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重复的魔力:为何我们一再循环播放某些歌曲?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重复的魔力:为何我们一再循环播放某些歌曲?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更加青睐那些自己曾经体验过的东西,但就音乐而言,我们重复听某首歌曲也与其自身的重复率有关。

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国立五旬节教堂(National Pentecostal Church),周末礼拜时的唱诗班合唱。图片来源:Dieter Telemans/Panos

什么是音乐?好奇此问题的哲学家们仍在永不停息地探索,但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却能不无自信地说:“我一听就知道了。”然而,判断何谓音乐的标准向来是出了名地没有定数。新的调子乍一听可能不讨人喜欢,但听个几遍以后你说不定就开始跟着节奏打拍子了。把大多数对音乐无感的人放到一间反复播放同一首当代乐曲的屋子里呆一段时间,他们出门的时候可能就会哼着利盖蒂(Ligeti György Sándor,1923-2006,原籍匈牙利,当代古典音乐先锋派作曲家——译注)了。简简单单的重复行为,已经是音乐化(musicalisation)的奇妙推手。与其询问“什么是音乐?”换个问法也许容易一些:“我们把什么当作音乐来听?”绝大部分的答案想必会是这样:“我多听几次就知道了。”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人们更加青睐那些自己曾经体验过的东西,这至少可以追溯到罗伯特·扎伊翁茨(Robert Zajonc)在1960年代首次提出的“单纯暴露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至于这些东西具体是三角形、图片还是旋律,那都不要紧;接触同一事物两次乃至三次以上的人更容易爱上它,即便未曾意识到之前的接触也会如此。人们似乎容易错误地将渐次提升的感官流畅性(perceptual fluency)——换言之也就是他们处理三角形、图片或旋律的能力在提高——归因于对象自身的某些性质,而非先前的体验。他们并不会这么想:“我认识这个三角形是因为之前看到过它,”而是会觉得:“啊!我爱死这个三角形了。它让我觉得自己很聪明。”这一效应对听音乐来说也是成立的。不过,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重复播放在音乐欣赏中的特殊地位并不只是由于单纯暴露效应,还牵涉到一些别的因素。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人们更加青睐那些自己曾经体验过的东西

首先,重复的出现频率之高本身就值得一谈。重复性的音乐遍布于全世界的文化中,伊利诺伊大学的人种音乐学家布鲁诺·奈特尔(Bruno Nettl)就把重复性(repetitiveness)列为了全世界音乐为数不多的普遍性特征之一。美国广播电台里的流行歌曲经常会包含反复多次的合唱,而人们也会把这些本身就具有重复性的歌曲听上很多遍。据俄亥俄州立大学音乐学家大卫·休伦(David Huron)估计,人们听音乐的时间里有90%都在重复他们之前曾经听过的篇章,iTunes里面的播放计数即可体现出我们聆听喜欢的歌曲之频繁。如果这还不够的话,我们脑子里的曲调还会再循环个十遍百遍。简而言之,无论在想象里还是在现实中,重复性都是音乐的一项令人称奇的关键特征。

事实上,重复性与音乐的本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存在能够变戏法一般地将表面上并非音乐的素材转化成歌曲。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心理学家戴安娜·多伊奇(Diana Deutsch)发现了一个尤其有说服力的案例——言辞变歌曲的幻觉(speech-to-song illusion)。此幻觉始于日常的口头表达,如下面这个句子“在你听来,声音不但与眼下真实存在的其它声音迥然不同,甚至某些时候还有点奇怪,显得相当不可思议。”接下来,表达中的某一部分——区区几个词而已——会重复许多遍。最终,原先的录音会作为口头表达完整地再现出来。当听者接触到不断重复的那一段时,讲者似乎就变成了带有迪士尼风格的歌者。

这一转变的确很奇妙。你也许会认为,听某个人说话和听某个人唱歌完全是两回事,其差别取决于声音自身的某些客观特征。这似乎是一目了然的:某人说话时我听见的就是话,唱歌时我听见的就是歌。但言辞变歌曲的幻觉表明,顺序完全相同的声音听上去既可以像言辞,又可以像歌曲,具体如何则视乎它的重复方式。重复性的确可以改变你的感觉回路(perceptual circuitry),令你把某段声音当作音乐来听:注意,这不是“类似于音乐”,也不是“令你联想起音乐”,而是确实感到字句就彷佛歌词一般。

