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那些和索罗斯在一起的日子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那些和索罗斯在一起的日子

索罗斯是一个“个人主义者”,终其一生他最在意的是“自我”,自我认同感、自我价值感、自我满足感。

作者:7山

小米在香港IPO,索罗斯以61亿美元参与认购。众人看见索罗斯还是会立马竖起汗毛:“又要做空?”

提起索罗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冷漠虚伪,有人说他是真牛人。他一边打败了苏格兰银行,扫荡了东南亚,狙击了英镑,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一边又高举和平旗帜,在30年里捐赠80多亿美元资金来促进民主、培育言论自由、改善教育和消灭全球范围内的贫穷现象。风一样的男子,从未停止脚步,但人们永远无法预料到他下一步又会干什么。

笔者有幸近距离与索罗斯共事一段时间,在我眼中,索罗斯是一个强势而又善变的人,在他内心到底住着一个怎样真实的自己呢?

狩猎让我兴奋,胜利的滋味更是惊艳

在还未见过索罗斯的时候,我就详细地研究过这个人。起初是源于他曾写过的一篇哲学论文,叫《良知的负担》,由内刊部门发行。我想知道这样一个,打起金融战争看黎民苍生流离失所也毫不留情面的人,真的会有良知的负担吗?

有的人说,他做慈善就是一种“赎罪”,源于对这些无家可归者的愧疚和同情。有的人说,他无非就是在意自己的口碑,但又爱财,因此不得不一边残忍地赚钱一边做慈善挽回名声。

“当年,您狙击泰铢,那一仗打得很…‘漂亮’”,我用了这样一个词“我知道您热爱冒险,向往自由,喜欢挑战,更喜欢赚钱。但是您有想过,您的这一场进攻,会为整个东南亚带来什么吗?大批的企业家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您有资本、也有精力去进攻,可他们根本没有资本去对抗,更不愿意接受您的进攻。您总是一边追求利益,又一边乐善好施。可您为什么不能把放弃进攻赚取利益,换他们平安健康当作是一种慈善呢?”说完这一大段话的时候,我是错愕的。毫无疑问,作为闲谈,这样的问题显得冒失。那刻的自己,更像是一个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他进行指责的人。

而令我更惊讶的是,他挑挑眉,抿了下嘴巴,很从容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从未想让他们任何人家破人亡,我只是想要赚钱而已。这个过程,我用了很长的时间筹划,用了很多精力操作。我计划中所进攻的,是一个‘庞然大物’。”我猜他口中的“庞然大物”,可能是指泰国整个金融市场,也可能是指泰国政府。毕竟换汇这种事,还是由政府说了算。

我还在思考这句话的时候,索罗斯笑了笑继续说:“我做这种放弃利益的慈善,那些当地人并不会感激我。与其如此,倒不如让他们记住这次进攻,记住我,也记住教训”。他回答得很坦诚,但口吻中仿佛还带着一丝胜利者的戏谑,听上去没有丝毫愧疚感。

最快乐的时光是二战

国外的月亮没比较圆,很多时候我更想回家喝妈妈熬的小米粥,印象中觉得最快乐的时光,是那些妈妈讲过的睡前故事堆砌起来的。而索罗斯觉得目前为止,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也是他的童年,但这种快乐居然是源于二战。

索罗斯告诉我说,1944年是他人生中感觉最快乐的时光。这一年是犹太人遭受屠杀的一年,而他就是犹太人。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在那个有大量同胞被屠杀的年代,成了他难忘的快乐。

他回答我说,即使是同胞被屠杀,在大家眼里外界环境那么恐怖,然而他却完全没有感受到纳粹的威胁。“为什么要因为别的犹太人被杀,我就放弃承认那一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呢?”索罗斯问得我一时语塞,“They are nothing,what an exciting year”。时至今日,这句话我仍然记得十分清楚。

其实那年,归根究底也没有什么真正快乐的事。他最快乐的事,就是在眼睁睁看着近在咫尺的同族被屠杀的时候,自己轻而易举地躲过了此劫。这和“胜利的滋味”异曲同工,都是一种自我满足感,觉得自己比别人强。

能轻易躲过劫难,正是归功于索罗斯的父亲。日常中和索罗斯一些无意识的闲谈,经常能透漏出他对父亲的尊敬和崇拜。索罗斯的父亲精通世界语,头脑十分聪明,一站期间战败被俘还经过自身策划逃离成功。可以说,父亲的价值观甚至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投资风格。他一直说,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亲和恩师波普尔。

但到了这儿有个矛盾:索罗斯说他进攻泰铢只是想赚钱,那么就此而言,索罗斯是爱钱的。但索罗斯的父亲其实是一个非常不爱财的人,他曾说:“钱是负担,有了钱,人变得软弱”。索罗斯为什么会崇拜“与自己价值观完全不同”的父亲?

