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沃森生物扣非净利润时隔四年终于转正 百白破疫苗批签发增长15倍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沃森生物扣非净利润时隔四年终于转正 百白破疫苗批签发增长15倍

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支出近1.56亿元,占收入的比重依旧高达40%。

在因业绩对赌不达标而造成去年业绩大幅亏损后,沃森生物(300142.SZ)迎来大翻身。

沃森生物近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近3.75亿元,同比增长约46%;净利润0.73亿元,实现扭亏,同比增长270%;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0.44亿元,这也是该指标自2014年以来首次实现盈利。

沃森生物主要生产和销售6个自主疫苗产品,包括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疫苗)、AC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等。

从批签发量来看,今年上半年沃森生物产品批签发量合计达到1302万剂(瓶),同比增长近120%;具体到产品来看,期内除了AC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批签发量同比出现下降之外,公司另外5个产品均迎来放量。

值得注意的是,沃森生物的百白破联合疫苗期内批签发量超158万剂,同比增长高达1502%。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春长生该疫苗去年底因效价不合格导致停产,为沃森生物腾出一定市场空间。

随着长春长生的百白破联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相继因疫苗事件进入停产且未来复产希望渺茫的情况下,沃森生物有望在这两个产品上发挥更大的替代作用。

今年上半年,沃森生物的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批签发量近105万剂,同比增长达362%,占比达到38.56%,从去年同期的第三位跃升至头部位置。百白破联合疫苗虽然仍由去年底一同被爆出效价不合格的武汉生物牢牢掌握(今年上半年其批签发量占比达94.50%),但沃森生物迎来爆发式增长,批签发量占比从去年同期的0.44%增加至今年上半年的5.50%。

在此前关于武汉所百白破疫苗的处置工作中,国家药监局组成的核查组表示,将会督促企业进一步整改,依法严肃追究企业和监管部门责任。若后续武汉生物因此也被停产整改,沃森生物则有机会进一步打开百白破疫苗的市场空间。

在产品批签发量总体实现翻倍增长的情况下,沃森生物也加大以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Hib疫苗为代表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工作,公司期内支出销售费用1.39亿元,同比增长近80%。这也推动这两个核心产品期内分别实现收入约1.26亿元、1.41亿元,合计占公司收入的比重超过70%,其中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迅速放量成为推动公司业绩翻倍增长的主因。

目前国内仅有沃森生物、成都所、默沙东具有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生产资格,其中沃森生物今年上半年批签发量占比为31.01%,低于成都所的56.41%,但高于默沙东的12.58%,市场竞争格局良好。招商证券研报认为,该疫苗产品国内市场规模超10亿元,沃森生物可凭借剂型优势(预灌封)和强大的销售网络实现快速放量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沃森生物今年在全球销售额最大的重磅疫苗13价肺炎结合疫苗的研发上取得了新进展,该产品在今年2月获得了申报生产的《受理通知书》,并于4月9日被纳入优先审评。

这意味着沃森生物不久将再迎来一个重磅品种的上市。13价肺炎结合疫苗是全球最畅销疫苗,目前仅辉瑞独家产销,去年在国内上市,其在2015至2017年的销售额分别为62亿、57亿和56亿美元。

此次被纳入优先审评后,预计沃森生物将于今年底之前拿到该产品的生产批件,并于明年初上市销售,届时将发挥一定的进口替代作用。西南证券研报预计,按国内定价500元/支,净利润率50%,1800万新生儿接种渗透率7%以上计,该产品销售峰值期或可贡献10亿元以上净利润。

除了加强自主产品的销售推广和推进新品申报生产和上市工作之外,沃森生物还进行了减负。报告期内,公司向高瓴资本旗下企业转让了嘉和生物控制权,并计划推动其在港股上市。该公司是一家从事单抗研发与产业化且尚未实现盈利的企业,自公司2013年收购以来持续的研发投入很大程度上拖累了业绩。此次甩手控制权后,公司可以减少成本,并进一步聚焦核心的疫苗业务。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嘉和生物股权转让事项尚未完成,该公司的研发投入依旧纳入沃森生物合并报表当中,期内公司研发支出近1.56亿元,占收入的比重依旧高达40%。随着嘉和生物剥离,公司的研发成本将大幅下降。目前,公司自身有4个产品处于临床研究,包括进入Ⅲ期临床最后阶段的二价HPV疫苗,以及今年初获批临床的九价HPV疫苗等产品。

在资本市场上,沃森生物在上半年也创下26元/股的历史峰值,此后受疫苗事件等影响出现震荡,8月20日上午,其股价一度跌破20元,市值不到310亿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沃森生物

