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原创”机制来袭,一大波公众号“出师未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原创”机制来袭,一大波公众号“出师未捷”

原创机制可能让那些依靠转载、抄袭获得流量,增涨粉丝,来获得广告收益的公众号会纷纷倒下。这些“出师未捷”的公众号的出现,也注定会成为微信媒体类公众号发展史书上的一个注脚。

最近微信发狠,接连向抄袭的公众号发难、频频亮剑。

1月22日:公众平台面向认证的媒体类型公众号公测声明功能;2月1日:微信公众平台推原创保护机制,向抄袭亮剑;2月3日:微信公众平台关于抄袭行为处罚规则的公示。

究其原因,微信团队为什么得这样做? 

张小龙曾在12月11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微信公开课PRO版”上,通过视频来跟大家介绍了关于微信未来的发展:第一点,我们是希望能够鼓励有价值的服务;第二点,我们是希望公众平台能够帮助人们消除地理的限制;第三点,我们希望能够消除中介;第四点,我们希望我们的系统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的;第五点,微信希望搭建一个生态系统;第六点,我们希望我们的公众平台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第七点,关于社交流量;第八点,我们会说所有的考虑都会基于一个前提,就是用户价值第一。

为了保持微信平台内部的健康发展,为了保证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得到传播,微信在这一方面是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的。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显得滞后许多,而一个相对封闭的平台来实施版权保护制度就会容易许多。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首先,保证了有价值信息生产者的利益。在公众平台的发展初期,大多数自媒体都会从其他的渠道转移到微信,可是凭借流量来获得广告收入的商业模式开始后,这些生产者的劳动果实被窃取。自然而然,当这种猖獗的现象愈演愈烈之际势必会造成这些原创者的愤怒离席!

其次,有效地规避了自己的运营成本。当过多的冗杂信息产生,给微信团队自身的运营也增加了很多的不必要的成本。就目前而言,媒体类公众号本来于微信而言就没有太多的直接变现的利益,而是通过媒体的社会价值属性来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当这些传统媒体都纷纷扎根微信公众平台,带来的是注意力经济给与的丰厚回报,这些比直接变现更为宝贵。

所以说,那些依靠转载、抄袭获得流量,增涨粉丝,来获得广告收益的公众号会纷纷倒下。这些“出师未捷”的公众号的出现,也注定会成为微信媒体类公众号发展史书上的一个注脚。

那么,令人担心的问题来了:“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将来是否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因为当传统媒体扎根于微信公众平台时,强大的媒体声音会将小小的个体声音淹没。到时候自媒体是否会沦为唱配角的地步......

不管怎样,现在的微信公众号原创机制,已经成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一块儿“试验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原创”机制来袭,一大波公众号“出师未捷”

原创机制可能让那些依靠转载、抄袭获得流量,增涨粉丝,来获得广告收益的公众号会纷纷倒下。这些“出师未捷”的公众号的出现,也注定会成为微信媒体类公众号发展史书上的一个注脚。

最近微信发狠,接连向抄袭的公众号发难、频频亮剑。

1月22日:公众平台面向认证的媒体类型公众号公测声明功能;2月1日:微信公众平台推原创保护机制,向抄袭亮剑;2月3日:微信公众平台关于抄袭行为处罚规则的公示。

究其原因,微信团队为什么得这样做? 

张小龙曾在12月11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微信公开课PRO版”上,通过视频来跟大家介绍了关于微信未来的发展:第一点,我们是希望能够鼓励有价值的服务;第二点,我们是希望公众平台能够帮助人们消除地理的限制;第三点,我们希望能够消除中介;第四点,我们希望我们的系统是真正的去中心化的;第五点,微信希望搭建一个生态系统;第六点,我们希望我们的公众平台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第七点,关于社交流量;第八点,我们会说所有的考虑都会基于一个前提,就是用户价值第一。

为了保持微信平台内部的健康发展,为了保证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得到传播,微信在这一方面是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的。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显得滞后许多,而一个相对封闭的平台来实施版权保护制度就会容易许多。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首先,保证了有价值信息生产者的利益。在公众平台的发展初期,大多数自媒体都会从其他的渠道转移到微信,可是凭借流量来获得广告收入的商业模式开始后,这些生产者的劳动果实被窃取。自然而然,当这种猖獗的现象愈演愈烈之际势必会造成这些原创者的愤怒离席!

其次,有效地规避了自己的运营成本。当过多的冗杂信息产生,给微信团队自身的运营也增加了很多的不必要的成本。就目前而言,媒体类公众号本来于微信而言就没有太多的直接变现的利益,而是通过媒体的社会价值属性来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当这些传统媒体都纷纷扎根微信公众平台,带来的是注意力经济给与的丰厚回报,这些比直接变现更为宝贵。

所以说,那些依靠转载、抄袭获得流量,增涨粉丝,来获得广告收益的公众号会纷纷倒下。这些“出师未捷”的公众号的出现,也注定会成为微信媒体类公众号发展史书上的一个注脚。

那么,令人担心的问题来了:“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将来是否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因为当传统媒体扎根于微信公众平台时,强大的媒体声音会将小小的个体声音淹没。到时候自媒体是否会沦为唱配角的地步......

不管怎样,现在的微信公众号原创机制,已经成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一块儿“试验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