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郭敬明梦醒时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郭敬明梦醒时分

不是每个青春都需要郭敬明和韩寒,只是都需要文学参与。

郭敬明执导《小时代》

文 | Huafala

郭敬明在微博分享了张照片,他独伫电影院,偌大影院空无一人,银幕一片雪白。

郭敬明

01

《爵迹2》原定于7月6日上映,近日官方突然宣布改档,称是由于制作原因。

1999年,《萌芽》杂志推出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作文题是一团道林纸,缓慢沉入水杯之中。韩寒写了一篇《杯中窥人》,拿下一等奖,“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

消息传到四川富顺,小城少年郭敬明,一口气买下7本杂志,剪下7张报名表,在书桌前苦苦思索,写下7篇5000字的文章。

其中一篇作品《剧本》,成功通过了第三届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初赛。

“小时候我想当一个伟大的作家,写出流芳百世的作品;大一点我想当个畅销小说家,有很多很多人来买我的书,那我就会有很多的钱。”

后来,郭敬明考入上海大学。大三,他创作短篇小说《幻城》,“你是冰雪的王爵,你是末世的苍雪”,在爱他的青春期少男少女心中,郭敬明就是最好的作家。

春风文艺出版社看中了《幻城》,几万稿费督促郭敬明笔耕不辍,一个月内,他把《幻城》扩写成十几万字的中篇小说。

然而,那并没改变上海对他的态度。

母亲来看他,搭乘地铁时,不会刷卡过旋杆,郭敬明在站内发急。工作人员走过来解围,他刚想开口说声谢谢,却听见对方低声嘟哝,“脑子瓦特啦。”

郭敬明开始暗暗较劲,他没想到,他的较劲将短暂影响一代人的青春。

那一代人的青春,自然分了流派。

喜欢韩寒的叛逆少年、迷恋郭敬明的忧郁青年,他们听着发动机的嗡鸣,他们四十五度仰望星空。他们彼此对望,互不往来。

《幻城》

02

2004年,郭敬明在生日那天成立了工作室“岛”。两年后联合长江文艺出版社,成立了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长江文艺出版社策划《最小说》。

2007年,韩寒带着《独唱团》咆哮登场,风声大雨点小,杂志难产,最终以一期退场。

而《最小说》却源源不断地从印刷厂涌入全国各大书摊,“最世”王国亟待建成。

纸质书本的黄金时代,小说就是支撑青春的力量。

惨淡青春里,他们重复地学习考试,焦虑等待着每张成绩单。

《最小说》与这种躁动不谋而合,与枯燥的语文课本相比,纸上的单纯校园故事辅之以华丽的辞藻,迎合着青春期的幻想。

郭敬明招募人才,并为其打造专栏,落落、笛安、七堇年、安东尼等年轻作家从最世文化孵化出来,那是青春文学最泛滥的时光。

签约作者每年到各地举行签售会、采访宣传和粉丝见面活动,早已超出“作家”职业本身,成为了“文学偶像”。

郭敬明还计划着打造自己的“新概念大赛”,2008年,第一届“THE NEXT·文学之新”新人选拔赛应运而生,文艺青年们转向战场,更多优秀的写手被最世收入囊中。

《最小说》在2008-2009年度中国文学期刊排行首位,风头无限。公认对手韩寒对此表示:《独唱团》与之唯一的相同点是用纸印的,别的没有任何相同。

郭敬明很少创作,他作为商贩在为少年们售梦。

2011年国内IP热潮兴起,郭敬明手中握有《小时代》系列,资本家们仿佛看见一座耀眼的金山。

《小时代》第一本小说的电影改编权以200万价格卖出。

此后三年,《小时代》系列总共获得17.87亿元票房。

那真是一个短暂又漫长的幻梦时代。

《小时代》

03

在幻梦中,郭敬明彻底成了精致的商人。“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已经没有介意生活方式了。我会用很贵的东西,极端时一个喝水的杯子几万块。”

