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评论】个税四年翻番的速度要止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评论】个税四年翻番的速度要止住

尽管有全国人大把关,但税收制度能否保持真正的中立,限制住“征收欲望”,个税的高增长也许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农业大学会计系副教授 葛长银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81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3%,按照这个速度,今年全年我国个税收入有望达到14395亿元(去年全年为11966亿元),大约是2014年全年个税收入7377亿元的两倍。这四年里,全国个税年均增速18%左右。

个税增长快,确有财政部所言“主要是居民工薪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但官方没有给出全国工薪收入的增长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以北京地区来看,可以发现个税收入增幅远远超过工资增幅。

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信息,北京市计算社保的工资基数2014年为69521元,2018年为101599元,工资年均增长10%左右。北京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工资增速仅为10%,显然,居民收入增长相对慢,个税收入增长相对快。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或许有人会纳闷,我国的税收制度没有变化,为什么个税增速会大大超过居民收入增速呢?

这就涉及到税收制度的设计问题。打个比方,假设纳税人收入10元,要纳税1元;在这10元的基础上,纳税人又收入10元,那对第二个10元就要征税2元。在这个规则下,纳税人的收入增长是100%,税收的增长是200%。目前我国个税征收制度就是这样设计的。

这种制度从表面来看也没有问题,收入越多纳税越多,天经地义。但在这种税收制度下,会产生一个无止境的“征收欲望”问题,这种欲望一般不能自律,需要用法律来限制。

税收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度,最好的税收制度就是保持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平衡。我国的税收制度是“让花钱人去制定收钱规则”的制度,尽管有全国人大把关,但能否保持真正的中立,限制住“征收欲望”,个税的高增长也许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而基层税务机关的强势,比如一些基层税务机关滥用税法条款对独立董事津贴征收增值税,也已证实了税收的“任性”。

这种“任性”无疑增加了税收部门的业绩,但在鼓励各行各业贡献业绩的大背景下,恰恰需要限制税收部门的业绩,把持住税收的征管度,决不允许部门利益高于国家利益,影响社会分配和国家大计,这是大局。

一个浅显的道理,钱花出去才能发挥作用,征收的税款如果积在国库里花不完,不如放在国民手里去提升生活质量,拉动内需,这才是发展大计。所以,从利国利民的角度来说,个税四年翻番的速度要止住。

借全国人大征求个税改革意见之机,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财税部门要有大局观。财税部门代表国家制定税收政策法规,就要跳出部门的“藩篱”,站在国家发展的顶层去制定具体的税收条款,尤其是涉及广大民众的个税政策。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是我国各行各业的政策导向,表现在个税政策上就是控制住“不与民争利”,比如保持个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一个水平,就是一个很好的把握度。

二是降低税率,直接把工薪个税最高税率从45%降到35%。工薪税针对的是劳动所得,不能对这个群体课以重税,而是要把征管重点对准那些利用“阴阳合同”逃税的高收入人群。在拿工资的群体中,45%的税率本来就征不到几个人,还落个高税负的名声,既不利于吸引国际优秀人才,也不利于留住国内优秀人才。目前美国的个税最高税率是37%,我们降到35%,可以提升一下竞争力。

三是与时俱进调整个税结构。个税的收入构成主要包括劳动所得和资本(或财产)所得,不要总盯着工薪族的劳动所得,也要适当调整资本所得或财产所得的个税征收力度。改革开放40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确实达到了,但“带动大家都富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税收这个杠杆调整贫富差距。比如对拥有财产的群体,适当调整一下财产租赁和转让所得的税率,让其承担相应的纳税责任;对炒房收入,要配合房地产市场整治,课以重税。

不论是对劳动所得(如稿酬)还是财产所得(如知识产权转让所得),税收政策都要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导向。利用税收政策减轻知识分子的生活重负,让这个群体心无旁骛地做学问、搞教学,为社会贡献出更优质的知识财富,无疑也是国家大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评论】个税四年翻番的速度要止住

