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消费宝:一个充满商机的消金模式,还是一个精彩的资本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消费宝:一个充满商机的消金模式,还是一个精彩的资本故事

消费金融这一行当,需要创新,王靖安是大胆的,但平台型创业,横向对比美团于团购,滴滴于出行,缺少强大的资金投入与有效的执行力。而且一开始的上市噱头,让人怀疑这个商业模式的初衷。

作者:梁秀峰

编辑:星 魁

来源:消金界

已经沉寂多时的消费宝,因为与“甘肃首富”阙文彬再次筹划转让西部资源控制权发生关系,而进入大众视野。

近日,西部资源对外宣称,公司控股股东拟将所持有的公司24.55%股权转让给湖南隆沃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沃文化”)。交易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阙文彬变更为王靖安。

王靖安此前还是消费宝集团的董事长。消费宝集团是一家香港注册的公司,公开资料并不能查到其法人和股权等信息。

消费宝集团旗下有消费宝(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消费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前者运营着消费宝卡,意在打造一个消费金融生态平台。

王靖安运营的消费金融模式,与常见的现金贷、商品分期不同,初期是将消费宝卡定位为随身服务性消费的结账卡,并将这些卡引入全资收购及加盟的餐饮、KTV、健身、美容美发美甲、超市等需要亲自到店体验的业态中。

之后,消费宝卡又引入了F2C(Factory to customer)模式。王靖安试图通过“互联网+”思维,将线上线下的预付卡变成连接厂家商户与C端消费者的桥梁。

官方称,这种模式不仅保证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还优化了价格。

在2016年,王靖安曾经为消费宝的消费卡券F2C模式大造声势,还大胆提出消费宝3年后的总成交量有望达到3000亿元。

不过这样的消费宝,却没有遍地开花;起于“双创时代”的它,一开始就有着挺入资本市场的雄心,但最终也未能如愿。

王靖安对于消费金融的理解与创新,当下还没有找到爆发的突破口。

大理想:目标交易额3000亿元

2016年,王靖安在向外界宣传消费宝时,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远景。

主流的消费卡券交易市场,主要是两类销售方式,一类是线下售卡方式,比如传统的家乐福卡、沃尔玛等;另一类是国内主流电商企业,如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

每家各自为阵,并没有一个平台。而消费宝要做的就是用一个平台,将零散的消费卡券合起来,拉近厂商与消费者的距离。

消金界(微信ID:cfwnews)在2016年曾与王靖安有过接触,他当时信心满满,称早在两年前就看到了这一趋势,并在“移动互联网+消费卡券”的模式基础上,创新打造出F2C模式,欲建立一套比肩淘宝的商业版图。

在他看来,相比较C2C模式,消费卡券F2C如果顺利运作,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各方的交易成本,有利于企业和消费者,这也是F2C这一模式的价值。

王靖安设想的消费宝,从一开始就定位于全球化的消费服务集团,他为消费宝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打通各家预付卡的销售平台,解决合规问题。

第二步,发联名卡,将各家的卡整合、连接。

第三步,申请或收购支付牌照,实现消费宝卡通天下的愿景。

在2016年,王靖安预计3年后,消费宝占预付卡类市场总额的预计会达到10%,以目前预付卡类的市场总额3万亿元估算,消费宝3年后的总成交量有望达到3000亿元。

在“2016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举行的“中国创业创新高峰论坛上”,中国消费宝集团荣获了创博会颁发的“优秀创新企业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在过去一年中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创新贡献的企业和单位。

对于这一业务,王靖安的初心是希望为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这是他说的创立消费宝的初衷。

启动香港上市?

消费宝的高光时刻,是2016年启动香港上市。尽管这一时刻,在日后看来有些让人落寞。

公开报道称,2016年4月5日,消费宝集团在北京举办了“消费宝香港上市启动仪式暨首届大宗商品与服务采购会”。生产企业、服务企业、广告媒体、互联网、学术领域等近千人参与。

官方之后在通稿中称,“通过一天的活动,近千家企业争相进驻消费宝平台,这些优质的企业将借助消费宝的平台,通过消费宝创新的商业模式,为他们突破发展瓶颈开辟一条新思路。”

那个时候,摆在消费宝面前的,似乎是一条康庄大道。挑战淘宝、京东这样的大型电商平台,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理想中的那个消费宝平台并没出现。

目前在消费宝官网上,所呈现的公司包括湖南湘西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御翠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保靖百泰黄金茶有限责任公司、佘太玉矿、龙山惹巴拉影业、保靖百泰黄金茶有限责任公司、小酒柜。

