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毛毛
采访:邵毛毛、罗立璇
设计:张鹏飞
7月16日,广播剧《魔道祖师》第一季在猫耳FM平台的播放量突破2000万。
这并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流量数据。改编自墨香铜臭同名小说,广播剧《魔道祖师》由猫耳FM出品、北斗企鹅工作室制作,第一季共14集,全季定价25.9元,前3集提供免费试听。在收费开始的第四集,其单集播放量现已超过200万次,后续付费剧集的平均播放量也基本维持在100万次左右。
“销售情况确实比较不错,但也并非大家根据数据所想象的那样夸张。”猫耳FM创始人邵博说。
但这不影响一个基本判断:中文广播剧作为猫耳FM首个付费声音内容品类的表现已颇为突出。自去年开始,猫耳FM将自制付费广播剧业务优先级提升至最高,除了《魔道祖师》,该平台陆续推出了《撒野》、《武动乾坤》等十余部付费广播剧。
从联动上下游资源到打通后续变现,猫耳FM先一步尝试了中文广播剧的商业化产出模式。要知道,在此之前已有较长发展周期的中文广播剧还基本停留于 “为爱发电”阶段。从免费到商业化,从“散兵游勇”状态的业余兼职制作到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平台方的大力推动更像是在这场实验中投入了酶,一切反应正在加速。
知乎曾有个提问“中文广播剧有发展盈利的可能吗?”,下面只有一个4年前的回答“有可能”。现在,至少在从业者心中,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更肯定和丰富的答案。
一个商业广播剧爆款的诞生
“《魔道祖师》广播剧选声优的时候,我们找了很多人试音。”猫耳FM COO蔡懋说。
今年年初,身为平台内容产品总制片人的她为和该项目制片人、配音导演拉了一个小微信群边讨论边试音,几乎挨个把国内声优圈的配音演员筛选了一遍,“真的是把圈子里面所有人都过了一遍,才敲定了最终的声优名单”。
一般情况下,猫耳FM为所出品广播剧选择配音制作组织时以尊重原著人设为基准。蔡懋说,“我们是根据IP选择合作伙伴的,角色应该是什么样的声线,合作声优工作室擅长什么风格、有哪些适合的声优,这些我们都是比较了解的,有时根本不需要试音。”
《魔道祖师》稍显不同,它属于猫耳FM的S级IP。在所购买IP进入开发制作前,猫耳FM会对广播剧IP等级有个基本划分,蔡懋介绍道,“我们对IP进行S、A、B、C级的判定,不同等级的IP在后续宣传上享受基本一致的待遇,主要区别在于前期成本和资源的投入。”
猫耳FM创始人邵博
这种分级判定主要依据团队的经验。猫耳FM创始人邵博说,“如果这部小说比较火,你想制作出比较好的效果,成本就要高一点;而原作本身比较小众的话,我们就不会投入特别大的预算。”
位列晋江霸王票总榜第二的《魔道祖师》显然属于前者。邵博说,“配音承制方北斗企鹅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也愿意配合我们找外部的顶级配音演员,然后我们根据场景定制了十几首原创BGM,还找了知名的笛子演奏家来录制。”
于是,猫耳FM呈现出了与以往质感不同的广播剧,而这在此前并不常见。
用爱发电
在晋江文学城的网友交流区,有个“优声由色” 板块,因网址后缀数字为52,不少用户将其称之为“52区”。这是有名的“中抓”(中文广播剧)论坛。不同于传统电台广播剧论坛,这里更多是启蒙自“日抓”(日本广播剧)的国内网络广播剧爱好者聚集地。从2011年开始接触广播剧的小温过去也曾时常混迹于此,“这儿当时很火的”。
该论坛是此前广播剧的主要发布渠道。如今在“优声由色”置顶帖“每日出剧清单”中,用户还能找到2010年的总结贴,而高频次出现在出剧名单中的剪刀剧团、决意同人、翼之声等网络配音社团林林总总近50个,不少社团的成立时间甚至可以追溯至2005年。