尽管有全国人大把关,但税收制度能否保持真正的中立,限制住“征收欲望”,个税的高增长也许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国农业大学会计系副教授 葛长银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81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3%,按照这个速度,今年全年我国个税收入有望达到14395亿元(去年全年为11966亿元),大约是2014年全年个税收入7377亿元的两倍。这四年里,全国个税年均增速18%左右。

个税增长快,确有财政部所言“主要是居民工薪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但官方没有给出全国工薪收入的增长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以北京地区来看,可以发现个税收入增幅远远超过工资增幅。

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信息,北京市计算社保的工资基数2014年为69521元,2018年为101599元,工资年均增长10%左右。北京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工资增速仅为10%,显然,居民收入增长相对慢,个税收入增长相对快。否则,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或许有人会纳闷,我国的税收制度没有变化,为什么个税增速会大大超过居民收入增速呢?

这就涉及到税收制度的设计问题。打个比方,假设纳税人收入10元,要纳税1元;在这10元的基础上,纳税人又收入10元,那对第二个10元就要征税2元。在这个规则下,纳税人的收入增长是100%,税收的增长是200%。目前我国个税征收制度就是这样设计的。

这种制度从表面来看也没有问题,收入越多纳税越多,天经地义。但在这种税收制度下,会产生一个无止境的“征收欲望”问题,这种欲望一般不能自律,需要用法律来限制。

税收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适度,最好的税收制度就是保持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平衡。我国的税收制度是“让花钱人去制定收钱规则”的制度,尽管有全国人大把关,但能否保持真正的中立,限制住“征收欲望”,个税的高增长也许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而基层税务机关的强势,比如一些基层税务机关滥用税法条款对独立董事津贴征收增值税,也已证实了税收的“任性”。

这种“任性”无疑增加了税收部门的业绩,但在鼓励各行各业贡献业绩的大背景下,恰恰需要限制税收部门的业绩,把持住税收的征管度,决不允许部门利益高于国家利益,影响社会分配和国家大计,这是大局。

一个浅显的道理,钱花出去才能发挥作用,征收的税款如果积在国库里花不完,不如放在国民手里去提升生活质量,拉动内需,这才是发展大计。所以,从利国利民的角度来说,个税四年翻番的速度要止住。

借全国人大征求个税改革意见之机,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财税部门要有大局观。财税部门代表国家制定税收政策法规,就要跳出部门的“藩篱”,站在国家发展的顶层去制定具体的税收条款,尤其是涉及广大民众的个税政策。新时代的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是我国各行各业的政策导向,表现在个税政策上就是控制住“不与民争利”,比如保持个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一个水平,就是一个很好的把握度。

二是降低税率,直接把工薪个税最高税率从45%降到35%。工薪税针对的是劳动所得,不能对这个群体课以重税,而是要把征管重点对准那些利用“阴阳合同”逃税的高收入人群。在拿工资的群体中,45%的税率本来就征不到几个人,还落个高税负的名声,既不利于吸引国际优秀人才,也不利于留住国内优秀人才。目前美国的个税最高税率是37%,我们降到35%,可以提升一下竞争力。

三是与时俱进调整个税结构。个税的收入构成主要包括劳动所得和资本(或财产)所得,不要总盯着工薪族的劳动所得,也要适当调整资本所得或财产所得的个税征收力度。改革开放40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的确实达到了,但“带动大家都富起来”还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税收这个杠杆调整贫富差距。比如对拥有财产的群体,适当调整一下财产租赁和转让所得的税率,让其承担相应的纳税责任;对炒房收入,要配合房地产市场整治,课以重税。

不论是对劳动所得(如稿酬)还是财产所得(如知识产权转让所得),税收政策都要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导向。利用税收政策减轻知识分子的生活重负,让这个群体心无旁骛地做学问、搞教学,为社会贡献出更优质的知识财富,无疑也是国家大计。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