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樱桃小丸子作者去世,我们的童年回忆却一直都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樱桃小丸子作者去世,我们的童年回忆却一直都在

童年有你们,真好。

昨日骄阳似火,身上汗津津的。

下午突然得知日本著名漫画家《樱桃小丸子》原作者三浦美纪,于当地时间8月15日晚上8时29分,因乳腺癌与世长辞,享年53岁。

一瞬间,仿佛天气都变凉了。

三浦美纪笔名为樱桃子,她用同样的名字、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蓝本,创作了天真可爱的小丸子。

这个日本国民动画连续二十余年高居日本动画收视率前三位,在中国孩子心中的地位也是无可撼动。

小丸子和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一桩桩日常琐事,我们就这样追了1000多集,怎么也看不烦,越看越觉得可爱、温热。

印象中最深刻的一集是《我的家里很穷》,冬日里,小丸子一家围着暖炉,吃着廉价的日式火锅大杂烩,不觉得生活苦涩,只有甜蜜的温馨。

小丸子的世界里都是缓慢的幸福时光,有即使全世界都嫌弃她,也要最!最!最偏袒她的的爷爷,有吵吵闹闹的姐姐,有最好的朋友小玉,还有温柔的奶奶、妈妈,严厉的爸爸。

平凡的家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生, 但“也许平凡 才是生活的真谛”。

三浦美纪曾在出道30周年时向读者、观众表示感谢——

“在这30年间,不论是美好的事或艰辛的事都有很多,但大家都让我作为作家过了非常幸福的时光。光是感谢仍不足以形容我的心情。”

是我们要谢谢你呀,樱桃子老师,再见啦。

《樱桃小丸子》走了,但其它的引进动漫依旧占据了我们童年大段大段的光阴。

我们的中国动画自1926年的《大闹画室》开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迎来了美术片高潮,有成熟的《大闹天宫》,还有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创新形式。

文革十年动乱使中国动画的黄金时期跌入谷底,文革后,中国动画迎来复兴时期——白银时代。1979年的《哪吒闹海》是中国第一部宽银幕长篇动画。

到了80后、90后时,精雕细琢的手工中国动画受到产业化的外国动画冲击,国内引入了大批动画,其中最多的还是日漫。

下面来看看,除了1000多集的《樱桃小丸子》以外,我们还在童年的电视机上看过哪些引进的霸屏动漫。

以下集数都是按当时引进的来算

1

日本《铁臂阿童木》

1980年引入 193集

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的经典成名作,不仅是日本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连续动画片,同时也是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国外动画。

科幻的色彩让它风靡全国,这应该是我们最早对机械、科幻的兴趣来源。

据说华纳正在酝酿拍摄真人版的《铁臂阿童木》,如果成真,必须要为阿童木贡献电影票了!

2

日本 《聪明的一休》

1983年引入 296集

辽艺版(中国辽宁儿童艺术剧院编译)

家喻户晓的一休小哥,休息、休息一下吧。

3

美国《米老鼠和唐老鸭》

1986年引入 104集

迪士尼的经典动画,风靡全球。

美国人对动画引进的播映权、播放次数、播映时间、配音挑选等方面规定十分“龟毛”,引进谈判足足谈了半年之久,但央视青少部主任的徐家察为了给中国孩子带来欢乐坚持完成引进。

当时迪士尼十分看重唐老鸭的配音,从全国盲选,最终选定了中央电视台的李扬,李扬还是电视剧《西游记》孙大圣的配音演员,影响我们几代人。

4

美国 《变形金刚》

1987年引入 95集

上海电视台引进、上海音像资料馆译制配音

变形金刚热最早起源于动画版,时至今日,它的电影号召力依然强大。

5

捷克斯洛伐克 《鼹鼠的故事》

80年代引入 55集

一查吓一跳,这只可爱敦厚的小鼹鼠居然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经典动画,小时候还以为是我们国产的鼹鼠呢。

6

美国《大力水手》

1980 年引入 50集

爱吃菠菜、总拿着大烟斗的波佩深入人心,1980年罗宾·威廉姆斯曾主演过真人版《大力水手》,不过看惯了动画版的观众很难接受活人,去年,索尼吸取教训,拍摄了3D动画版。

7

日本《足球小子》

1983年引入 128集

又名《天使之翼》,男主角大空翼是童年印象最深的角色之一,每个爱踢足球的孩子的童年必有这部《足球小子》。

8

日本《七龙珠》

1986年引入 153集

日本著名漫画大师鸟山明的经典之作,搞笑漫画《龙珠》是由中国古代龙珠传说和《西游记》结合而成。

集齐七龙珠,即可召唤神龙!

9

日本 《花仙子》

1986年引入 50集

我国最早引进的一部日本美少女类动画作品,刮起了一阵少女风。很多女生都不知不觉收集了这部作品的大量同款贴纸。

10

美国 《蓝精灵》

1986年引入 26集

哪个孩子不会唱蓝精灵之歌呢?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灵敏。”

11

日本《哆啦A梦》

1987年引入 26集(指第一部,现更新至2577集)

每个孩子都会梦想拥有一个像哆啦A梦一样的口袋。

12

日本《美少女战士》

1992年引入 46集

代表月亮消灭你!

