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那个给我们带来查理·布朗和史努比的画家,已经离开15年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那个给我们带来查理·布朗和史努比的画家,已经离开15年了

数十年来,不论世界的潮流如何变化,舒尔茨笔下的故事永远给读者略带一点羞怯的惬意,如同巴里笔下的梦幻岛,这里没有讽刺与意识形态,只有诙谐笔调下的激励人心。

失败者遍地尽是,但失败到举世皆知,这样的人物里肯定少不了一位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先生。称他先生,其实他只是一毛头小孩,以其创造者查尔斯•舒尔茨(Charles Schulz)动笔之日算起,这位出生在漫画里的小男孩足足已有65岁高龄。而今年同样是舒尔茨先生谢世15周年。

倘若查理•布朗活在现实,很难找到比他运气更坏的男孩。这位三年级的小学生爱打棒球,生涯成绩2胜930败;他会羞涩得将午餐袋套在头上,却总是发现他暗恋的红发女孩并没望他多久;暗恋他的假小子露茜总以在所有场合不留余地打败查理的怪异方式掩饰爱意。查理•布朗就像丘吉尔家的座右铭里描述的那类人:“忠诚,然而却不走运。”即便是那只满口格言、名叫史努比的米格鲁猎兔犬对查理的困窘也无可奈何。

这些故事有趣并且暧昧,它们都被忠实记录于一本名叫《花生》(Peanuts)的漫画里。

《花生》漫画选页。图片来源:网络

就是这本充满暗恋隐喻和一事无成气质的漫画,在自舒尔茨动笔直至去世的50年中,被翻译成了至少21种语言,在75个国家的2600多种刊物上进行过连载。有人说曾经每天有三亿六千万名读者是在《花生》漫画的陪伴下度过消遣的时光的。

舒尔茨的漫画以小孩的生活为题材,他坚信要画出有趣的漫画,精心设计每一个故事,对所有人物均倾注了难以估量的创作热情,他既是作者,也是漫画的首批读者,舒尔茨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以小孩观察成人世界的角度寄存于这部虚构的故事中,数十年来,不论世界的潮流如何变化,舒尔茨笔下的故事永远给读者略带一点羞怯的惬意,如同巴里笔下的梦幻岛,这里没有讽刺与意识形态,只有诙谐笔调下的激励人心。这是花生漫画迥异于政治意味浓厚的《丁丁历险记》及《蓝精灵》的地方。

舒尔茨在对付这部漫画的名字时,曾做出过一系列尝试,例如《伙伴们》(LI’I Folks)、《小乡巴佬》(Little Folks)、甚至《塔克武士》(Tack),但最终美国联合图片公司(UFS)在对这部漫画试图进行推销时,选择了一个颇让人们觉得有趣的名字《花生》(Peanuts)。出版商们认为这个书名短小精悍、琅琅上口,事实上读者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舒尔茨本人对此十分不满,他并不掩饰对图书编辑们的埋怨:“在为漫画取名时,人人都试图假装自己是专家。”

查尔斯•舒尔茨作为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漫画家而受到广泛的认可,他的作品也是漫画史上首部多角色的系列漫画,其后的许多漫画家都声称受到过舒尔茨的影响与启发。比尔•沃特森(Bill Watterson)在2007年甚至认为:“是《花生》定义了现代漫画。”

查尔斯•舒尔茨1922年出生在明尼苏达州,他的叔叔从小喊他“Sparky”,意思是机灵鬼。不过从他的早年经历中,这个大萧条时代成长起来的男孩并未在成年之前表现出太多绘画创作上的天分,在他就读一个艺术学校函授课程的结业日子里,“儿童绘画”这门课舒尔茨仅拿到了C+的成绩。但毫无疑问,舒尔茨很早就爱上漫画。

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粗暴的介入了所有美国人的生活,1943年的时候,舒尔茨的母亲去世,同年舒尔茨应征入伍,他作为第20装甲师的一名上士被派往欧洲战场,军队的生活带给舒尔茨很大的转变,他从一个普通军士成长为指挥一个点50口径机枪班的班长。舒尔茨在大战的最后两年得到了身体和心灵的历练。

战后,舒尔茨回到明尼阿波利斯进入一所学校开始了一段教师生涯,他在这一时期开始绘画,并且结识了一批后来影响他漫画创作的人物,例如那个在查理•布朗脑海里挥之不去的红发女孩。不论如何,坚持创作的舒尔茨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自己的漫画作品。

