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乾隆帝后妃嫔图卷,《延禧攻略》《如懿传》背后隐藏的真相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乾隆帝后妃嫔图卷,《延禧攻略》《如懿传》背后隐藏的真相

历史上真正的魏佳氏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正黄旗满洲包衣,后“抬旗”,被乾隆帝抬入镶黄旗满洲。乾隆帝在孝贤皇后陵祭酒的御制诗中曾提到魏佳氏是孝贤皇后玉成于他的伴侣。

文 | 周修文

编辑 | 馨羽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重要的大型艺术机构之一,这座由白色格鲁吉亚大理石建成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坐落在韦德公园的南边,由当地建筑师哈贝尔和贝尼斯共同设计,采用的是希腊复兴式殿宇形制。馆内收藏的艺术作品超过43000件,尤其以所收藏的亚洲艺术闻名。 

博物馆最初由克利夫兰的大工业家辛曼 赫尔伯特(Hinman Hurlbut)、约翰 亨廷顿(John Huntington)、霍勒 斯凯利(Horace Kelley)等捐赠艺术品和财产而建立。博物馆秉承初创者“永远为了人民的利益”的宗旨,致力于帮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伟大艺术的魅力,并且一直免费开放。

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品划分为15个部门,包括中国艺术、现代欧洲艺术、非洲艺术、绘画、版画、欧洲绘画及雕塑、纺织、伊斯兰艺术、美国的绘画及雕塑、希腊和罗马艺术、当代艺术、中世纪艺术、装饰艺术设计、艺术古代美洲和大洋洲、摄影和当代艺术。其中国馆藏十分丰富,尤其表现在佛教雕塑、瓷器、织物和中国古典绘画的部分。

博物馆之所以在亚洲艺术方面有雄厚地位,主要得益于在1958-1983年期间担任馆长的李雪曼(Sherman E. Lee),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声望,在相当程度上是靠他任期内获取的藏品赢得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长菲利普 蒙特贝罗对李雪曼作了如下评价:“他在各领域购入大量重器,真正改变了克利夫兰博物馆,从一个区域性的博物馆一跃而起,成为全球的重要博物馆之一。”

绢本设色

尺寸:52.9×688.3cm

《乾隆帝后妃嫔图卷》,原藏于圆明园。画卷由右向左展开,依次呈现了乾隆皇帝和他的皇后以及十一位妃嫔头戴冬吉服冠、身着冬季龙袍的半身肖像,每个图像的右侧都附上榜题。

“心写治平”四个字由乾隆亲笔题写,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故而这幅《乾隆帝后妃嫔图卷》又称《心写治平图》。

画中的青年时代的乾隆皇帝英姿飒爽,栩栩如生。乾隆皇帝头戴冬季服冠,红缨顶,海龙皮帽,冠顶衔大珍珠一颗;身着明黄色龙袍,领袖边供为石青缎绣五彩云金龙,加海龙皮领。榜题为:“乾隆元年八月吉日”。

十二位后妃嫔的顺序为:皇后(孝贤纯皇后)、贵妃(慧贤皇贵妃)、纯妃(纯惠皇贵妃)、嘉妃(淑嘉皇贵妃)、令妃(孝仪纯皇后)、舒妃、庆嫔(庆恭皇贵妃)、颖嫔(颖贵妃)、忻嫔(忻贵妃)、敦妃、顺妃(顺贵人)、循嫔(循贵妃)。

皇后头戴冬季服冠,用海龙皮帽檐,冠顶一东珠;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二,身着明黄八团龙袍,石青缎领袖上绣彩云金龙,外加海龙皮领。

贵妃头戴冬季服冠,海龙皮帽檐,冠顶东珠一,耳饰如皇后,用二等东珠;身着皮领明黄缎绣彩云金龙八团冬龙袍,领袖具为石青缎绣五彩云金龙。

妃头戴冬季服冠,海绣帽檐,顶饰东珠一颗,耳饰如贵妃,用三等东珠;身着金黄缎绣五彩云金龙八团冬龙袍,领袖均为石青缎绣彩云金龙,海龙皮领。

嫔头戴吉服冠,海龙帽檐,冠顶帽檐,冠顶饰东珠一,耳饰如妃,用四等东珠,身着香色缎绣彩云金龙,海龙皮领。

这些真实写照的肖像,从服装色彩、顶戴佩饰一丝不苟的描绘中,显现出这些人物在宫廷中的地位差异。当然,这幅画像显然是专供乾隆皇帝玩赏,而不是画给外人看的。

历代封建王朝的帝王、后妃、文臣武将都喜欢将自己的容貌留在画幅上,以期传之永久。而在照相摄影技术发明之前,肖像画则是留下人物面貌、形态的最好办法之一。在清代,有一批画师为宫廷服务,他们所绘制的皇帝、后妃画像收藏在景山寿皇殿、热河行宫和圆明园各处。在清代陵寝中,几乎所有的入葬人物也都有影像。