这些公司,都是自我经营一些消费产品,谈不上什么“平台”。传说中的消费宝商城,消金界也没有找到。

只是在个别报道中,有提到消费宝在北京发放“消费宝卡”,在北京一些餐饮、商场类商家使用。而这和上市发布会上提到“近千家企业争相进驻消费宝平台”,恐怕不能等同。

而且,消费宝于香港上市也未能如愿,曾经的千人大会,一地鸡毛。

口号打得响亮遭处罚

消费宝到底怎么了?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一是商业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二是这个模式一开始就是为资本市场定制的故事。

消费卡券F2C模式,听起来的确是一个有前景的商务模式。但是,要把各企业的预付卡都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在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不小的资金以及强大的管理能力。

在市场中,有以万集卡为代表的预付卡商城。据媒体报道,2017的销售额突破40亿元。

万集卡的预付卡主要来自京东这些电商平台的,这个相对容易来运营。而消费宝所说的运营企业的预付卡,需要线下一家一家对接,想要实现,难度不小。

搜索公开资料,消费宝也没有给予预期中的大投入。传说中的消费宝商城,我们并没有找到。

值得关注的是,6月11日,北京市工商局官网公布了6起类金融典型案例。曾经公开称消费宝为自己母公司的中鸿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了宣传推广“消费宝”和“消费宝卡”产品,在其宣传彩页中使用了“中国最具规模、最具时效的多元化消费服务企业”、“国内最领先的多元化金融企业”、“我们提供国内最专业的金融服务”等内容,违反了《广告法》“广告中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的规定,易对投资人产生误导,昌平工商分局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违法广告,罚款20万元。

还没有做起来,口号已叫得太过响亮。据企查查信息,中鸿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是王靖安。

结语

消费金融这一行当,需要创新,王靖安是大胆的,但平台型创业,横向对比美团于团购,滴滴于出行,缺少强大的资金投入与有效的执行力。而且一开始的上市噱头,让人怀疑这个商业模式的初衷。

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踏踏实实做消费金融,王靖安将资源与精力放在现金贷与消费分期上,可能又是另一片光景。然而,在证券时报·e公司的报道中,他们的宣传,又冠上了时髦的“共享经济”名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消费宝:一个充满商机的消金模式,还是一个精彩的资本故事

消费金融这一行当,需要创新,王靖安是大胆的,但平台型创业,横向对比美团于团购,滴滴于出行,缺少强大的资金投入与有效的执行力。而且一开始的上市噱头,让人怀疑这个商业模式的初衷。

作者:梁秀峰

编辑:星 魁

来源:消金界

已经沉寂多时的消费宝,因为与“甘肃首富”阙文彬再次筹划转让西部资源控制权发生关系,而进入大众视野。

近日,西部资源对外宣称,公司控股股东拟将所持有的公司24.55%股权转让给湖南隆沃文化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沃文化”)。交易完成后,公司实际控制人将由阙文彬变更为王靖安。

王靖安此前还是消费宝集团的董事长。消费宝集团是一家香港注册的公司,公开资料并不能查到其法人和股权等信息。

消费宝集团旗下有消费宝(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消费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前者运营着消费宝卡,意在打造一个消费金融生态平台。

王靖安运营的消费金融模式,与常见的现金贷、商品分期不同,初期是将消费宝卡定位为随身服务性消费的结账卡,并将这些卡引入全资收购及加盟的餐饮、KTV、健身、美容美发美甲、超市等需要亲自到店体验的业态中。

之后,消费宝卡又引入了F2C(Factory to customer)模式。王靖安试图通过“互联网+”思维,将线上线下的预付卡变成连接厂家商户与C端消费者的桥梁。

官方称,这种模式不仅保证了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还优化了价格。

在2016年,王靖安曾经为消费宝的消费卡券F2C模式大造声势,还大胆提出消费宝3年后的总成交量有望达到3000亿元。

不过这样的消费宝,却没有遍地开花;起于“双创时代”的它,一开始就有着挺入资本市场的雄心,但最终也未能如愿。

王靖安对于消费金融的理解与创新,当下还没有找到爆发的突破口。

大理想:目标交易额3000亿元

2016年,王靖安在向外界宣传消费宝时,描绘了一个庞大的远景。

主流的消费卡券交易市场,主要是两类销售方式,一类是线下售卡方式,比如传统的家乐福卡、沃尔玛等;另一类是国内主流电商企业,如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