每次剧组发剧都会有张宣传海报,上面列着staff和cast名单,从配音中的主役、龙套到策划、导演、后期、美工,甚至是ED(片尾曲)的翻唱、填词都有专人负责,分工明确。不同剧组的质量或许参差不齐,但那个长长的名单几乎是标配,紧跟着的是网盘下载和在线收听链接,免费供用户自行“取用”,有时还会明确标注禁止商用。
像这样,网配时代的制作产出是真正意义上的“用爱发电”。 而这种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生产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有时一部网络广播剧在制作过程中将经历主创人员的数次变动,更新周期也不固定。据小温回忆,她此前颇为喜爱的广播剧《纨绔》的主角之一前前后后更换了3位“网配大大”,整部剧的5期内容更新时间横跨2008年至2011年,而这对网络广播剧来说已极为难得。
“这样的速度已经不算慢了,很多广播剧都是几年更一期,而且人家至少完结了,反正当时知道消息的我们都在喜大普奔,还真情实感的在论坛里写长评。有的广播剧可能更着更着就没有了,我喜欢的另一部广播剧只更新了一期就搁置了。”小温又补充了一句,“这在那时都很正常,大家也跳坑习惯了。”
当专业配音行业日渐有组织化,以公司模式运营的声优工作室也开始将广播剧列为内容输出形式之一,例如北斗企鹅在2014年推出了第一个自制广播剧《怒放》,虽保证了制作水准,但同样免费收听的模式并不能使产出具有可持续性。
猫儿娘
猫耳FM试图做出改变。“我们想用商业化运作的方式保障质量、稳定更新和生产声音产品。”创始人邵博说。成立于2014年,这个定位“音频版B站”的二次元声音平台目前已涵盖了广播剧、声优访谈、有声漫画、催眠音频等内容。创始人邵博有着清晰品类拓展和开发的思路。“和B站一样,年轻人喜欢的声音内容我们都要有,但这需要一个逐个完善的过程。”
中文广播剧、有声漫画和催眠音频,这是现阶段猫耳FM定义的三大核心板块。从去年开始,中文广播剧成为团队的优先开发对象。“声音内容的改编来源大致为漫画、小说、动画和游戏。我们之前先做了漫画,因为当时国内的漫画还不像现在这样火,开发成本相对较低,比较适合刚起步的我们。这个版块相对稳定之后,团队就开始考虑用更高成本拿小说IP做中文广播剧了。”邵博向《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解释道。
当大多数音频平台忙着制作有声书时,与上游IP版权方的对接广播剧版权合作的猫耳FM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先发优势。2017年6月,猫耳FM与晋江文学城达成了10部小说的广播剧版权合作,作品包括《撒野》、《青龙图腾》、《二零一三》等。这均是晋江知名作者的头部IP作品,常年盘踞晋江各大排行榜。当时官宣微博中写道,“版权总金额高达七位数。”
实际上,第一批IP版权的选择更多是一种实验性质,结合所合作网站的小说排名热度、粉丝粘度、用户反馈和微博、论坛大V等第三方意见,团队尝试性的从悬疑、侦探、玄幻、末日等不同风格小说中挑选开发作品。之后,猫耳FM又先后两次与晋江文学城达成多部广播剧版权合作,其中包括曾是晋江文学城作品收藏、千字收益、作品总收益全站第一的《魔道祖师》、2017年纯爱佳作盘点榜首的《天宝伏妖录》等。
如果说与晋江文学城的合作主要是为了开发女性向作品,那么猫耳FM与起点中文网、阅文等合作获取《武动乾坤》、《无限恐怖》等版权曾意味着平台男性向内容的补充。邵博说,“我们平台男女用户比例大约为4:6,目前广播剧可能还是以女性向内容为主,还需要一段时间把男性向内容也做起来。”
猫耳FM的优势并不仅仅在于抢占IP资源时的时间优势,更重要的是B站为该平台投资方之一。天然的联系构成了双方多样合作的可能。例如,在7月3日,B站与晋江文学城达成墨香铜臭《天官赐福》、淮上《破云》等5部作品的动漫、游戏化战略合作,而猫耳FM和B站将围绕统一IP进行联动开发,结合不同类型的内容展开合作。
