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商业特写】揭秘大成如何登顶全球最大律师事务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商业特写】揭秘大成如何登顶全球最大律师事务所

大成与德同完成了合并之后,这家律师人数超过6000人的新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律师事务所,而这家律师事务所所显现的野心也伴随它规模的极度膨胀变得显而易见。

图片来源:CFP

作为一家中国顶级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除了对公司在战略层面做一些规划,现年57岁的肖金泉原本已进入“各地游玩、打高尔夫”的半退休阶段。不过,从去年7月开始,这个大成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的生活节奏被改变了。

2015年1月27日,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下称大成)和德同(Dentons)国际律师事务所(下称德同)合并,这起合并催生了全球最大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它的人员规模超过了此前同样因为并购催生的全球最大律所——Baker & Mckenzie国际律师事务所。

肖金泉是此次大成和德同合并的操盘手之一。

“现在,我的生活改变了。”这位大成“二号”人物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包括对我的家人(都有影响),有很多突发的事情(需要处理)。”

合并后大成与德同的律师人数将达到6000人(大成4000人左右、德同2600人),超过了Baker & McKenzie(4300名律师)。Baker & McKenzie在2014年的收入超过25亿美元,目前大成和德同合并后的收入则未公开。

这家律师事务所所显现的野心显然也伴随它规模的极度膨胀变得显而易见。

“我们从2010年开始寻求和国外大的律师事务所合作合并,一直在寻找,我们前前后后谈过几家。(这次合作)双方都有这个需求,双方的认知都非常一致。”

按照肖金泉的理解,这桩交易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是因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外国的律所想要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就必须跟中国本地的律所合作;大成一心要完成全球化布局,跟国际化的律所合作也是一条捷径。

“四年前,我们就定下了对中国市场的一个愿景。就是找到中国一家大的律师事务所,然后共同去创造一家大的律师事务所。”德同及新律所首席执行官埃利奥特·波特努瓦(Elliott Portnoy)对界面新闻记者说,“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其他细节问题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界面新闻记者获悉,这桩合作交易最早接触开始于2014年7月,经过六个月后,双方完成了“变形记”。

由于我国法律限制外资律师事务所与中国同类企业进行合并,目前,内资所与外资所之间的联合多采用联盟的方式,所以大成与德同选择了“Swiss Verein Structure”(瑞士联盟结构),该结构允许不同国家的律所在一个品牌下结合,同时保持财务的独立性。

在大成官网1月27日的新闻中如是介绍:合并后的新律所依瑞士联盟结构组成联合体,依“一个律所”的原则组建联合管理团队。同时,新律所内各区域成员将保持原有的律所文化、工作环境和地域特征。

有趣的是,在大成与德同合并前位居全球律所首位的Baker & McKenzie,正是2004年在全球首次采用Swiss Verein组织结构的国际律所。随后,DLA Piper,Hogan Lovells等大型国际律事所也采用了这一结构模式进行合并。事实上,这也不是国内律所采取Swiss Verein结构和外资律所结盟的唯一案例。2012年,总部设在北京的金杜律师事务所(King & Wood)与澳大利亚万盛国际律师事务所(Mallesons Stephen Jaques)的合并,采用的正是此类联盟结构。

根据业内人士介绍,Swiss Verein结构下,合并后律所的经营特点是,国际律所的当地律所或办公室维持其在合并前各自原有的营收利润资金池、会计、税费缴纳及合伙人薪酬体系,同时各个成员律所对外可使用共同品牌,对内则可以共享事务所发展战略、市场推广、IT技术等等;最重要的是成员律所之间可以相互介绍客户和业务。

合并完成后,新律所将实现品牌“共享”,比如所有中文出现的场合都叫“大成”,有英文出现的地方则叫“Dentons”。完成合并后的新律所在全球会有120个办公室,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宣布合并的两天后,界面新闻记者在大成北京办公室里采访了肖金泉。

大成的办公室位于北京CBD侨福芳草地的7楼,它由A、B、C、D四座的办公区域连在一起,这使其面积达到了约一万平方米。超大的空间与豪华的办公场所,都缘于流入与流出中国市场的每一分钱都需要像大成这样的机构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这个成立于1992年的律所,最早只有5个人,最终通过合并与合作,逐步扩大规模,并成为国内律所的“佼佼者”。