3.2k
  • 机构风向标 | 沃森生物(300142)2024年三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累计持仓占比13.78%
  • 沃森生物: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56亿元,同比下降53.67%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沃森生物扣非净利润时隔四年终于转正 百白破疫苗批签发增长15倍

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支出近1.56亿元,占收入的比重依旧高达40%。

在因业绩对赌不达标而造成去年业绩大幅亏损后,沃森生物(300142.SZ)迎来大翻身。

沃森生物近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近3.75亿元,同比增长约46%;净利润0.73亿元,实现扭亏,同比增长270%;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0.44亿元,这也是该指标自2014年以来首次实现盈利。

沃森生物主要生产和销售6个自主疫苗产品,包括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疫苗)、AC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等。

从批签发量来看,今年上半年沃森生物产品批签发量合计达到1302万剂(瓶),同比增长近120%;具体到产品来看,期内除了AC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批签发量同比出现下降之外,公司另外5个产品均迎来放量。

值得注意的是,沃森生物的百白破联合疫苗期内批签发量超158万剂,同比增长高达1502%。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长春长生该疫苗去年底因效价不合格导致停产,为沃森生物腾出一定市场空间。

随着长春长生的百白破联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相继因疫苗事件进入停产且未来复产希望渺茫的情况下,沃森生物有望在这两个产品上发挥更大的替代作用。

今年上半年,沃森生物的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批签发量近105万剂,同比增长达362%,占比达到38.56%,从去年同期的第三位跃升至头部位置。百白破联合疫苗虽然仍由去年底一同被爆出效价不合格的武汉生物牢牢掌握(今年上半年其批签发量占比达94.50%),但沃森生物迎来爆发式增长,批签发量占比从去年同期的0.44%增加至今年上半年的5.50%。

在此前关于武汉所百白破疫苗的处置工作中,国家药监局组成的核查组表示,将会督促企业进一步整改,依法严肃追究企业和监管部门责任。若后续武汉生物因此也被停产整改,沃森生物则有机会进一步打开百白破疫苗的市场空间。

在产品批签发量总体实现翻倍增长的情况下,沃森生物也加大以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Hib疫苗为代表产品的市场推广和销售工作,公司期内支出销售费用1.39亿元,同比增长近80%。这也推动这两个核心产品期内分别实现收入约1.26亿元、1.41亿元,合计占公司收入的比重超过70%,其中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迅速放量成为推动公司业绩翻倍增长的主因。

目前国内仅有沃森生物、成都所、默沙东具有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生产资格,其中沃森生物今年上半年批签发量占比为31.01%,低于成都所的56.41%,但高于默沙东的12.58%,市场竞争格局良好。招商证券研报认为,该疫苗产品国内市场规模超10亿元,沃森生物可凭借剂型优势(预灌封)和强大的销售网络实现快速放量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沃森生物今年在全球销售额最大的重磅疫苗13价肺炎结合疫苗的研发上取得了新进展,该产品在今年2月获得了申报生产的《受理通知书》,并于4月9日被纳入优先审评。

这意味着沃森生物不久将再迎来一个重磅品种的上市。13价肺炎结合疫苗是全球最畅销疫苗,目前仅辉瑞独家产销,去年在国内上市,其在2015至2017年的销售额分别为62亿、57亿和56亿美元。

此次被纳入优先审评后,预计沃森生物将于今年底之前拿到该产品的生产批件,并于明年初上市销售,届时将发挥一定的进口替代作用。西南证券研报预计,按国内定价500元/支,净利润率50%,1800万新生儿接种渗透率7%以上计,该产品销售峰值期或可贡献10亿元以上净利润。

除了加强自主产品的销售推广和推进新品申报生产和上市工作之外,沃森生物还进行了减负。报告期内,公司向高瓴资本旗下企业转让了嘉和生物控制权,并计划推动其在港股上市。该公司是一家从事单抗研发与产业化且尚未实现盈利的企业,自公司2013年收购以来持续的研发投入很大程度上拖累了业绩。此次甩手控制权后,公司可以减少成本,并进一步聚焦核心的疫苗业务。

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嘉和生物股权转让事项尚未完成,该公司的研发投入依旧纳入沃森生物合并报表当中,期内公司研发支出近1.56亿元,占收入的比重依旧高达40%。随着嘉和生物剥离,公司的研发成本将大幅下降。目前,公司自身有4个产品处于临床研究,包括进入Ⅲ期临床最后阶段的二价HPV疫苗,以及今年初获批临床的九价HPV疫苗等产品。

在资本市场上,沃森生物在上半年也创下26元/股的历史峰值,此后受疫苗事件等影响出现震荡,8月20日上午,其股价一度跌破20元,市值不到310亿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