不同于影视平台,猫耳FM面临的是全新的制作模式和国内极度初级的供应链。与之相对的是日本已产业化的声音产品生产体系。作为自上世纪蓬勃发展的声优文化内容组成部分,录制、发行广播剧(DRAMA CD)也是日本声优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并因此衍生出了专业的广播剧制作、培训机构,以及明确的行业上下游分工。
“日本广播剧制作的每个岗位都有专门的人才,专业的配音、编辑、后期、音频制作公司都有,而且行业资源充裕到可以货比三家、竞争上岗。”而国内目前满足制作条件的或许仅有配音这一环节,在去年采访中,团队COO蔡懋表示猫耳FM已和近300家声优工作室达成合作。“可是后期、编剧这些重要制作环节是缺失的,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培养”。
在这个全新的行业,质量的标准或许还无法被具体量化。猫耳FM的解决方案是主要由制片人负责品控。蔡懋说, 广播剧作为内容形式之一,和影视剧一样具有艺术属性,“我们培养的标准是让他们先制作出合格的商业产品,也会为他留下更多的艺术化处理空间,但能否更近一步是要看个人审美和天赋的。总之,培养一个优秀制作人的周期不会短。”
同时,编剧的能力也将直接影响广播剧质量的高低。尊重原作不进行“魔改”,几乎是从业者的共识。改编过程中,“找对感觉”成为了制作关键词。对于现阶段主要被赋予IP衍生品含义的改编广播剧而言,最基础的粉丝便是原著读者,让他们满意则需要把握平衡感。深度广播剧用户小温的回答或许能描述这种微妙的感觉,“之所以喜欢听广播剧,一是想看到喜欢小说的另一种形式衍生品,需要贴合原作,二是希望通过广播剧的演绎听到一个新的故事,也就是保留原作特色的新创作。”
作为平台方甚至部分项目的出品方,猫耳FM成为了这种微妙平衡感的把控者之一。因此平台需要介入到制作过程中,“但具体到每个项目,猫耳FM的参与程度是不一样的”。邵博坦言,猫耳FM目前还在摸索平台的角色,“会在一次次合作中磨合调整”。
新的方向
去年12月,猫耳FM出品的首部付费广播剧《撒野》上线。
实际上,平台启动付费收听模式的决定“有赌博的因素在其中”。邵博也曾纠结过到底该如何处理内容的收听模式,“到底是应该像B站那样买回来动画、纪录片让用户观看,还是说应该像喜马拉雅FM或者得到那样对内容进行收费,当时会有点犹豫”。此前,猫耳FM尝试过类似前者的方式,例如平台拿下了《帝王攻略》的独家版权,由北斗企鹅承制后免费播出。
“我们当时也就一拍脑袋说试试付费,用户很反感的话我们就改。我们之后完全可以参考股东B站的商业化模式,所以投资方对我们目前没有变现要求,先做好内容和用户粘度是关键。”尝试背后或许是移动支付的便利,以及知识付费洗涤下人们对内容买单接受程度的提高让邵博和团队有了试探市场的打算。
猫耳FM的用户们接受了这种模式,“效果还不错”。平台的收费设计模式借鉴自日本,前期放出免费试听内容,后续需支付后收听。而定价基本在购买小说的消费量级内,“超不多是看这部小说需要多少钱,听我们广播剧就花多少。”
自6月1日于猫耳FM独家播出的广播剧《魔道祖师》提供了颇有说服力的验证数据,上线一月时间4期内容点击量突破1000万,仅第四期点击量便为216万,而这期正是付费收听的开始。这也意味着这些点击量数据背后同样裹挟着现实的消费行为。
大批原著粉丝成为了消费主力军。在猫耳FM购买过四五部广播剧的小温认为,目前消费的动力在于身为原作粉丝的友情支持,“愿意付费更多是因为那是我喜欢文章的衍生作品,而且原作粉基本是付费的主力,很少有声优粉、路人粉愿意为广播剧本身氪金的。”
邵博也更愿意将平台中几部广播剧的火爆归结为IP现象。“这个IP本身就火,只要质量跟上,不管改编成动画还是广播剧,它的数据都是碾压。声优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的。”
但无论如何,猫耳FM切实证明了付费广播剧市场的存在。这也让此前多依赖传统配音业务营收的声优工作室有了向新方向发展的可能。北斗企鹅在今年将业务重转移至声音产品制作上,瞬心文化也尝试在今年出品了团队的首个广播剧《残次品》。
