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行走的“粤文化招牌”广东人的普通话为什么是个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行走的“粤文化招牌”广东人的普通话为什么是个谜?

在广东,无论是白话、潮汕话还是客家话,都把精髓留在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呼吸里。广东人口中那些特别又历史悠久的广式词汇、俗语,甚至无法摆脱的语音语调,都是他们魅力的标记之一。

如题,“煲冬瓜”对于广东人来说,或多或少总是一项“难度挑战”。

 

众所周知,“扑腾发”,不是,“普通话”(Standard Mandarin)是已经具备了法律地位的中国通用语言。依照的是北京市和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口音标准。

北方方言虽然是现今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但南方汉语的独特差异性也是不可忽略的。

比如历史上因为远离中原从而保留了较完整的古汉语特点的粤方言、闽方言和客家方言。这三者混合存在于广东省内,与“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相对应。

 

因为本土方言太过“强势”,广东日益成为众人眼中普通话口音泛滥的“重灾区”,广东人说起普通话来,分分钟好似“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

那么城画君忍不住想问了,广东人说普通话的口音究竟能有多奇怪?

身处广州的小Y说,别的还好,但有的时候跟广东朋友们一起点菜真是太尴尬了!

原本以为“咖喱娘惹鸡”这种快速拼接n、l的菜名已经算是“人艰不拆”级别的了,但某次听到朋友坦然对老板说出“来一份‘牛郎’面”(牛腩面)的时候,小Y还是忍不住虎躯一震。

虽然普通话中的鼻音韵母n和ng区分明显,但在方言中,前后鼻音却很难分辨。比如an—ang,en—eng就成了讲闽方言的广东潮汕人的死穴。

 

▲台湾画师Duncan当肯的作品《字典里没有ㄢ的朋友》(ㄢ在汉语拼音方案中相当于韵母“an”)

而讲白话和客家话的广东人也未能幸免,他们大多数同样对鼻音韵母in—ing毫无感觉……比如以下这个 “车祸”现场范例:

店员:“您的桌号是87,我先清理一下哦。”

顾客:“什么?亲我一下?”

橙橙还记得她刚跟男朋友阿C在一起的时候,有一次指着照片给阿C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们,说:“这几个都是可爱的小仙女儿~” 来自东北的她说儿化音流畅得就像在雪地滑行。

而阿C是广州人,听完之后立刻接了一句,“你也是我的‘小仙女鹅’啊!”

没错,不是天上飞的“小仙女儿”,而是地上跑的“小仙女鹅”。橙橙又气又笑,原来在大广东,仙女真的会下凡的!

这也是广东人讲普通话的一个明显bug——说得比较生硬,没有语音起伏,且很难发出儿化音和轻声。

普通话中的“儿”其实不是一个单独音节,而是附加在音节末尾的卷舌音,正确的读法是从前面的音节自然滑落到“儿”。

但广东人会将“儿”字割裂出来发音,而且还……不卷舌。只发“e”的音,不发后面的“r”,听起来自然就一言难尽了。

说实话,城画君也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地方的人说话能像广东人一样加那么多句末语气助词。这些词也成了他们平时说话惯用的“后缀”,就算从方言转换到普通话,也很难去掉。

 

比如粤语的“喇” [la],一般表示时间或动作的完成。在广式普通话中通常会切换成最常见的“啦”。

——佢食咗饭喇 (他

而另一个语气词“啫” [ze](有时亦作“嗻”),意为“而已”,也是广东人的嘴边爱宠。但无论是原汁原味的粤语,还是广式普通话,“啫”听起来都表达了一种委婉、对抗性的情绪。

——我十分钟冇复你啫!(我(只不过)十分钟没回复你而已嘛 )

所以城画君的友情建议是:“嗻/啫”字最好谨慎使用,否则一不小心就要在争吵的危险边缘试探了。

而粤语的语气助词“嚟 ” [lei gaa]在普通话中也有体现,“直译”过来就是句末口头语“来的”。

——呢啲系乜嘢嚟?(这些是什么东西来的?)

这同样是一个情绪表达十分强烈的语气词,读的时候都可以自动脑补出一脸的嫌弃和怀疑。

至于普通话里张口就来的语气词“啊”,在粤语里也一样表达疑问和强调语气。此外还有粤语专属的特殊疑问语气词,如“咩” [me],“话” [wa] 。

所以这几个词在情绪表达上又有什么区别?多说无益,直接来看下面这道

“七夕表白”送分(命)题

A. 其实我都几中意你嘅,你中唔中意我啊? [其实我很喜欢你的,你喜不喜欢我啊?]

(真诚中透着期待,句末的“啊”也表达着恰如其分的小羞涩,城画君觉得很OK)

B. 我都话我中意你咯,你中唔中意我啫?[我都说我喜欢你咯,那你喜不喜欢我?]

(漫不经心的随便语气在“咯“、“啫“中体现无疑了)

C. 你讲乜话?唔中意我?你讲笑咩?[你说啥?不喜欢我?开玩笑吧!]

(这个,城画君只能说,请问你是霸道总裁吗?不是?那这样表白真是吓skr人!)