实则并非爱财之人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两点进行分析。

第一点是通过母亲。在索罗斯向我表达过他的父亲以及恩师的重要之后,我也曾试图问一些母亲的信息。我当时冒昧并略带试探地问他:“您的母亲呢?他对您也很重要吧,毕竟您的学业和一开始的12万美元都是她支持的。”

话题到这他就不说话了,沉默半晌他只说:“我一直很感激她。”很显然,索罗斯对母亲顶多也只是一种感激之情,与向我提及父亲时的神采奕奕迥然不同。这证明,他对父亲其实是由衷的欣赏,而对母亲的认同感并不高。作为一个金融从业者,既然如此欣赏父亲,并且说父亲对自己的投资起到了重要影响,想必很大程度上索罗斯是赞同父亲的价值观的。也就是说,其实他也没有表现得那样爱财。

第二点,他提过,除了父亲之外,还有一个对他影响很大的人——卡尔·波普尔。波普尔是一位哲学家,也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索罗斯曾提过,其实自己不希望成为什么名门望族,富甲一方。他希望自己的真正身份是一个哲学家。说到这其实也能明白,为什么索罗斯会欣赏父亲了。因为他的本质上其实对精神世界崇高的人有着更深的向往,而在索罗斯眼里,父亲便是这样的人。

索罗斯曾写道:“说实话,我从小就有很强烈的救世主的幻想”。《金融炼金术》中,有这样一段话:“当我承认我心里一直有过分夸大自我重要性的想法,相信人们不会感到惊讶。坦率地说,我曾经幻想自己是某种神灵,或者是像凯恩斯那样的经济改革家,甚至是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

是的,索罗斯是一个“个人主义者”,终其一生他最在意的是“自我”,自我认同感、自我价值感、自我满足感。对待犹太同胞人的幸灾乐祸也好,狙击泰铢享受胜利者的喜悦也好。我问他:“您会觉得自己自私吗?”

“所以我一直在做慈善”。

所以,是赎罪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乔治·索罗斯

  • 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回应将关闭香港办公室:仍致力于投资亚洲
  • 索罗斯基金会终止在欧盟大部分工作,将战略重点转向其他地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那些和索罗斯在一起的日子

索罗斯是一个“个人主义者”,终其一生他最在意的是“自我”,自我认同感、自我价值感、自我满足感。

作者:7山

小米在香港IPO,索罗斯以61亿美元参与认购。众人看见索罗斯还是会立马竖起汗毛:“又要做空?”

提起索罗斯,褒贬不一。有人说他冷漠虚伪,有人说他是真牛人。他一边打败了苏格兰银行,扫荡了东南亚,狙击了英镑,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一边又高举和平旗帜,在30年里捐赠80多亿美元资金来促进民主、培育言论自由、改善教育和消灭全球范围内的贫穷现象。风一样的男子,从未停止脚步,但人们永远无法预料到他下一步又会干什么。

笔者有幸近距离与索罗斯共事一段时间,在我眼中,索罗斯是一个强势而又善变的人,在他内心到底住着一个怎样真实的自己呢?

狩猎让我兴奋,胜利的滋味更是惊艳

在还未见过索罗斯的时候,我就详细地研究过这个人。起初是源于他曾写过的一篇哲学论文,叫《良知的负担》,由内刊部门发行。我想知道这样一个,打起金融战争看黎民苍生流离失所也毫不留情面的人,真的会有良知的负担吗?

有的人说,他做慈善就是一种“赎罪”,源于对这些无家可归者的愧疚和同情。有的人说,他无非就是在意自己的口碑,但又爱财,因此不得不一边残忍地赚钱一边做慈善挽回名声。

“当年,您狙击泰铢,那一仗打得很…‘漂亮’”,我用了这样一个词“我知道您热爱冒险,向往自由,喜欢挑战,更喜欢赚钱。但是您有想过,您的这一场进攻,会为整个东南亚带来什么吗?大批的企业家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您有资本、也有精力去进攻,可他们根本没有资本去对抗,更不愿意接受您的进攻。您总是一边追求利益,又一边乐善好施。可您为什么不能把放弃进攻赚取利益,换他们平安健康当作是一种慈善呢?”说完这一大段话的时候,我是错愕的。毫无疑问,作为闲谈,这样的问题显得冒失。那刻的自己,更像是一个站在道德制高点对他进行指责的人。