面对媒体的采访时,他始终强调想要征服上海,用物质回敬世界曾有的恶意。

然而青春的忧伤,并不能持续收割。

《小时代》系列虽然获得了票房,但口碑一直不佳,豆瓣评分不超过5。

在很多时刻,《小时代》是禁忌话题。看不看小时代,可以切割朋友圈。

即便最忠实的粉丝,也在时光中慢慢变老。他们不愿承认,曾经爱过“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这样的句子。

2016年,《爵迹》上映。

苍白少年,鬼山缝魂,幽冥,天束幽花…角色名也像极了10年前的QQ网名。

大胆使用CG技术、大量使用流量小生、大手笔铺设场景,基本是郭敬明为人熟知的“拍摄”套路。

然而,郭敬明没有料到,爱他的观众们,终于长大了,那些浮华的世界,终于败给理性的人间,最后一点纠结的小情绪,也只能成为心底的秘密。

然而,郭敬明不理解。他依旧以为,这是大众对成功如他般强者的嫉妒。

从全国路演的最后一站回到上海时,郭敬明情绪崩溃:“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

同时期的韩寒也在拍电影,几年来拍了《后会无期》和《乘风破浪》,褒贬不一,并没有达到粉丝期待的高度。

唯一不同的是,韩寒看起来不为名声所累,而郭敬明则深陷名声之中。

周杰伦和陈奕迅会老,梅西和C罗会老,韩寒郭敬明自然也会老,一个时代总会以冰冷且强大的姿态前行。

只是时代过后,谁又能留下些什么?

2018年2月,第20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揭晓,复赛两道题目分别是“当虚构比真实更真实”和“到达火星的时间”。

进入复试的小男孩挠了挠头说:我不想写爱情。

新一代的郭敬明韩寒走进考场,每一代的青春都自有表达。

来源:影徒

原标题:郭敬明梦醒时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郭敬明

  • 郭敬明新戏开机 00小花饶嘉迪挑梁女二
  • 《月鳞绮纪》官宣演员阵容,新人演员饶嘉迪女二惊喜亮相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郭敬明梦醒时分

不是每个青春都需要郭敬明和韩寒,只是都需要文学参与。

郭敬明执导《小时代》

文 | Huafala

郭敬明在微博分享了张照片,他独伫电影院,偌大影院空无一人,银幕一片雪白。

郭敬明

01

《爵迹2》原定于7月6日上映,近日官方突然宣布改档,称是由于制作原因。

1999年,《萌芽》杂志推出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作文题是一团道林纸,缓慢沉入水杯之中。韩寒写了一篇《杯中窥人》,拿下一等奖,“我想到的是人性,尤其是中国的民族劣根性”。

消息传到四川富顺,小城少年郭敬明,一口气买下7本杂志,剪下7张报名表,在书桌前苦苦思索,写下7篇5000字的文章。

其中一篇作品《剧本》,成功通过了第三届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初赛。

“小时候我想当一个伟大的作家,写出流芳百世的作品;大一点我想当个畅销小说家,有很多很多人来买我的书,那我就会有很多的钱。”

后来,郭敬明考入上海大学。大三,他创作短篇小说《幻城》,“你是冰雪的王爵,你是末世的苍雪”,在爱他的青春期少男少女心中,郭敬明就是最好的作家。

春风文艺出版社看中了《幻城》,几万稿费督促郭敬明笔耕不辍,一个月内,他把《幻城》扩写成十几万字的中篇小说。

然而,那并没改变上海对他的态度。

母亲来看他,搭乘地铁时,不会刷卡过旋杆,郭敬明在站内发急。工作人员走过来解围,他刚想开口说声谢谢,却听见对方低声嘟哝,“脑子瓦特啦。”

