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董明珠的造车梦,碎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董明珠的造车梦,碎了?

我们至少看到了董大姐的努力。

“我希望给大家一个智能家庭服务,当你走出去开的是格力的汽车,打着格力的手机,遥控着家里的温度,这就是我们给所有人带来的生活的改变。”

—— 董明珠

放眼中外的制造科技界,大佬们多为男性。女性的出现,便显得弥足珍贵。她们本身自带话题性,且闪耀着“女强人”的光芒:格力的董明珠,大概就是当代最耀眼的一位。

我一个肥宅90后汽车编辑,本不该会对一位空调界的女强人如此关注。之所以想去了解她,一是她和雷军的积极互动,二是她还进军了造车领域。

空调梦和手机梦

既然提起了雷布斯,自然要粉一波的。要不是小米等一众国产手机的努力,如今的手机价格绝不会那么便宜,手机普及率也要大打折扣。

不过我绝非是个狂热的“米boy”,所谓“小米生态链(百货店)”我并不感冒,比如说去年上市的“智米空调”,1.5匹卖4399元,比格力、美的还贵,卖给鬼去?!(不过听说即将上市的新米家互联网空调降价到了2199元,也算亡羊补牢。)

董大姐却正好相反,格力空调家大业大,却一度想蹭造手机的“热点”。亲自上阵叫卖不说,每部格力手机开机还加上了自己的“大头贴”,被广为吐槽。可毕竟产品还是要拿实力说话,有限的竞争力导致该手机严重滞销。曝出董大姐只能强制给一众供应商、经销商、甚至格力空调安装工(否则安装工无法使用格力空调的派工系统,影响工作进度)购买,而且半卖半送,才勉强减缓了仓储压力。

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董大姐,这才意识到国内手机市场的蛋糕早已瓜分完毕,而造电动车才是下一个“红海”,能够实现格力的“第二个千亿的增长目标”。

2016年,格力电器拟收购披露收购珠海银隆时,董明珠曾对外解释:格力电器的发展需要电池技术,银隆电池对大巴和公交车来说优势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看中的是电池,我们不造车”。

但对银隆的收购方案最终还是被格力电器的股东们被拦了下来。同年12月15日,董明珠宣布以个人名义入股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并表示“全部的资产都投了进去”。有消息称,董明珠个人投资珠海银隆的资金额约为10亿元,获得珠海银隆约7.46%的股权。

随后近一年来,董大姐加速了银隆的扩张:已在珠海、邯郸、成都等地建立了约11个生产基地,同时处于建设阶段的还有8家。共签下总计约800亿元的7个新能源产业园项目。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几度扩张之下,上周末,南京的银隆果然没让董大姐睡个好觉。

怪事!南京银隆先封后解

7月20日,珠海银隆旗下的南京银隆新能源公司,被江苏省高级任命法院查封,为期3年。至于这次被查封的原因,第一时间就有投资人士猜测:应该是项目规模过大,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开发商垫资的情况,而银隆方面却迟迟还不上这部分垫资,因此被开发商告到法院。

这种猜测不是空穴来风,银隆新能源(南京)产业园于去年4月13日刚刚签约落户溧水经济开发区,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公司注册、立项备案、规划设计,场地平整交付等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据悉,该项目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启停电源等产品,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高达40亿元,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5万辆纯电动商用车、5亿安时动力电池和40万辆汽车启停电源产能,年产值可达146亿元。

舆论的猜测只持续了一个晚上,7月21日,我们就等来了南京银隆项目的负责人何耀龙的回应,他称法院查封的主要原因是该项目的合作单位与银隆在合同履行上存在分歧,双方已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已向法院申请解封,公司运营正常。

法院工作人员正在解封

7月22日,南京银隆项目在被查封两天之后,等来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解封公告,查封危机告一段落。

四面高歌还是四面楚歌?

南京银隆的“化险为夷”,并没有让业界重新乐观起来。因为今年以来,银隆不断被曝出负面新闻,如果这次南京事件算是一个警钟的话,董大姐的世界里早已奏响了蜂鸣器。

1、今年5月份,银隆新能源位于邯郸武安的汽车产业园内,出现大面积停工、员工离职的情况;

2、接着,有媒体曝出,成都市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整车厂,在最近三四个月内一直处于半停工状态;

3、天津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潮自曝:天津银隆目前有价值7亿元的500辆新能源汽车在厂区积压;