这不是全部,还有一个走位飘忽的“先”,它的用法也充分展现了广式普通话的博大精深与自成一派。

 

比如大家常常从广东朋友们口中听到的“我走先”、“食饭先”,就是“先”字在句末表示时间先后的用法。

而另一种则是表示加强语气,这时句末的“先”字就近似普通话中的“到底”,有一种不耐烦、质疑的语气。

——我同你前度,边个最靓先?(我跟你前任,(到底)哪个更漂亮先?)

这道题……对不住,城画君还是先行告辞了。

广东人讲不好普通话,有时候不是因为普通话太难学,而是因为对于方言母语的惯性已经形成。比如广东话里根深蒂固存在着的各种“专用词汇”和“专用语法”。

虽然“遮”(雨伞)、“倾计”(聊天)这样的粤语词很少直接出现在广式普通话里,但像“打边炉”(吃火锅)、“拍拖”(谈恋爱)、“好彩”(幸运)一类大众较容易理解的广式方言词,被直接引用率还是很高的。

▲部分广东话专用词汇、语法与普通话的比较

而且除了使用本土词汇和独特语法,广东人讲普通话也习惯化用一些外来词,尤其是英语音译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广东朋友出省旅游,一开口就会被人认出来……

毕竟,如果指着山东大李子问老板:“这个布霖几多钱”,听起来确实是很港腔很广式啦。

▲粤语音译音源外来词列表(来源见文末资料⑩)

但是经过长时间蕴养之后,外来词在使用中已经“广东本土化”了。广东人脱口而出的“买飞(fee)”、“打波(ball)”不是在有意复制时髦,而恰恰是他们身上融合了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独特气质的体现。

上述案例其实已经说明了“广东人究竟为什么说不好普通话”这一江湖悬案,城画君再来帮大家总结一下就是:

1.方言母语的“干扰”。广东人在说普通话的时候会习惯性套用方言母语(白话、客家话、潮汕话)的模式或规则,比如专有词汇和独特语法等。退一大步说,即使说话人没有明显的语汇特征,但方言母语的“隐性”或者“潜在”影响因素,比如发音方式、语调语速等,仍然给人一种“你是广东人吧”的强烈辨识度。

2.与使用普通话的环境与频率有关。大部分广东人说普通话的场合集中在学校、公司等非母语使用地,长时间“浸入式“使用的仍然是自己的方言。因此广东人的普通话使用率不能算很高,和真正的北方方言“学习碰撞”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就始终keep住了自己的原汁原味……

3.很高的自我文化认同感。其实就算被认出有方言口音……广东朋友们也没觉得有多“大件事”。因为他们所说的不标准广式普通话背后的各种方言,实际上源自“岭南原生汉语”。在历史的发展演化中,岭南方言甚至对占据中心地位的“北方汉语”也产生过一定的“扩散”影响力。而说着如此强大语言的广东人,就算实在说不好普通话,那也“是但啦(随便啦)”!

在大广东,无论是白话、潮汕话还是客家话,都把精髓留在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呼吸里。广东人口中那些特别又历史悠久的广式词汇、俗语,甚至无法摆脱的语音语调,都是他们魅力的标记之一嘛。

可见那些混淆zh、ch、sh、j、x、s的可爱广东人,其实是一块行走的“粤文化招牌”来的,不跟他们好好做朋友说得过去吗?

参考资料:

[1]袁家骅. 汉语方言概要[M]. 语文出版社, 2006.

[2]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 [ M] .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3]甘于恩,简倩敏.广东方言的分布[J].学术研究,2010(09):140-150+160.

[4]麦耘.从粤语的产生和发展看汉语方言形成的模式[J].方言,2009,31(03):219-232.

[5]邓思颖.粤语疑问句末“先”字的句法特点[J].中国语文,2006(03):225-232+287-288.

[6]汤志祥.论20世纪末粤语对汉语和汉文化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2):37-42.

[7]黄年丰.广东方言视域下的普通话教学[J].肇庆学院学报,2018,39(03):62-65.

[8]卓燕华.浅谈广东人如何学普通话[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151-153.

[9]朱月明.普通话与广东话口语词汇、语法差异比较、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04):79-81.

[10]周雪华.从粤语的英源外来词探析广府文化的内涵[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04):69-72.

来源:城市画报

原标题: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行走的“粤文化招牌”广东人的普通话为什么是个谜?