可惜清朝灭亡后,陵寝管理不善,遭兵匪入侵;圆明园等行宫被列强洗劫,惨遭火焚,这些画像早已荡然无存。这幅《心写治平图》不仅保存十分完好,而且从其所注文字及人物位号,为我们了解宫中后妃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这幅《心写治平图》画像左首,钤有“古希天子”圆章,此为乾隆70岁寿辰的美称;画像右则,盖有“八徵耄念之宝”方印,这又是乾隆80岁华诞的嘉号。也有学者据此考证,说这幅画乾隆一生只看过三次,即绘制完成之时、七十岁时和他退位之际,虽有些言过其实,但乾隆对这幅画的珍视程度也不难想见。

这幅《心写治平图》原藏于圆明园,可能在1860年第二次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时,从圆明园中流失,据说曾经英国人Spink之手,后来几经辗转,在1969年入藏美国的克利夫兰美术馆,收藏编号为69.31。像这样一卷呈现皇室帝后妃嫔的肖像画卷,从来不曾见于历代任何著录或公私立收藏中,恐怕是现存唯一的作品,因此别具意义,也弥足珍贵。

2018年,乾隆爷很忙!

《延禧攻略》《如懿传》两部剧热映,吃瓜群众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开始深挖大猪蹄子后宫的那些秘史,绝对有刨根问底的趋势。小编后台也收到了不少留言,希望也能扒一扒身具“农家乐审美”的盖章狂魔后宫的那些事儿。

也有人说,《延禧攻略》《如懿传》两部剧中相同人物的人设大部分都是反着的呀,为什么会这样呢?看着很方啊!其实,电视剧大多是戏说,并不用太过纠结在意,史实究竟如何,其实完全可以从这幅《心写治平图》中一窥究竟。

首先,原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绝对是乾隆的真爱,历史上乾隆对富察皇后的确特别痴情,在她死后还念念不忘。富察皇后死后,皇帝不理会内阁的反对,直接为皇后定了谥号为“孝贤”,并指出这是因为“知妻者莫如夫”,这在清代是没有先例的。而历史上谥号由丈夫亲定的后妃,可以考证的也不过5人。

富察皇后住的长春宫,皇帝也命人必须保持原样,一桌一椅都不许动!没事他就去长春宫坐坐,和皇后“说说话”,却道“我为遣愁来此地,翻教即景惹忧忡”,这样的习惯保持了40多年之久,直至乾隆退位。

众所周知,乾隆酷爱写诗,一生写了4万多首御制诗,这四万多首诗中,有一百多首都是写给富察皇后的。在乾隆80岁时,他在富察皇后陵前,写道:“三秋别忽尔,一晌奠酸然。追忆居中阃,深宜称孝贤。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乾隆86岁时,还去富察皇后陵前,还写下了“吉地临旋跸,种松茂入云。暮春中浣忆,四十八年分”的伤感诗句。次年乾隆逝去,终于能和富察皇后团聚。

然后再说说继后那拉氏,就是《延禧攻略》中佘诗曼饰演的娴妃,《如懿传》中周迅饰演的如懿。富察皇后去世三年后,为了遵循法度,在太后的催促下,皇上只得重新立了那拉氏为皇后。

乾隆不止一次写诗道,“六宫此日添新庆,翻惹无端忆惘然。”“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故剑久相投。”(新人又怎样,终究不及你我的意气相投啊。)谁都比不上富察皇后在乾隆心中的地位,和白月光般的富察皇后一比,继后简直被秒成了渣渣。

至于乾隆和继后的感情到底如何,那啥,《心写治平图》里连她的面儿都没露,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么?《清史稿 列传 后妃》中有这样一段关于那拉氏失宠的记录:“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历史典籍中的各种讳莫如深,给野史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间,各种猜测纷至沓来,而且还都绘声绘色的。

后妃女子进宫时间有先后之别,地位有高低之差,按理来说,《心写治平图》中应当有继后那拉氏,而且时为娴妃的她位置应在贵妃之后纯妃之前,但画卷上的裱作痕迹可以说明这幅画卷经过重新装裱。继后惹恼乾隆,几乎被废(虽然未曾下诏,但却被收回了从妃至皇后的所有册宝,形同废后),所以她的画像应该是被抹去了。并且至今为止,不曾发现继后的用于供奉的正装朝服坐像,而作为皇后应该一定会有这张坐像,不难猜测,应该是乾隆皇帝下令销毁了继后画像。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史籍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写到这里不禁还有点小期待,《如懿传》里最后周迅会怎么演呢?