4、珠海银隆去年5月开始进入上市前的IPO阶段,但当前上市辅导进度栏显示“辅导终止”,时间为2018年1月17日。这意味着珠海银隆的上市计划遥遥无期。

……

尤记得,在2018年元旦举行的某新年论坛上,董明珠曾公开批评过贾跃亭:“贾跃亭是反面教材,把股民的血汗钱弄没了,带给社会负能量。” 董大姐果然说到做到,没有坑股民,却为难了支持她的幕后大佬们,这个名单从王建林到刘强东,还有阳光人寿、巴士传媒等明星股东们……

那董明珠到底会不会成第二个贾跃亭?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这两个人没有可比性。只要稍微了解下董大姐的发家史,就能明白她是个敢打敢拼、从基层小人物一步步蜕变为企业领袖的,而贾跃亭充其量只能算个挣(pian)钱的。至少现阶段,有国不敢回的那个人,不是董。

另外,关于银隆的好消息也不是没有,今年1-5月,银隆新能源纯电动客车销量2304辆,排名全国第四,市场份额达到7.4%;银隆还专门为京东物流私人订制一批小型货车:车长将近6米,货箱的长度4.1米,搭载了140AH容量的电池组,最高时速可达105公里,预计续航里程为200公里左右。因为车身采用全铝打造,所以整台车的重量才2.7吨 ,非常轻便。

而在更早的去年,银隆方面还曝光过一款名为“广通SUV”的中型电动车,该车型外观酷似福迪揽福,长宽高分别为4771*1870*1828毫米,轴距为2790毫米,配备钛酸锂的电池,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时,最大续航超过200公里。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银隆度过了眼前的困难,拥有电动客车、电动货车造车经验的银隆,推起电动乘用车也不会含糊。

时至今日,董大姐在银隆的个人出资金额就已达1.927亿元,个人持股银隆比例为17.46%,是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加上身上还绑着多位大佬(万达、中集、京东)的出资支持,她要想像当年格力手机那样一甩了之,是绝对不可能全身而退的。

这种背水一战的决心,正如2016年的一次“中国品牌论坛”上,当主持人问到格力未来的发展时,董大姐的斩钉截铁:“格力要做新能源汽车,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到世界最好。”

而目前银隆暴露的种种问题,只能说明造车不是造空调、造手机,干起来更不容易。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至少看到了董大姐的努力,而不像某些PPT造车那样,拿了一个个投资人的钱,实车久久无音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董明珠

  • 格力管理团队换血:董明珠再干三年,接班人浮出水面
  • 科技早报 | 董明珠“不用海归”人才理论惹争议;英特尔或开启史上最大规模裁员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董明珠的造车梦,碎了?

我们至少看到了董大姐的努力。

“我希望给大家一个智能家庭服务,当你走出去开的是格力的汽车,打着格力的手机,遥控着家里的温度,这就是我们给所有人带来的生活的改变。”

—— 董明珠

放眼中外的制造科技界,大佬们多为男性。女性的出现,便显得弥足珍贵。她们本身自带话题性,且闪耀着“女强人”的光芒:格力的董明珠,大概就是当代最耀眼的一位。

我一个肥宅90后汽车编辑,本不该会对一位空调界的女强人如此关注。之所以想去了解她,一是她和雷军的积极互动,二是她还进军了造车领域。

空调梦和手机梦

既然提起了雷布斯,自然要粉一波的。要不是小米等一众国产手机的努力,如今的手机价格绝不会那么便宜,手机普及率也要大打折扣。

不过我绝非是个狂热的“米boy”,所谓“小米生态链(百货店)”我并不感冒,比如说去年上市的“智米空调”,1.5匹卖4399元,比格力、美的还贵,卖给鬼去?!(不过听说即将上市的新米家互联网空调降价到了2199元,也算亡羊补牢。)

董大姐却正好相反,格力空调家大业大,却一度想蹭造手机的“热点”。亲自上阵叫卖不说,每部格力手机开机还加上了自己的“大头贴”,被广为吐槽。可毕竟产品还是要拿实力说话,有限的竞争力导致该手机严重滞销。曝出董大姐只能强制给一众供应商、经销商、甚至格力空调安装工(否则安装工无法使用格力空调的派工系统,影响工作进度)购买,而且半卖半送,才勉强减缓了仓储压力。

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董大姐,这才意识到国内手机市场的蛋糕早已瓜分完毕,而造电动车才是下一个“红海”,能够实现格力的“第二个千亿的增长目标”。

2016年,格力电器拟收购披露收购珠海银隆时,董明珠曾对外解释:格力电器的发展需要电池技术,银隆电池对大巴和公交车来说优势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看中的是电池,我们不造车”。

但对银隆的收购方案最终还是被格力电器的股东们被拦了下来。同年12月15日,董明珠宣布以个人名义入股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并表示“全部的资产都投了进去”。有消息称,董明珠个人投资珠海银隆的资金额约为10亿元,获得珠海银隆约7.46%的股权。