这一幻觉说明了“音乐地聆听”(hear something musically)的确切含义。“音乐化”改变了你的注意力,使你从关注字句含义转为关心语段的梗概(亦即关心高潮与低谷的交替模式)及其韵律(亦即持续时间的长短变化模式),甚至还邀请你跟它一起哼唱或打拍子。其实,音乐地聆听某样东西,部分地就是指带着想象力参与进去。当你把某语段当成音乐来听的时候,与其说你是在聆听它(listening to),不如说你已经沉浸其中(listening along with)。

重复性是音乐的参与性维度中的关键所在。我(指本文作者、音乐感官与认知研究者Elizabeth Hellmuth Margulis,著有On Repeat: How Music Plays the Mind一书)自己就在阿肯色大学的实验室用回旋曲(rondos)做了些研究,这是一种尤其强调重复的音乐体裁,18世纪晚期是其流行的高峰。在我们的研究中,曾听过包含特定重复的古典回旋曲的被试者报告称,比起所听曲目无甚重复的被试者而言,自己跟着打拍子或哼唱的倾向要更强一些。其次要说的是,古典回旋曲并没有给听众的参与留下什么余地,而公开邀请广泛参与的音乐场景一般都有较强的重复性——譬如教堂里的唱诗班就会反复吟咏某一歌曲片段。即便在许多并不刻意邀请参与者的日常音乐场景里(例如独自开车时听广播),人们仍会以各种方式被卷入其中,轻则做出空手弹奏吉他的样子,重则放开嗓子跟着唱歌。

音乐能脱离重复性而存在吗?这么说吧,音乐并非一个自然对象,作曲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抹杀掉音乐里的某些特征。事实上,上个世纪以来,有不少作曲家就公开地在作品中刻意回避重复性。在音乐认知实验室的一项新近研究里,我们向被试者播放了一些这种类型的音乐片段,如20世纪的知名作曲家卢西安诺·贝利奥(Luciano Berio)和艾略特·卡特(Elliott Carter)的作品。部分片段在被试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重新进行了数码编辑,片段当中的元素完全出自随性的选择,不考虑审美效果,它们被抽取出来然后重新插入。这些修改版片段与原曲片段的差异仅在于:它们含有重复成分。

修改后的片段原本应该是令人生厌的;毕竟所有的原曲都出自现当代名家之手,而修改版则完全是随机拼凑而成,毫不考虑审美效果。但研究中的听者却异口同声地认为修改版片段更好听、更有趣且更鲜明——也更有可能为人类艺术家所作,而非由电脑随机生成。参与实验的听者均是大学本科生,在现代艺术音乐这一领域既无特别训练亦无经验。

初次听来无厘头的语段,第二次听也许就能听出不少门道来

即便如此,当我在2011年的音乐理论学会(Society for Music Theory)年会上公布这些发现时——听众皆非寻常人等,他们可是精通音乐方方面面的专业人士——一些学者对此感到相当震惊:即便他们身为专家,即便他们对自己听到的片段已经知根知底,改编版的曲目仍表现出了较高的诱人程度。需要承认的是,这项研究并没有涉及在音乐欣赏习惯方面受过特殊训练的鉴赏家(cognoscenti),但它的确能说明一些问题,揭示出了听者理解初次听到的音乐的一些机制。重复性在这里就好比是人类意图的手掌印——初次听来杂乱无章的片段,再听一次也许就会觉得它有一定的结构并且言之有物了。

我的实验室里的另一项独立研究则测试了重复性能否让音乐片段听起来更有音乐性。我们让被试者在两种环境下分别聆听随机编排的音符:无循环和有循环的。在有循环的环境中,随机生成的序列播放了一连六次之多。在研究开始时,人们会依序聆听自动播放的片段。一些片段保留原样,而另一些片段则有循环(每个被试者听到的片段内容与形式都各不相同)。接下来,被试者又把每一随机序列单独听了一次——只听一次,没有重复——最后他们需要打分,以评出各片段的音乐性之高低。

