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东北作家刘庆凭借小说《唇典》夺得第七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首奖。
《唇典》的故事发生在1910年的东北。传说每一个逝去的萨满都会成为“回家来的人”,有机会附体于后代的萨满,被附体的萨满会通宵歌唱,能用木、石敲击出各种节拍的动听音节,能学各种山雀啼啭,还能站在猪身上做舞,而猪不惊跑。魂附的萨满传讲家族和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将成为唇典口口相传。书中的满斗就是一个命定的萨满,但他却要用一生来拒绝成为一个萨满的命运。
刘庆出生于吉林省,毕业于吉林财贸学院统计学专业,自1987年开始发表诗作。2017年,《唇典》在《收获》杂志长篇春季号上发表,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成书。此前,刘庆曾在《收获》上发表过两部长篇作品,分别是1997年的《风过白榆》和2003年的《长势喜人》。他现任沈阳《华商晨报》执行社长和总编辑,负责经营广告,每天业务繁忙。在接受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专访时,刘庆说,《唇典》是他在周末和假日的时间里“积攒”出来的,因为写作时间不连续,他“每次都要写一遍开头”。
第七届“红楼梦奖”决审委员会对这部作品的评语是,“刘庆的《唇典》是一部气魄宏大的作品,描写乌拉雅族人如何在动乱的世界中挣扎求存,调整了自己与人世的关系……《唇典》是口耳相传时代留下来的经典,生动地呈现了整个族群,在动荡战乱中鲜活的人物列像,以及萨满文化的余晖和没落,是一部史诗般的巨构。”
以往“红楼梦奖”的首奖作品多为名家名作,例如第六届首奖作品阎连科《日熄》、第五届黄碧云的《烈佬传》以及第四届王安忆的《天香》。这一次,“红楼梦奖”为何会颁给一位不那么有名的东北作家?“红楼梦奖”筹委会召集人之一、浸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林幸谦向界面文化解释了这一奖项的评选过程,“决审委员团六名成员经过激烈的讨论和五轮的投票,推选出来(《唇典》为首奖作品)。”
此次获得第七届“红楼梦奖“决审团奖的作品还有连明伟的《青蚨子》、格非的《望春风》、刘震云的《吃瓜时代的儿女们》、王定国的《昨日雨水》和张翎的《劳燕》。至于《唇典》最终胜出的优势,林幸谦说,“(《唇典》)内容和主题很特别突出,语言独特,语感别有魅力,配合萨满玄幻和民族血泪史,交织为史诗的长篇巨构。这是刘庆耗尽前后15年时间才完成的心血作品,可说实至名归。”
本届“红楼梦奖”决审委员包括白睿文(中文小说英语翻译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亚洲语言文化系教授)、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义芝(诗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黄子平(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浸大中文系荣誉教授)、阎连科(小说家;第六届“红楼梦奖”首奖《日熄》作者)和钟玲(小说家及诗人;浸大荣休教授)。浸会大学文学院于2006年创办了“红楼梦奖”,每两年举办一次,旨在奖励出版成书的优秀华文长篇小说,以提升世界各地华文长篇小说的水平,推动创作,首奖奖金为港币30万元。第七届“红楼梦奖”的参赛作品须为8万字以上、于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出版的原创华文小说,颁奖礼将于今年9月举行。
在宣布《唇典》获得“红楼梦奖”的当天,界面文化对作者刘庆进行了专访,与他聊了聊萨满文化与东北式写作。
1、东北历史朝代更迭快,族群传承在于萨满
界面文化:这次《唇典》获得“红楼梦奖”,据你所知,是哪方面推荐送评的?
刘庆:《唇典》是作家出版社推荐上去的。“红楼梦奖”是文学界非常认可的奖,毕竟以往获奖的内地作家都是大作家。作家社报上去之后,香港方面来了一个“征求意见函”,告诉我获得了提名奖,问我参不参加决审奖,还有获奖以后会不会到香港领奖。我当时还是没想到自己会得“红楼梦奖”。
界面文化: 这部书名叫“唇典”,你也曾经在与《收获》责任编辑钟红明的对谈里提到过,这个词是在一部介绍东北文化的书上看到的,那么,为什么要以这个词为开端来写这个作品?
刘庆:“唇典”这个词,也叫“春典”,相当于东北的“行话”、“黑话”。就像在《林海雪原》里,人们一见面就是“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本书是以萨满自述的体例来写的,我也把“唇典”的意义引申为了口口相传之意。东北这个地方,朝代更迭快,文字消失也快:不说渤海国是否有文字,辽代有契丹文,金代有金文,清代有满文,那么这个族群的传承在哪儿呢?我的回答是萨满。
每个家族都有萨满,萨满相当于一个家族的知识分子、占卜师以及医师,同时他还相当于族群的精神领袖。成吉思汗、努尔哈赤都有萨满。此外,萨满也是文化的传承者,萨满的谱系里有祖先神、动物神、雾神、霜神、雪神、山神和树神等五百多种神,现在就剩下了狐仙什么的。萨满的工作方式是占卜、做法,比如说发现哪个人生病了,就过来看这是哪个恶灵来了,然后呼唤善灵降临、压制恶灵。萨满会在家族祭祀的日子,把家族聚在一起,唱本民族的故事。吉林省就总结了很多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其实就是小说,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一代一代口口相传。所以,寻找东北最早的文化,能找到的就是萨满。
界面文化:如果说寻找东北最早的文化,找到的是萨满,那么这个萨满文化跟现在看到的萨满表演有关系吗?