随后近一年来,董大姐加速了银隆的扩张:已在珠海、邯郸、成都等地建立了约11个生产基地,同时处于建设阶段的还有8家。共签下总计约800亿元的7个新能源产业园项目。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几度扩张之下,上周末,南京的银隆果然没让董大姐睡个好觉。

怪事!南京银隆先封后解

7月20日,珠海银隆旗下的南京银隆新能源公司,被江苏省高级任命法院查封,为期3年。至于这次被查封的原因,第一时间就有投资人士猜测:应该是项目规模过大,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开发商垫资的情况,而银隆方面却迟迟还不上这部分垫资,因此被开发商告到法院。

这种猜测不是空穴来风,银隆新能源(南京)产业园于去年4月13日刚刚签约落户溧水经济开发区,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公司注册、立项备案、规划设计,场地平整交付等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据悉,该项目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启停电源等产品,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高达40亿元,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5万辆纯电动商用车、5亿安时动力电池和40万辆汽车启停电源产能,年产值可达146亿元。

舆论的猜测只持续了一个晚上,7月21日,我们就等来了南京银隆项目的负责人何耀龙的回应,他称法院查封的主要原因是该项目的合作单位与银隆在合同履行上存在分歧,双方已通过友好协商解决问题,已向法院申请解封,公司运营正常。

法院工作人员正在解封

7月22日,南京银隆项目在被查封两天之后,等来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解封公告,查封危机告一段落。

四面高歌还是四面楚歌?

南京银隆的“化险为夷”,并没有让业界重新乐观起来。因为今年以来,银隆不断被曝出负面新闻,如果这次南京事件算是一个警钟的话,董大姐的世界里早已奏响了蜂鸣器。

1、今年5月份,银隆新能源位于邯郸武安的汽车产业园内,出现大面积停工、员工离职的情况;

2、接着,有媒体曝出,成都市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的整车厂,在最近三四个月内一直处于半停工状态;

3、天津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潮自曝:天津银隆目前有价值7亿元的500辆新能源汽车在厂区积压;

4、珠海银隆去年5月开始进入上市前的IPO阶段,但当前上市辅导进度栏显示“辅导终止”,时间为2018年1月17日。这意味着珠海银隆的上市计划遥遥无期。

……

尤记得,在2018年元旦举行的某新年论坛上,董明珠曾公开批评过贾跃亭:“贾跃亭是反面教材,把股民的血汗钱弄没了,带给社会负能量。” 董大姐果然说到做到,没有坑股民,却为难了支持她的幕后大佬们,这个名单从王建林到刘强东,还有阳光人寿、巴士传媒等明星股东们……

那董明珠到底会不会成第二个贾跃亭?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这两个人没有可比性。只要稍微了解下董大姐的发家史,就能明白她是个敢打敢拼、从基层小人物一步步蜕变为企业领袖的,而贾跃亭充其量只能算个挣(pian)钱的。至少现阶段,有国不敢回的那个人,不是董。

另外,关于银隆的好消息也不是没有,今年1-5月,银隆新能源纯电动客车销量2304辆,排名全国第四,市场份额达到7.4%;银隆还专门为京东物流私人订制一批小型货车:车长将近6米,货箱的长度4.1米,搭载了140AH容量的电池组,最高时速可达105公里,预计续航里程为200公里左右。因为车身采用全铝打造,所以整台车的重量才2.7吨 ,非常轻便。

而在更早的去年,银隆方面还曝光过一款名为“广通SUV”的中型电动车,该车型外观酷似福迪揽福,长宽高分别为4771*1870*1828毫米,轴距为2790毫米,配备钛酸锂的电池,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时,最大续航超过200公里。

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银隆度过了眼前的困难,拥有电动客车、电动货车造车经验的银隆,推起电动乘用车也不会含糊。

时至今日,董大姐在银隆的个人出资金额就已达1.927亿元,个人持股银隆比例为17.46%,是为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加上身上还绑着多位大佬(万达、中集、京东)的出资支持,她要想像当年格力手机那样一甩了之,是绝对不可能全身而退的。

这种背水一战的决心,正如2016年的一次“中国品牌论坛”上,当主持人问到格力未来的发展时,董大姐的斩钉截铁:“格力要做新能源汽车,一定要做,而且要做到世界最好。”

而目前银隆暴露的种种问题,只能说明造车不是造空调、造手机,干起来更不容易。实事求是地说,我们至少看到了董大姐的努力,而不像某些PPT造车那样,拿了一个个投资人的钱,实车久久无音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