郭敬明开始暗暗较劲,他没想到,他的较劲将短暂影响一代人的青春。

那一代人的青春,自然分了流派。

喜欢韩寒的叛逆少年、迷恋郭敬明的忧郁青年,他们听着发动机的嗡鸣,他们四十五度仰望星空。他们彼此对望,互不往来。

《幻城》

02

2004年,郭敬明在生日那天成立了工作室“岛”。两年后联合长江文艺出版社,成立了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长江文艺出版社策划《最小说》。

2007年,韩寒带着《独唱团》咆哮登场,风声大雨点小,杂志难产,最终以一期退场。

而《最小说》却源源不断地从印刷厂涌入全国各大书摊,“最世”王国亟待建成。

纸质书本的黄金时代,小说就是支撑青春的力量。

惨淡青春里,他们重复地学习考试,焦虑等待着每张成绩单。

《最小说》与这种躁动不谋而合,与枯燥的语文课本相比,纸上的单纯校园故事辅之以华丽的辞藻,迎合着青春期的幻想。

郭敬明招募人才,并为其打造专栏,落落、笛安、七堇年、安东尼等年轻作家从最世文化孵化出来,那是青春文学最泛滥的时光。

签约作者每年到各地举行签售会、采访宣传和粉丝见面活动,早已超出“作家”职业本身,成为了“文学偶像”。

郭敬明还计划着打造自己的“新概念大赛”,2008年,第一届“THE NEXT·文学之新”新人选拔赛应运而生,文艺青年们转向战场,更多优秀的写手被最世收入囊中。

《最小说》在2008-2009年度中国文学期刊排行首位,风头无限。公认对手韩寒对此表示:《独唱团》与之唯一的相同点是用纸印的,别的没有任何相同。

郭敬明很少创作,他作为商贩在为少年们售梦。

2011年国内IP热潮兴起,郭敬明手中握有《小时代》系列,资本家们仿佛看见一座耀眼的金山。

《小时代》第一本小说的电影改编权以200万价格卖出。

此后三年,《小时代》系列总共获得17.87亿元票房。

那真是一个短暂又漫长的幻梦时代。

《小时代》

03

在幻梦中,郭敬明彻底成了精致的商人。“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已经没有介意生活方式了。我会用很贵的东西,极端时一个喝水的杯子几万块。”

面对媒体的采访时,他始终强调想要征服上海,用物质回敬世界曾有的恶意。

然而青春的忧伤,并不能持续收割。

《小时代》系列虽然获得了票房,但口碑一直不佳,豆瓣评分不超过5。

在很多时刻,《小时代》是禁忌话题。看不看小时代,可以切割朋友圈。

即便最忠实的粉丝,也在时光中慢慢变老。他们不愿承认,曾经爱过“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这样的句子。

2016年,《爵迹》上映。

苍白少年,鬼山缝魂,幽冥,天束幽花…角色名也像极了10年前的QQ网名。

大胆使用CG技术、大量使用流量小生、大手笔铺设场景,基本是郭敬明为人熟知的“拍摄”套路。

然而,郭敬明没有料到,爱他的观众们,终于长大了,那些浮华的世界,终于败给理性的人间,最后一点纠结的小情绪,也只能成为心底的秘密。

然而,郭敬明不理解。他依旧以为,这是大众对成功如他般强者的嫉妒。

从全国路演的最后一站回到上海时,郭敬明情绪崩溃:“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

同时期的韩寒也在拍电影,几年来拍了《后会无期》和《乘风破浪》,褒贬不一,并没有达到粉丝期待的高度。

唯一不同的是,韩寒看起来不为名声所累,而郭敬明则深陷名声之中。

周杰伦和陈奕迅会老,梅西和C罗会老,韩寒郭敬明自然也会老,一个时代总会以冰冷且强大的姿态前行。

只是时代过后,谁又能留下些什么?

2018年2月,第20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揭晓,复赛两道题目分别是“当虚构比真实更真实”和“到达火星的时间”。

进入复试的小男孩挠了挠头说:我不想写爱情。

新一代的郭敬明韩寒走进考场,每一代的青春都自有表达。

来源:影徒

原标题:郭敬明梦醒时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