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延禧攻略》不如《楚乔传》四分之一?流量注水还是实力为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延禧攻略》不如《楚乔传》四分之一?流量注水还是实力为王

虽然较之全球市场网剧的播放量,今年电视剧的播放量依然令人咋舌,但从400亿到100亿的回归,无疑体现了在经历了数据造假的过渡狂热之后,资本市场的冷静和对于“唯播放量”的反思。

转眼2018已过去大半年,相比《人民的名义》、《那年花开月正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爆款频出的去年,今年电视剧网剧的表现似乎并不强劲。

“流量女王”杨幂主演的《扶摇》仅以138亿播放量收官;中小IP改编黑马《镇魂》也更多的是叫好不叫座,全网播放量仅为28亿;全网热播中的《延禧攻略》,截至8月16日为止,也仅仅只累积了72.5亿的播放量。且因越南版后续剧集流出,其单日播放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相信即使播完最后三分之一的剧集,其总播放量也可能只堪堪突破百亿。

与去年号称“历史上第一部在播剧破400亿播放量”的《楚乔传》相比较,今年电视剧的播放量无疑缩水了很多。虽然较之全球市场网剧的播放量,这个数字依然令人咋舌,但从400亿到100亿的回归,无疑体现了在经历了数据造假的过渡狂热之后,资本市场的冷静和对于“唯播放量”的反思。

400亿播放量的狂热 唯播放量的狂欢

去年的电视剧市场,无疑是爆款频出、百花齐放的一年,既有老戏骨汇聚、引起社会热议的《人民的名义》,也有孙俪回归后的经典之作《那年花开月正圆》、当然也有流量小生小花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择天记》等等。

而由流量小花赵丽颖主演的古装剧《楚乔传》更是以史上首破400亿播放量的噱头,力压众剧,成为行业讨论的焦点。即使是时隔一年后的今日,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官微还依然发文称“全球人口不足一部剧点击量,刷1万流量费用不过百元”,无疑直指《楚乔传》数据注水。

根据一般用户的理解,单剧集播放一次算一次播放量的话。那么暂且不说全球人口,仅据今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的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79亿,那么也就意味着,至少需要全国所有的视频用户将《楚乔传》从头到尾看上一遍以上,才能够有这个数据。

电视剧网播和电视上播收视率的算法是不一样的,电视上专门有两网计算实时的收视率,所以能够准确计算出播放时的收视率。但是网络上算的是点击率,也就是播放量,最近有很多电视剧的播放量都破了百亿,平均下来每个人都要看好几遍,很显然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

不过显而易见这样的计算方式是不现实的,不同于电视剧在电视上的播放收视率,电视剧网播的播放量,不仅仅是指正片的播放量,还往往包含了片花花絮、宣传预告片、下集预告、片段短视频等等。甚至平台还会为了达成漂亮的数据,会将饭制视频、衍生视频等的播放量也算在其中。有的电视剧在正式播放之前,就通过了预告片积累了上亿的播放量。

早在去年的时候,网上就已爆出了视频网站计算流量的通用方式,算是行业内公开的信息了。在业内数据注水成风的情况下,真实的播放量往往就被羞于拿上台面,今年的顶端爆款“100亿”,仅仅是去年年度前十的门槛。

毕竟对于“唯播放量”的产业现状来说,一部电视剧的播放量越高,也就意味着流量越大,越具有商业价值。不管是打造平台优势、提升明星身价、回收投资成本、吸引融资上市,还是短时间内快速打造品牌影响力,都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而这些则最终汇聚到一起,成为公司或平台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进行下一轮爆款打造流程的重要因素。

数据漂亮的同时,既完成了视频平台相关负责人的kpi,也使得投资方、广告方等金主爸爸满意,偶像轻松粉丝开心,可谓多方满意。

皇帝的新衣 三方的难堪

然而,无论所谓爆款电视剧网播的数据多么好看、业内是否统一默认播放量的播放方式,“注水”的数字,都是皇帝的新衣,既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市场情况、指导市场的良性操作,也不能反映国内电视剧拍摄的真实水平和状况,百亿的数据只能是关上国门之后的内部狂欢。

通过电视剧网络播放量的造假,粗制滥造的电视剧获得公众更多的关注度和资本的更高价值预估,不仅助涨了电视剧网剧资本的投机性,也使得我国的电视剧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

最终,难堪的还是明星、平台和资本。

对于明星来说,用户和市场的反馈,是其自我调整、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的指标。然而注水的数据,膨胀的不仅是播放量,更是演员的心态。与去年数据注水一起兴起的,更有演员绿幕抠图、念数字代替台词等行为,捞钱心态溢于言表。然而无论是怎样的烂剧,只需后台操作一方,在多方默认“行规”的许可下,也可以一跃成为百亿播放量的爆款电视剧,与播放量一起水涨船高的,更是明星本身的身价和片酬。

