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于正:只有投资人赚钱才能维持艺术的生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于正:只有投资人赚钱才能维持艺术的生命

于正已经很少自己编写剧本了,他带了几个徒弟,更多的时候扮演了策划、统筹、把关的角色,成为连接资本、内容创作与观众的桥梁。

于正今年已经40岁了,迈入不惑之年,他终于决定在横店买一座安静的大房子。

此前,横店一家小宾馆里,2317号房间一直是他工作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在这里他写出了很多毁誉参半的剧本,伴随着争议与嘲讽,从一个上海戏剧学院科班毕业却恐惧舞台的失败演员,到初出茅庐的编剧学徒,一步步走到了编剧圈的金字塔尖。

过去的近20年里,他每天坚持写作6小时,雷打不动,如今的于正名与利早已兼得,更愿意慢下来打磨制造一些精品,于他而言《延禧攻略》大概如此。

这部剧剧情、人设、服化道各方面一反于正以往众多剧的套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创下了爱奇艺单日播放量突破5.3亿的收视奇迹,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

网友戏称,“刚进宫的于正已经死了,现在是钮祜禄·于正。”而作为目前国内最成功商业编剧之一,于正自有一套生存法则。

1第一眼要好看,足够吸睛才能赢

“好看”是于正对电视剧的第一要求,从《美人心计》开始,于正立志做出“中国观众没有见过的华丽。”他开始以行业内最贵的价格聘请服装、化妆和美术。

于正为《美人心计》请来曾因电影《画皮》获香港金像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提名的吴宝玲,要求她根据《画皮》的造型打样,重新设计剧中人物服装的色彩。

“要明亮的,这更容易抓住小荧屏观众的心”,很长一段时间,艳丽的阿宝色成为于正剧最明显的标志之一。

随着大众审美的变化,于正眼中的“好看”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延禧攻略》摒弃了高饱和配色,采用了最新流行的莫兰迪色系。在接受采访时,于正表示全剧投资三个亿,演员的片酬只有2400万。而在今年另一部备受期待的古装剧《如懿传》中,周迅一人就分走9500万片酬。

《延禧攻略》剧组资金的大部头都用在了服装、道具、化妆上面,衣服的面料要用清宫的料子,但是这些东西都很贵,贵到一把扇子都要一万多,店里买不起,只能全国各地求着老匠人做。

由于预算有限,有些太昂贵的首饰于正会自掏腰包买下,“我们是真的热爱这部戏,梳妆师自己买了一百多万,造型师买了一百多万,我也买了一百多万。这些东西以后还可以用。”

从以前拍清宫戏开始,于正就开始收藏饰品,就算之后拍戏用不到,再次出售价格都涨了不少,也算是一种收藏投资。

与购买首饰不同,大量戏服的订做是一件更为复杂的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可能影响拍摄进度。有一年于正合作的工厂以布料太贵为由,换了便宜布料做服装,拍出来的效果很差,整个剧组为了等工厂重做停机了15天。

于是他自己在横店开了一家服装厂,“我觉得没必要再跟工厂废话了,自己做就好了,反正这个小工厂只承担我一个人的戏,无所谓。” 

为了让服装看起来更有质感,于正请了苏州的绣娘,按照演员的身形专门缝制衣服。一套衣服做下来,布料和工艺都是顶尖的,价格却比找外面的工厂便宜得多。造型师也能及时和绣娘沟通,不需要通过中间人传话。

除此之外,“好看”的另一个标准在于演员,于正坚信明亮唯美的画面是吸引观众的第一要素,而年轻貌美的演员则会让观众目光滞留。他会让后期制作一帧帧地修掉男主角脸上的皱纹,磨皮美白女演员的肤色。

2008年于正成立了工作室,隶属于东阳欢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开始自主签约演员,集影视剧投资、制作、发行、宣传以及艺人经纪为一体。

于正的选角导演很清楚他的标准,“女演员要青春靓丽,男演员要阳光帅气”。只要满足条件,于正会大胆启用新人做主角,《延禧攻略》中魏璎珞的扮演者吴谨言就是他在观看一部话剧时挖掘的。

