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可怜的“鸟人”基顿 戏里戏外都焦虑的好莱坞影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可怜的“鸟人”基顿 戏里戏外都焦虑的好莱坞影人

迈克尔·基顿凭借《鸟人》中的出色表演在2015年的颁奖季赢得了无数的赞誉,但到头来还是得把获奖感言的纸条默默塞回口袋,真是中年危机啊!

图片来源:网络

尽管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已经揭晓,小金人的去向也早已尘埃落定,但是关于电影《鸟人》的讨论依然借着奥斯卡的余温出现在各媒体报道的头条当中。迈克尔·基顿凭借《鸟人》中的出色表演在2015年的颁奖季赢得了无数的赞誉,许多人认为这是迈克尔·基顿把小金人带回家的绝佳机会。然而,颁奖典礼当晚宣布最佳男主角获胜者是《万物理论》的艾迪·雷德梅恩的时候,摄像镜头捕捉到了戏剧性的一幕:基顿先生把手中的准备好的获奖感言的纸条默默地塞回了口袋,不禁令人唏嘘。甚至有人称这是颁奖晚会当晚最令人悲伤的一刻。

(小雀斑激动领奖,基顿忙收演讲稿 #第32秒亮了!)

好莱坞影人们都在焦躁,正如迈克尔·基顿戏里戏外地刷存在感。《鸟人》这部电影本身也是讲好莱坞影星的中年危机:自己不仅过气了,而且还是毫无作品可以代言的过气。电影中里根·汤普森试图自编自导一部话剧刷新自己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电影中影评人塔比瑟·迪金斯就认为像基顿饰演的里根·汤普森这样的好莱坞名人非专业出身还想着去创造艺术,简直是对艺术的践踏。

无独有偶,电影《日落大道》中,过气演员诺玛年近花甲,曾经风华绝代的她居住在荒废豪宅里慢慢凋谢,身边只有好友马克思伺奉。青春已逝的妇人没放弃重燃光辉的梦想,执着创作《莎乐美》剧本。 就导演本人而言或许是在探讨一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终极问题:自我的实现。而电影所表达的不过是聚焦在居住在比列佛山的好莱坞名人们身上。

演员和名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存在感来自于自身的技能。而后者的存在感来自于万千观众。过气的里根·汤普森希望靠才华而非人气获得观众的任何,却不晓得自己陷入了另一个求得观众认可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怪圈中。

假作真时真亦假,基顿在《鸟人》里偏执狂般的为艺术献身似乎也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在出演过89版老蝙蝠侠的迈克尔基顿也算是本色出演了。很多人都记住了后来的“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却不曾记得还有个迈克尔·基顿。这种戏中戏出演过气好莱坞影星对基顿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影片最后还恰到好处的特效也是对时下一众超级英雄讽刺了一番。伴随着电影从头至尾烘托一股焦虑情节的鼓点背景音效,这部略带黑色幽默的也是这个年过四十老男人郁郁不得志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奥斯卡评委会的学院派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观影人不满于评委会那些传统的“老(平均年龄60岁左右)、白(白人占94%)、男(男性占77%)”的偏爱口味:要么歇斯底里精神紧张要么同性虐恋,要么身残志坚。这部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情结的《鸟人》中,迈克尔·基顿的偏执狂式的表演也应理所当然的拿下影帝桂冠。然而,奥斯卡的评委们也不全是老白男倾向了,现在也有“慕年轻化”的倾向。第一次获提名就拿到影帝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也打破了奥斯卡影帝“影坛菜鸟”不选的传统。

看来奥斯卡评委们面对观影人们的评论也是心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可怜的“鸟人”基顿 戏里戏外都焦虑的好莱坞影人

迈克尔·基顿凭借《鸟人》中的出色表演在2015年的颁奖季赢得了无数的赞誉,但到头来还是得把获奖感言的纸条默默塞回口袋,真是中年危机啊!

图片来源:网络

尽管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已经揭晓,小金人的去向也早已尘埃落定,但是关于电影《鸟人》的讨论依然借着奥斯卡的余温出现在各媒体报道的头条当中。迈克尔·基顿凭借《鸟人》中的出色表演在2015年的颁奖季赢得了无数的赞誉,许多人认为这是迈克尔·基顿把小金人带回家的绝佳机会。然而,颁奖典礼当晚宣布最佳男主角获胜者是《万物理论》的艾迪·雷德梅恩的时候,摄像镜头捕捉到了戏剧性的一幕:基顿先生把手中的准备好的获奖感言的纸条默默地塞回了口袋,不禁令人唏嘘。甚至有人称这是颁奖晚会当晚最令人悲伤的一刻。

(小雀斑激动领奖,基顿忙收演讲稿 #第32秒亮了!)

好莱坞影人们都在焦躁,正如迈克尔·基顿戏里戏外地刷存在感。《鸟人》这部电影本身也是讲好莱坞影星的中年危机:自己不仅过气了,而且还是毫无作品可以代言的过气。电影中里根·汤普森试图自编自导一部话剧刷新自己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电影中影评人塔比瑟·迪金斯就认为像基顿饰演的里根·汤普森这样的好莱坞名人非专业出身还想着去创造艺术,简直是对艺术的践踏。

无独有偶,电影《日落大道》中,过气演员诺玛年近花甲,曾经风华绝代的她居住在荒废豪宅里慢慢凋谢,身边只有好友马克思伺奉。青春已逝的妇人没放弃重燃光辉的梦想,执着创作《莎乐美》剧本。 就导演本人而言或许是在探讨一个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终极问题:自我的实现。而电影所表达的不过是聚焦在居住在比列佛山的好莱坞名人们身上。

演员和名人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的存在感来自于自身的技能。而后者的存在感来自于万千观众。过气的里根·汤普森希望靠才华而非人气获得观众的任何,却不晓得自己陷入了另一个求得观众认可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怪圈中。

假作真时真亦假,基顿在《鸟人》里偏执狂般的为艺术献身似乎也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在出演过89版老蝙蝠侠的迈克尔基顿也算是本色出演了。很多人都记住了后来的“蝙蝠侠”克里斯蒂安·贝尔,却不曾记得还有个迈克尔·基顿。这种戏中戏出演过气好莱坞影星对基顿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影片最后还恰到好处的特效也是对时下一众超级英雄讽刺了一番。伴随着电影从头至尾烘托一股焦虑情节的鼓点背景音效,这部略带黑色幽默的也是这个年过四十老男人郁郁不得志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奥斯卡评委会的学院派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挑战。观影人不满于评委会那些传统的“老(平均年龄60岁左右)、白(白人占94%)、男(男性占77%)”的偏爱口味:要么歇斯底里精神紧张要么同性虐恋,要么身残志坚。这部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情结的《鸟人》中,迈克尔·基顿的偏执狂式的表演也应理所当然的拿下影帝桂冠。然而,奥斯卡的评委们也不全是老白男倾向了,现在也有“慕年轻化”的倾向。第一次获提名就拿到影帝的“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也打破了奥斯卡影帝“影坛菜鸟”不选的传统。

看来奥斯卡评委们面对观影人们的评论也是心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