他们会听上足够多的序列,到头来不同的序列几乎都要融为一体了;此时他们已经记不清哪个片段是以循环模式播放的,甚至于根本忘记了之前是否听过某一序列。然而,但凡以循环模式聆听的序列,都被他们标为更具音乐性的。即便没有外显性记忆的帮助,随机序列的不断重复也向他们注入了一种音乐感。无论构成材料如何,也无论它是一串语词的音节还是高低起伏的音符,单单是重复的力量本身就足以让一串声音成为音乐,并极大地改变我们聆听这串声音的方式。

要明白这一过程究竟如何运作,你可以玩个简单的小游戏。找个比较好说话的朋友,让他选一个词——譬如棒棒糖(lollipop)——并且对你重复许多遍。渐渐地你就会体验到一种奇特的分离:声音和意义脱节了。这就是所谓的语义饱和效应(semantic satiation effect),一百多年以前就有相关的记录。随着字词的意义与你渐行渐远,声音显得越来越突出了——例如独特的发音、不断重复的字母I,末尾音节的突然中止等等。区区一个重复行为,为开启新的聆听方式提供了可能性,听者就此开始直面字词的感官特性。

人类学家或许会觉得,这个问题正好落入了他们的擅长领域,因为他们如今就认为仪式——我将其界定为一整套秩序井然的行动,例如充满仪式意味地洗碗——也会运用重复性的力量,使人将精力集中于直接的感官细节而非宏观的行动方略之上。再以洗碗为例,不断的重复使人明白这个举动不单单是服务于某个实用性的目的,譬如碗的卫生之类,而是一种内在地要求聚精会神的活动。

2008年,来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分校的心理学家帕斯卡尔·波义耳(Pascal Boyer)和皮埃尔·里昂纳(Pierre Liénard)又有惊人之论,他们声称,仪式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注意力状态,身处其中的我们较平常而言会将行动摆在更加基础的位置上。一旦脱离了仪式,个人的举止就不总是能用他们自己的话来加以解释了;它们被吸收进了我们对更大范围内的事件之流的理解当中。仪式将人们的注意力从事件的总体模式,转移到了作为其具体组成部分的举止之上,这有点像把衣服折起来之后又打开,有一个反复的前后拉扯动作。进一步讲,不断重复的举止也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要“脑补”出某种模式,这里试想一下以完全相同的模式来运动你的手腕即可。这正是重复性在音乐中的运作原理,它能让细致入微且意蕴深厚的声音元素愈发增多,使人们的参与冲动——想要随之起舞或是跟着哼唱——愈发难以克制。

人脑中主管情感的区域在听到熟悉的音乐后会变得更加活跃,无论听者是否真的喜爱它

给定这些相似点,许多仪式事实上高度依赖于音乐,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而音乐就其自身而言也确实是相当有效的心智拓展(mind-expanding)工具。瑞典心理学家阿尔夫·加布里埃尔森(Alf Gabrielsson)曾让数千人描述其印象最深刻的音乐体验,接着又在他们的回复中寻找共同的主题。许多人表示,自己音乐体验的顶峰伴随着一种超越感(sense of transcendence),消融了一切界限,跳出了肉体的限制,与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合而为一。上述这些深切而动人的经历,部分可以通过重复带来的注意力转移以及高度强化的参与感而得到解释。赫尔辛基大学的心理学家卡洛斯·佩雷拉(Carlos Pereira)及其同事就证明了这一点:当我们听到熟悉的音乐时,大脑中主管情感的区域的活动会更为积极,且这与我们是否真的喜欢那些音乐并无关系。

即便是违背我们自己音乐口味的非自愿性重复,也依然十分有力。这解释了为何我们尽管厌恶但却听过无数次的音乐,有时也能于不经意间令我们沉醉其中;重复暴露会让我们觉得声音之间的前后相继关系几乎是必然的,如此一来,当我们听见“什么是爱?”,下一句“宝贝,不要伤害我”当即就会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一般的口头表达则甚少有此环环相扣的特征。此外,每当我们主动地想要让某一串言辞以这种方式连接起来时——譬如我们正在记诵美国总统名单——我们就会把它编成乐曲,令其朗朗上口、易于重复。当我们觉得某个音与下一个音之间的衔接是自然而然、避无可避的时候,听音乐的感觉就出来了。重复性更加强了这一效应。

