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宁采尘
近日,素有“正剧导演”之名的张黎导演首部网络小说IP改编剧《武动乾坤之英雄出少年》(以下简称“《武动乾坤》”)正在网台同步热播,每周二到周四更番,目前最新已播至第15集。在开局的一片争议声中,剧情已经逐渐步入正轨,网络点击量破10亿,收视率也逐渐看涨。
《武动乾坤》原作由起点中文网男频白金作家“天蚕土豆”所作,最初是一则以“大男主”为标志风靡网络的爆款玄幻小说。在《武动乾坤》播映后,不少原著读者皆称编剧将“大男主”特征淡化,因而怨艾纷纷。
不论是网络小说改编或是漫画改编,最常见的争议莫过于影视化之后的作品被认为“不像原著”。究竟改编与原著之间应当是怎样的关系,编剧与导演在面对需要结合实情改变时会怎样协调,编剧帮(bianjubang)就目前产生的争议采访了《武动乾坤》两位编剧。
编剧李晶凌(左) 编剧江莱(右)
角色需要成长甚于金手指
编剧李晶凌与江莱已是多年合作的搭档,面对原著读者的议论,她们表示“这太正常了,已经准备好了面对争议”。
“我们的看法是,改编是需要保留原作的核心内涵,不能照搬,也不可能照搬。”
在《武动乾坤》原著中,有大量篇幅均围绕男主角林动展开,作者将许多异于他人的能力与境遇都“偏心”地赋予了林动,使得整个世界似乎围绕男主角转动。正因如此,对于读者们来说,林动这个人物与读者之间产生了更多的对话空间,他身上的点点滴滴都能够更深入地与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相连接,产生共鸣。
这便是“男频”小说的长处之一。况且,以男主角的发展线索为轴心的同类作品,多数与成长、权力、争斗、能量相关,与现实生活中的遭遇有着类似的矛盾关系,让人“看得很爽”。
以《武动乾坤》为例,林动虽然处于被嫌弃的贫民阶层,一路打怪升级却如履平地。身份平平却偏偏能力过人,这在网文读者中一般称为“开了金手指”,亦即主角光环。
改编的过程中,李晶凌和江莱先以编剧专业角度出发,再次仔细通读全本小说,对于在男主角身上频频开启的“金手指”,两位编剧大刀阔斧做出了勇敢的决定。
“不让他总开金手指,或者也可以开在其他人身上。让他经历更痛苦、撕裂式的成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故事中的角色都更加有真实感。
“原作的核心,是讲一个少年受尽磨难,仍然不屈不挠的故事,这是它的魅力所在,我们要做的是在影像化改编的阶段,如何确保影视化呈现时,依然可以有这么燃。所以最终我们把故事的核心定义为触底反弹。”
这个决定得到了导演张黎的赞同,甚至还经常开玩笑说虐的不够狠。在张黎看来,每个角色都要有相对合理真实的“环境”,尤其是主角,不改到让主角所处大环境、小环境合理了就不能开拍。
“要让角色就好像从‘土壤’里‘长’出来,这比给他开一万次金手指要有意义多了。”
在主人公身上,导演和编剧一致认为则特别需要结合少年成长的历程,从三个“轻”字出发。初出茅庐的少年林动身上突出了“轻浮、轻信、轻率”的“愣头青”特征,这些特质让林动更加写实,他会因此跌跤,受到打击,但爬起来的时候,会产生更多的反思。经历了反思的成长,才显得更有意义,这是一种更高级的爽。这些特质在导演相对粗粝写实的影像风格中,成为主创们共同开辟的“新表达”,与原故事线相辅相成,让人物的成长更富有层次、更真实可信。
江莱则提到,从小说到剧本需要做的事除了重构角色,使之更加合理、饱满、生动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保留原作志趣的同时,将文学性的叙事语言转换成可指导影视化拍摄的“工程书”。
“大家往往认为,小说改影视剧很容易,而其实越精彩、越依附于文本的故事越不好改。”李晶凌说,“比如,要把心理活动转换成可视觉呈现的文字,就需要增加合理的戏剧冲突。”幸而,导演张黎与两位编剧看法趋同,而他在以往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也在《武动乾坤》中形成了脱颖于同类作品的成效。
改编之后的“工程型”文字所难以呈现的角色内在变化,张黎采用了细腻的分镜头来表达。比如,在剧中增加了许多围绕配角的特写镜头,这就将原著中本来着墨较少的配角内心的变化向观众进行了传达。
像这样的导演与编剧之间的相互配合、协力完成故事效果的例子,在《武动乾坤》中还有不少,能这样做,皆源于及早意识并统一确立了一致的改编思路。
说到最感兴奋的改编尝试时,李晶凌和江莱都提到了在对整个故事构建时增笔的内容。
“这些‘加法’是必须的,在为林动所处的整个环境补充细节的过程中,我们也有机会梳理其他角色的成长轨迹。角色是社会属性的,所有角色都是共生的,借由扎实的配角表达不同的价值观,再与林动产生纠葛,会更加烘托出主人公的魅力,这也是导演所强调的以人为鉴。”