在广东,无论是白话、潮汕话还是客家话,都把精髓留在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呼吸里。广东人口中那些特别又历史悠久的广式词汇、俗语,甚至无法摆脱的语音语调,都是他们魅力的标记之一。

如题,“煲冬瓜”对于广东人来说,或多或少总是一项“难度挑战”。

 

众所周知,“扑腾发”,不是,“普通话”(Standard Mandarin)是已经具备了法律地位的中国通用语言。依照的是北京市和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的口音标准。

北方方言虽然是现今使用人数最多的方言,但南方汉语的独特差异性也是不可忽略的。

比如历史上因为远离中原从而保留了较完整的古汉语特点的粤方言、闽方言和客家方言。这三者混合存在于广东省内,与“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相对应。

 

因为本土方言太过“强势”,广东日益成为众人眼中普通话口音泛滥的“重灾区”,广东人说起普通话来,分分钟好似“蓝天白云,晴空万里,突然暴风雨”……

那么城画君忍不住想问了,广东人说普通话的口音究竟能有多奇怪?

身处广州的小Y说,别的还好,但有的时候跟广东朋友们一起点菜真是太尴尬了!

原本以为“咖喱娘惹鸡”这种快速拼接n、l的菜名已经算是“人艰不拆”级别的了,但某次听到朋友坦然对老板说出“来一份‘牛郎’面”(牛腩面)的时候,小Y还是忍不住虎躯一震。

虽然普通话中的鼻音韵母n和ng区分明显,但在方言中,前后鼻音却很难分辨。比如an—ang,en—eng就成了讲闽方言的广东潮汕人的死穴。

 

▲台湾画师Duncan当肯的作品《字典里没有ㄢ的朋友》(ㄢ在汉语拼音方案中相当于韵母“an”)

而讲白话和客家话的广东人也未能幸免,他们大多数同样对鼻音韵母in—ing毫无感觉……比如以下这个 “车祸”现场范例:

店员:“您的桌号是87,我先清理一下哦。”

顾客:“什么?亲我一下?”

橙橙还记得她刚跟男朋友阿C在一起的时候,有一次指着照片给阿C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们,说:“这几个都是可爱的小仙女儿~” 来自东北的她说儿化音流畅得就像在雪地滑行。

而阿C是广州人,听完之后立刻接了一句,“你也是我的‘小仙女鹅’啊!”

没错,不是天上飞的“小仙女儿”,而是地上跑的“小仙女鹅”。橙橙又气又笑,原来在大广东,仙女真的会下凡的!

这也是广东人讲普通话的一个明显bug——说得比较生硬,没有语音起伏,且很难发出儿化音和轻声。

普通话中的“儿”其实不是一个单独音节,而是附加在音节末尾的卷舌音,正确的读法是从前面的音节自然滑落到“儿”。

但广东人会将“儿”字割裂出来发音,而且还……不卷舌。只发“e”的音,不发后面的“r”,听起来自然就一言难尽了。

说实话,城画君也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地方的人说话能像广东人一样加那么多句末语气助词。这些词也成了他们平时说话惯用的“后缀”,就算从方言转换到普通话,也很难去掉。

 

比如粤语的“喇” [la],一般表示时间或动作的完成。在广式普通话中通常会切换成最常见的“啦”。

——佢食咗饭喇 (他

而另一个语气词“啫” [ze](有时亦作“嗻”),意为“而已”,也是广东人的嘴边爱宠。但无论是原汁原味的粤语,还是广式普通话,“啫”听起来都表达了一种委婉、对抗性的情绪。

——我十分钟冇复你啫!(我(只不过)十分钟没回复你而已嘛 )

所以城画君的友情建议是:“嗻/啫”字最好谨慎使用,否则一不小心就要在争吵的危险边缘试探了。

而粤语的语气助词“嚟 ” [lei gaa]在普通话中也有体现,“直译”过来就是句末口头语“来的”。

——呢啲系乜嘢嚟?(这些是什么东西来的?)

这同样是一个情绪表达十分强烈的语气词,读的时候都可以自动脑补出一脸的嫌弃和怀疑。

至于普通话里张口就来的语气词“啊”,在粤语里也一样表达疑问和强调语气。此外还有粤语专属的特殊疑问语气词,如“咩” [me],“话” [wa] 。

所以这几个词在情绪表达上又有什么区别?多说无益,直接来看下面这道

“七夕表白”送分(命)题

A. 其实我都几中意你嘅,你中唔中意我啊? [其实我很喜欢你的,你喜不喜欢我啊?]

(真诚中透着期待,句末的“啊”也表达着恰如其分的小羞涩,城画君觉得很OK)

B. 我都话我中意你咯,你中唔中意我啫?[我都说我喜欢你咯,那你喜不喜欢我?]

(漫不经心的随便语气在“咯“、“啫“中体现无疑了)

C. 你讲乜话?唔中意我?你讲笑咩?[你说啥?不喜欢我?开玩笑吧!]

(这个,城画君只能说,请问你是霸道总裁吗?不是?那这样表白真是吓skr人!)

