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05790224900.jpg)
位于瓦卡里加(Wakaliga)贫民窟的雷蒙电影制片厂(the Ramon film studio)为乌干达在电影界赢得一席之地,该制片厂以200美元成本拍摄的动作喜剧充斥着飞车追逐、直升机空袭、功夫、僵尸等镜头和集体主义精神。摄影师Frédéric Noy在拍摄现场。
《谁杀了艾利克斯队长》(Who Killed Captain Alex?)预告片以病毒之势在YouTube上迅速走红,影片制作人伊萨克·纳布瓦纳(Isaac Nabwana)接二连三地接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电话。一传十,十传百。看完乌干达第一部动作片长达40秒的宣传片之后,来自美国的阿兰·霍夫马尼斯(Alan Hofmanis)放弃了他在曼哈顿的生活,搬至坎帕拉的瓦卡里加,帮助纳布瓦纳(又名I.G.G.)推动雷蒙电影制片厂的发展壮大,瓦卡莱坞就这样诞生了。
![](https://img3.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09390331400.jpg)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12710962400.jpg)
伊萨克为影片《乌干达敢死队》拍摄打斗场景,片场中特技演员伊凡(Ivan)正在调整姿势,还有武术指导、乌干达国家功夫队成员查尔斯·布凯尼亚(Charles Bukenya)和电影界的常客“野人亨利”(Henry the Barbarian)。
![](https://img3.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19799458500.jpg)
雷蒙电影制片厂目前已经制作了40多部电影。2010年,影片《谁杀了艾利克斯队长》的制作成本仅有200美元,而在2016年,影片《卡库戈利奥行动:乌干达敢死队》则花费了2000美元,该片是制片厂迄今为止制作成本最高的影片。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23378033600.jpg)
纳布瓦纳站在家中大院建于两所房子之间的监狱里观看打斗场景,影片《谁杀了艾利克斯队长》的女主丽塔(Ritah)和Kasekende Mustafa Katwalo(又名Mustafa Lee)在排练功夫镜头。
![](https://img3.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25026609300.jpg)
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实现突破,纳布瓦纳希望影片《谁杀了艾利克斯队长》能有一个女主角。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27044009100.jpg)
瓦卡莱坞演员Ronald Kazibwe(别名Sergi)从武器工厂中选择他将在某部影片下个场景中使用的枪支,他在该片中饰演一个反派角色。
纳布瓦纳的剧组成员有几十人,他们包揽了镜头前后大大小小的角色:表演、做特技、设计服装和道具、承担技术职责,还要兼顾舞台管理。从机器到服饰配饰,一切都靠自制。很多演员就住在存放演出服的排练室里。
![](https://img3.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30140919900.jpg)
星期三是两个公共排练日之一,要求演员必须出席。演员Ronald Kazibwe(别名Sergi)在喝茶,Ronald Burya犹豫着是否要穿那件脏兮兮的T恤衫,Suudi Ryagoba则在熨裤子。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34463078500.jpg)
查尔斯·布凯尼亚身兼武术指导、演员和特技替身等数职。他之所以投身电影业,是受到李小龙及中国武打片的鼓舞。
![](https://img3.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35784851700.jpg)
Brenda Nantume是一位发型师,照片中的她穿着暴徒服饰。为了拍摄需要,她走了20英里地,怀里正抱着她的女儿。
目前看来,瓦卡莱坞盈利无望,所以剧组成员们都打几份工。在这个盗版猖獗的国家,瓦卡莱坞的影片要赶在盗版上市之前尽可能快地挨家挨户售卖。
![](https://img3.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37584945000.jpg)
![](https://img3.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40498458900.jpg)