瞬心文化成立于2017年4月底,定位为二次元产业IP孵化以及衍生品运营商,具体业务包括IP衍生品开发设计以及声优艺人经纪,旗下签约艺人有商虹、沈磊、黄莺、小连杀、梁达伟、钱文青等。自成立之初,团队便没有打算将局限声优板块业务局限在传统配音上。
“我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听广播剧,日文、中文的都有,所以对我来说只要有条件,就会尝试去做广播剧,而且对于初起步的我们来说,也想沉淀一些作品,所以团队决定自行购买IP,全部包揽整个制作过程。”作为公司广播剧业务板块的总负责人,瞬心文化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唐瑄告诉告诉《三声》(微信公众号ID:tosansheng)。
不过,在去年年底铆足了劲准备去晋江文学城寻找小说IP的唐瑄和团队有些困扰。原本,唐瑄首先锁定了此次要率先改编头部IP作品,“毕竟IP的影响力决定了粉丝流量的基础,而且我们比较看好面向女性向市场的作品”,她还坦言,“我们会全面分析签约的艺人,会从他们擅长的领域考虑,也会想办法为他们创造一些突破和挑战的机会,然后根据这些因素找适合的作品。”
这样一来,在多重既定条件的限制下,唐瑄和制作组面前的选择本来就少了。加之当时猫耳FM、网易云音乐等平台已在储备IP资源,一批头部IP的广播剧改编权相继被售出。“Priest的《残次品》常驻晋江文学城金榜,还曾被评为2017年年度最受欢迎作品,如此头部的IP,我们一开始还纳闷为什么没人买这个。”后来唐瑄有点想明白了,这部未来架空、星际机甲题材的作品“特别难做广播剧”,“打斗戏份多而且主题还涉及了关于人性的探讨,这意味着剧本改编、后期制作都会很复杂。”
但出于对原著的喜爱,《残次品》还是被团队买下,成为瞬心文化的首个自制广播剧。唐瑄表示,从制作角度分析,除去服装、道具、舞美等环节,制作广播剧与组织舞台表演的流程大同小异。首先是敲定编剧搞定剧本,“场景的穿插、画面感的设计,这些问题我们都要反复讨论。有时成品的质量需要剧本与后期结合,以《残次品》广播剧第9期的场景为例,两位主角在毒巢相遇,这个场景感的展现就需要我们在背景音的细节处下功夫。而我们剧本改编的主要坚持是尽量将原著原封不动的呈现,因此《残次品》我们的规划是4季,每季12集。”
瞬心文化演绎总监、广播剧《残次品》导演沈磊(左一)在录音现场
之后剧本将被发送至演员处。瞬心文化分别拥有北京、上海两个团队,此次《残次品》广播剧的录制由上海团队负责,“我们也想尽量让演员们集中在一起录音”。而组织试音、剧本围读会、正式录制等活动均将由导演沈磊安排进行,艺术上的整体把控同样由导演负责。
5月15日,广播剧《残次品》第一季上线,于每周二在猫耳FM独家发布,从第三期开始需付费收听,成为平台付费广播剧内容之一。“实际上我们对这部剧的营收没有那么苛求,”在唐瑄看来,积累商业广播剧制作经验、树立口碑、获得粉丝才是此次策划的核心价值。
而对于猫耳FM来说,增加营收也只是探索的一部分。邵博也没打算把重心全部放在复制爆款上。在他的规划中,猫耳FM的声音品类将继续扩充。哪怕是数据表现稍不足的广播剧,他也打算继续更新下去。“可能开发优先级会稍后置,但我们会继续做,因为内容品类一定是大众向和小众向相结合的,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口味的用户。”
“其实关于付费广播剧,大家都在探索,哪怕是我们目前的制作体系也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明年年底,或许猫耳FM付费广播剧业务的优先级便会降下来。但邵博表示平台对新品类的探索还将继续。
“肯定会是娱乐向的内容。我们想做年轻人喜欢的内容平台,就是让大家来猫耳FM后开心一下嘛。”他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