你能够通过重复来把所有东西都变成音乐吗?不能,声音似乎有一些特别之处。少数以非听觉领域的刺激来替代音乐技法——例如以闪光取代韵律、重复和周期性——的实验表明,与音乐相伴随的心智处理(mental processing)机制有其独特性,当基本材料并非声波时,要激发此机制是相当困难的。

另外值得指出的一点是,音乐里还有很多方面是不需要重复性来为它增光添彩的。将言辞转换为歌曲或许是可能的,但小提琴弹出的一个音符在无须其它辅助手段的情况下也可以毋庸置疑地具有音乐性。重复性不能解释小和弦为什么听起来会比较阴暗,或者减和弦为什么听起来有不祥的意味。但它大体上能解释为什么一系列和弦的配合能够奏出激昂而摄人心魄的音乐。

通过在音乐空间中逐步摸索出一条道路,重复性使得一连串的声音显得不再是对内容的客观呈现,而更接近于一种拖拽,令你情不自禁地沉迷进去。特定序列的反复循环,让人感到音乐不再是自己所察觉(perceive)到的某个对象,而是眼下就在做(do)的某件事情。我们与音乐产生的这种同一感——或曰融入多过聆听——在我们的音乐思想中几乎具有定义性的地位,而它同样要拜重复暴露之赐。

重复性在全世界音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角色绝非偶然。音乐之所以能具备重复这一特性,并不是因为它比言辞更简单,iTunes报告说你已经把最爱专辑听了347次也不能说明你有病态的冲动——这恰恰就是音乐之魔力的一部分。就我们视之为音乐的那类聆听活动而言,重复性的确是个引子。它从我们熟识的声音中脱颖而出,在我们的心灵中开辟出路径,令我们能几乎同时地预测并参与进自己所听到的每一语段中。这种反过来被音乐操纵的体验,引发了与声音共享同一主体性的感受——当我们取下耳塞之后则是与他人共享,且这种超越性联结的持续时间并不亚于最爱听的歌。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Aeon

原标题:One more time - Why do we listen to our favourite music over and over again? Because repeated sounds work magic in our brain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重复的魔力:为何我们一再循环播放某些歌曲?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更加青睐那些自己曾经体验过的东西,但就音乐而言,我们重复听某首歌曲也与其自身的重复率有关。

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国立五旬节教堂(National Pentecostal Church),周末礼拜时的唱诗班合唱。图片来源:Dieter Telemans/Panos

什么是音乐?好奇此问题的哲学家们仍在永不停息地探索,但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却能不无自信地说:“我一听就知道了。”然而,判断何谓音乐的标准向来是出了名地没有定数。新的调子乍一听可能不讨人喜欢,但听个几遍以后你说不定就开始跟着节奏打拍子了。把大多数对音乐无感的人放到一间反复播放同一首当代乐曲的屋子里呆一段时间,他们出门的时候可能就会哼着利盖蒂(Ligeti György Sándor,1923-2006,原籍匈牙利,当代古典音乐先锋派作曲家——译注)了。简简单单的重复行为,已经是音乐化(musicalisation)的奇妙推手。与其询问“什么是音乐?”换个问法也许容易一些:“我们把什么当作音乐来听?”绝大部分的答案想必会是这样:“我多听几次就知道了。”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人们更加青睐那些自己曾经体验过的东西,这至少可以追溯到罗伯特·扎伊翁茨(Robert Zajonc)在1960年代首次提出的“单纯暴露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至于这些东西具体是三角形、图片还是旋律,那都不要紧;接触同一事物两次乃至三次以上的人更容易爱上它,即便未曾意识到之前的接触也会如此。人们似乎容易错误地将渐次提升的感官流畅性(perceptual fluency)——换言之也就是他们处理三角形、图片或旋律的能力在提高——归因于对象自身的某些性质,而非先前的体验。他们并不会这么想:“我认识这个三角形是因为之前看到过它,”而是会觉得:“啊!我爱死这个三角形了。它让我觉得自己很聪明。”这一效应对听音乐来说也是成立的。不过,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重复播放在音乐欣赏中的特殊地位并不只是由于单纯暴露效应,还牵涉到一些别的因素。