一个制片厂能够在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电影院的地方繁荣兴盛,多多少少令世人惊讶。瓦卡莱坞克服了对外界而言似乎无法逾越的障碍,就这样横空出世。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42877212000.jpg)
瓦卡莱坞也为乌干达的流行文化增加了可信度,便利起见,一些观众把这种文化和昆汀·塔伦蒂诺联系在一起。但是,只有抛开贯穿故事的暴力,抛开演员倒下之后身上留下的大量食用色素,抛开古老、滑稽的特效,这种文化才能被人理解。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45198405200.jpg)
为了打造流血特效,他们在避孕套中装满了食用色素,并用一根塑料带系在特技演员胸前。避孕套上粘着一个金属环,上面系着一根牵引线,时机一到,助手就会拉动牵引线。他们以前还用过牛血,但是一些剧组人员不小心咽下去之后就生病了。
在瓦卡莱坞的电影中,总会出现十几个歹徒、流氓和坏人,他们要做的就是被好人杀掉。为了让人看起来更多,坏人们常常戴着巴拉克拉法帽、棒球帽,还蓄着胡须。这样一来,剧组人员就能扮演无数个注定惨死的坏人。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50135911500.jpg)
“瓦卡之星”(The Waka Starz)汇聚着瓦卡莱坞的喜剧学员们。他们身着套装,正在纳布瓦纳院子里的阴凉处等着出演Racheal M Natembo新歌的视频。Racheal是纳布瓦纳的女儿。
30年前,纳布瓦纳同母异父的兄弟Robert Kizito从李小龙的电影中了解到中国功夫。酷爱武术的Kizito把这些动作模仿给纳布瓦纳看,这也激发了纳布瓦纳对电影的热爱。他在坎帕拉的中心市场四处搜寻中国武术杂志,仔细研究杂志图表中的各种姿势。纳布瓦纳为功夫大师Kizito和他的粉丝们拍摄了瓦卡莱坞的第一个打斗场景。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52832288700.jpg)
“瓦卡之星”的学员们正在练习功夫。他们的老师是查尔斯·布凯尼亚,布凯尼亚的老师则是功夫高手Robert Kizito。布凯尼亚的儿子(右起第三个)是“瓦卡之星”的学员, 纳布瓦纳的女儿Rachel(最右,穿着粉丝衣服)也是“瓦卡之星”的学员。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56517771900.jpg)
阿兰·霍夫马尼斯在瓦卡莱坞演员、基督教歌星Ronald Buryahika的视频中扮演耶稣基督。这段视频主要是在瓦卡莱坞的片场——伊萨克家的院子里拍摄的。
在伊迪·阿明血腥统治时期,纳布瓦纳还是个孩子。他想起了垃圾倾卸场里肿胀的尸体,士兵们“咚咚”地敲门、大喊:“Fungua mlango, panda gari”(斯瓦希里语,“开门,上车”)。这些记忆和他对李小龙电影的热爱交织在一起,让他成为了一名与众不同的制片人。
![](https://img3.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60574967900.jpg)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63064065000.jpg)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64527571300.jpg)
《生吃活人》的灵感来源于几年前发生在乌干达西部的食人惨案。
上至总统,下至“boda boda”(摩的或黄包车)的司机们,瓦卡莱坞激发了举国上下的想象力,现任总统约韦里·穆塞韦尼(Yoweri Museveni)在2016年总统大选时承诺会全力支持本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68533403700.jpg)
主持人埃米(Emmie)在他租赁的观影厅中用当地广泛使用的卢干达语向正在看电影的观众们进行现场解说,观影厅是一间用纸板和木墙搭建的狭窄棚屋。
主持人用笑话、表情、语调、节奏、只言片语和额外对话等为一部电影增色添彩。埃米是瓦卡莱坞大家庭的一员。他点评每一部电影,他的解说也成为影片的组成部分。纳布瓦纳说,他拍电影时一定会考虑埃米的评论。观众们要为一张美国大片的电影票付500乌干达先令(约0.9元人民币),但要为一张瓦卡里加的电影票付1000先令(约1.8元人民币)。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71964409700.jpg)
多年来,我一直有去瓦卡莱坞,但我仍未能揭开纳布瓦纳的轨迹之谜。这是对一切不可能实现之事的反抗,就像他家院子里由道具组制作、和实物大小相仿的Bell Huey直升机一样。参观者称他为流行文化的先知,他在贫民窟宣讲电影的优点,传扬乌干达的思想,而非躺下来在国际电影节晒太阳。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180716/153172973510973800.jpg)
翻译:陈艺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