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克斯·舍尔多夫(Alex Schelldorf)住在芝加哥一间阳光充沛的公寓里,他的室友是一个整天把家糟蹋成狗窝,但从来不会清理的男人。而且这个人还总是大开着门,久久不关,导致舍尔多夫的宝贝柴犬老是偷溜出去。不仅如此,他还整天对客人指手画脚,不顾别人感受。不过舍尔多夫不用再忍他多久了,这位不愿意对两人关系发表评论的室友不会再续租,而在教育与健康研究非营利机构工作的31岁男人舍尔多夫也再次回到了起点,在网上发布广告,求合租室友。
重新寻找一个合适的室友对舍尔多夫来说,已经没有天都要塌下来的感觉了,但这确实是一个契机,让他重新审视起自己与形形色色的室友的相处方式,以及他们对他的生活留下的痕迹,既有经济层面,也有情感层面上的影响。在过去的8年时间里,他搬了11次家,换了10个室友,当然也独居过三次。但迫于沉重的学生贷款压力和大城市的高昂生活成本——他在华盛顿、弗罗里达州的坦帕市都住过一阵子——似乎合租才是理想的选择,他觉得,这样对自己的精神健康也有好处。
“我真的很喜欢和别人一起住,”舍尔多夫感叹说,“可能听起来挺奇怪的,但想到房间里能有另一个有温度的身体,也算是件好事吧。”
对很多美国人来说,与其他人合住是唯一选择,而不是喜好倾向。十年前,许多二三十岁的人都和配偶住在一起——2007年,几乎一半的美国成年人都与配偶同居,然而近几年来,平均结婚年龄不断推后,毕业生们因为学生贷款而债台高筑,而且高校费用还一路上涨,住房成本也不断增加,导致美国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双倍家庭”(doubled-up households)。“双倍家庭”是一个人口学术语,指的是那些除户主和配偶之外,还住着其他成年人的家庭,比如说与室友或者父母住在一起的成年人。美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年龄介乎18到34岁的美国人中,大约有四分之一都和室友住在一起,而这个数字在十年前是23%;皮尤研究中心的普查数据显示,2017年,接近32%的美国成年人与别人共享居住空间,而在1995年,居住在“双倍家庭”中的美国成年人只占总数的29%。美国统计局的人口统计学家乔纳森·韦斯帕(Jonathan Vespa)研究了美国当代年轻人的住房趋势,他指出,在2015年,绝大多数18到34岁的成年人都不是独居,也没有和配偶或者未婚伴侣住在一起,这和十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在美国的大部分地区,绝大多数年轻成年人都是独立生活的。
韦斯帕发现,从大体上看,与室友合住的人群基本上是18到24岁之间的年轻人,他们大多都受过高等教育,而且刚从学校毕业。他还发现,没有工作的人更多选择与人合住,一起租一个单户或者是公寓。
2008年的金融海啸过后,这种趋势变得更加明显。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调查,当时的失业率迅速攀升,达到了10%。在此之后,逐渐回血的经济似乎并没有让年轻人改变他们的合租习惯。房地产租赁买卖网站Zillow的资深经济学家亚伦·特拉萨斯(Aaron Terrazas)说,“尽管劳动市场正在回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能够找到工作”,这些年轻人还是坚持与人合租。Zillow的一篇研究分析文章写道,“在美国23到65岁的成年人中,30%都和室友合租,而在2005年,这个比例只有21%。我们曾经以为这种现象是周期性的,结果它却持续了这么久,真是令人大跌眼镜。”一种说得通的原因是,许多年轻人、应届毕业生都涌向物价昂贵的沿海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不得不为了省钱而与朋友合租,甚至是和陌生人同住一个屋檐下。Zillow发现,洛杉矶、迈阿密和旧金山是“双倍家庭”扎堆的几大城市,在洛杉矶,接近一半的成年人都和自己伴侣之外的人住在一起。“你可以想想看,人们涌向蓬勃发展、遍地是工作机会的城市打拼,但在这些地方他们并没有家庭可以依靠。”