年轻时的查尔斯·舒尔茨和他笔下的查理·布朗。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并无证据证明查理•布朗的所有倒霉事在作者舒尔茨身上都存在镜像,但查理的不少特质的确取自作者本身,除了查理•布朗单恋的红发女孩来自舒尔茨的早年记忆外,舒尔茨同查理•布朗一样,父亲是理发师母亲是家庭主妇;甚至舒尔茨有时同查理•布朗一样害羞,他在1997年5月的一次采访时说:“我相信很多漫画家都会忧郁,因为漫画的灵感和大多数幽默一样,往往来自坏事的发生。”

1950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年史努比问世,此前舒尔茨已经开始创作《花生》漫画的前身《小乡巴佬》,尽管史努比的形象比他的主人查理•布朗更加广为人知,但在大部分读者眼里,这部漫画的灵魂仍然是那个头发稀疏、略带骑士精神的腼腆男孩。

花生漫画中的故事往往带有一丝遗憾的美好,绝非生活不幸的堆砌。读者更多体味到温暖而忧伤的故事氛围,这一切都归功于舒尔茨。Tizzy Bac的那首歌《查理•布朗和露茜》也许符合原著的这种气质,据说这首歌描述的是每个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天敌”。

查理•布朗和他伙伴们的故事伴随了某些人一生,但欢乐有时,悲亦有时,2000年2月12日,舒尔茨死于癌症,享年77岁,这一年距离《花生》漫画的出版正好50个春秋。查理·布朗、史努比、薄荷·派蒂都失去了父亲,从此《花生漫画》成为绝响。好消息是,2015年花生漫画大电影将会登陆大银幕,久违的读者们将再次重温这些熟悉人物的风采。

晚年的查尔斯·舒尔茨。图片来源:网络

今年1月7日,带有伊斯兰极端组织背景的恐怖分子袭击了位于巴黎的讽刺杂志《查理周刊》编辑部,杀害了12名漫画家和杂志社员工,这个消息让漫画界感到心碎。这本以口无遮拦闻名的讽刺漫画杂志在1970年因冒犯去世的戴高乐总统而被禁止出版前原名《Hara Kiri》,过后不久,杂志选择以《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为名复出江湖,新的杂志名隐喻的正是舒尔茨笔下的查理•布朗。

尽管生活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坏运气似乎一次也不肯对其谦让,漫画中的查理•布朗偶尔也会失落和抱怨,但对自己热爱的事物始终有坚定的信念,决不放弃。也许在喜欢漫画的人眼里,如果有哪个角色值得为漫画代言,最好的选择就是那个不屈不挠的倒霉蛋查理•布朗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那个给我们带来查理·布朗和史努比的画家,已经离开15年了

数十年来,不论世界的潮流如何变化,舒尔茨笔下的故事永远给读者略带一点羞怯的惬意,如同巴里笔下的梦幻岛,这里没有讽刺与意识形态,只有诙谐笔调下的激励人心。

失败者遍地尽是,但失败到举世皆知,这样的人物里肯定少不了一位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先生。称他先生,其实他只是一毛头小孩,以其创造者查尔斯•舒尔茨(Charles Schulz)动笔之日算起,这位出生在漫画里的小男孩足足已有65岁高龄。而今年同样是舒尔茨先生谢世15周年。

倘若查理•布朗活在现实,很难找到比他运气更坏的男孩。这位三年级的小学生爱打棒球,生涯成绩2胜930败;他会羞涩得将午餐袋套在头上,却总是发现他暗恋的红发女孩并没望他多久;暗恋他的假小子露茜总以在所有场合不留余地打败查理的怪异方式掩饰爱意。查理•布朗就像丘吉尔家的座右铭里描述的那类人:“忠诚,然而却不走运。”即便是那只满口格言、名叫史努比的米格鲁猎兔犬对查理的困窘也无可奈何。

这些故事有趣并且暧昧,它们都被忠实记录于一本名叫《花生》(Peanuts)的漫画里。

《花生》漫画选页。图片来源:网络

就是这本充满暗恋隐喻和一事无成气质的漫画,在自舒尔茨动笔直至去世的50年中,被翻译成了至少21种语言,在75个国家的2600多种刊物上进行过连载。有人说曾经每天有三亿六千万名读者是在《花生》漫画的陪伴下度过消遣的时光的。

舒尔茨的漫画以小孩的生活为题材,他坚信要画出有趣的漫画,精心设计每一个故事,对所有人物均倾注了难以估量的创作热情,他既是作者,也是漫画的首批读者,舒尔茨将自己对生活的信念以小孩观察成人世界的角度寄存于这部虚构的故事中,数十年来,不论世界的潮流如何变化,舒尔茨笔下的故事永远给读者略带一点羞怯的惬意,如同巴里笔下的梦幻岛,这里没有讽刺与意识形态,只有诙谐笔调下的激励人心。这是花生漫画迥异于政治意味浓厚的《丁丁历险记》及《蓝精灵》的地方。