一个数据是,2014年大成的收入已经达到了22.5亿元人民币。根据肖金泉透露,该律所每年的收入增速不低于30%。

中国律所业绩的高速增长,中国企业频频走出去的故事,让外资律所看到了吸引力。尤其是,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已经超过引资规模。商务部最新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共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同期吸引外资规模仅差35.6亿美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指出,“如果加上第三地融资再投资,2014年我国的对外投资规模应该在1400亿美元左右。这个数据大约高于中国利用外资200亿美元,就是说2014年我国的实际对外投资已经超过利用外资的规模,中国已经成为资本的净输出国。”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交易中,英美律师行比中国律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更为全面,因为前者有着丰富的全球并购经验、通过合并扩充的全球网络,对海外资本市场融资、银团贷款于兼并收购等跨境交易等业务更有经验。

“我们之前跟他们双方(大成与德同)都有合作,有了这次合并之后,我们以后的工作会更高效。我们也充满期待。”中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铁国际)党委书记、副董事长陈诗平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中铁国际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CREC)为实施“大海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整合系统内外经资源而设立的专业化外经公司。

但在国内,外资律所不占优势。从90年代初期开始,外资律所就开始在中国设立办事处,近年办事处的数目达到了200家左右。

对外资律所最大的挑战是,因为诉讼业务涉及到国家司法主权,外资律所及律师无法在国内开展法律业务,只能提供外国法律咨询服务,因而外资律所很难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这导致了大多数外资律所在中国都只有几个人的办事处的现状。以德同为例,它在全球有2600名律师,但在中国只有45名律师。

尤其是最近10年,随着国内律所如君合、金杜、中伦、大成的崛起,外资律所的处境就更加艰难。“在中国,所有的一切竞争都很激烈,而且竞争逐月加剧。”美富律师事务所负责亚洲办事处的合伙人埃里克·皮斯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这样说。

为了让自己变得强大,联合对手是一个方法——德同走了一条合并之路。

“几年之前,我们就建立了非常有竞争力的团队,包括在北京与香港都有团队,但我们的理解是,客户对我们都有更高的期待。”埃利奥特·波特努瓦说,“我们都认为,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大成与德同合并后)我们可以在中国所有地区提供法律服务。”

时光回到6个多月前。2014年7月16日,在大成的办公地点侨福芳草地,大成创始人彭雪峰以及肖金泉与德同的高层进行了第一次会面。这次见面双方谈了一天,他们聊起了各自的历史起源、市场布局等。

“这次谈判之后,我们就发现我们双方的这种文化和律师事务所对全球布局的过程当中所遵循的原则是非常契合的。”肖金泉说,“第一个就叫多中心,不设总部;第二个是,非殖民,双方都允许多种文化并存。”

第一次谈判后,双方基本达成了合作的意向。两个月后,肖金泉与彭雪峰参加了德同全球的合伙人会议,他们就谈到了未来合并的管理架构调整。10月份,德同开始对大成进行尽职调查,派专人到大成位于上海、南京、广州、深圳分支机构考察。与此同时,大成也派人到德同位于加拿大等地的四个中心做尽职调查。

“双方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做相互的尽职调查,同时也相互进行信息交换。”肖金泉说。

一直在中国市场寻找合作伙伴的德同,也非常盼望这一合作极快完成。“为了找到合适的伙伴,确实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我们不停寻求合适的合作对象。”波特努瓦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尽职调查后,双方很快就敲定了这起合并。尽管肖金泉的名片上还印着“大成律所高级合伙人”,但他现在的确切身份是新律所的全球副主席、亚洲区CEO。

未来,大成将会负责亚洲区的拓展,包括印度尼西亚、印度、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等都会建新律所,其他区域则由德同的团队来拓展。“中国在亚洲整合,德同也在欧洲整合,估计明年我们整个就会过万(律师人数),这是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万人大(律)所。”肖金泉说。

不过,在这些纪录诞生之前,合并将面对的文化、制度、利益等各方面问题仍待厘清。中西律所合并,即使采用松散的联盟结构,有时也会面临跨时区、语言障碍以及难以逾越的文化差异等问题的挑战。

大成的美国律师肖凌则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德同)肯定是关心我们的客户资源,我们的律师收入。其实就是判断我们在合作之后到底能产生多大的协同效益,这个才是重点。”