在过去,美国就出现过这种现象。十九世纪也有过一波人口大迁移,人们纷纷来到城市找工作,这样一来,寄宿公寓就容纳了五花八门的住户,他们之中有移民、单身男女,以及各行各业的工人,他们能有一个负担得起的地方可以遮风避雨,这里也有共享的空间,能与公寓里的其他住户交流。而今天,住房资源日益稀缺,租赁费用持续上涨(奥兰多、盐湖市和诺克斯维尔是房租增长最快的几个城市),以往在寄宿公寓的体验又回到我们的视野,只不过规模没那么大罢了。随着这种生活方式的回归,一种独特的关系开始在年轻人之间蔓延开来——你需要和别人(也许是几个人)分享一个家庭、分享生活中私密的东西,但这个对象可能和你毫无关系,甚至连朋友都做不成。
苏珊·菲(Susan Fee)住在西雅图,她是一位心理治疗师,也是《室友要把我逼疯了!》(My Roommate Is Driving Me Crazy!)的作者,她同样也因为合租室友而感到烦恼。她说,“合租并不是因为想要摆脱孤独。他们别无选择,其他方式他们都负担不起。”
然而真正让她吃惊的是,承租人并没有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针对一些重要的问题对潜在的租户进行了解和审查,比如对清洁度的需求,以及期望如何解决分歧的方式。当事情慢慢发酵,越来越糟糕的时候,“他们会把这种分歧扩大化,”苏珊说,“这是种很伤人的感觉,让他们从此小心翼翼,时刻提防别人。”相反,她认为如果把这些冲突看成是必要的社会实践课,年轻人能够受益匪浅。苏珊解释说,与人合租能让年轻人了解这种生活状态的缺点,比如说家务分配不均,或者缺乏基本交流,同时让他们学着不从别人身上找原因,总体而言,合租生活可以促进个人成长。
苏珊建议年轻人在发展潜在室友的时候,也用一种类似约会的思维模式来聊天,询问对方过去的生活经历,好软化彼此的社会边界。因为室友之间不一定会达到友情或者是情侣亲密度,所以就必须达成一致,确定你的室友寻求合租到底是仅仅出于“经济考虑”,还是期待建立一定的社会关系。
在芝加哥NGO工作的亚历克斯·舍尔多夫觉得他在选择现任室友的时候,已经小心谨慎地进行过适当筛选了,但最终他还是觉得,他们在家务活的问题上矛盾很大,舍尔多夫说大头都是他承担的。他说,对于成长在南方家庭的人来说,这些料理家务是日常功课,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出一份力,如果因为公平分配的问题产生了矛盾,“在家里的话,我们会大喊大叫,也会吵架,但还是互相爱着对方的。”
舍尔多夫认为室友在搞卫生的问题上拒绝合作,就是缺乏对他的尊重。然而因为他俩不是亲人,就家务问题来看,甚至连朋友都称不上,舍尔多夫开始犯愁,如果他和室友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他在情感上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回应才合适呢?“这真是太糟了,你知道这个人根本不在乎你,不会倒垃圾,也不会把盘子放到洗碗机里去,”舍尔多夫想不通,“我跟你呼吸着同样的空气,这叫我怎么想?”
“普遍来看,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往往会把错误怪罪到别人的头上,”夏洛特市北卡罗莱纳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艾米·卡内韦洛(Amy Canevello)说,“数据表明,我们控制着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而这些都是建立在我们对一些行为的认识和理解基础上的。“客观地来讲,我们的室友做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在一篇关于非浪漫关系同居的社会动态和动机研究中,卡内韦洛发现,一个人特定行为背后的动机(比如说不扔垃圾、不给大家带晚餐),往往和其他室友对他的看法不一致。又例如一个人要是摆出善良的姿态,在其他人眼中可能是功于心计的手腕。卡内韦洛将室友对家务的看法理论化,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社会生态系统(socially dynamic ecosystem),在此情况下,合住的各个成员能互相支持;第二种是自助的“个人系统”(egosystem),在这种环境中,室友要么就是帮助你满足自己的需求,比如尊重和归属感,要么就会是你的阻碍。拿室友不倒垃圾的例子来说,“从个人系统的角度来说,就是‘这个人不够关心我’,”卡内韦洛举例说,“而在社会生态系统中呢,你可能会想,‘也许我还没跟他们解释清楚,所以他们不明白我的意思,’或者是‘他们不倒垃圾是不是有自己的原因,而我并不知道?’”
