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潮州传统工艺花灯、麦秆剪贴画、木雕了解一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潮州传统工艺花灯、麦秆剪贴画、木雕了解一下?

提起潮州,人们就会想起那里的美食,似乎美食成为了潮州的名片。最具潮州特色的还是潮州的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与当地特色结合起来,成为了潮州文化的一大亮点。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又称潮州金漆木雕。始于唐代,初兴于北宋,成熟于明代,清代则是臻于完美的全盛期。潮州木雕多以历史、神话、戏曲故事和瑞兽、花卉为题材,以樟木为雕刻主要材料,雕刻手法有深浅浮雕、圆雕、通雕等,并髹漆、贴金,使之稳重典雅、金碧辉煌。也有采用本色素雕,以求质朴天然的韵致。潮州木雕大量应用于建筑、家居、神器装饰和公共场所陈设。

潮州木雕艺术以多层镂通和金漆而独树一帜,作品多次荣获国际、国家级奖项。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麦秆剪贴画

潮州麦秆剪贴画工艺最初以编织物形式出现。乡村艺人用刚收割的麦秆,织成篮、笠、桌椅、轿子、扇子、骏马等小工艺品。后来逐步演化成麦秆剪贴画。潮州麦秆剪贴画的题材主要有人物、花卉、鸟兽、水族和山水。

表现形式有本色和套色两种。本色是指麦秆本身的金黄色、棕赤色,通过剪刻,贴在深色衬纸或薄板、绸缎上。套色则是将麦秆染上各种颜色,裁剪后粘贴于薄板上,从而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麦秆剪贴画有潮州刺绣的纤细,有中国画的韵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09年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花灯

 

潮州花灯与戏剧有着很深的渊源。在戏剧蓬勃发展的元朝,花灯开始出现。潮州花灯鼎盛时期出现的“百屏灯”,表现内容都是戏剧的经典的场景。潮州歌册《百屏灯》至今仍在留传。2008年,潮州花灯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花灯大致分两大类,彩扎的立式屏灯和彩绘的可以吊挂、可以提携彩灯。屏灯集彩扎、绘画、刺绣、泥塑、剪刻等工艺于一体,以戏曲或历史故事为题材,由人物、景观和灯光映衬而成。彩灯以藤、竹、木及金属条片作框架,罩以丝纸、绢帛、玻璃,彩绘诗画图案,再按造型用缨络、螺钿、珠串、铜片等装饰而成。

潮州花灯曾到北京和国内各地以及新加坡、泰国等地展出,深受赞誉。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广东省文化厅服务网

原标题:传统美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潮州传统工艺花灯、麦秆剪贴画、木雕了解一下?

提起潮州,人们就会想起那里的美食,似乎美食成为了潮州的名片。最具潮州特色的还是潮州的传统工艺,传统工艺与当地特色结合起来,成为了潮州文化的一大亮点。

潮州木雕

潮州木雕又称潮州金漆木雕。始于唐代,初兴于北宋,成熟于明代,清代则是臻于完美的全盛期。潮州木雕多以历史、神话、戏曲故事和瑞兽、花卉为题材,以樟木为雕刻主要材料,雕刻手法有深浅浮雕、圆雕、通雕等,并髹漆、贴金,使之稳重典雅、金碧辉煌。也有采用本色素雕,以求质朴天然的韵致。潮州木雕大量应用于建筑、家居、神器装饰和公共场所陈设。

潮州木雕艺术以多层镂通和金漆而独树一帜,作品多次荣获国际、国家级奖项。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麦秆剪贴画

潮州麦秆剪贴画工艺最初以编织物形式出现。乡村艺人用刚收割的麦秆,织成篮、笠、桌椅、轿子、扇子、骏马等小工艺品。后来逐步演化成麦秆剪贴画。潮州麦秆剪贴画的题材主要有人物、花卉、鸟兽、水族和山水。

表现形式有本色和套色两种。本色是指麦秆本身的金黄色、棕赤色,通过剪刻,贴在深色衬纸或薄板、绸缎上。套色则是将麦秆染上各种颜色,裁剪后粘贴于薄板上,从而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麦秆剪贴画有潮州刺绣的纤细,有中国画的韵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09年入选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花灯

 

潮州花灯与戏剧有着很深的渊源。在戏剧蓬勃发展的元朝,花灯开始出现。潮州花灯鼎盛时期出现的“百屏灯”,表现内容都是戏剧的经典的场景。潮州歌册《百屏灯》至今仍在留传。2008年,潮州花灯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州花灯大致分两大类,彩扎的立式屏灯和彩绘的可以吊挂、可以提携彩灯。屏灯集彩扎、绘画、刺绣、泥塑、剪刻等工艺于一体,以戏曲或历史故事为题材,由人物、景观和灯光映衬而成。彩灯以藤、竹、木及金属条片作框架,罩以丝纸、绢帛、玻璃,彩绘诗画图案,再按造型用缨络、螺钿、珠串、铜片等装饰而成。

潮州花灯曾到北京和国内各地以及新加坡、泰国等地展出,深受赞誉。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广东省文化厅服务网

原标题:传统美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