《孤芳不自赏》杨颖片酬8000万,该片以近200亿播放量成为2017年年度收视率第7的电视剧

8月12日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联合发布的呼吁,对“天价片酬”、“创造质量”等问题进行了呼吁,希望打造一个健康发展的影视行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播放量注水”这一行业问题的打压和反思。

而对于平台和资本来说,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制约的关系。然而为了在短期内打造爆款IP效应,在热度期内快速圈钱圈名。一方通过三方刷量机构猖狂造假,令一方则是有意无意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而数据终究是数据,同样的套路也难以在同一批观众身上反复使用。“流量为王”虽然依然压着“内容为王”的势头,但是看过了过多粗制滥造剧集的观众,也开始学会用脚投票。今年小成本IP剧《镇魂》的破局而出,在《延禧攻略》的压制下慢慢抬头起势的《香蜜沉沉烬如霜》,也是观众在流量和内容上做出了选择。

香蜜豆瓣评分从开屏的7.1 涨到了7.6

建立在泡沫上的数据,可谓一杯水就可以冲散。心知肚明的三方之中,即使明星还沉得住气,真真投入了真金白银的平台和资本在潮水退后,也不敢再继续裸泳。

随着播放量数据的暴增,电视剧实际品牌价值的下降,无疑更是对资本的暴击。不管是广告代言投资、周边IP开发、或者是独家版权所付出的资本,如果没有换来足够真实的流量,让金主长期亏损赚吆喝,而且这个吆喝现在还很难赚到,无疑会严重损害到电视剧的IP价值。

而对于平台来说,目光短浅的只关注一时数据的高低而全然不顾市场的真实反应,势必让其在激烈的视频网站平台竞争之中落入下风,并成为融资或上市时,一颗不稳定的炸弹。在去年的相关报道之中,爱奇艺首席技术官汤兴就曾表示,平台也是注水、盗刷数据的受害方,并表示平台设有专门的反盗刷团队,在线实时防刷系统能拦截到90%以上的盗刷流量,对有作弊嫌疑的内容还会有人工审核环节。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观众和市场的真实反馈下,平台的反盗刷团队也在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可能的拉回播放量越来越夸张的数据,即使这个数据可能只是由400亿的极夸张变成了100亿的很夸张,但是也能感受到“播放量注水”因为市场监管的趋严到获利空间的变窄,使得“流量明星+IP”打造收视爆款、依靠投机手段获取高回报的可能性在变低,电视剧市场“唯播放量”的狂热也开始缓慢冷却。

只希望400亿的“惊喜”,再也不要出现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延禧攻略》不如《楚乔传》四分之一?流量注水还是实力为王

虽然较之全球市场网剧的播放量,今年电视剧的播放量依然令人咋舌,但从400亿到100亿的回归,无疑体现了在经历了数据造假的过渡狂热之后,资本市场的冷静和对于“唯播放量”的反思。

转眼2018已过去大半年,相比《人民的名义》、《那年花开月正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爆款频出的去年,今年电视剧网剧的表现似乎并不强劲。

“流量女王”杨幂主演的《扶摇》仅以138亿播放量收官;中小IP改编黑马《镇魂》也更多的是叫好不叫座,全网播放量仅为28亿;全网热播中的《延禧攻略》,截至8月16日为止,也仅仅只累积了72.5亿的播放量。且因越南版后续剧集流出,其单日播放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相信即使播完最后三分之一的剧集,其总播放量也可能只堪堪突破百亿。

与去年号称“历史上第一部在播剧破400亿播放量”的《楚乔传》相比较,今年电视剧的播放量无疑缩水了很多。虽然较之全球市场网剧的播放量,这个数字依然令人咋舌,但从400亿到100亿的回归,无疑体现了在经历了数据造假的过渡狂热之后,资本市场的冷静和对于“唯播放量”的反思。

400亿播放量的狂热 唯播放量的狂欢

去年的电视剧市场,无疑是爆款频出、百花齐放的一年,既有老戏骨汇聚、引起社会热议的《人民的名义》,也有孙俪回归后的经典之作《那年花开月正圆》、当然也有流量小生小花主演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择天记》等等。

而由流量小花赵丽颖主演的古装剧《楚乔传》更是以史上首破400亿播放量的噱头,力压众剧,成为行业讨论的焦点。即使是时隔一年后的今日,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官微还依然发文称“全球人口不足一部剧点击量,刷1万流量费用不过百元”,无疑直指《楚乔传》数据注水。

根据一般用户的理解,单剧集播放一次算一次播放量的话。那么暂且不说全球人口,仅据今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的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79亿,那么也就意味着,至少需要全国所有的视频用户将《楚乔传》从头到尾看上一遍以上,才能够有这个数据。

电视剧网播和电视上播收视率的算法是不一样的,电视上专门有两网计算实时的收视率,所以能够准确计算出播放时的收视率。但是网络上算的是点击率,也就是播放量,最近有很多电视剧的播放量都破了百亿,平均下来每个人都要看好几遍,很显然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

