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除了美国日本,这里的动画更不简单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除了美国日本,这里的动画更不简单

暑期档进入尾声,越来越多的外片即将上映。

作者: 日灼

本周最令人关注的新片毫无疑问是漫威的《蚁人2:黄蜂女现身》,而日本动画《黑子的篮球:终极一战》,菲律宾电影《七袋米》也即将于观众见面。

但是今天时光君想说的是一部最不起眼的动画电影《奇怪的袜子精灵》,这群“精灵”来自东欧,来自捷克,本片即将成为首部在中国上映的捷克动画电影。

捷克动画对于观众而言或许有些陌生,《鼹鼠的故事》恐怕是大多数观众唯一能想到的动画形象了。

但放眼整个动画发展历史,被誉为“木偶动画王国”的捷克动画电影,在欧洲乃至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在伏尔塔瓦河流过的布拉格两岸,诞生过一批卓越的动画艺术家,留下了许多如今被视作动画珍宝的作品。

捷克动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35年,拍摄广告的导演卡瑞尔·杜达制作拍摄了一部木偶动画《灯笼的秘密》,本片被认为是捷克电影史上第一部木偶动画。

起步虽然不算早,但捷克动画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风格——木偶动画。

捷克与木偶的渊源颇深,完全可以称为木偶之国。

布拉格街头的提线木偶

人类历史最早书面记载的木偶就来自捷克,而在残酷的中世纪,被哈布斯堡王朝奴役的捷克人,将自己的民族文化凝聚到木偶的身上,成为保留捷克语言、民族文化的载体。

后来,戏剧与木偶结合的木偶剧在捷克大地上广为流传,如今每年的各种文化节会上,木偶剧依然是当地的保留节目。

所以,在捷克,这种文化传统与电影艺术的结合水到渠成,就像法国魔术师梅里埃将摄影机对准了魔术表演现场,捷克艺术家们,将摄影机对准木偶剧也是理所当然了。

捷克木偶动画《玩具的反叛》

木偶动画的拍摄方式当然采用了传统的定格拍摄方法,耗时耗力,但捷克的动画艺术家们乐此不疲,诞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二战时捷克被德国占领,但捷克动画不仅没有消沉,反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伊里·特恩卡是二战后对捷克动画产生深远影响的动画匠人,他的Bratriv Triku公司主持并把控着二战结束后捷克动画工业的发展,鼓励和帮助一大批年轻人进入动画行业。

伊里·特恩卡

而他自己的作品《人类与动物》,不仅入围了首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还摘得短片奖,为捷克动画发展注入一股强心剂。

另一位这一时期必须提及的动画大师就是杜达的夫人赫米娜·齐蒂洛娃。

这位卓越的女性艺术家不仅传承了捷克木偶动画的伟大传统,还积极探索动画表现形式的各种载体,在她的手里,日常的各种生活用品,诸如毛线、玩具等真实物件,都成为发挥动画想象力的道具,这种对道具的大胆使用,日后被大名鼎鼎的扬·史云梅耶发扬光大。

赫米娜·齐蒂洛娃

虽然电影技术和动画流派的发展,捷克动画当然不仅限于木偶动画,手绘动画也取得成果。

前文提到战后有很多年轻人加入动画领域,这其中包括一位叫做兹德内克·米莱尔的年轻人,他自幼喜欢绘画,战后进入赫米娜·齐蒂洛娃所在的Bratriv Triku公司工作,她的名作《卡拉麦卡》米莱尔就有所参与。

后来这个年轻人在森林中被鼹鼠打的洞绊了一下,灵机一动创造出了经典的鼹鼠动画形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下半辈子的动画创作全都围绕鼹鼠展开,成就了著名的《鼹鼠的故事》系列动画,也成为许多中国观众的一代回忆。

即使是儿童动画,《鼹鼠的故事》的美术也十分考究

这一时期捷克手绘动画的另一大成就,便是由爱德华·霍夫曼导演编剧完成的作品《创世纪》。

之前的捷克动画虽然发展很快,但都是以动画短片的形式呈现,而1958年上映的《创世纪》片长达到83分钟,是捷克历史上首部动画长片,故事继承了东欧动画特有的质感,讲述魔鬼与上帝分工创造世界的故事。

除了手绘动画和木偶动画外,捷克动画还发展开创了另一种大胆的表现形式。

卡尔·齐曼

40年代后期,以卡尔·齐曼为代表的动画大师,开始尝试将真人与动画结合,这比好莱坞第一部真人动画结合电影《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早了整整四十年。