新人听话、认真,还便宜,比大牌明星划算多了,“他们把钱财看得不重,只要喜欢,很低的价格也能去演。”以吴谨言为例,她在《延禧攻略》中的片酬为500万元70集,每集7.14万元,相比起在于正剧《美人心计》中担任女主的林心如每集17万的片酬(2010年),新人的确惠而不费。

而新人一剧成名的故事也一度成为于正剧的标签,《宫》捧红了杨幂、冯绍峰、佟丽娅、何晟铭,《宫锁珠帘》则火了袁姗姗,《笑傲江湖》让霍建华、陈乔恩内地星途闪耀,《陆贞传奇》造就了赵丽颖和陈晓。

商人的精明和艺术家的挑剔同时出现在于正身上,如此打造出的“好看”,成为于正剧吸引眼球的第一法宝。

2“借鉴”不是“抄袭”,快速生产剧本是王道 

从第一部署名出版物开始,抄袭就成了于正避不开的话题。2003年,上影集团资深编剧贺子壮邀请于正对作家傅星已完成的剧本进行改编,“那时候于正没日没夜写东西,我觉得他是挺有实干精神的。在十几年前已经很有商业头脑了,写东西比别人更符合市场。”

然而改编完成后,于正以自己一人署名出版了图书《带我飞,带我走》,此事惹恼了原著作者傅星。面对傅星追问,于正最终告饶并提出愿意赔偿傅星三万元。

但区区三万元的赔款并不足以使于正警醒,反而让他尝到了“不劳而获”的好处,此后他更加大胆。2006年热播《大清后宫》,于正被指责抄袭剧本,媒体关注度极高。

面对质疑,他以“集大成”回应:“我当初创作时就将《大清后宫》定位为一部集大成的作品,囊括了《金枝欲孽》《大长今》《冬季恋歌》等经典剧的成功之处,目的就是挑战《金枝欲孽》创造的收视奇迹”。

在这样“集大成”的思路下,于正成为了一年能出三部戏以上的高产编剧。

“天底下没有新鲜的事情,所有的东西无非是重组、再重组。”TVB古装戏学遍了之后,于正开始在网络小说中汲取灵感。他先根据热度来判断观众喜欢什么,只要找到现在网络小说流行的,就能找到未来电视剧的热点,“画面是滞后于文字的。”

“有的编剧,一个好的梗可以卖一份钱,两个好的梗卖两份钱,而我可以把十几个好的梗放在一个筐子里,我要自己做制片人”。

2009年6月,距离于正担任制作人的《美人心计》开机不到一个月时,于正将已完成的剧本拿给当时的经纪人穆小勇,询问其中“借鉴”了网络小说《未央·沉浮》的情节,是否需要跟作者瞬间倾城买下版权。

“我当时一看就傻了,这人物和故事主线都是一样的,不买要出事的!”穆小勇急忙联系上作者并买下了该书版权,“先付款,后补合同,非常仓促。”

于正却不着急,从最初的“集大成”电视剧,到后来的网络小说整合,他找到了以最低时间成本完成剧本生产并获得收视率的路径。

3迎合市场,投资人赚钱最重要

于正将自己定位为造梦者,造出善良、知足、坚强的女主角,和痴情守护的男主角,为观众熬制他们喜欢的“心灵鸡汤”。 

单一的价值观剔除了所有不符合其因果关系的事实,轻描淡写地把意识和可靠事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直接展现结果,而没有逻辑过程。

因此,于正剧在情节设计和故事发展上备受诟病,常常被称为“雷剧”。他本人将原因归结于,“电视剧制作时客观条件所限,有些问题解决不了”。

然而这些槽点并没有影响于正剧的收视率,2010年《美人心计》在国内六个地方电视台播出均获得当地收视第一的佳绩;2012年《宫锁珠帘》成为收视率冠军;而如今大热的《延禧攻略》更是创下了网播剧的新高,爱奇艺最高单日播放量突破5.3亿,截止目前网播量已突破50亿。

