席地而坐]男主)、周一围(《演员的诞生》总冠军)、一心转型的王传君联合主演。
没看片时,看题材和主创就知道这片靠谱;二刷以后,发现这[药神]最牛的地方在叙事。
观影会上,文牧野说道:“笑声和泪水都是打开观众心门的钥匙,然后才能把厚重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态度讲给他们,他们才能听得进去。”
这句话说清楚了为什么[药神]会火,因为它故事讲得极好:让观众在117分钟的笑声与泪水里体验抗争、生的欲望、死亡以及向死而生的悲剧意识,这是最难得的。
▼
影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面幽默,后面悲苦。以为药贩子程勇立传的方式,讲了个当代民间英雄传奇。
前半段讲述程勇作为商人的发家史,他挣钱,顺便救人。
神油店老板程勇,只是个普通人
这段故事充斥着黑色幽默。就拿印度神油来说,落魄小人物程勇卖的是“没球用”的印度神油,后来这没用的神油还救了他的命;程勇砸钱让夜店男经理跳脱衣舞时,舞娘思慧一边解气地喊“脱”,一边眼里都是泪水,那是以前为生活所迫受的屈辱。
思慧(谭卓饰)
每处幽默都根基于生活的悲苦。
这种黑色幽默到影片后半部分也存在,只不过这时已经没人顾得上幽默,只看见悲苦了。
片中那句“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直接消解掉了大银幕的隔离感,使电影里的世界与电影外的世界融为一体,让我们意识到:这不是虚妄,是关乎你我的现实——银幕中的那些人,正为着每一个人的生命权做着抗争。
[药神]的英文名起的极好:“Dying to Survive”,向死而生。所有病人都是向死而生,程勇也是。明知悲剧性的必然结局,仍要背水一战。
病人要活着,他要救人。
[我不是药神]感触人心的一场戏
感人也好,煽情也罢,[我不是药神]好好地讲了个普罗大众都爱听的民间英雄故事,也切切实实地打动了人,这就够了。
我们之前老嚷嚷“中国拍不出来”的印度神片之所以成为神片,都是这个深入浅出的道理。
[三傻大闹宝莱坞]用我们都熟悉的大学生活表现出了教育机制的非人化,既可以出现“朋友考砸了,你难过;朋友考了第一,你更难过”这种搞笑且犀利的金句,也可以出现压力过大跳楼的惨剧。
[摔跤吧!爸爸]用缓慢的成长历程一点点把摔跤和女权意识带给观众,愣是把原本冷门的题材题材拍成了年度爆款。看前面女儿被父亲训练时笑得多开心,看后面父亲被女儿摔倒时哭得就有多惨。
它们作为电影的艺术性强吗?未必,宝莱坞的歌舞至今是迷之存在,[药神]的镜头语言贫瘠到乏味。
但它们的现实意义都是极强的。
极高明而道中庸。这些电影都不硬讲道理,不把讲社会的电影偏离大众审美,就是在好好讲故事。
毕竟只有让观众看得进去,才能切实对他们产生影响。
长期以来我们都缺少这样的现实主义电影。要不就是题材不够份量,要不就是故事讲得稀烂,要不干脆就是给文艺片爱好者或电影节评审团看的。
[我不是药神]补了这个缺口,它注定会成为这个国产保护月最大的惊喜,以及现象级的现实主义作品。
▼
[我不是药神]是宁浩最先发掘的剧本。作为新导演辅助计划“坏猴子72变”的发起人,他曾表示,对年轻导演的期望就是拍出“个性、当代、本土”的好电影,三个要求缺一不可。
仔细琢磨一下,就会发现这三个要求正是国产电影缺乏的。
如何书写当代是影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芙蓉镇]1987年上映,在电影票两三毛钱的情况下,票房破亿。
谢晋执导的[芙蓉镇]、陈凯歌执导的[黄土地]
21世纪以后,现实主义在全球范围内遭遇了表达的困境,2017年北美年度票房前十名里,没有一个是现实题材。
中国也一样。
我们很久没有见到有社会意义的、口碑和票房都好的作品了。
随着张艺谋[英雄]开启的大片时代到来,现实主义电影遭到了市场的淘汰:票房最高的是[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是[西游降魔篇]、[美人鱼]和[捉妖记]。
18年里,内地票房冠军里讲当代故事的国产片,只有2000年一部[生死抉择],剩下的三部都是贺岁喜剧:2003年冯小刚执导的[手机]、2008年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012年徐峥的[人再囧途之泰囧]。
[手机]、[非诚勿扰]、[泰囧]
真正具有社会现实意义且有一定影响力的,是2014年陈可辛执导的[亲爱的],豆瓣评分8.3,票房3.4亿。这一年的票房冠军是19.8亿的[变形金刚4],第二名是宁浩执导、徐峥主演的[心花路放],票房11.7亿。
同年上映的[京城81号]还比[亲爱的]多了7000万。
[亲爱的]是近年来现实主义佳作
聚焦拐卖儿童、真人真事改编,黄渤、赵薇、郝蕾、佟大为联合主演:[亲爱的]题材和主创都不输[药神],可就是口碑和票房都差了那么一点点。
当代和本土都齐了,单少了点个性。如果当代和本土都能通过题材敲定,那么个性考验的就是想象力。
贾樟柯说过:“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缺乏想象力。”试想[药神]不加入黑色幽默的元素,只剩下众生悲苦的剧情,那故事必然会平淡很多。而这黑色幽默,恰恰是根植于当代本土生长出来的想象力。
有人说[药神]像[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是讲买违禁药拯救病人的故事;有人说[药神]像印度神片,让人又哭又笑;有人说[药神]像韩国社会片,由影响社会的真事改编。
我想说的是,宁浩要求的文牧野都达到了,[我不是药神]是一部书写当代中国的、本土的、充满个性的作品。
这片票房高、评分高,我们由衷地高兴。
它不是完美作品,但诚恳的创作、完整的电影语言、深沉的情感力量拓宽了本土华语片的边界,为书写当代打开了更多的可能性。
必须尊重这样的电影,才有可能获得更多这样的电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