正因如此,改编之后的剧本为不少重要配角增加了更生动的戏份,对白更晓畅、更能表现人物的个性,充满了活力,并不似佶屈聱牙、拗口又僵硬。
试想如若没有这些,全按一部小说的节奏和内容翻拍成连续剧,文字间精彩纷呈的打斗,换到画面中就是日复一日的类似,这定非最优选择。
角色除了合理还应生动
由于改编阶段有魄力地进行了人物的解组重构,将人物关系按照补充完善后的世界观重新搭建,改编者对各个角色分别占据哪些特点便需要了如指掌。因为所有关系的重构,所依托的就是这个角色脱胎于原著、完善于改编之后所具备的新特质。
再加上故事的总体走势,要保留原作的“燃”,对角色及相互关系的设置也不能像照着角色说明书般来对应。这时候,演员们的主动参与就起到了大作用。
筹拍之前,编剧李晶凌和江莱跟组整整两个月,每天所做的工作除了是与导演一点点磨剧本,另外就是和演员们一起围读剧本。
李晶凌说,导演会提要求,我们必须将对白写得更顺溜、更符合角色特征。
对白生动是《武动乾坤》改编的一大亮点。
通读以及调整之后,正式开拍,两位编剧又跟组一个多月,协助现场拍摄和临时修改。“演员也会为角色再赋予一层新的光彩,开拍初期,导演要求我们在拍摄现场观察演员,将演员的特质和角色的个性再次糅合,这也产生了不少新的火花。”李晶凌特别提到了扮演林动师父“岩大师”的演员杨皓宇,“按照习惯的说话方式来对话,加一句调侃或者口头禅之类,这也给我们编剧一些启发。”
后来呈现的剧情中,萱素经常要岩大师“你讲究讲究”,岩大师却答曰“你将就将就”。尽管目的并不是意欲逗观众发笑,这贫嘴的小特点已然给岩大师这个角色加到了分。
“杨洋本人很少年气,也很努力,特别是叔一直有很认真地指导他。”两位编剧在前后三个多月的跟组工作中,已经习惯和其他人一样管导演张黎叫“叔”。
“叔看到杨洋有很好的舞蹈功底,希望体现他的力量美,戏里那些爬上爬下也没少让演员们去练习。”年轻演员杨洋为在《武动乾坤》中更好地贴合人物设定,下了很多工夫练习,角斗场里姿态敏捷的攀爬、跑动,包括说话的姿态,融入了不少心思。
前后三个月,从导演、编剧到演员,所有人按照改编的思路,以合理为原则尽力呈现角色。一个有生命力、讲得通的角色,对于演员来说演起来才有意思,编剧何尝不是与表演者互相成就。
忠于故事中的世界
当记者问到是否有喜欢的影视作品时,两位编剧提及了美剧《24小时》。
李晶凌与江莱对于“打不死”的角色富有浓厚兴趣,从《武动乾坤》的改编工作中看,便知其所然。
美剧中的主角光环耀眼,或免于危难,或绝地重生,所以让人看得畅爽无虞。然而做到这样全程开挂仍不落俗套,却非常考验编剧技巧。
毕竟,角色过得比大多数角色惨,却爬得比所有人都高,这不可信,因此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剧集连续更新十年有余,能不断吸引观众持续追剧即在于高超的改编技巧。
这种技巧与李晶凌提到的“世界架构”不无关联。
只有足够充实合理的“世界架构”才可以让角色的种种遭遇落地生根,使人物更复杂饱满,更有存在的价值和存活的必要。即便去掉一个角色,也将留下千丝万缕的勾连,推动剧情前进,甚至推动角色为观众打开世界的新地图。
在编剧的理解当中,一个“打不死”的角色奉献的并不只是屏幕另一端的观众所感受的“爽”、“刺激”,而是这样的角色将最大程度表现编剧的创作能量和故事的世界完善度。
李晶凌和江莱在《武动乾坤》中编织的那个属于少年林动的世界,要比原著向这天地之间走得更远更深。
“我俩决定开始写的时候,希望可以迅速搭建出这个‘世界’的框架。刚开始一口气写了5集,经常等停下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早上。”终于得到构建一个超强主角故事的机会,李晶凌和江莱将爆发的热情释放在改编之中。当记者问到她们最喜欢自己设计的哪个角色时,两位编剧则表示实际上因为投入大量心血和热情,整个世界架构与角色不可分离,要爱只能爱《武动乾坤》的全部。
“土豆(原作者)比较开放,最初在探讨修改的时候,认为只要保留原著最核心的内核即可。”原著作为一部升级打怪的公路冒险作品,受限于文字表达,着重塑造的是主角林动的遭遇和感知。改编之后的《武动乾坤》将一个更生动、扎实的角色放在更宽广宏大、具象可知的世界当中,扩大而非颠覆了原作精神,给了包括主角在内的各个角色自由施展的空间。
在整场采访当中,两位青年女编剧的欢快笑声令人印象深刻。她们对每个角色爱护有加,记者偶然说起认为剧中女性配角富有个性、眼前一亮时,李晶凌与江莱也不约而同为男性配角辩护。也许还有不少观众认为,改编作品需要大幅度重现原作才可视为尊重,但在忠于故事的内核之上发挥合理想象,为角色谱写理想的天地,也是如今架空玄幻改编剧需要的一种突破。
E N 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