于正工作室的东家东阳欢娱影视近几年凭借这几部大热的电视剧,一跃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竞相向他伸出橄榄枝。而CEO杨乐则表示,“公司融资主要是为对接战略需求,不能随便拿钱,我们是先做产业链,先将这些产业链每个环节和人都要培养起来,然后再到市场上跟大家讲。”

自己的影视公司不需要融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于正可以为团队生产的每一个项目找到愿意买单的投资人。

“我做戏从来只从市场出发,坚信只有投资人赚钱才能维持我们艺术的生命。”于正这样说,“剧本好看,抓住观众的心,赢得收视和经济效益才是我们要做的”。

2017年3月,欢娱影视在战略发布会上公布了2017-2018年片单,一口气公布了八个大项目。在投资人眼里,于正代表着收视率和收益。编剧兼制片人的好处很明显,如果是卖剧本给别人的纯编剧,凭集数算钱,就会吝啬桥段,将情节尽量拖长。

而于正因为身兼制片人和编剧,舍得把尽量多的情节塞进自己的剧集,剧情看起来节奏快,高潮迭起。至于是不是合乎逻辑,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寓意,于正不关心,投资人更不在意。

如今,于正已经很少自己编写剧本了,他带了几个徒弟,更多的时候扮演了策划、统筹、把关的角色,成为连接资本、内容创作与观众的桥梁。

周末是一位历史系研究生,《延禧攻略》是于正带她写的第二部戏,“《延禧攻略》这部戏,我是总编审,新人周末才是编剧”。

纵然于正最显著的标签仍然是编剧,但他早已不是单纯的剧本输出者,做制片人、办服装厂、开工作室、收编剧徒弟、打造电视剧生产流水线……他不断扩大自己的边界,掌握更大的话语权,试图达到利益最大化——无论是商业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他一直是那个希望把控一切的国王,强势、专注、目标明确,他不曾有过深刻的作品,却深刻地洞察了这个时代人们所需要的“表面的狂欢”,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商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于正

  • 于正《吉天照》:竖屏短剧,上线红果,用IAA赚回800万?
  • “于男郎”总在错过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于正:只有投资人赚钱才能维持艺术的生命

于正已经很少自己编写剧本了,他带了几个徒弟,更多的时候扮演了策划、统筹、把关的角色,成为连接资本、内容创作与观众的桥梁。

于正今年已经40岁了,迈入不惑之年,他终于决定在横店买一座安静的大房子。

此前,横店一家小宾馆里,2317号房间一直是他工作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在这里他写出了很多毁誉参半的剧本,伴随着争议与嘲讽,从一个上海戏剧学院科班毕业却恐惧舞台的失败演员,到初出茅庐的编剧学徒,一步步走到了编剧圈的金字塔尖。

过去的近20年里,他每天坚持写作6小时,雷打不动,如今的于正名与利早已兼得,更愿意慢下来打磨制造一些精品,于他而言《延禧攻略》大概如此。

这部剧剧情、人设、服化道各方面一反于正以往众多剧的套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创下了爱奇艺单日播放量突破5.3亿的收视奇迹,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

网友戏称,“刚进宫的于正已经死了,现在是钮祜禄·于正。”而作为目前国内最成功商业编剧之一,于正自有一套生存法则。

1第一眼要好看,足够吸睛才能赢

“好看”是于正对电视剧的第一要求,从《美人心计》开始,于正立志做出“中国观众没有见过的华丽。”他开始以行业内最贵的价格聘请服装、化妆和美术。

于正为《美人心计》请来曾因电影《画皮》获香港金像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提名的吴宝玲,要求她根据《画皮》的造型打样,重新设计剧中人物服装的色彩。

“要明亮的,这更容易抓住小荧屏观众的心”,很长一段时间,艳丽的阿宝色成为于正剧最明显的标志之一。

随着大众审美的变化,于正眼中的“好看”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延禧攻略》摒弃了高饱和配色,采用了最新流行的莫兰迪色系。在接受采访时,于正表示全剧投资三个亿,演员的片酬只有2400万。而在今年另一部备受期待的古装剧《如懿传》中,周迅一人就分走9500万片酬。