合并之后,双方会将各自的300名客户资源进行互换,然后会将所有客户资源进行交换,以达到技术上的统一整合。紧接着包括产品、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整合。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德同代理着多家大型跨国公司,其中包括Coca-Cola Co、Total SA和HSBC Holdings PLC,2013年营收约13亿美元。大成则代理着许多中国大型企业,包括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阳光保险集团等。

“分享业务很难,很难合作,这种事情不可能很快改变。”元达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黄仲兰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

基于现有合作结构Swiss Verein的约束性要求,双方将保持财务独立,大成与德同的营收和利润并不能在成员律所之间共享,这可能削弱成员律所律师相互间共享客户及业务的动力。Above the Law网站上的一篇名为“Be Afraid, Be Verein Afraid”的文章这样形容Swiss Verein结构:“传统意义的律所合并是结婚,Swiss Verein结构的合并像是炮友。”

根据公开的信息,德同这家在公司收购兼并和破产法领域知名的国际律所,本身也是通过在2013年进行的“三方合并”(three-way merger),即加拿大的Fraser Milner Casgrain LLP,Salans 和SNR Denton三家律师事务所合并组建而成的。

因而,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德同本身就是一个律所联盟,大成实质上是加入了一个已经存在的律所联盟。

“整合不同地区与文化的律师事务所方面,德同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德同全球首席执行官埃利奥特·波特努瓦则对界面新闻记者说,“2013年我们把三家不同的大跨国律师事务所整合一起,过去两年当中找到非常有效的实践,来确保我们各个不同差异的整合。这对我们来说接下来的合作(大成与德同)有着充分的信心。”

和德同相似的是,大成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最大的律所,也是因为与律所不断合并或合作。

大成成立于1992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规模与名气都无法跟君合、金杜等律所相媲美。大成的机会出现在中国经济改革之时,1998年,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大成第一次开始讨论自己的律师新业务。

“我们就开始研究,我当时提出一个观点就是市场经济的热点在哪里,律师的新业务就在哪里?”肖金泉研究了西方律师的服务后发现,“在西方国家律师的服务中,它这个非诉讼的服务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在一系列国有企业的改制中,律所有机会发挥主导作用。大成也把公司的核心放在经济案件上。“国有企业改制大要产权多元化,要进行资产充足重组,进行人员身份置换,这个都是必须要有律师介入才能规范。”肖金泉说。

由此,大成发现了机会,并在国企改制的过程中不断将规模壮大——他们联合了国内诸多中小型律所会进行合作。为了实现这些合作,大成开始对管理机制做出了调整。最明显的就是取消了彭雪峰的“一票否决制”的权利,取而代之的是一人一票的“民主机制”。

“散落在中国中小律所里面一批优秀的律师,把这些人如果能够迅速的吸引到大成来,那么来讲这个规模就可以做起来。”肖金泉说,“(大成调整后的)这种文化,一批优秀的律师就开始向大成集中。”

通过不断合作、扩张、合并,2003年,大成在100多人多人的基础上开始翻倍增长。到了2008年,大成的律师人数达到835人,已经是国内“第一”、亚洲的第二了。此后,大成仍继续通过合作或合并壮大规模。根据公开信息,2011年6月、7月,大成分别与匈牙利律师事务所Kelemen Mészáros Sándor & Társai、奥地利律所Peter Wittmann达成战略合作开拓中欧法律服务市场。2012年3月,大成与爱尔兰律师事务所Arthur Cox战略合作加强双方在海外投资并购和工程承包中的合作。

就大成和德同的本次合并而言,积极的一面已经体现出来。中铁国际副董事长陈诗平说,“中铁是国际化的公司,我们在中东、非洲、拉美等国家如果需要律师服务就可以通过(大成)北京办公室联系到全球律师服务资源。”

虽然合并要面对可能到来文化冲突、业务共享等问题,但是彭雪峰认为,“3年时间,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或许,3年的整合结束后,大成与德同的合并模式会被其他律所效仿。因为他们要利用中国的机会,“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国元素”。

“有人问我3年过渡期是不是就完了?恰恰相反,我们3年过渡期以后就再也分不开了。”肖金泉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商业特写】揭秘大成如何登顶全球最大律师事务所

