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财经声音】周波: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争取三季度落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财经声音】周波: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争取三季度落地

一起来看看本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财经观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周波: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举措争取三季度落地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周波7月11日表示,上海扩大开放100条将按照中央部署推进落实,不涉及中央事权的地方事项自发布之日起立即启动,原则上大部分争取今年三季度落地。据初步研究统计,行动方案的100条开放举措中,90%以上可以在年内实施。周波表示,原则上,对国家统一实施的开放政策,争取在上海率先落地;对国家统一部署的开放安排,争取先行一步试点;对国家没有条件全面铺开但有战略需要开放的项目,争取主动在上海实施并服务全国;对国家还在探索研究中的开放举措,争取主动压力测试。同时,加快补上具体开放领域的短板弱项。

周世俭:中国经济已实现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指出,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也为中国顶住贸易摩擦带来的压力增加砝码。他分析称,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进行产业改革,并用了十余年时间实现了外向型向内需型的转变,同时近年来内需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不断上升,贸易依存度已从2006年的64%下降到去年的33%,低于42%的世界平均水平。他指出,中国将在金融、制造业、农业等多个领域减少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促进中国继续向以国内消费为主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伍戈:持续紧货币不具有可行性

近日央行有关流动性的表述从“保持合理稳定”变为“保持合理充裕”引起市场关注。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撰文指出,尽管紧货币大概率有利于去杠杆,但从历史来看,持续紧货币在现实中并不具有可行性。在他看来,持续紧货币会对GDP造成负面影响,经济增长底线可能受到挑战。同时,持续紧货币容易加速债务违约风险的暴露,对金融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去杠杆的初衷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若持续地过度收紧货币或将违背该初衷。

邢自强:中国央行不大可能鼓励人民币大幅贬值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成为外界持续关注的问题,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日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中国决策层不会主动寻求人民币显著贬值。如果无序贬值风险加大,央行具备采取多种工具干预、保持汇率稳定的能力。他指出,首先,决策层加大与市场交流,引导市场预期。其次,加强逆周期因子,支持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第三,减缓对资本外流的放松措施。第四,代理行在外汇市场干预。

黄益平:建议政府从多个方向“出手”维持金融稳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日前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撰文表示,无论中美贸易战后续发展如何,当前都应高度关注金融风险,尤其是在国内系统性金融风险已经很高的环境下。建议政府从多个方向“出手”维持金融稳定。包括加强政策协调、提前进行宏观政策预案、适度提高汇率的灵活性、强化市场纪律,建立适度的风险缓释机制、加速宏观、微观审慎监管政策的构建与落实。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财经声音】周波: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争取三季度落地

一起来看看本周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财经观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周波:上海扩大开放100条举措争取三季度落地

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周波7月11日表示,上海扩大开放100条将按照中央部署推进落实,不涉及中央事权的地方事项自发布之日起立即启动,原则上大部分争取今年三季度落地。据初步研究统计,行动方案的100条开放举措中,90%以上可以在年内实施。周波表示,原则上,对国家统一实施的开放政策,争取在上海率先落地;对国家统一部署的开放安排,争取先行一步试点;对国家没有条件全面铺开但有战略需要开放的项目,争取主动在上海实施并服务全国;对国家还在探索研究中的开放举措,争取主动压力测试。同时,加快补上具体开放领域的短板弱项。

周世俭:中国经济已实现外向型向内需型转变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日前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指出,近年来消费对经济增长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也为中国顶住贸易摩擦带来的压力增加砝码。他分析称,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进行产业改革,并用了十余年时间实现了外向型向内需型的转变,同时近年来内需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不断上升,贸易依存度已从2006年的64%下降到去年的33%,低于42%的世界平均水平。他指出,中国将在金融、制造业、农业等多个领域减少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扩大国内消费,促进中国继续向以国内消费为主要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伍戈:持续紧货币不具有可行性

近日央行有关流动性的表述从“保持合理稳定”变为“保持合理充裕”引起市场关注。华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撰文指出,尽管紧货币大概率有利于去杠杆,但从历史来看,持续紧货币在现实中并不具有可行性。在他看来,持续紧货币会对GDP造成负面影响,经济增长底线可能受到挑战。同时,持续紧货币容易加速债务违约风险的暴露,对金融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去杠杆的初衷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若持续地过度收紧货币或将违背该初衷。

邢自强:中国央行不大可能鼓励人民币大幅贬值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成为外界持续关注的问题,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日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中国决策层不会主动寻求人民币显著贬值。如果无序贬值风险加大,央行具备采取多种工具干预、保持汇率稳定的能力。他指出,首先,决策层加大与市场交流,引导市场预期。其次,加强逆周期因子,支持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第三,减缓对资本外流的放松措施。第四,代理行在外汇市场干预。

黄益平:建议政府从多个方向“出手”维持金融稳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日前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撰文表示,无论中美贸易战后续发展如何,当前都应高度关注金融风险,尤其是在国内系统性金融风险已经很高的环境下。建议政府从多个方向“出手”维持金融稳定。包括加强政策协调、提前进行宏观政策预案、适度提高汇率的灵活性、强化市场纪律,建立适度的风险缓释机制、加速宏观、微观审慎监管政策的构建与落实。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