这不是全部,还有一个走位飘忽的“先”,它的用法也充分展现了广式普通话的博大精深与自成一派。

 

比如大家常常从广东朋友们口中听到的“我走先”、“食饭先”,就是“先”字在句末表示时间先后的用法。

而另一种则是表示加强语气,这时句末的“先”字就近似普通话中的“到底”,有一种不耐烦、质疑的语气。

——我同你前度,边个最靓先?(我跟你前任,(到底)哪个更漂亮先?)

这道题……对不住,城画君还是先行告辞了。

广东人讲不好普通话,有时候不是因为普通话太难学,而是因为对于方言母语的惯性已经形成。比如广东话里根深蒂固存在着的各种“专用词汇”和“专用语法”。

虽然“遮”(雨伞)、“倾计”(聊天)这样的粤语词很少直接出现在广式普通话里,但像“打边炉”(吃火锅)、“拍拖”(谈恋爱)、“好彩”(幸运)一类大众较容易理解的广式方言词,被直接引用率还是很高的。

▲部分广东话专用词汇、语法与普通话的比较

而且除了使用本土词汇和独特语法,广东人讲普通话也习惯化用一些外来词,尤其是英语音译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广东朋友出省旅游,一开口就会被人认出来……

毕竟,如果指着山东大李子问老板:“这个布霖几多钱”,听起来确实是很港腔很广式啦。

▲粤语音译音源外来词列表(来源见文末资料⑩)

但是经过长时间蕴养之后,外来词在使用中已经“广东本土化”了。广东人脱口而出的“买飞(fee)”、“打波(ball)”不是在有意复制时髦,而恰恰是他们身上融合了岭南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独特气质的体现。

上述案例其实已经说明了“广东人究竟为什么说不好普通话”这一江湖悬案,城画君再来帮大家总结一下就是:

1.方言母语的“干扰”。广东人在说普通话的时候会习惯性套用方言母语(白话、客家话、潮汕话)的模式或规则,比如专有词汇和独特语法等。退一大步说,即使说话人没有明显的语汇特征,但方言母语的“隐性”或者“潜在”影响因素,比如发音方式、语调语速等,仍然给人一种“你是广东人吧”的强烈辨识度。

2.与使用普通话的环境与频率有关。大部分广东人说普通话的场合集中在学校、公司等非母语使用地,长时间“浸入式“使用的仍然是自己的方言。因此广东人的普通话使用率不能算很高,和真正的北方方言“学习碰撞”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就始终keep住了自己的原汁原味……

3.很高的自我文化认同感。其实就算被认出有方言口音……广东朋友们也没觉得有多“大件事”。因为他们所说的不标准广式普通话背后的各种方言,实际上源自“岭南原生汉语”。在历史的发展演化中,岭南方言甚至对占据中心地位的“北方汉语”也产生过一定的“扩散”影响力。而说着如此强大语言的广东人,就算实在说不好普通话,那也“是但啦(随便啦)”!

在大广东,无论是白话、潮汕话还是客家话,都把精髓留在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呼吸里。广东人口中那些特别又历史悠久的广式词汇、俗语,甚至无法摆脱的语音语调,都是他们魅力的标记之一嘛。

可见那些混淆zh、ch、sh、j、x、s的可爱广东人,其实是一块行走的“粤文化招牌”来的,不跟他们好好做朋友说得过去吗?

参考资料:

[1]袁家骅. 汉语方言概要[M]. 语文出版社, 2006.

[2]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 [ M] .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3]甘于恩,简倩敏.广东方言的分布[J].学术研究,2010(09):140-150+160.

[4]麦耘.从粤语的产生和发展看汉语方言形成的模式[J].方言,2009,31(03):219-232.

[5]邓思颖.粤语疑问句末“先”字的句法特点[J].中国语文,2006(03):225-232+287-288.

[6]汤志祥.论20世纪末粤语对汉语和汉文化的影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2):37-42.

[7]黄年丰.广东方言视域下的普通话教学[J].肇庆学院学报,2018,39(03):62-65.

[8]卓燕华.浅谈广东人如何学普通话[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151-153.

[9]朱月明.普通话与广东话口语词汇、语法差异比较、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04):79-81.

[10]周雪华.从粤语的英源外来词探析广府文化的内涵[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04):69-72.

来源:城市画报

原标题:点解广东人讲唔好普通话?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