再来说说令妃魏佳氏,《延禧攻略》里开挂的大女主,《如懿传》里的反派,虽然《延禧攻略》中吴谨言饰演魏璎珞的被说表情过于夸张,甚至还有了“吃面梗”,但剧已经完结,总体感觉不错,虽然最后几集略显仓促,让人觉得前朝后宫所有人有智商集体下限之嫌。电视剧就不过多讨论了,还是去看看历史上真实的令妃是什么样的吧。

历史上真正的魏佳氏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正黄旗满洲包衣,后“抬旗”,被乾隆帝抬入镶黄旗满洲。乾隆帝在孝贤皇后陵祭酒的御制诗中曾提到魏佳氏是孝贤皇后玉成于他的伴侣。

在乾隆的四十多个有名分的嫔妃中,令妃生育的数量是最多的,十年生育了六胎。而且在继后那拉氏被废后,令妃以皇贵妃之尊总摄后宫,代行皇后之责,成为无名号而有实权的后宫之主达10年之久,可见,乾隆皇帝给与了令妃极大的权力。

在《心写治平图》中,令妃的位置虽然并不靠前,但却是郎世宁亲绘,这幅图中只有皇帝、皇后和令妃三人是郎世宁所绘。前文说过乾隆对这幅画极为珍视,因此,对令妃的重视程度从中也可见一斑。

在令妃去世后,乾隆皇帝在她原有的仪仗中增加了18件,达到76件,仅比皇后的仪仗少了一件;从令妃留下的遗物中可以看出,她生前已经拥有东珠朝珠,而东珠朝珠是帝后才有资格佩戴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乾隆皇帝给予令妃的特殊待遇。

乾隆六十年,乾隆帝宣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之母令懿皇贵妃魏佳氏为孝仪皇后。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魏佳氏谥号全称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郎世宁《纯惠贵妃像》

其实乾隆也很喜欢纯妃,也就是后来的纯惠皇贵妃,纯惠之宠一直持续到乾隆十一年,乾隆还专命郎世宁绘制了《纯惠贵妃像》,这幅画被很多人称为是中国的“蒙娜丽莎”。从作品中,可以看出郎世宁精湛绝伦的画技以及融会东方审美的独特风格。2012年5月27日,这幅《纯惠贵妃像》在香港邦瀚斯的拍卖会上以3990万港元成交,被称为是“捡漏”。

最后,再说一个关于这幅《心写治平图》的野史故事。据说某天,乾隆皇帝带着后妃们来到郎世宁的画室中,看他作画,第二天,乾隆特意召见郎世宁问他,昨天那几个妃子哪个最漂亮?郎世宁说哎呀,陛下在看画的时候我在数地下的瓷砖有多少块,后来乾隆皇帝就叫太监去数了一下,果然跟郎世宁说的完全契合。不过最末了,乾隆皇帝还是把这个作画的任务交给了郎世宁,让后妃给这样老实的画师做模特,的确能让人安心踏实一些。

当然,野史还是不足为信的,毕竟无论是从绘画笔触还是风格都不难看出,《心写治平图》并非由一人所绘,只有皇帝、皇后、令妃为郎世宁所画,其余七人为郎世宁的弟子所绘,最后三人是宫廷画家续画的,笔触技法都有所不同,顺序看来,还真是高下立判啊!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乾隆帝后妃嫔图卷,《延禧攻略》《如懿传》背后隐藏的真相

历史上真正的魏佳氏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正黄旗满洲包衣,后“抬旗”,被乾隆帝抬入镶黄旗满洲。乾隆帝在孝贤皇后陵祭酒的御制诗中曾提到魏佳氏是孝贤皇后玉成于他的伴侣。