舒尔茨在对付这部漫画的名字时,曾做出过一系列尝试,例如《伙伴们》(LI’I Folks)、《小乡巴佬》(Little Folks)、甚至《塔克武士》(Tack),但最终美国联合图片公司(UFS)在对这部漫画试图进行推销时,选择了一个颇让人们觉得有趣的名字《花生》(Peanuts)。出版商们认为这个书名短小精悍、琅琅上口,事实上读者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舒尔茨本人对此十分不满,他并不掩饰对图书编辑们的埋怨:“在为漫画取名时,人人都试图假装自己是专家。”

查尔斯•舒尔茨作为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漫画家而受到广泛的认可,他的作品也是漫画史上首部多角色的系列漫画,其后的许多漫画家都声称受到过舒尔茨的影响与启发。比尔•沃特森(Bill Watterson)在2007年甚至认为:“是《花生》定义了现代漫画。”

查尔斯•舒尔茨1922年出生在明尼苏达州,他的叔叔从小喊他“Sparky”,意思是机灵鬼。不过从他的早年经历中,这个大萧条时代成长起来的男孩并未在成年之前表现出太多绘画创作上的天分,在他就读一个艺术学校函授课程的结业日子里,“儿童绘画”这门课舒尔茨仅拿到了C+的成绩。但毫无疑问,舒尔茨很早就爱上漫画。

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粗暴的介入了所有美国人的生活,1943年的时候,舒尔茨的母亲去世,同年舒尔茨应征入伍,他作为第20装甲师的一名上士被派往欧洲战场,军队的生活带给舒尔茨很大的转变,他从一个普通军士成长为指挥一个点50口径机枪班的班长。舒尔茨在大战的最后两年得到了身体和心灵的历练。

战后,舒尔茨回到明尼阿波利斯进入一所学校开始了一段教师生涯,他在这一时期开始绘画,并且结识了一批后来影响他漫画创作的人物,例如那个在查理•布朗脑海里挥之不去的红发女孩。不论如何,坚持创作的舒尔茨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自己的漫画作品。

年轻时的查尔斯·舒尔茨和他笔下的查理·布朗。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并无证据证明查理•布朗的所有倒霉事在作者舒尔茨身上都存在镜像,但查理的不少特质的确取自作者本身,除了查理•布朗单恋的红发女孩来自舒尔茨的早年记忆外,舒尔茨同查理•布朗一样,父亲是理发师母亲是家庭主妇;甚至舒尔茨有时同查理•布朗一样害羞,他在1997年5月的一次采访时说:“我相信很多漫画家都会忧郁,因为漫画的灵感和大多数幽默一样,往往来自坏事的发生。”

1950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年史努比问世,此前舒尔茨已经开始创作《花生》漫画的前身《小乡巴佬》,尽管史努比的形象比他的主人查理•布朗更加广为人知,但在大部分读者眼里,这部漫画的灵魂仍然是那个头发稀疏、略带骑士精神的腼腆男孩。

花生漫画中的故事往往带有一丝遗憾的美好,绝非生活不幸的堆砌。读者更多体味到温暖而忧伤的故事氛围,这一切都归功于舒尔茨。Tizzy Bac的那首歌《查理•布朗和露茜》也许符合原著的这种气质,据说这首歌描述的是每个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天敌”。

查理•布朗和他伙伴们的故事伴随了某些人一生,但欢乐有时,悲亦有时,2000年2月12日,舒尔茨死于癌症,享年77岁,这一年距离《花生》漫画的出版正好50个春秋。查理·布朗、史努比、薄荷·派蒂都失去了父亲,从此《花生漫画》成为绝响。好消息是,2015年花生漫画大电影将会登陆大银幕,久违的读者们将再次重温这些熟悉人物的风采。

晚年的查尔斯·舒尔茨。图片来源:网络

今年1月7日,带有伊斯兰极端组织背景的恐怖分子袭击了位于巴黎的讽刺杂志《查理周刊》编辑部,杀害了12名漫画家和杂志社员工,这个消息让漫画界感到心碎。这本以口无遮拦闻名的讽刺漫画杂志在1970年因冒犯去世的戴高乐总统而被禁止出版前原名《Hara Kiri》,过后不久,杂志选择以《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为名复出江湖,新的杂志名隐喻的正是舒尔茨笔下的查理•布朗。

尽管生活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坏运气似乎一次也不肯对其谦让,漫画中的查理•布朗偶尔也会失落和抱怨,但对自己热爱的事物始终有坚定的信念,决不放弃。也许在喜欢漫画的人眼里,如果有哪个角色值得为漫画代言,最好的选择就是那个不屈不挠的倒霉蛋查理•布朗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