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人们更加青睐那些自己曾经体验过的东西

首先,重复的出现频率之高本身就值得一谈。重复性的音乐遍布于全世界的文化中,伊利诺伊大学的人种音乐学家布鲁诺·奈特尔(Bruno Nettl)就把重复性(repetitiveness)列为了全世界音乐为数不多的普遍性特征之一。美国广播电台里的流行歌曲经常会包含反复多次的合唱,而人们也会把这些本身就具有重复性的歌曲听上很多遍。据俄亥俄州立大学音乐学家大卫·休伦(David Huron)估计,人们听音乐的时间里有90%都在重复他们之前曾经听过的篇章,iTunes里面的播放计数即可体现出我们聆听喜欢的歌曲之频繁。如果这还不够的话,我们脑子里的曲调还会再循环个十遍百遍。简而言之,无论在想象里还是在现实中,重复性都是音乐的一项令人称奇的关键特征。

事实上,重复性与音乐的本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存在能够变戏法一般地将表面上并非音乐的素材转化成歌曲。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心理学家戴安娜·多伊奇(Diana Deutsch)发现了一个尤其有说服力的案例——言辞变歌曲的幻觉(speech-to-song illusion)。此幻觉始于日常的口头表达,如下面这个句子“在你听来,声音不但与眼下真实存在的其它声音迥然不同,甚至某些时候还有点奇怪,显得相当不可思议。”接下来,表达中的某一部分——区区几个词而已——会重复许多遍。最终,原先的录音会作为口头表达完整地再现出来。当听者接触到不断重复的那一段时,讲者似乎就变成了带有迪士尼风格的歌者。

这一转变的确很奇妙。你也许会认为,听某个人说话和听某个人唱歌完全是两回事,其差别取决于声音自身的某些客观特征。这似乎是一目了然的:某人说话时我听见的就是话,唱歌时我听见的就是歌。但言辞变歌曲的幻觉表明,顺序完全相同的声音听上去既可以像言辞,又可以像歌曲,具体如何则视乎它的重复方式。重复性的确可以改变你的感觉回路(perceptual circuitry),令你把某段声音当作音乐来听:注意,这不是“类似于音乐”,也不是“令你联想起音乐”,而是确实感到字句就彷佛歌词一般。

这一幻觉说明了“音乐地聆听”(hear something musically)的确切含义。“音乐化”改变了你的注意力,使你从关注字句含义转为关心语段的梗概(亦即关心高潮与低谷的交替模式)及其韵律(亦即持续时间的长短变化模式),甚至还邀请你跟它一起哼唱或打拍子。其实,音乐地聆听某样东西,部分地就是指带着想象力参与进去。当你把某语段当成音乐来听的时候,与其说你是在聆听它(listening to),不如说你已经沉浸其中(listening along with)。

重复性是音乐的参与性维度中的关键所在。我(指本文作者、音乐感官与认知研究者Elizabeth Hellmuth Margulis,著有On Repeat: How Music Plays the Mind一书)自己就在阿肯色大学的实验室用回旋曲(rondos)做了些研究,这是一种尤其强调重复的音乐体裁,18世纪晚期是其流行的高峰。在我们的研究中,曾听过包含特定重复的古典回旋曲的被试者报告称,比起所听曲目无甚重复的被试者而言,自己跟着打拍子或哼唱的倾向要更强一些。其次要说的是,古典回旋曲并没有给听众的参与留下什么余地,而公开邀请广泛参与的音乐场景一般都有较强的重复性——譬如教堂里的唱诗班就会反复吟咏某一歌曲片段。即便在许多并不刻意邀请参与者的日常音乐场景里(例如独自开车时听广播),人们仍会以各种方式被卷入其中,轻则做出空手弹奏吉他的样子,重则放开嗓子跟着唱歌。

音乐能脱离重复性而存在吗?这么说吧,音乐并非一个自然对象,作曲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抹杀掉音乐里的某些特征。事实上,上个世纪以来,有不少作曲家就公开地在作品中刻意回避重复性。在音乐认知实验室的一项新近研究里,我们向被试者播放了一些这种类型的音乐片段,如20世纪的知名作曲家卢西安诺·贝利奥(Luciano Berio)和艾略特·卡特(Elliott Carter)的作品。部分片段在被试者不知情的情况下重新进行了数码编辑,片段当中的元素完全出自随性的选择,不考虑审美效果,它们被抽取出来然后重新插入。这些修改版片段与原曲片段的差异仅在于:它们含有重复成分。