刘庆:没有关系。前几天去世的乌炳安(民俗学家,著有《神秘的萨满世界》)曾讲到过一个话题,现在开发旅游搞祭祀活动,是来一拨客人就祭祀一遍祖先,完全不是原来那么回事了。现在的情况是,东北原住民的东西消失了,移民的也留不下来。我这个小说里有一个军人形象,评论家会说他怎么没有一以贯之的东西,我说,你只要理解张学良就能理解这个人物——张学良是东北人的代表。
我们最早来东北的移民都是要赚了钱走的,这个往深里理解,为什么日本人占领东北这么多年?为什么整个抗联的主体是关内来的知识分子,是杨靖宇、赵一曼这些人?为什么他们有民族气节,而东北本地人参加抗日的不多?原因在于,他们这些人起初就是来讨生活的,这片土地跟他们没有血脉关系。就假设说我是山东人,我是来这干活的,没带家眷,谁给我饭吃,我就跟谁干。
2、粗线条的历史里只有国恨没有家愁
界面文化:你为什么会选择1910年作为小说开始的时间?
刘庆:这是个历史的节点。在1910年,清政府覆灭之后,东北迎来了第一批移民浪潮。东北原来这是满族人的老家,大清入关以后,将东北看成龙兴之地加以保护,保护的办法便是修建柳条边,不准人们进来开垦,东北是他们保留的最后净土。1910年,是东北近代史的开始。
界面文化:你也曾讲过“东北人都是讲故事的高手”,以及东北人有在黑灯瞎火里说故事“说瞎话”的传统,“说瞎话”对你的创作有影响吗?
刘庆:我是1968年出生的,小时候长在农村,冬天五六点天就黑了,还经常停电,又没有其他娱乐活动。东北农村人到一起就吹牛,这叫讲瞎话,吹牛都能吹到“骑着野猪打野猪”。2000年,我们长春的报社搞“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我派记者去山里搜集故事做采访,就遇到了一个人.他叫狼傻子,这是一个山区里的老人,特别会讲故事,编造了很多的故事,说他和俄国人怎么样、朝鲜人怎么样,又怎么抗日。狼傻子不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我们还可以找到很多这样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别的交流方式,只能讲故事。记者回来写了一个采访记,叫《生生死死石林山》,里面能看出来有编造的成分,但这就是我写小说的缘起,我后来也采用了自述的方式。
在东北本地文化以外,移民文化也带来了很多故事。我在小说里讲到了一个大公鸡的故事,这和莫言在去年写的《锦衣》属于同一个故事来源。因为我母亲也是山东人,公鸡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讲的是有一家有一个年轻姑娘,天天都有一个小伙来,其实他是个大公鸡变的。
界面文化:在与钟红明的对谈里,你也曾经提到“大说”写的是大人物大事件,你要写“小说”,具体到小人物的故事。
刘庆:“大和小”我指的是历史的细节。中国的历史是以皇家纪年来书写的,几乎写不到普通人,顶多《烈女传》里会有普通人,也是微乎其微。所以,所有的历史都是粗线条的,像是一句“坑杀赵卒四十万”,就杀了四十万人。那四十万人背后会有多少个家庭,会带来什么剧烈的变动?这都是没有记录的,只有国仇没有家恨。
3、东北冰天雪地无边无际,没有一点幽默是活不下去的
界面文化:你认为现在有东北作家群存在吗?比如说作家迟子建,你们会有共享的记忆和写作素材吗?
刘庆:我觉得大家现在创作不太一样。“东北作家群”这个词最早是说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这批人,这是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创作群体,他们的作品我都很仔细地看过,但是现在东北的作家好像也没有归为一体。比如《额尔古纳河右岸》和我的《唇典》,共同用到的素材,可能只有一个火神,其他没有一处是一样的。我们看到的东西不一样。我估计我写完了萨满,别人也不能再写了,因为我已经穷尽了这个素材——我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研究了东北历史、萨满教研究,还有抗联史。
界面文化:东北文化在当代经常以戏谑性的一面出现,比如小品、二人转等等,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认为“搞笑”的形象会为东北人带来误解吗?
刘庆:东北人为什么有天生的幽默感?我东北家村子里三分之一是山东和河北来逃荒的,我原来以为逃荒的很多。我在2002年回我母亲的老家,发现那个村里跑出来的只有十几家。首先,跑出来的人是有冒险精神的;其次,这些人出来之后见多识广,有很多阅历,我姥爷原来在渤海上跑船的。在东北,冰天雪地,无边无际,非常空旷,没有一点幽默和自嘲是活不下去的。后来的春节晚会也放大了这个特点。也谈不上误解,我出去讲话,他们一听说话就说“你是东北人”,误不误解对东北人来讲无所谓。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