卡尔·齐曼是捷克动画史上另一位举足轻重的大师,他早年间以创作木偶动画为主,1946年的短片《圣诞夜之梦》将真人表演与木偶定格动画结合在一起,影片与《人类与动物》一道,摘得首届戛纳电影节短片奖。

进入50年代,卡尔·齐曼也开始着手手绘动画的创作,将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搬上银幕,推出真人与手绘动画结合的电影《毁灭的发明》,名噪一时。

《毁灭的发明》

就连法国《电影手册》掌门人、电影新浪潮的导师安德烈·巴赞都称赞其为当代的梅里埃。

战后的捷克电影和捷克动画发展稳健,贡献了许多经典作品,但艺术的发展往往与政治历史的进程捆绑在一起。

1968年8月20日,以苏联为首的5000辆坦克缓缓驶入捷克境内,武装的干预结束了自当年1月起短暂的社会主义民主化改造,“布拉格之春”成为历史上这一时期的特定称呼,而捷克艺术家们的创作生涯也收到很大影响。

捷克青年爬上苏联坦克抗议武装入侵

这种影响有坏的一面,但也有积极的一面,捷克动画在68年之后在压抑的政治气氛下继续发展,儿童动画在这一时期发展较为突出,但真正让捷克动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的是一位独立动画匠人——杨·史云梅耶。

在互联网时代,史云梅耶或许是中国观众最熟知、最好奇的一位捷克动画大师,他集合了捷克动画的各种表现方式,短片、长片均有拍摄,真人、木偶、泥塑、手绘、真实物件等表现形式在他手中融会贯通。

而作品风格兼备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多种风格,融入哲学思辨和黑色幽默,作品如今看来依然极具想象力和可看性。

杨·史云梅耶

史云梅耶的最新作品《昆虫物语》在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展映过,当然,在这部作品里融合了真人、动画、木偶等多种表现形式,非常捷克。

东欧剧变后,捷克从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动画产业的声势似乎不如以前。

传统的木偶动画和手绘动画如今看来不如好莱坞那样具有视觉冲击力,偶有动画佳作问世,很多人才也逐渐流向视觉特效领域,传统的手工动画匠人的时代已然落幕。

《昆虫物语》

捷克动画的题材相当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大类。

《捷克的四季》

神话故事类:木偶剧大多以捷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这个传统也直接保留到了动画时代,2018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展映的《捷克的四季》《捷克古老传说》均是这类动画的代表。

《吹牛伯爵历险记》

科学幻想类:以卡尔·齐曼为代表的捷克动画艺术家,利用动画来表现一些非现实的、科幻类题材,包括《吹牛伯爵历险记》《史前历险记》《毁灭的发明》等等。

杨·史云梅耶作品《黑暗 光明 黑暗》

实验类:赫米娜·齐蒂洛娃、杨·史云梅耶等人的动画充满实验色彩,在形式上对动画的二次元与三次元之间进行探索,风格上充满黑色幽默和象征隐喻。

捷克动画精品推荐:

《人类与动物》

年份:1946年

导演:伊里·特恩卡

取材于童话故事的动画短片,由动画大师伊里·特恩卡指导,可以看出虽然因为技术原因色彩渲染等方面不及同时代的好莱坞动画,但动作流畅度、画面表现力、想象力依然代表作那个年代手绘动画作品的最顶级水准。

《玩具的反叛》

年份:1946年

导演:赫米娜·齐蒂洛娃

与《玩具总动员》类似概念的电影在1946年就被捷克人拍出来了!真人与木偶定格结合的电影,包裹着反纳粹的内核。

《捷克古老传说》

年份:1953年

导演:伊里·特恩卡

伊里·特恩卡的另一部代表作,用史诗级的角度来展现捷克民族的古老神话故事,手绘背景与木偶动画手法相结合,同时兼备捷克动画鬼魅的独特气质。

《鼹鼠的故事》

年份:1957年

导演:兹德内克·米莱尔

捷克动画在世界范围内的一张名片,围绕这只黑灰相间的鼹鼠发生了一连串童真幽默的故事,从50年代初出茅庐,鼹鼠的故事一直延续到了21世纪,虽然背后的艺术家更换一批又一批,但不变的是拿起画笔手绘一帧帧动画的初心。

《毁灭的发明》

年份:1958年

导演:卡尔·齐曼

卡尔·齐曼的代表作,很难界定动画和真人的一部电影,细致的手绘场景与真人表演完美结合,黑白的画面和扎实沉稳的线条给人以版画的质感,各种奇幻、科幻的道具和机械设计超越时代。