13

日本《灌篮高手》

1993年引入 101集

樱木花道、流川枫的形象深入人心,它教会孩子们什么叫热血,什么叫梦想。

14

意大利版 《狮子王》

1995年引入 52集

上海电影译制厂、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联合译制

我国当时配音阵容最强的一部动画,上影、辽艺的名将丁建华、彭年、詹佳、郝琳杰都为此剧献声。

15

日本《名侦探柯南》

1996年引入 965集

真相只有一个!

16

日本《中华小当家》

1997年引入 52集

没错,这是引入的日本动漫,原作叫《中华一番》,当时由于赞助商是小当家,才改名《中华小当家》。

17

日本《海贼王》

1997年引入

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

18

日本 《四驱兄弟》

1998年引入 51集

当时的小男生人手标配一个四驱车玩具,带动了整个校园周边产业。

19

日本《数码宝贝》

1999年引入 54集

常常梦想着能成为被选召的孩子,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数码宝贝。

20

美国《猫和老鼠》

161集

Tom and Jerry 是我站过最早的CP!

21

美国《海绵宝宝》

1999年引入 第一季20集

穿裤子的发糕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粮食!

22

日本 《蜡笔小新》

1993年引入

笔者私心把它留在了最后,不是因为更偏爱它,而是很久以后才知道,这部带给我们诸多欢乐的剧背后竟然是这么悲伤的故事。

这算是小时候尺度最大的动画片了。

2009年小新之父臼井仪人失足跌落悬崖而亡,但观众们怀疑他是自杀,在09年8月刚推出的第49集《蜡笔小新》里面,一改往日欢乐基调,似乎在与我们告别。

不开心的人却带给几代人欢乐,而更人唏嘘的是,小新的原型故事更是悲惨。

日本5岁的男孩小新为了保护妹妹,不幸在车祸中丧生,母亲野原美伢伤心过度而精神异常进了医院,因为太思念儿子,她就每天回忆着小新生前的样子,并用小新最喜欢的蜡笔描绘记录了小新出生后点点滴滴的事情。

直到臼井仪人遇到了她,才将小新的故事讲给我们听。

小新,愿你在天堂也是这样欢快。

从前的夏天很长,冰棍很甜,动画片很好看,好像怎么也看不完。

我们那时的童年没有互联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就是守着电视机里的动画片。

感谢这些国产动画、引进动画、引进的工作人员和配音演员们,还有幕后的创作者们。

童年有你们,真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樱桃小丸子作者去世,我们的童年回忆却一直都在

童年有你们,真好。

昨日骄阳似火,身上汗津津的。

下午突然得知日本著名漫画家《樱桃小丸子》原作者三浦美纪,于当地时间8月15日晚上8时29分,因乳腺癌与世长辞,享年53岁。

一瞬间,仿佛天气都变凉了。

三浦美纪笔名为樱桃子,她用同样的名字、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蓝本,创作了天真可爱的小丸子。

这个日本国民动画连续二十余年高居日本动画收视率前三位,在中国孩子心中的地位也是无可撼动。

小丸子和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一桩桩日常琐事,我们就这样追了1000多集,怎么也看不烦,越看越觉得可爱、温热。

印象中最深刻的一集是《我的家里很穷》,冬日里,小丸子一家围着暖炉,吃着廉价的日式火锅大杂烩,不觉得生活苦涩,只有甜蜜的温馨。

小丸子的世界里都是缓慢的幸福时光,有即使全世界都嫌弃她,也要最!最!最偏袒她的的爷爷,有吵吵闹闹的姐姐,有最好的朋友小玉,还有温柔的奶奶、妈妈,严厉的爸爸。

平凡的家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生, 但“也许平凡 才是生活的真谛”。

三浦美纪曾在出道30周年时向读者、观众表示感谢——

“在这30年间,不论是美好的事或艰辛的事都有很多,但大家都让我作为作家过了非常幸福的时光。光是感谢仍不足以形容我的心情。”

是我们要谢谢你呀,樱桃子老师,再见啦。

《樱桃小丸子》走了,但其它的引进动漫依旧占据了我们童年大段大段的光阴。

我们的中国动画自1926年的《大闹画室》开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迎来了美术片高潮,有成熟的《大闹天宫》,还有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创新形式。

文革十年动乱使中国动画的黄金时期跌入谷底,文革后,中国动画迎来复兴时期——白银时代。1979年的《哪吒闹海》是中国第一部宽银幕长篇动画。

到了80后、90后时,精雕细琢的手工中国动画受到产业化的外国动画冲击,国内引入了大批动画,其中最多的还是日漫。

下面来看看,除了1000多集的《樱桃小丸子》以外,我们还在童年的电视机上看过哪些引进的霸屏动漫。

以下集数都是按当时引进的来算

1

日本《铁臂阿童木》

1980年引入 193集

日本漫画家手冢治虫的经典成名作,不仅是日本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连续动画片,同时也是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国外动画。

科幻的色彩让它风靡全国,这应该是我们最早对机械、科幻的兴趣来源。

据说华纳正在酝酿拍摄真人版的《铁臂阿童木》,如果成真,必须要为阿童木贡献电影票了!