大成与德同完成了合并之后,这家律师人数超过6000人的新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律师事务所,而这家律师事务所所显现的野心也伴随它规模的极度膨胀变得显而易见。

图片来源:CFP

作为一家中国顶级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除了对公司在战略层面做一些规划,现年57岁的肖金泉原本已进入“各地游玩、打高尔夫”的半退休阶段。不过,从去年7月开始,这个大成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的生活节奏被改变了。

2015年1月27日,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下称大成)和德同(Dentons)国际律师事务所(下称德同)合并,这起合并催生了全球最大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它的人员规模超过了此前同样因为并购催生的全球最大律所——Baker & Mckenzie国际律师事务所。

肖金泉是此次大成和德同合并的操盘手之一。

“现在,我的生活改变了。”这位大成“二号”人物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包括对我的家人(都有影响),有很多突发的事情(需要处理)。”

合并后大成与德同的律师人数将达到6000人(大成4000人左右、德同2600人),超过了Baker & McKenzie(4300名律师)。Baker & McKenzie在2014年的收入超过25亿美元,目前大成和德同合并后的收入则未公开。

这家律师事务所所显现的野心显然也伴随它规模的极度膨胀变得显而易见。

“我们从2010年开始寻求和国外大的律师事务所合作合并,一直在寻找,我们前前后后谈过几家。(这次合作)双方都有这个需求,双方的认知都非常一致。”

按照肖金泉的理解,这桩交易之所以能够顺利完成,是因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外国的律所想要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就必须跟中国本地的律所合作;大成一心要完成全球化布局,跟国际化的律所合作也是一条捷径。

“四年前,我们就定下了对中国市场的一个愿景。就是找到中国一家大的律师事务所,然后共同去创造一家大的律师事务所。”德同及新律所首席执行官埃利奥特·波特努瓦(Elliott Portnoy)对界面新闻记者说,“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其他细节问题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界面新闻记者获悉,这桩合作交易最早接触开始于2014年7月,经过六个月后,双方完成了“变形记”。

由于我国法律限制外资律师事务所与中国同类企业进行合并,目前,内资所与外资所之间的联合多采用联盟的方式,所以大成与德同选择了“Swiss Verein Structure”(瑞士联盟结构),该结构允许不同国家的律所在一个品牌下结合,同时保持财务的独立性。

在大成官网1月27日的新闻中如是介绍:合并后的新律所依瑞士联盟结构组成联合体,依“一个律所”的原则组建联合管理团队。同时,新律所内各区域成员将保持原有的律所文化、工作环境和地域特征。

有趣的是,在大成与德同合并前位居全球律所首位的Baker & McKenzie,正是2004年在全球首次采用Swiss Verein组织结构的国际律所。随后,DLA Piper,Hogan Lovells等大型国际律事所也采用了这一结构模式进行合并。事实上,这也不是国内律所采取Swiss Verein结构和外资律所结盟的唯一案例。2012年,总部设在北京的金杜律师事务所(King & Wood)与澳大利亚万盛国际律师事务所(Mallesons Stephen Jaques)的合并,采用的正是此类联盟结构。

根据业内人士介绍,Swiss Verein结构下,合并后律所的经营特点是,国际律所的当地律所或办公室维持其在合并前各自原有的营收利润资金池、会计、税费缴纳及合伙人薪酬体系,同时各个成员律所对外可使用共同品牌,对内则可以共享事务所发展战略、市场推广、IT技术等等;最重要的是成员律所之间可以相互介绍客户和业务。

合并完成后,新律所将实现品牌“共享”,比如所有中文出现的场合都叫“大成”,有英文出现的地方则叫“Dentons”。完成合并后的新律所在全球会有120个办公室,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宣布合并的两天后,界面新闻记者在大成北京办公室里采访了肖金泉。

大成的办公室位于北京CBD侨福芳草地的7楼,它由A、B、C、D四座的办公区域连在一起,这使其面积达到了约一万平方米。超大的空间与豪华的办公场所,都缘于流入与流出中国市场的每一分钱都需要像大成这样的机构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这个成立于1992年的律所,最早只有5个人,最终通过合并与合作,逐步扩大规模,并成为国内律所的“佼佼者”。