修改后的片段原本应该是令人生厌的;毕竟所有的原曲都出自现当代名家之手,而修改版则完全是随机拼凑而成,毫不考虑审美效果。但研究中的听者却异口同声地认为修改版片段更好听、更有趣且更鲜明——也更有可能为人类艺术家所作,而非由电脑随机生成。参与实验的听者均是大学本科生,在现代艺术音乐这一领域既无特别训练亦无经验。

初次听来无厘头的语段,第二次听也许就能听出不少门道来

即便如此,当我在2011年的音乐理论学会(Society for Music Theory)年会上公布这些发现时——听众皆非寻常人等,他们可是精通音乐方方面面的专业人士——一些学者对此感到相当震惊:即便他们身为专家,即便他们对自己听到的片段已经知根知底,改编版的曲目仍表现出了较高的诱人程度。需要承认的是,这项研究并没有涉及在音乐欣赏习惯方面受过特殊训练的鉴赏家(cognoscenti),但它的确能说明一些问题,揭示出了听者理解初次听到的音乐的一些机制。重复性在这里就好比是人类意图的手掌印——初次听来杂乱无章的片段,再听一次也许就会觉得它有一定的结构并且言之有物了。

我的实验室里的另一项独立研究则测试了重复性能否让音乐片段听起来更有音乐性。我们让被试者在两种环境下分别聆听随机编排的音符:无循环和有循环的。在有循环的环境中,随机生成的序列播放了一连六次之多。在研究开始时,人们会依序聆听自动播放的片段。一些片段保留原样,而另一些片段则有循环(每个被试者听到的片段内容与形式都各不相同)。接下来,被试者又把每一随机序列单独听了一次——只听一次,没有重复——最后他们需要打分,以评出各片段的音乐性之高低。

他们会听上足够多的序列,到头来不同的序列几乎都要融为一体了;此时他们已经记不清哪个片段是以循环模式播放的,甚至于根本忘记了之前是否听过某一序列。然而,但凡以循环模式聆听的序列,都被他们标为更具音乐性的。即便没有外显性记忆的帮助,随机序列的不断重复也向他们注入了一种音乐感。无论构成材料如何,也无论它是一串语词的音节还是高低起伏的音符,单单是重复的力量本身就足以让一串声音成为音乐,并极大地改变我们聆听这串声音的方式。

要明白这一过程究竟如何运作,你可以玩个简单的小游戏。找个比较好说话的朋友,让他选一个词——譬如棒棒糖(lollipop)——并且对你重复许多遍。渐渐地你就会体验到一种奇特的分离:声音和意义脱节了。这就是所谓的语义饱和效应(semantic satiation effect),一百多年以前就有相关的记录。随着字词的意义与你渐行渐远,声音显得越来越突出了——例如独特的发音、不断重复的字母I,末尾音节的突然中止等等。区区一个重复行为,为开启新的聆听方式提供了可能性,听者就此开始直面字词的感官特性。

人类学家或许会觉得,这个问题正好落入了他们的擅长领域,因为他们如今就认为仪式——我将其界定为一整套秩序井然的行动,例如充满仪式意味地洗碗——也会运用重复性的力量,使人将精力集中于直接的感官细节而非宏观的行动方略之上。再以洗碗为例,不断的重复使人明白这个举动不单单是服务于某个实用性的目的,譬如碗的卫生之类,而是一种内在地要求聚精会神的活动。

2008年,来自华盛顿大学圣路易分校的心理学家帕斯卡尔·波义耳(Pascal Boyer)和皮埃尔·里昂纳(Pierre Liénard)又有惊人之论,他们声称,仪式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注意力状态,身处其中的我们较平常而言会将行动摆在更加基础的位置上。一旦脱离了仪式,个人的举止就不总是能用他们自己的话来加以解释了;它们被吸收进了我们对更大范围内的事件之流的理解当中。仪式将人们的注意力从事件的总体模式,转移到了作为其具体组成部分的举止之上,这有点像把衣服折起来之后又打开,有一个反复的前后拉扯动作。进一步讲,不断重复的举止也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要“脑补”出某种模式,这里试想一下以完全相同的模式来运动你的手腕即可。这正是重复性在音乐中的运作原理,它能让细致入微且意蕴深厚的声音元素愈发增多,使人们的参与冲动——想要随之起舞或是跟着哼唱——愈发难以克制。