不过显而易见这样的计算方式是不现实的,不同于电视剧在电视上的播放收视率,电视剧网播的播放量,不仅仅是指正片的播放量,还往往包含了片花花絮、宣传预告片、下集预告、片段短视频等等。甚至平台还会为了达成漂亮的数据,会将饭制视频、衍生视频等的播放量也算在其中。有的电视剧在正式播放之前,就通过了预告片积累了上亿的播放量。

早在去年的时候,网上就已爆出了视频网站计算流量的通用方式,算是行业内公开的信息了。在业内数据注水成风的情况下,真实的播放量往往就被羞于拿上台面,今年的顶端爆款“100亿”,仅仅是去年年度前十的门槛。

毕竟对于“唯播放量”的产业现状来说,一部电视剧的播放量越高,也就意味着流量越大,越具有商业价值。不管是打造平台优势、提升明星身价、回收投资成本、吸引融资上市,还是短时间内快速打造品牌影响力,都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而这些则最终汇聚到一起,成为公司或平台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进行下一轮爆款打造流程的重要因素。

数据漂亮的同时,既完成了视频平台相关负责人的kpi,也使得投资方、广告方等金主爸爸满意,偶像轻松粉丝开心,可谓多方满意。

皇帝的新衣 三方的难堪

然而,无论所谓爆款电视剧网播的数据多么好看、业内是否统一默认播放量的播放方式,“注水”的数字,都是皇帝的新衣,既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市场情况、指导市场的良性操作,也不能反映国内电视剧拍摄的真实水平和状况,百亿的数据只能是关上国门之后的内部狂欢。

通过电视剧网络播放量的造假,粗制滥造的电视剧获得公众更多的关注度和资本的更高价值预估,不仅助涨了电视剧网剧资本的投机性,也使得我国的电视剧走上畸形发展的道路。

最终,难堪的还是明星、平台和资本。

对于明星来说,用户和市场的反馈,是其自我调整、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的指标。然而注水的数据,膨胀的不仅是播放量,更是演员的心态。与去年数据注水一起兴起的,更有演员绿幕抠图、念数字代替台词等行为,捞钱心态溢于言表。然而无论是怎样的烂剧,只需后台操作一方,在多方默认“行规”的许可下,也可以一跃成为百亿播放量的爆款电视剧,与播放量一起水涨船高的,更是明星本身的身价和片酬。

《孤芳不自赏》杨颖片酬8000万,该片以近200亿播放量成为2017年年度收视率第7的电视剧

8月12日中国电影导演协会联合发布的呼吁,对“天价片酬”、“创造质量”等问题进行了呼吁,希望打造一个健康发展的影视行业。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播放量注水”这一行业问题的打压和反思。

而对于平台和资本来说,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制约的关系。然而为了在短期内打造爆款IP效应,在热度期内快速圈钱圈名。一方通过三方刷量机构猖狂造假,令一方则是有意无意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而数据终究是数据,同样的套路也难以在同一批观众身上反复使用。“流量为王”虽然依然压着“内容为王”的势头,但是看过了过多粗制滥造剧集的观众,也开始学会用脚投票。今年小成本IP剧《镇魂》的破局而出,在《延禧攻略》的压制下慢慢抬头起势的《香蜜沉沉烬如霜》,也是观众在流量和内容上做出了选择。

香蜜豆瓣评分从开屏的7.1 涨到了7.6

建立在泡沫上的数据,可谓一杯水就可以冲散。心知肚明的三方之中,即使明星还沉得住气,真真投入了真金白银的平台和资本在潮水退后,也不敢再继续裸泳。

随着播放量数据的暴增,电视剧实际品牌价值的下降,无疑更是对资本的暴击。不管是广告代言投资、周边IP开发、或者是独家版权所付出的资本,如果没有换来足够真实的流量,让金主长期亏损赚吆喝,而且这个吆喝现在还很难赚到,无疑会严重损害到电视剧的IP价值。

而对于平台来说,目光短浅的只关注一时数据的高低而全然不顾市场的真实反应,势必让其在激烈的视频网站平台竞争之中落入下风,并成为融资或上市时,一颗不稳定的炸弹。在去年的相关报道之中,爱奇艺首席技术官汤兴就曾表示,平台也是注水、盗刷数据的受害方,并表示平台设有专门的反盗刷团队,在线实时防刷系统能拦截到90%以上的盗刷流量,对有作弊嫌疑的内容还会有人工审核环节。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在观众和市场的真实反馈下,平台的反盗刷团队也在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可能的拉回播放量越来越夸张的数据,即使这个数据可能只是由400亿的极夸张变成了100亿的很夸张,但是也能感受到“播放量注水”因为市场监管的趋严到获利空间的变窄,使得“流量明星+IP”打造收视爆款、依靠投机手段获取高回报的可能性在变低,电视剧市场“唯播放量”的狂热也开始缓慢冷却。

只希望400亿的“惊喜”,再也不要出现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