一个数据是,2014年大成的收入已经达到了22.5亿元人民币。根据肖金泉透露,该律所每年的收入增速不低于30%。

中国律所业绩的高速增长,中国企业频频走出去的故事,让外资律所看到了吸引力。尤其是,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已经超过引资规模。商务部最新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共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与同期吸引外资规模仅差35.6亿美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指出,“如果加上第三地融资再投资,2014年我国的对外投资规模应该在1400亿美元左右。这个数据大约高于中国利用外资200亿美元,就是说2014年我国的实际对外投资已经超过利用外资的规模,中国已经成为资本的净输出国。”

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交易中,英美律师行比中国律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更为全面,因为前者有着丰富的全球并购经验、通过合并扩充的全球网络,对海外资本市场融资、银团贷款于兼并收购等跨境交易等业务更有经验。

“我们之前跟他们双方(大成与德同)都有合作,有了这次合并之后,我们以后的工作会更高效。我们也充满期待。”中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铁国际)党委书记、副董事长陈诗平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中铁国际是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CREC)为实施“大海外”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整合系统内外经资源而设立的专业化外经公司。

但在国内,外资律所不占优势。从90年代初期开始,外资律所就开始在中国设立办事处,近年办事处的数目达到了200家左右。

对外资律所最大的挑战是,因为诉讼业务涉及到国家司法主权,外资律所及律师无法在国内开展法律业务,只能提供外国法律咨询服务,因而外资律所很难在中国市场有所作为。这导致了大多数外资律所在中国都只有几个人的办事处的现状。以德同为例,它在全球有2600名律师,但在中国只有45名律师。

尤其是最近10年,随着国内律所如君合、金杜、中伦、大成的崛起,外资律所的处境就更加艰难。“在中国,所有的一切竞争都很激烈,而且竞争逐月加剧。”美富律师事务所负责亚洲办事处的合伙人埃里克·皮斯纳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这样说。

为了让自己变得强大,联合对手是一个方法——德同走了一条合并之路。

“几年之前,我们就建立了非常有竞争力的团队,包括在北京与香港都有团队,但我们的理解是,客户对我们都有更高的期待。”埃利奥特·波特努瓦说,“我们都认为,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大成与德同合并后)我们可以在中国所有地区提供法律服务。”

时光回到6个多月前。2014年7月16日,在大成的办公地点侨福芳草地,大成创始人彭雪峰以及肖金泉与德同的高层进行了第一次会面。这次见面双方谈了一天,他们聊起了各自的历史起源、市场布局等。

“这次谈判之后,我们就发现我们双方的这种文化和律师事务所对全球布局的过程当中所遵循的原则是非常契合的。”肖金泉说,“第一个就叫多中心,不设总部;第二个是,非殖民,双方都允许多种文化并存。”

第一次谈判后,双方基本达成了合作的意向。两个月后,肖金泉与彭雪峰参加了德同全球的合伙人会议,他们就谈到了未来合并的管理架构调整。10月份,德同开始对大成进行尽职调查,派专人到大成位于上海、南京、广州、深圳分支机构考察。与此同时,大成也派人到德同位于加拿大等地的四个中心做尽职调查。

“双方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做相互的尽职调查,同时也相互进行信息交换。”肖金泉说。

一直在中国市场寻找合作伙伴的德同,也非常盼望这一合作极快完成。“为了找到合适的伙伴,确实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我们不停寻求合适的合作对象。”波特努瓦对界面新闻记者说。

尽职调查后,双方很快就敲定了这起合并。尽管肖金泉的名片上还印着“大成律所高级合伙人”,但他现在的确切身份是新律所的全球副主席、亚洲区CEO。

未来,大成将会负责亚洲区的拓展,包括印度尼西亚、印度、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等都会建新律所,其他区域则由德同的团队来拓展。“中国在亚洲整合,德同也在欧洲整合,估计明年我们整个就会过万(律师人数),这是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万人大(律)所。”肖金泉说。

不过,在这些纪录诞生之前,合并将面对的文化、制度、利益等各方面问题仍待厘清。中西律所合并,即使采用松散的联盟结构,有时也会面临跨时区、语言障碍以及难以逾越的文化差异等问题的挑战。

大成的美国律师肖凌则对界面新闻记者说,“(德同)肯定是关心我们的客户资源,我们的律师收入。其实就是判断我们在合作之后到底能产生多大的协同效益,这个才是重点。”