2

日本 《聪明的一休》

1983年引入 296集

辽艺版(中国辽宁儿童艺术剧院编译)

家喻户晓的一休小哥,休息、休息一下吧。

3

美国《米老鼠和唐老鸭》

1986年引入 104集

迪士尼的经典动画,风靡全球。

美国人对动画引进的播映权、播放次数、播映时间、配音挑选等方面规定十分“龟毛”,引进谈判足足谈了半年之久,但央视青少部主任的徐家察为了给中国孩子带来欢乐坚持完成引进。

当时迪士尼十分看重唐老鸭的配音,从全国盲选,最终选定了中央电视台的李扬,李扬还是电视剧《西游记》孙大圣的配音演员,影响我们几代人。

4

美国 《变形金刚》

1987年引入 95集

上海电视台引进、上海音像资料馆译制配音

变形金刚热最早起源于动画版,时至今日,它的电影号召力依然强大。

5

捷克斯洛伐克 《鼹鼠的故事》

80年代引入 55集

一查吓一跳,这只可爱敦厚的小鼹鼠居然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经典动画,小时候还以为是我们国产的鼹鼠呢。

6

美国《大力水手》

1980 年引入 50集

爱吃菠菜、总拿着大烟斗的波佩深入人心,1980年罗宾·威廉姆斯曾主演过真人版《大力水手》,不过看惯了动画版的观众很难接受活人,去年,索尼吸取教训,拍摄了3D动画版。

7

日本《足球小子》

1983年引入 128集

又名《天使之翼》,男主角大空翼是童年印象最深的角色之一,每个爱踢足球的孩子的童年必有这部《足球小子》。

8

日本《七龙珠》

1986年引入 153集

日本著名漫画大师鸟山明的经典之作,搞笑漫画《龙珠》是由中国古代龙珠传说和《西游记》结合而成。

集齐七龙珠,即可召唤神龙!

9

日本 《花仙子》

1986年引入 50集

我国最早引进的一部日本美少女类动画作品,刮起了一阵少女风。很多女生都不知不觉收集了这部作品的大量同款贴纸。

10

美国 《蓝精灵》

1986年引入 26集

哪个孩子不会唱蓝精灵之歌呢?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灵敏。”

11

日本《哆啦A梦》

1987年引入 26集(指第一部,现更新至2577集)

每个孩子都会梦想拥有一个像哆啦A梦一样的口袋。

12

日本《美少女战士》

1992年引入 46集

代表月亮消灭你!

13

日本《灌篮高手》

1993年引入 101集

樱木花道、流川枫的形象深入人心,它教会孩子们什么叫热血,什么叫梦想。

14

意大利版 《狮子王》

1995年引入 52集

上海电影译制厂、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联合译制

我国当时配音阵容最强的一部动画,上影、辽艺的名将丁建华、彭年、詹佳、郝琳杰都为此剧献声。

15

日本《名侦探柯南》

1996年引入 965集

真相只有一个!

16

日本《中华小当家》

1997年引入 52集

没错,这是引入的日本动漫,原作叫《中华一番》,当时由于赞助商是小当家,才改名《中华小当家》。

17

日本《海贼王》

1997年引入

我是要成为海贼王的男人!

18

日本 《四驱兄弟》

1998年引入 51集

当时的小男生人手标配一个四驱车玩具,带动了整个校园周边产业。

19

日本《数码宝贝》

1999年引入 54集

常常梦想着能成为被选召的孩子,拥有一只属于自己的数码宝贝。

20

美国《猫和老鼠》

161集

Tom and Jerry 是我站过最早的CP!

21

美国《海绵宝宝》

1999年引入 第一季20集

穿裤子的发糕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粮食!

22

日本 《蜡笔小新》

1993年引入

笔者私心把它留在了最后,不是因为更偏爱它,而是很久以后才知道,这部带给我们诸多欢乐的剧背后竟然是这么悲伤的故事。

这算是小时候尺度最大的动画片了。

2009年小新之父臼井仪人失足跌落悬崖而亡,但观众们怀疑他是自杀,在09年8月刚推出的第49集《蜡笔小新》里面,一改往日欢乐基调,似乎在与我们告别。

不开心的人却带给几代人欢乐,而更人唏嘘的是,小新的原型故事更是悲惨。

日本5岁的男孩小新为了保护妹妹,不幸在车祸中丧生,母亲野原美伢伤心过度而精神异常进了医院,因为太思念儿子,她就每天回忆着小新生前的样子,并用小新最喜欢的蜡笔描绘记录了小新出生后点点滴滴的事情。

直到臼井仪人遇到了她,才将小新的故事讲给我们听。

小新,愿你在天堂也是这样欢快。

从前的夏天很长,冰棍很甜,动画片很好看,好像怎么也看不完。

我们那时的童年没有互联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就是守着电视机里的动画片。

感谢这些国产动画、引进动画、引进的工作人员和配音演员们,还有幕后的创作者们。

童年有你们,真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