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港单人木偶戏
茂名木偶戏俗称“鬼仔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主要分大、中、小班三种类型,茂港单人木偶戏属其中的小班木偶戏,相传于明朝万历年间从中原传入,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单人木偶戏表演时由一名艺人操作,表演难度非常大;木偶的造型及制作十分讲究,多选用质地细软的枝松木精雕细刻而成,面部采用变形夸张的艺术手法彩绘装璜,口眼皆可活动,仪态传神逼真,栩栩如生。经过400多年的演变发展,茂港单人木偶戏在茂名木偶戏行业中独树一帜。
单人木偶戏装备少,布台简单,一担戏箱就可以装完全副家当,一张方桌一个舞台,素有“两杆青竹歌前贤,方丈舞台砺后人”的美誉。一班单人木偶戏有三十来个木偶,角色分“生、旦、丑、公、婆、净”等十大行当,脸谱各异;唱腔多为七言句或十言句,在当地民歌基础上吸收粤剧唱腔发展形成,同时以锣、鼓、钹、木鱼伴奏,有完整击乐规范,唱、念、做、打皆由一人完成;演出剧目以传统故事和当地传说故事为主,特别是近代,茂港木偶戏艺人在传统基础上大胆创新,创作了一批反映新时代人物思想为主题的新剧本,为丰富当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单人木偶戏舞台简单,成本低廉,十分适宜在农村流动表演,艺人集弄舞木偶、打击锣鼓、念唱台词于一身,具有极强的技巧性和观赏性。剧本内容以宣扬忠、孝、仁、义、礼传统思想和反映才子佳人、将相帝王故事为主。唱腔抑扬优美,极具地方特色。
茂港单人木偶戏历史源远流长,是广东民族民间艺术重要品类之一,是一种延伸性、继承性和群众性很高的地方传统艺术,在民间极受欢迎。其人物道具精巧传神,表演技艺纯熟巧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研究价值。单人木偶戏传播的忠、孝、仁、义、礼等优秀传统观念,对现代社会仍有深远的教育意义,特别经过传承发展,茂港单人木偶戏被赋予了新的思想内涵,在新一轮文化发展潮中呈现了新的生命力。保护单人木偶戏对传承发展民间民俗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有着重要意义。
花朝戏
明、清时期,紫金县乡间流行一种叫“神朝”的祭祀形式。巫师分扮觋公觋婆,一敲锣,一舞扇,在唢呐锣鼓的伴奏下唱歌,作“告神”、“点兵”等舞蹈动作。后来,一些艺人为了取悦观众,往往在做完神朝之后还要说笑话,做些滑稽动作,并把生活中梳妆、打扮加以夸张,配上小曲演唱。清光绪年间,更有艺人根据客家地区的民情风俗,赋上人物情节和简单的故事以这类演唱,形成一种戏剧形式。因这演出谐趣花俏,故乡人称为“花朝”。所以,花朝戏其实是在“神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戏剧种。
花朝戏形成前后,花朝戏艺人从其它剧种中吸收了大量剧目故事、小调和表演技艺,从而使花朝戏的艺术表现力得到明显提高,花朝戏的足迹遍及紫金、五华、惠阳、河源、龙川、兴宁、海丰、陆丰等客家地区。
1958年,随着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紫金县花朝戏剧团的建立,一批新文艺工作者进入剧团工作,花朝戏进入长足发展时期。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工作方针指引下,新老文艺工作者努力探索花朝戏改革创新道路:开始建立了编剧、导演、编曲、舞美设计体制,使剧目生产纳入有序、规范轨道;大力开展新剧目创作、传统戏整理改编和移植外地剧本工作,丰富上演剧目;为适应剧目题材多样、演出规模扩大的需要,大胆打破“三小戏”体制的局限,建立更细的脚色行当分工体制,并吸收水袖身段功加以运用;唱腔音乐在采用曲牌联缀形式的同时,尝试运用板式变化来设计新腔,以丰富剧种音乐的表现力。近半个世纪实践证明,花朝戏的改革创新努力是卓有成效的。《卖杂货》等传统戏,经过整理加工后长演不衰,《苏丹》等数以百计的创作、移植剧目源源不断搬上舞台。经过几代艺术工作者的努力,花朝戏已从昔日的“三小戏”逐步发展成为行当、声腔、表演日臻成熟的地方戏曲剧种。花朝戏的艺术成果,还有她所体现的客家地区人文精神、民俗民间文化形态,以及宗教与戏剧起源、戏剧活动关系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得到社会重视和认同,其有关材料已被收入《中国戏曲志·广东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2006年,花朝戏被评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秦戏
西秦戏,源自西秦腔,明末流入海陆丰后,经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逐渐游离本腔而自立门户,形成别具风格和特色的剧种。清道光年间,海丰举人黄汉宗就有《竹枝词》赞曰:「十月山村人谢神,梨园最好演西秦。声容近数兴华旦, 未许东施强效颦。」其音乐唱腔为齐言对偶句的板式变化体,有老生、武生、文生、正旦、花旦、红面、乌面、公末、丑、婆等10个表演行当。主要声腔是正线和西皮、二黄,还有少量昆腔与杂调、唱念均用中州音韵,剧目有武戏700多出,文戏400多出,表演风格粗犷、豪放、激昂、雄浑,长于武打。著名演员有曾月初、刘宝凤等。
粤剧(吴川粤剧南派艺术)
粤剧俗称“广班戏”、“红船班”及“广府大戏”,是以广东方言演唱的地方传统戏剧。“粤剧南派艺术”是粤剧传统表演体系中极富个性的流派,现在主要流行于广东“下四府”(今湛江市、茂名市)一带。吴川市粤剧团的表演保留典型的粤剧南派艺术表演特色,是粤剧南派艺术代表性的传承演艺团体。
与省港班精于唱做文场不同,“粤剧南派艺术”更擅长文武场、武功戏,俗称“过山班”,其中融合了南派武术与戏曲形体表演,形成了南派粤剧极富个性的表演特色。“粤剧南派艺术”特别注重武戏程式和丰富的排场,以彰显人物的粗犷豪放、英姿勇猛。其表演动作刚劲有力,舒张幅度大,有较规范的程式;唱腔以霸腔为主,高昂、雄亮、道白铿锵有力,字字千斤、句句火爆;配以传统的高边锣、大钹、大笛、硬弓、短筒等器乐伴奏,使得舞台气氛激烈,催人振奋。
“粤剧南派艺术”以做功见长,以南方民间武术为基础身段,将龙、蛇、虎、豹、鹤、狮、象、马、猴、彪等武术套路融入舞台打斗动作中,使每个动作刚劲、硬槌硬马,从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适合于舞台表演的武技,其静与动比例恰当,形神兼备,更具感染力。
粤剧南派艺术是粤剧重要的表演艺术流派之一,是研究粤剧历史渊源、宗教信仰、程式武技、演艺流派的重要依据,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它多以武术为基础,练功十分辛苦,而且危险性大。故此,目前很多高难度动作,如“吐血”、“呕酒”、“喷火”、“大过山”、“竹杠转肚”、“高台骑人大翻”、“飞标”、“吊辫”等南派绝技已经失传。如不加以抢救、挖掘与扶持,粤剧南派艺术将面临濒危的境地。
来源:广东省文化馆
原标题:传统戏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