每家各自为阵,并没有一个平台。而消费宝要做的就是用一个平台,将零散的消费卡券合起来,拉近厂商与消费者的距离。

消金界(微信ID:cfwnews)在2016年曾与王靖安有过接触,他当时信心满满,称早在两年前就看到了这一趋势,并在“移动互联网+消费卡券”的模式基础上,创新打造出F2C模式,欲建立一套比肩淘宝的商业版图。

在他看来,相比较C2C模式,消费卡券F2C如果顺利运作,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各方的交易成本,有利于企业和消费者,这也是F2C这一模式的价值。

王靖安设想的消费宝,从一开始就定位于全球化的消费服务集团,他为消费宝制定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打通各家预付卡的销售平台,解决合规问题。

第二步,发联名卡,将各家的卡整合、连接。

第三步,申请或收购支付牌照,实现消费宝卡通天下的愿景。

在2016年,王靖安预计3年后,消费宝占预付卡类市场总额的预计会达到10%,以目前预付卡类的市场总额3万亿元估算,消费宝3年后的总成交量有望达到3000亿元。

在“2016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举行的“中国创业创新高峰论坛上”,中国消费宝集团荣获了创博会颁发的“优秀创新企业奖”,该奖项旨在表彰在过去一年中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创新贡献的企业和单位。

对于这一业务,王靖安的初心是希望为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这是他说的创立消费宝的初衷。

启动香港上市?

消费宝的高光时刻,是2016年启动香港上市。尽管这一时刻,在日后看来有些让人落寞。

公开报道称,2016年4月5日,消费宝集团在北京举办了“消费宝香港上市启动仪式暨首届大宗商品与服务采购会”。生产企业、服务企业、广告媒体、互联网、学术领域等近千人参与。

官方之后在通稿中称,“通过一天的活动,近千家企业争相进驻消费宝平台,这些优质的企业将借助消费宝的平台,通过消费宝创新的商业模式,为他们突破发展瓶颈开辟一条新思路。”

那个时候,摆在消费宝面前的,似乎是一条康庄大道。挑战淘宝、京东这样的大型电商平台,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理想中的那个消费宝平台并没出现。

目前在消费宝官网上,所呈现的公司包括湖南湘西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御翠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保靖百泰黄金茶有限责任公司、佘太玉矿、龙山惹巴拉影业、保靖百泰黄金茶有限责任公司、小酒柜。

这些公司,都是自我经营一些消费产品,谈不上什么“平台”。传说中的消费宝商城,消金界也没有找到。

只是在个别报道中,有提到消费宝在北京发放“消费宝卡”,在北京一些餐饮、商场类商家使用。而这和上市发布会上提到“近千家企业争相进驻消费宝平台”,恐怕不能等同。

而且,消费宝于香港上市也未能如愿,曾经的千人大会,一地鸡毛。

口号打得响亮遭处罚

消费宝到底怎么了?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一是商业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二是这个模式一开始就是为资本市场定制的故事。

消费卡券F2C模式,听起来的确是一个有前景的商务模式。但是,要把各企业的预付卡都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实在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不小的资金以及强大的管理能力。

在市场中,有以万集卡为代表的预付卡商城。据媒体报道,2017的销售额突破40亿元。

万集卡的预付卡主要来自京东这些电商平台的,这个相对容易来运营。而消费宝所说的运营企业的预付卡,需要线下一家一家对接,想要实现,难度不小。

搜索公开资料,消费宝也没有给予预期中的大投入。传说中的消费宝商城,我们并没有找到。

值得关注的是,6月11日,北京市工商局官网公布了6起类金融典型案例。曾经公开称消费宝为自己母公司的中鸿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了宣传推广“消费宝”和“消费宝卡”产品,在其宣传彩页中使用了“中国最具规模、最具时效的多元化消费服务企业”、“国内最领先的多元化金融企业”、“我们提供国内最专业的金融服务”等内容,违反了《广告法》“广告中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的规定,易对投资人产生误导,昌平工商分局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违法广告,罚款20万元。

还没有做起来,口号已叫得太过响亮。据企查查信息,中鸿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是王靖安。

结语

消费金融这一行当,需要创新,王靖安是大胆的,但平台型创业,横向对比美团于团购,滴滴于出行,缺少强大的资金投入与有效的执行力。而且一开始的上市噱头,让人怀疑这个商业模式的初衷。

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初踏踏实实做消费金融,王靖安将资源与精力放在现金贷与消费分期上,可能又是另一片光景。然而,在证券时报·e公司的报道中,他们的宣传,又冠上了时髦的“共享经济”名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