《针头线脑》

年份:1962年

导演:赫米娜·齐蒂洛娃

“捷克动画之母”赫米娜·齐蒂洛娃极具创造力的作品,正如片名所示,她用日常生活中的道具进行生动化的演绎,可爱诙谐,并赋予这些物品日常属性外的第二属性,这一点被史云梅耶继承。

《荒唐童话》

年份:1971年

导演:杨·史云梅耶

 

杨·史云梅耶早期代表作品,充满象征性的情节安排与角色特性,对机械式的教条主义进行控诉和讽刺,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原始星球》

年份:1973年

导演:阿内·拉鲁

法国捷克合拍动画,导演阿内·拉鲁也是法国人,但影片的审美情趣和表现形式却有着浓郁的东欧电影色彩。一颗星球上被奴役者对统治者的反抗,色彩感染力很强。

影片提名第2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如今已经算得上是一部邪典级别的科幻动画。

《对话的维度》

年份:1982年

导演:杨·史云梅耶

史云梅耶最负盛名的短片,运用泥塑、现实物件甚至水果蔬菜完成的定格动画,每个道具和它的纹理、物理特性都被史云梅耶赋予表现性,提供一个宏观的角度让观众对内容进行解读,展现人类历史和思维逻辑的特性。

本片被安纳西国际电影节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动画作品第三名。

《吹笛子的男人》

年份:1986年

导演:吉利·巴塔

又是一部捷克风格的动画,多种表现介质混杂在一起,受到表现主义影响,整体风格十分统一。故事是传统的欧洲神话:吹笛人与旅鼠的故事。

《捷克惊魂夜》

年份:2007年

导演:杨·维里赫

捷克动画近年来的佳作,三个短篇故事的集合,相比较《水形物语》,东欧的故事的才真的是成人暗黑童话。

《捷克列车员》

年份:2011年

导演:Tomás Lunák

截至目前,捷克动画带给观众的最后一次惊艳,用明暗对比强烈的黑白色彩讲述夹杂历史和政治色彩的悲伤故事,真人动作捕捉也显示着捷克动画技术上的紧跟步伐。

影片摘得第25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动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除了美国日本,这里的动画更不简单

暑期档进入尾声,越来越多的外片即将上映。

作者: 日灼

本周最令人关注的新片毫无疑问是漫威的《蚁人2:黄蜂女现身》,而日本动画《黑子的篮球:终极一战》,菲律宾电影《七袋米》也即将于观众见面。

但是今天时光君想说的是一部最不起眼的动画电影《奇怪的袜子精灵》,这群“精灵”来自东欧,来自捷克,本片即将成为首部在中国上映的捷克动画电影。

捷克动画对于观众而言或许有些陌生,《鼹鼠的故事》恐怕是大多数观众唯一能想到的动画形象了。

但放眼整个动画发展历史,被誉为“木偶动画王国”的捷克动画电影,在欧洲乃至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

在伏尔塔瓦河流过的布拉格两岸,诞生过一批卓越的动画艺术家,留下了许多如今被视作动画珍宝的作品。

捷克动画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935年,拍摄广告的导演卡瑞尔·杜达制作拍摄了一部木偶动画《灯笼的秘密》,本片被认为是捷克电影史上第一部木偶动画。

起步虽然不算早,但捷克动画从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风格——木偶动画。

捷克与木偶的渊源颇深,完全可以称为木偶之国。

布拉格街头的提线木偶

人类历史最早书面记载的木偶就来自捷克,而在残酷的中世纪,被哈布斯堡王朝奴役的捷克人,将自己的民族文化凝聚到木偶的身上,成为保留捷克语言、民族文化的载体。

后来,戏剧与木偶结合的木偶剧在捷克大地上广为流传,如今每年的各种文化节会上,木偶剧依然是当地的保留节目。

所以,在捷克,这种文化传统与电影艺术的结合水到渠成,就像法国魔术师梅里埃将摄影机对准了魔术表演现场,捷克艺术家们,将摄影机对准木偶剧也是理所当然了。

捷克木偶动画《玩具的反叛》

木偶动画的拍摄方式当然采用了传统的定格拍摄方法,耗时耗力,但捷克的动画艺术家们乐此不疲,诞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二战时捷克被德国占领,但捷克动画不仅没有消沉,反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伊里·特恩卡是二战后对捷克动画产生深远影响的动画匠人,他的Bratriv Triku公司主持并把控着二战结束后捷克动画工业的发展,鼓励和帮助一大批年轻人进入动画行业。