卡内韦洛认为,从以上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总是很难看透室友的动机和意图。“我认为,要是其他人对你发出友好的信号,这是很明显的,我不会轻易地拒之门外,”卡内韦洛分析说,“但当人们发出另一种信号,暗示他们可能不太在乎你的感受,也不关心你需要什么,这种讯息是很模糊、令人困惑的。”
安娜·洛克哈特(Anna Lockhart)和自己刚来到费城的室友合租了几个月后,便开始聊起她的动机了。这两个女人是在2016年年底通过克雷格列表网(Craiglist)联系到对方的,她们搬到一起之前素未谋面。洛克哈特说,一开始,她和室友卡洛琳都尽量避免冲突。她们会私底下把摔坏的东西藏起来,而不是承认事实,或者悄悄拆下对方挂在墙上的艺术作品。“她往墙上挂了好些可怕的木版画,我当时真的很讨厌,”洛克哈特解释说,“但我把画拆下来是因为有一次她不在家,我网购了一幅壁挂,我把它挂到墙上看看效果,却忘了把她的版画挂回去。”
两个人一致认为,她们之间存在问题,部分原因就在于对两人关系的期待不同。洛克哈特在费城已经建立了稳定的社交关系,而在费城的郊区从事教育事业的卡洛琳可能很难有这样的社交圈子。“我并不是很想投入感情和精力去了解她,”31岁的洛克哈特说,“我有种感觉,我们不会成为特别要好的闺蜜。”
“在我脑海中,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我和室友能成为十分亲密的朋友,我们乐意待在彼此身边,也喜欢一起出去吃饭。”卡洛琳今年31岁,因为从事教育行业,她不希望透露自己的姓氏,她说,“不过不到最后一天,你永远也不会知道结果。”
两人合租了六个月后,有一天,洛克哈特在Twitter上看到卡洛琳写了一篇文章,吐槽两人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她细数了洛克哈特“束缚她,让她无法过上理想生活”的种种行径,比如说洛克哈特总喜欢屋子里热热的,而且不装有线电视。“我终于明白,站在我和一切关于美好居住环境的梦想之间的障碍是什么了,”卡洛琳在文章中写道,“就是这个我不大了解的人,是这个老是咖啡喝了一半就随手放,结果整个屋子都摆满了咖啡杯的女人,是这个每周日晚上都要带男朋友回家的女人。”
卡洛琳承认,洛克哈特做了什么,并不是让她写出这篇文章的真正原因,她更大的动力是对回归独居生活的渴望,来到费城之前,她一直是一个人住的。卡洛琳从没说过自己有意发表这篇文章,而洛克哈特对自己无意间看到文章这件事也闭口不提。她们一年租约到期,然后和气地分开了。卡洛琳现在独自居住,而在学术出版公司工作的洛克哈特则搬到了男朋友的家里。
与陌生人合租也许是个经济的选择,但在问题产生之前,人们似乎很难意识到这种生活状态的社会含义。洛克哈特说,她自己也不是个理想室友。她还指出,两个原本陌生的女性近距离地住在一起虽然不是历史上头一回,但不管在哪个年代,都不太常见。“在这个时代,好像所有人都在吐槽我们这一代人缺乏社交技能,因为我们的生活完全被社交媒体攻占了,”洛克哈特为自己辩解,“但我们确实正在各个社交圈穿梭切换,应对各种问题。”
与家人以外的室友住在一起可能会让人觉得自己需要随时保持警觉,更加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的情绪。“你们的关系很亲密——你和这个人都住在一起了,但问题是,这种关系还没有亲密到可以畅所欲言的程度,这就有点像婆媳关系了,”俄亥俄州立大学人文科学教授克莱尔·坎普·杜什(Claire Kamp Dush)说,“在婆婆面前,我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和妈妈聊天我就自在多了。室友不是你的家人,你和他们的关系没有那么亲密,你们也不期待对方会‘无论如何都陪在自己身边’。”