人脑中主管情感的区域在听到熟悉的音乐后会变得更加活跃,无论听者是否真的喜爱它

给定这些相似点,许多仪式事实上高度依赖于音乐,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而音乐就其自身而言也确实是相当有效的心智拓展(mind-expanding)工具。瑞典心理学家阿尔夫·加布里埃尔森(Alf Gabrielsson)曾让数千人描述其印象最深刻的音乐体验,接着又在他们的回复中寻找共同的主题。许多人表示,自己音乐体验的顶峰伴随着一种超越感(sense of transcendence),消融了一切界限,跳出了肉体的限制,与自己所听到的声音合而为一。上述这些深切而动人的经历,部分可以通过重复带来的注意力转移以及高度强化的参与感而得到解释。赫尔辛基大学的心理学家卡洛斯·佩雷拉(Carlos Pereira)及其同事就证明了这一点:当我们听到熟悉的音乐时,大脑中主管情感的区域的活动会更为积极,且这与我们是否真的喜欢那些音乐并无关系。

即便是违背我们自己音乐口味的非自愿性重复,也依然十分有力。这解释了为何我们尽管厌恶但却听过无数次的音乐,有时也能于不经意间令我们沉醉其中;重复暴露会让我们觉得声音之间的前后相继关系几乎是必然的,如此一来,当我们听见“什么是爱?”,下一句“宝贝,不要伤害我”当即就会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一般的口头表达则甚少有此环环相扣的特征。此外,每当我们主动地想要让某一串言辞以这种方式连接起来时——譬如我们正在记诵美国总统名单——我们就会把它编成乐曲,令其朗朗上口、易于重复。当我们觉得某个音与下一个音之间的衔接是自然而然、避无可避的时候,听音乐的感觉就出来了。重复性更加强了这一效应。

你能够通过重复来把所有东西都变成音乐吗?不能,声音似乎有一些特别之处。少数以非听觉领域的刺激来替代音乐技法——例如以闪光取代韵律、重复和周期性——的实验表明,与音乐相伴随的心智处理(mental processing)机制有其独特性,当基本材料并非声波时,要激发此机制是相当困难的。

另外值得指出的一点是,音乐里还有很多方面是不需要重复性来为它增光添彩的。将言辞转换为歌曲或许是可能的,但小提琴弹出的一个音符在无须其它辅助手段的情况下也可以毋庸置疑地具有音乐性。重复性不能解释小和弦为什么听起来会比较阴暗,或者减和弦为什么听起来有不祥的意味。但它大体上能解释为什么一系列和弦的配合能够奏出激昂而摄人心魄的音乐。

通过在音乐空间中逐步摸索出一条道路,重复性使得一连串的声音显得不再是对内容的客观呈现,而更接近于一种拖拽,令你情不自禁地沉迷进去。特定序列的反复循环,让人感到音乐不再是自己所察觉(perceive)到的某个对象,而是眼下就在做(do)的某件事情。我们与音乐产生的这种同一感——或曰融入多过聆听——在我们的音乐思想中几乎具有定义性的地位,而它同样要拜重复暴露之赐。

重复性在全世界音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角色绝非偶然。音乐之所以能具备重复这一特性,并不是因为它比言辞更简单,iTunes报告说你已经把最爱专辑听了347次也不能说明你有病态的冲动——这恰恰就是音乐之魔力的一部分。就我们视之为音乐的那类聆听活动而言,重复性的确是个引子。它从我们熟识的声音中脱颖而出,在我们的心灵中开辟出路径,令我们能几乎同时地预测并参与进自己所听到的每一语段中。这种反过来被音乐操纵的体验,引发了与声音共享同一主体性的感受——当我们取下耳塞之后则是与他人共享,且这种超越性联结的持续时间并不亚于最爱听的歌。

(翻译:林达)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Aeon

原标题:One more time - Why do we listen to our favourite music over and over again? Because repeated sounds work magic in our brains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