伊里·特恩卡

而他自己的作品《人类与动物》,不仅入围了首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还摘得短片奖,为捷克动画发展注入一股强心剂。

另一位这一时期必须提及的动画大师就是杜达的夫人赫米娜·齐蒂洛娃。

这位卓越的女性艺术家不仅传承了捷克木偶动画的伟大传统,还积极探索动画表现形式的各种载体,在她的手里,日常的各种生活用品,诸如毛线、玩具等真实物件,都成为发挥动画想象力的道具,这种对道具的大胆使用,日后被大名鼎鼎的扬·史云梅耶发扬光大。

赫米娜·齐蒂洛娃

虽然电影技术和动画流派的发展,捷克动画当然不仅限于木偶动画,手绘动画也取得成果。

前文提到战后有很多年轻人加入动画领域,这其中包括一位叫做兹德内克·米莱尔的年轻人,他自幼喜欢绘画,战后进入赫米娜·齐蒂洛娃所在的Bratriv Triku公司工作,她的名作《卡拉麦卡》米莱尔就有所参与。

后来这个年轻人在森林中被鼹鼠打的洞绊了一下,灵机一动创造出了经典的鼹鼠动画形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下半辈子的动画创作全都围绕鼹鼠展开,成就了著名的《鼹鼠的故事》系列动画,也成为许多中国观众的一代回忆。

即使是儿童动画,《鼹鼠的故事》的美术也十分考究

这一时期捷克手绘动画的另一大成就,便是由爱德华·霍夫曼导演编剧完成的作品《创世纪》。

之前的捷克动画虽然发展很快,但都是以动画短片的形式呈现,而1958年上映的《创世纪》片长达到83分钟,是捷克历史上首部动画长片,故事继承了东欧动画特有的质感,讲述魔鬼与上帝分工创造世界的故事。

除了手绘动画和木偶动画外,捷克动画还发展开创了另一种大胆的表现形式。

卡尔·齐曼

40年代后期,以卡尔·齐曼为代表的动画大师,开始尝试将真人与动画结合,这比好莱坞第一部真人动画结合电影《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早了整整四十年。

卡尔·齐曼是捷克动画史上另一位举足轻重的大师,他早年间以创作木偶动画为主,1946年的短片《圣诞夜之梦》将真人表演与木偶定格动画结合在一起,影片与《人类与动物》一道,摘得首届戛纳电影节短片奖。

进入50年代,卡尔·齐曼也开始着手手绘动画的创作,将儒勒·凡尔纳的作品搬上银幕,推出真人与手绘动画结合的电影《毁灭的发明》,名噪一时。

《毁灭的发明》

就连法国《电影手册》掌门人、电影新浪潮的导师安德烈·巴赞都称赞其为当代的梅里埃。

战后的捷克电影和捷克动画发展稳健,贡献了许多经典作品,但艺术的发展往往与政治历史的进程捆绑在一起。

1968年8月20日,以苏联为首的5000辆坦克缓缓驶入捷克境内,武装的干预结束了自当年1月起短暂的社会主义民主化改造,“布拉格之春”成为历史上这一时期的特定称呼,而捷克艺术家们的创作生涯也收到很大影响。

捷克青年爬上苏联坦克抗议武装入侵

这种影响有坏的一面,但也有积极的一面,捷克动画在68年之后在压抑的政治气氛下继续发展,儿童动画在这一时期发展较为突出,但真正让捷克动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的是一位独立动画匠人——杨·史云梅耶。

在互联网时代,史云梅耶或许是中国观众最熟知、最好奇的一位捷克动画大师,他集合了捷克动画的各种表现方式,短片、长片均有拍摄,真人、木偶、泥塑、手绘、真实物件等表现形式在他手中融会贯通。

而作品风格兼备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多种风格,融入哲学思辨和黑色幽默,作品如今看来依然极具想象力和可看性。

杨·史云梅耶

史云梅耶的最新作品《昆虫物语》在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展映过,当然,在这部作品里融合了真人、动画、木偶等多种表现形式,非常捷克。

东欧剧变后,捷克从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动画产业的声势似乎不如以前。

传统的木偶动画和手绘动画如今看来不如好莱坞那样具有视觉冲击力,偶有动画佳作问世,很多人才也逐渐流向视觉特效领域,传统的手工动画匠人的时代已然落幕。

《昆虫物语》

捷克动画的题材相当丰富,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大类。

《捷克的四季》

神话故事类:木偶剧大多以捷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这个传统也直接保留到了动画时代,2018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展映的《捷克的四季》《捷克古老传说》均是这类动画的代表。