对于一些人来说,这种情感的灰色地带可能是个难题,哈菲兹·鲍库(Hafeez Baoku)也正是借着这个空档火起来了。在过去的十年中,与各式各样的室友一起居住的经历和互动给了27岁的鲍库许多灵感,于是他创建了博客栏目《室友》(The Roommates),拉上自己的室友克里斯·贝洛(Chris Below)一起做主播,两人在节目中聊到的话题从约会到流行文化再到政治,五花八门。
2016年鲍库刚搬到休斯顿的时候,冒险选择了自己的室友,其中就包括现在已经24岁的贝洛,当时他刚为了一个工作面试从达拉斯赶来休斯顿。直到现在,鲍库都没有搬过家。这个屋子里的五个男人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特点各异,鲍库说正是这种气氛让他改变自己,对别人的经历更加感同身受。在他眼中,室友也是知己,而不仅是分摊水电费的人:“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我在他们身上倾注情感,我也关心他们过得好不好。”
鲍库认为,他们的关系之所以如此独特,就在于偶尔他们也会产生分歧,但依然维持着朋友和伙伴的关系。比如说,最近鲍库就“有点抓狂”,他说自己承包了洗碗的活儿,但室友们并不买账。面对室友的批评,他气鼓鼓地说:“我当时就想,你们这些人应该向我道歉,因为我干了活你们却一点都不知感恩。”这次争吵让贝洛有苦说不出,他觉得自己也承担了应有的家务活儿。后来他和鲍库聊了聊这件事。
“我不是一个喜欢记仇的人,”贝洛说,“但如果我得一遍一遍地给人解释同一件事情,这个家我可住不下去了。我不想每次回家都一肚子气。要么我们就想想怎么改变,要么我就搬走吧。”
“我天生就对别人的感受比较迟钝,”鲍库解释说,“重点不是洗盘子,而是对我的忽视和冷淡。”
在过去的两年合租生活中,鲍库和贝洛还做出了很多这样细微的调整,把两人的关系拉回正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在共同成长,既让播客节目越来越好,也让家中的生活越来越和谐。鲍库和贝洛之间虽然时有摩擦,但他们的关系从来没有破裂到不可弥合,非得有一个人搬出去的程度。他们说,正是他们这种打开天窗说亮话的习惯,巩固了他们的关系。“沟通让我们更亲近,而不是相互疏离。”鲍库总结说。
有些人和室友的关系已经亲如家人了。和老朋友甚至是相互尊重的陌生人住在一起,生活也可能十分和谐。卡内韦洛把这种合租称作“生态系统”,这样的“家庭”可能会产生喜人的效果。“人们的焦虑和失落情绪会减少,”她解释说,“我在我自己的生态系统中,可以从其他人的身上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心情就会好起来;我在我自己的生态系统中,可以为其他人的幸福出一份力,知道他们都过得不错,这也会让我不那么焦虑、不那么难过。”
凯尔·佩蒂(Kyle Petty)是纽约州湾岸加拿大道明银行的一名员工,他说自己和室友史蒂夫的关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之一。
大约12年前,佩蒂对家人出柜了,从此就和家人断了联系,然后便向自己的小圈子求助。33岁的史蒂夫虽然已经是佩蒂十多年的老朋友了,但一起住的时间还只有一年。两人一起拼车出去玩,错开安排各自的洗澡时间,佩蒂从两人的相互陪伴中获得了慰藉。对佩蒂来说,这就像是家庭生活,虽说不无摩擦,但依然亲密、友爱,而且相互支持。
“很显然,我们完全不是情侣关系,但我确实很期待回家,”佩蒂说,“噢,史蒂夫在家吗?我等不及了,我要告诉他我今天都干了什么,也想听听他今天的故事。”
(翻译:马昕)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