合并之后,双方会将各自的300名客户资源进行互换,然后会将所有客户资源进行交换,以达到技术上的统一整合。紧接着包括产品、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整合。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德同代理着多家大型跨国公司,其中包括Coca-Cola Co、Total SA和HSBC Holdings PLC,2013年营收约13亿美元。大成则代理着许多中国大型企业,包括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阳光保险集团等。

“分享业务很难,很难合作,这种事情不可能很快改变。”元达律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黄仲兰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

基于现有合作结构Swiss Verein的约束性要求,双方将保持财务独立,大成与德同的营收和利润并不能在成员律所之间共享,这可能削弱成员律所律师相互间共享客户及业务的动力。Above the Law网站上的一篇名为“Be Afraid, Be Verein Afraid”的文章这样形容Swiss Verein结构:“传统意义的律所合并是结婚,Swiss Verein结构的合并像是炮友。”

根据公开的信息,德同这家在公司收购兼并和破产法领域知名的国际律所,本身也是通过在2013年进行的“三方合并”(three-way merger),即加拿大的Fraser Milner Casgrain LLP,Salans 和SNR Denton三家律师事务所合并组建而成的。

因而,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德同本身就是一个律所联盟,大成实质上是加入了一个已经存在的律所联盟。

“整合不同地区与文化的律师事务所方面,德同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德同全球首席执行官埃利奥特·波特努瓦则对界面新闻记者说,“2013年我们把三家不同的大跨国律师事务所整合一起,过去两年当中找到非常有效的实践,来确保我们各个不同差异的整合。这对我们来说接下来的合作(大成与德同)有着充分的信心。”

和德同相似的是,大成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最大的律所,也是因为与律所不断合并或合作。

大成成立于1992年,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规模与名气都无法跟君合、金杜等律所相媲美。大成的机会出现在中国经济改革之时,1998年,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大成第一次开始讨论自己的律师新业务。

“我们就开始研究,我当时提出一个观点就是市场经济的热点在哪里,律师的新业务就在哪里?”肖金泉研究了西方律师的服务后发现,“在西方国家律师的服务中,它这个非诉讼的服务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在一系列国有企业的改制中,律所有机会发挥主导作用。大成也把公司的核心放在经济案件上。“国有企业改制大要产权多元化,要进行资产充足重组,进行人员身份置换,这个都是必须要有律师介入才能规范。”肖金泉说。

由此,大成发现了机会,并在国企改制的过程中不断将规模壮大——他们联合了国内诸多中小型律所会进行合作。为了实现这些合作,大成开始对管理机制做出了调整。最明显的就是取消了彭雪峰的“一票否决制”的权利,取而代之的是一人一票的“民主机制”。

“散落在中国中小律所里面一批优秀的律师,把这些人如果能够迅速的吸引到大成来,那么来讲这个规模就可以做起来。”肖金泉说,“(大成调整后的)这种文化,一批优秀的律师就开始向大成集中。”

通过不断合作、扩张、合并,2003年,大成在100多人多人的基础上开始翻倍增长。到了2008年,大成的律师人数达到835人,已经是国内“第一”、亚洲的第二了。此后,大成仍继续通过合作或合并壮大规模。根据公开信息,2011年6月、7月,大成分别与匈牙利律师事务所Kelemen Mészáros Sándor & Társai、奥地利律所Peter Wittmann达成战略合作开拓中欧法律服务市场。2012年3月,大成与爱尔兰律师事务所Arthur Cox战略合作加强双方在海外投资并购和工程承包中的合作。

就大成和德同的本次合并而言,积极的一面已经体现出来。中铁国际副董事长陈诗平说,“中铁是国际化的公司,我们在中东、非洲、拉美等国家如果需要律师服务就可以通过(大成)北京办公室联系到全球律师服务资源。”

虽然合并要面对可能到来文化冲突、业务共享等问题,但是彭雪峰认为,“3年时间,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或许,3年的整合结束后,大成与德同的合并模式会被其他律所效仿。因为他们要利用中国的机会,“未来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国元素”。

“有人问我3年过渡期是不是就完了?恰恰相反,我们3年过渡期以后就再也分不开了。”肖金泉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