《延禧攻略》剧组资金的大部头都用在了服装、道具、化妆上面,衣服的面料要用清宫的料子,但是这些东西都很贵,贵到一把扇子都要一万多,店里买不起,只能全国各地求着老匠人做。

由于预算有限,有些太昂贵的首饰于正会自掏腰包买下,“我们是真的热爱这部戏,梳妆师自己买了一百多万,造型师买了一百多万,我也买了一百多万。这些东西以后还可以用。”

从以前拍清宫戏开始,于正就开始收藏饰品,就算之后拍戏用不到,再次出售价格都涨了不少,也算是一种收藏投资。

与购买首饰不同,大量戏服的订做是一件更为复杂的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可能影响拍摄进度。有一年于正合作的工厂以布料太贵为由,换了便宜布料做服装,拍出来的效果很差,整个剧组为了等工厂重做停机了15天。

于是他自己在横店开了一家服装厂,“我觉得没必要再跟工厂废话了,自己做就好了,反正这个小工厂只承担我一个人的戏,无所谓。” 

为了让服装看起来更有质感,于正请了苏州的绣娘,按照演员的身形专门缝制衣服。一套衣服做下来,布料和工艺都是顶尖的,价格却比找外面的工厂便宜得多。造型师也能及时和绣娘沟通,不需要通过中间人传话。

除此之外,“好看”的另一个标准在于演员,于正坚信明亮唯美的画面是吸引观众的第一要素,而年轻貌美的演员则会让观众目光滞留。他会让后期制作一帧帧地修掉男主角脸上的皱纹,磨皮美白女演员的肤色。

2008年于正成立了工作室,隶属于东阳欢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开始自主签约演员,集影视剧投资、制作、发行、宣传以及艺人经纪为一体。

于正的选角导演很清楚他的标准,“女演员要青春靓丽,男演员要阳光帅气”。只要满足条件,于正会大胆启用新人做主角,《延禧攻略》中魏璎珞的扮演者吴谨言就是他在观看一部话剧时挖掘的。

新人听话、认真,还便宜,比大牌明星划算多了,“他们把钱财看得不重,只要喜欢,很低的价格也能去演。”以吴谨言为例,她在《延禧攻略》中的片酬为500万元70集,每集7.14万元,相比起在于正剧《美人心计》中担任女主的林心如每集17万的片酬(2010年),新人的确惠而不费。

而新人一剧成名的故事也一度成为于正剧的标签,《宫》捧红了杨幂、冯绍峰、佟丽娅、何晟铭,《宫锁珠帘》则火了袁姗姗,《笑傲江湖》让霍建华、陈乔恩内地星途闪耀,《陆贞传奇》造就了赵丽颖和陈晓。

商人的精明和艺术家的挑剔同时出现在于正身上,如此打造出的“好看”,成为于正剧吸引眼球的第一法宝。

2“借鉴”不是“抄袭”,快速生产剧本是王道 

从第一部署名出版物开始,抄袭就成了于正避不开的话题。2003年,上影集团资深编剧贺子壮邀请于正对作家傅星已完成的剧本进行改编,“那时候于正没日没夜写东西,我觉得他是挺有实干精神的。在十几年前已经很有商业头脑了,写东西比别人更符合市场。”

然而改编完成后,于正以自己一人署名出版了图书《带我飞,带我走》,此事惹恼了原著作者傅星。面对傅星追问,于正最终告饶并提出愿意赔偿傅星三万元。

但区区三万元的赔款并不足以使于正警醒,反而让他尝到了“不劳而获”的好处,此后他更加大胆。2006年热播《大清后宫》,于正被指责抄袭剧本,媒体关注度极高。

面对质疑,他以“集大成”回应:“我当初创作时就将《大清后宫》定位为一部集大成的作品,囊括了《金枝欲孽》《大长今》《冬季恋歌》等经典剧的成功之处,目的就是挑战《金枝欲孽》创造的收视奇迹”。