而令我更惊讶的是,他挑挑眉,抿了下嘴巴,很从容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从未想让他们任何人家破人亡,我只是想要赚钱而已。这个过程,我用了很长的时间筹划,用了很多精力操作。我计划中所进攻的,是一个‘庞然大物’。”我猜他口中的“庞然大物”,可能是指泰国整个金融市场,也可能是指泰国政府。毕竟换汇这种事,还是由政府说了算。

我还在思考这句话的时候,索罗斯笑了笑继续说:“我做这种放弃利益的慈善,那些当地人并不会感激我。与其如此,倒不如让他们记住这次进攻,记住我,也记住教训”。他回答得很坦诚,但口吻中仿佛还带着一丝胜利者的戏谑,听上去没有丝毫愧疚感。

最快乐的时光是二战

国外的月亮没比较圆,很多时候我更想回家喝妈妈熬的小米粥,印象中觉得最快乐的时光,是那些妈妈讲过的睡前故事堆砌起来的。而索罗斯觉得目前为止,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也是他的童年,但这种快乐居然是源于二战。

索罗斯告诉我说,1944年是他人生中感觉最快乐的时光。这一年是犹太人遭受屠杀的一年,而他就是犹太人。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在那个有大量同胞被屠杀的年代,成了他难忘的快乐。

他回答我说,即使是同胞被屠杀,在大家眼里外界环境那么恐怖,然而他却完全没有感受到纳粹的威胁。“为什么要因为别的犹太人被杀,我就放弃承认那一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呢?”索罗斯问得我一时语塞,“They are nothing,what an exciting year”。时至今日,这句话我仍然记得十分清楚。

其实那年,归根究底也没有什么真正快乐的事。他最快乐的事,就是在眼睁睁看着近在咫尺的同族被屠杀的时候,自己轻而易举地躲过了此劫。这和“胜利的滋味”异曲同工,都是一种自我满足感,觉得自己比别人强。

能轻易躲过劫难,正是归功于索罗斯的父亲。日常中和索罗斯一些无意识的闲谈,经常能透漏出他对父亲的尊敬和崇拜。索罗斯的父亲精通世界语,头脑十分聪明,一站期间战败被俘还经过自身策划逃离成功。可以说,父亲的价值观甚至直接影响了他后来的投资风格。他一直说,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亲和恩师波普尔。

但到了这儿有个矛盾:索罗斯说他进攻泰铢只是想赚钱,那么就此而言,索罗斯是爱钱的。但索罗斯的父亲其实是一个非常不爱财的人,他曾说:“钱是负担,有了钱,人变得软弱”。索罗斯为什么会崇拜“与自己价值观完全不同”的父亲?

实则并非爱财之人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两点进行分析。

第一点是通过母亲。在索罗斯向我表达过他的父亲以及恩师的重要之后,我也曾试图问一些母亲的信息。我当时冒昧并略带试探地问他:“您的母亲呢?他对您也很重要吧,毕竟您的学业和一开始的12万美元都是她支持的。”

话题到这他就不说话了,沉默半晌他只说:“我一直很感激她。”很显然,索罗斯对母亲顶多也只是一种感激之情,与向我提及父亲时的神采奕奕迥然不同。这证明,他对父亲其实是由衷的欣赏,而对母亲的认同感并不高。作为一个金融从业者,既然如此欣赏父亲,并且说父亲对自己的投资起到了重要影响,想必很大程度上索罗斯是赞同父亲的价值观的。也就是说,其实他也没有表现得那样爱财。

第二点,他提过,除了父亲之外,还有一个对他影响很大的人——卡尔·波普尔。波普尔是一位哲学家,也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索罗斯曾提过,其实自己不希望成为什么名门望族,富甲一方。他希望自己的真正身份是一个哲学家。说到这其实也能明白,为什么索罗斯会欣赏父亲了。因为他的本质上其实对精神世界崇高的人有着更深的向往,而在索罗斯眼里,父亲便是这样的人。

索罗斯曾写道:“说实话,我从小就有很强烈的救世主的幻想”。《金融炼金术》中,有这样一段话:“当我承认我心里一直有过分夸大自我重要性的想法,相信人们不会感到惊讶。坦率地说,我曾经幻想自己是某种神灵,或者是像凯恩斯那样的经济改革家,甚至是像爱因斯坦那样的科学家。”

是的,索罗斯是一个“个人主义者”,终其一生他最在意的是“自我”,自我认同感、自我价值感、自我满足感。对待犹太同胞人的幸灾乐祸也好,狙击泰铢享受胜利者的喜悦也好。我问他:“您会觉得自己自私吗?”

“所以我一直在做慈善”。

所以,是赎罪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