《吹牛伯爵历险记》

科学幻想类:以卡尔·齐曼为代表的捷克动画艺术家,利用动画来表现一些非现实的、科幻类题材,包括《吹牛伯爵历险记》《史前历险记》《毁灭的发明》等等。

杨·史云梅耶作品《黑暗 光明 黑暗》

实验类:赫米娜·齐蒂洛娃、杨·史云梅耶等人的动画充满实验色彩,在形式上对动画的二次元与三次元之间进行探索,风格上充满黑色幽默和象征隐喻。

捷克动画精品推荐:

《人类与动物》

年份:1946年

导演:伊里·特恩卡

取材于童话故事的动画短片,由动画大师伊里·特恩卡指导,可以看出虽然因为技术原因色彩渲染等方面不及同时代的好莱坞动画,但动作流畅度、画面表现力、想象力依然代表作那个年代手绘动画作品的最顶级水准。

《玩具的反叛》

年份:1946年

导演:赫米娜·齐蒂洛娃

与《玩具总动员》类似概念的电影在1946年就被捷克人拍出来了!真人与木偶定格结合的电影,包裹着反纳粹的内核。

《捷克古老传说》

年份:1953年

导演:伊里·特恩卡

伊里·特恩卡的另一部代表作,用史诗级的角度来展现捷克民族的古老神话故事,手绘背景与木偶动画手法相结合,同时兼备捷克动画鬼魅的独特气质。

《鼹鼠的故事》

年份:1957年

导演:兹德内克·米莱尔

捷克动画在世界范围内的一张名片,围绕这只黑灰相间的鼹鼠发生了一连串童真幽默的故事,从50年代初出茅庐,鼹鼠的故事一直延续到了21世纪,虽然背后的艺术家更换一批又一批,但不变的是拿起画笔手绘一帧帧动画的初心。

《毁灭的发明》

年份:1958年

导演:卡尔·齐曼

卡尔·齐曼的代表作,很难界定动画和真人的一部电影,细致的手绘场景与真人表演完美结合,黑白的画面和扎实沉稳的线条给人以版画的质感,各种奇幻、科幻的道具和机械设计超越时代。

《针头线脑》

年份:1962年

导演:赫米娜·齐蒂洛娃

“捷克动画之母”赫米娜·齐蒂洛娃极具创造力的作品,正如片名所示,她用日常生活中的道具进行生动化的演绎,可爱诙谐,并赋予这些物品日常属性外的第二属性,这一点被史云梅耶继承。

《荒唐童话》

年份:1971年

导演:杨·史云梅耶

 

杨·史云梅耶早期代表作品,充满象征性的情节安排与角色特性,对机械式的教条主义进行控诉和讽刺,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原始星球》

年份:1973年

导演:阿内·拉鲁

法国捷克合拍动画,导演阿内·拉鲁也是法国人,但影片的审美情趣和表现形式却有着浓郁的东欧电影色彩。一颗星球上被奴役者对统治者的反抗,色彩感染力很强。

影片提名第2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如今已经算得上是一部邪典级别的科幻动画。

《对话的维度》

年份:1982年

导演:杨·史云梅耶

史云梅耶最负盛名的短片,运用泥塑、现实物件甚至水果蔬菜完成的定格动画,每个道具和它的纹理、物理特性都被史云梅耶赋予表现性,提供一个宏观的角度让观众对内容进行解读,展现人类历史和思维逻辑的特性。

本片被安纳西国际电影节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动画作品第三名。

《吹笛子的男人》

年份:1986年

导演:吉利·巴塔

又是一部捷克风格的动画,多种表现介质混杂在一起,受到表现主义影响,整体风格十分统一。故事是传统的欧洲神话:吹笛人与旅鼠的故事。

《捷克惊魂夜》

年份:2007年

导演:杨·维里赫

捷克动画近年来的佳作,三个短篇故事的集合,相比较《水形物语》,东欧的故事的才真的是成人暗黑童话。

《捷克列车员》

年份:2011年

导演:Tomás Lunák

截至目前,捷克动画带给观众的最后一次惊艳,用明暗对比强烈的黑白色彩讲述夹杂历史和政治色彩的悲伤故事,真人动作捕捉也显示着捷克动画技术上的紧跟步伐。

影片摘得第25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动画。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