在这样“集大成”的思路下,于正成为了一年能出三部戏以上的高产编剧。

“天底下没有新鲜的事情,所有的东西无非是重组、再重组。”TVB古装戏学遍了之后,于正开始在网络小说中汲取灵感。他先根据热度来判断观众喜欢什么,只要找到现在网络小说流行的,就能找到未来电视剧的热点,“画面是滞后于文字的。”

“有的编剧,一个好的梗可以卖一份钱,两个好的梗卖两份钱,而我可以把十几个好的梗放在一个筐子里,我要自己做制片人”。

2009年6月,距离于正担任制作人的《美人心计》开机不到一个月时,于正将已完成的剧本拿给当时的经纪人穆小勇,询问其中“借鉴”了网络小说《未央·沉浮》的情节,是否需要跟作者瞬间倾城买下版权。

“我当时一看就傻了,这人物和故事主线都是一样的,不买要出事的!”穆小勇急忙联系上作者并买下了该书版权,“先付款,后补合同,非常仓促。”

于正却不着急,从最初的“集大成”电视剧,到后来的网络小说整合,他找到了以最低时间成本完成剧本生产并获得收视率的路径。

3迎合市场,投资人赚钱最重要

于正将自己定位为造梦者,造出善良、知足、坚强的女主角,和痴情守护的男主角,为观众熬制他们喜欢的“心灵鸡汤”。 

单一的价值观剔除了所有不符合其因果关系的事实,轻描淡写地把意识和可靠事实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直接展现结果,而没有逻辑过程。

因此,于正剧在情节设计和故事发展上备受诟病,常常被称为“雷剧”。他本人将原因归结于,“电视剧制作时客观条件所限,有些问题解决不了”。

然而这些槽点并没有影响于正剧的收视率,2010年《美人心计》在国内六个地方电视台播出均获得当地收视第一的佳绩;2012年《宫锁珠帘》成为收视率冠军;而如今大热的《延禧攻略》更是创下了网播剧的新高,爱奇艺最高单日播放量突破5.3亿,截止目前网播量已突破50亿。

于正工作室的东家东阳欢娱影视近几年凭借这几部大热的电视剧,一跃成为资本眼中的香饽饽,竞相向他伸出橄榄枝。而CEO杨乐则表示,“公司融资主要是为对接战略需求,不能随便拿钱,我们是先做产业链,先将这些产业链每个环节和人都要培养起来,然后再到市场上跟大家讲。”

自己的影视公司不需要融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于正可以为团队生产的每一个项目找到愿意买单的投资人。

“我做戏从来只从市场出发,坚信只有投资人赚钱才能维持我们艺术的生命。”于正这样说,“剧本好看,抓住观众的心,赢得收视和经济效益才是我们要做的”。

2017年3月,欢娱影视在战略发布会上公布了2017-2018年片单,一口气公布了八个大项目。在投资人眼里,于正代表着收视率和收益。编剧兼制片人的好处很明显,如果是卖剧本给别人的纯编剧,凭集数算钱,就会吝啬桥段,将情节尽量拖长。

而于正因为身兼制片人和编剧,舍得把尽量多的情节塞进自己的剧集,剧情看起来节奏快,高潮迭起。至于是不是合乎逻辑,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寓意,于正不关心,投资人更不在意。

如今,于正已经很少自己编写剧本了,他带了几个徒弟,更多的时候扮演了策划、统筹、把关的角色,成为连接资本、内容创作与观众的桥梁。

周末是一位历史系研究生,《延禧攻略》是于正带她写的第二部戏,“《延禧攻略》这部戏,我是总编审,新人周末才是编剧”。

纵然于正最显著的标签仍然是编剧,但他早已不是单纯的剧本输出者,做制片人、办服装厂、开工作室、收编剧徒弟、打造电视剧生产流水线……他不断扩大自己的边界,掌握更大的话语权,试图达到利益最大化——无论是商业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他一直是那个希望把控一切的国王,强势、专注、目标明确,他不曾有过深刻的作品,却深刻地洞察了这个时代人们所需要的“表面的狂欢”,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商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