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六座车型在中国汽车市场逐渐火热起来,用五座车型的钱买到六座车,还不用为七座车的年检问题所烦恼,六座车看似是从两个极端中取得的最优解,可是六座车真的实用吗?在MPV时代看来,这只是盲目跟风的结果。
事实上,六座车这个概念就是在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起来的,国产的第一台正宗六座车型出自众泰之手,这可能会让大家大跌眼镜,不过这的确是事实,并且这款车型还不是MPV车型,而是一款两厢车。
1
众泰的这款六座车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当时命名为众泰梦迪博朗,光听名字就非常的炫酷,当时的众泰可是有自己的一套造车思路的,不然也不会开创国产六座车的先例。
当时众泰连续三年买下意大利菲亚特Multipla的技术,这款车型在英国更是获得了最佳多功能家轿的美誉。众泰在菲亚特Multipla的基础上打造了梦迪博朗,即便是放到现在,这款车型的外观也还是很漂亮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的座椅布局是“3+3”,也就是说它在第一排和第二排均有三个独立的座椅,这样独特的座椅布局在当时七座车还没有流行的环境下并没有引起很好的市场反响,所以仅仅生产了三年就停产了。
那时隔多年后六座车又卷土重来的原因是什么呢?在MPV时代看来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用车需求的变化,二是政策影响,但其实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六座车都是不伦不类的存在。
2
首先来谈实用性,消费者选择六座车是因为它比五座车多出一个座位,在日常使用或出游时可以多载一个人,反正多出一个座位又不吃亏,特殊情况下还可以应急。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第六个座位使用的频率并不是很高,同时还占用了很多车内空间。
“幸福,不缺席”是GL6的宣传语,可是实际情况却是幸福总在缺席。人多的情况下,GL6的座位不够用,总有乘员要“缺席”。人少的情况下,座椅占用了后备厢空间,乘员的行李也要“缺席”。
相比于五座车,六座车确实可以多载人,但由于紧凑型定位的原因,六座车和五座车在车身尺寸上几乎没有区别,无非就是牺牲了后备厢的空间增加了两个所谓的“座椅”,第三排空间不但没有七座车宽敞,并且毫无舒适性可言,根本没法长时间乘坐。
除了乘坐舒适性,六座车还牺牲了几乎全部的载物空间。座椅在正常状态下,后备厢仅仅只能放几个小包,如果要装载大物件的话,只能放倒第三排座椅,那样六座车还有什么意义呢?不但载物能力逊色于五座车,连座椅都少了一个,所以六座车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
3
说完实用性我们再来看第二方面,很多消费者拒绝七座车而选择六座车的原因都是因为年检的问题,认为六座车有着七座车的优点又省去了年检的烦恼。但我们只要算一笔账就会发现六座车并不比七座车省心,而且还享受不到七座车的优势。
虽然六座车不用发愁年检的问题,但是在售后保养方面六座车和七座车是相同的,同时,因为六座车比五座车多出一个座位的原因,在保险费用方面也有一定的增加。如果说增加了费用就可以享受到七座车更为舒适宽敞的空间,那六座车可能要让大家失望了。
事实上,六座车型中并不乏一些优秀的产品,比如最近大热的宋MAX、宝骏360、途安、GL6以及福美来MPV等等,这些车型都是MPV销量前十榜单中的常客。但如果真正考虑实用性的话,六座车的性价比并不高。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车型有着重叠的价格区间,它们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而六座车又是一个很容易制造噱头的点,这也是一款车型推出六座版本后,其他同级别车型也快速推出六座版本的原因。
不光MPV市场跟风推出六座车,连SUV市场都有六座车的出现,比如众泰T800和猎豹CS9。中国消费者喜欢高性价比,五座车的价格买到一款六座车本来就是一件听起来十分划算的事情,可是六座车的背后更多的还是盲目跟风。
六座车看似是更符合当前用车环境的产物,可一旦深究就会发现它只是因市场竞争而出现的“新物种”。和五座车、七座车相比,六座车仅仅是昙花一现,是经不起市场考验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