文 | 周修文

编辑 | 馨羽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是美国最重要的大型艺术机构之一,这座由白色格鲁吉亚大理石建成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坐落在韦德公园的南边,由当地建筑师哈贝尔和贝尼斯共同设计,采用的是希腊复兴式殿宇形制。馆内收藏的艺术作品超过43000件,尤其以所收藏的亚洲艺术闻名。 

博物馆最初由克利夫兰的大工业家辛曼 赫尔伯特(Hinman Hurlbut)、约翰 亨廷顿(John Huntington)、霍勒 斯凯利(Horace Kelley)等捐赠艺术品和财产而建立。博物馆秉承初创者“永远为了人民的利益”的宗旨,致力于帮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伟大艺术的魅力,并且一直免费开放。

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的收藏品划分为15个部门,包括中国艺术、现代欧洲艺术、非洲艺术、绘画、版画、欧洲绘画及雕塑、纺织、伊斯兰艺术、美国的绘画及雕塑、希腊和罗马艺术、当代艺术、中世纪艺术、装饰艺术设计、艺术古代美洲和大洋洲、摄影和当代艺术。其中国馆藏十分丰富,尤其表现在佛教雕塑、瓷器、织物和中国古典绘画的部分。

博物馆之所以在亚洲艺术方面有雄厚地位,主要得益于在1958-1983年期间担任馆长的李雪曼(Sherman E. Lee),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声望,在相当程度上是靠他任期内获取的藏品赢得的。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长菲利普 蒙特贝罗对李雪曼作了如下评价:“他在各领域购入大量重器,真正改变了克利夫兰博物馆,从一个区域性的博物馆一跃而起,成为全球的重要博物馆之一。”

绢本设色

尺寸:52.9×688.3cm

《乾隆帝后妃嫔图卷》,原藏于圆明园。画卷由右向左展开,依次呈现了乾隆皇帝和他的皇后以及十一位妃嫔头戴冬吉服冠、身着冬季龙袍的半身肖像,每个图像的右侧都附上榜题。

“心写治平”四个字由乾隆亲笔题写,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故而这幅《乾隆帝后妃嫔图卷》又称《心写治平图》。

画中的青年时代的乾隆皇帝英姿飒爽,栩栩如生。乾隆皇帝头戴冬季服冠,红缨顶,海龙皮帽,冠顶衔大珍珠一颗;身着明黄色龙袍,领袖边供为石青缎绣五彩云金龙,加海龙皮领。榜题为:“乾隆元年八月吉日”。

十二位后妃嫔的顺序为:皇后(孝贤纯皇后)、贵妃(慧贤皇贵妃)、纯妃(纯惠皇贵妃)、嘉妃(淑嘉皇贵妃)、令妃(孝仪纯皇后)、舒妃、庆嫔(庆恭皇贵妃)、颖嫔(颖贵妃)、忻嫔(忻贵妃)、敦妃、顺妃(顺贵人)、循嫔(循贵妃)。

皇后头戴冬季服冠,用海龙皮帽檐,冠顶一东珠;耳饰左右各三,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各二,身着明黄八团龙袍,石青缎领袖上绣彩云金龙,外加海龙皮领。

贵妃头戴冬季服冠,海龙皮帽檐,冠顶东珠一,耳饰如皇后,用二等东珠;身着皮领明黄缎绣彩云金龙八团冬龙袍,领袖具为石青缎绣五彩云金龙。

妃头戴冬季服冠,海绣帽檐,顶饰东珠一颗,耳饰如贵妃,用三等东珠;身着金黄缎绣五彩云金龙八团冬龙袍,领袖均为石青缎绣彩云金龙,海龙皮领。

嫔头戴吉服冠,海龙帽檐,冠顶帽檐,冠顶饰东珠一,耳饰如妃,用四等东珠,身着香色缎绣彩云金龙,海龙皮领。

这些真实写照的肖像,从服装色彩、顶戴佩饰一丝不苟的描绘中,显现出这些人物在宫廷中的地位差异。当然,这幅画像显然是专供乾隆皇帝玩赏,而不是画给外人看的。

历代封建王朝的帝王、后妃、文臣武将都喜欢将自己的容貌留在画幅上,以期传之永久。而在照相摄影技术发明之前,肖像画则是留下人物面貌、形态的最好办法之一。在清代,有一批画师为宫廷服务,他们所绘制的皇帝、后妃画像收藏在景山寿皇殿、热河行宫和圆明园各处。在清代陵寝中,几乎所有的入葬人物也都有影像。

可惜清朝灭亡后,陵寝管理不善,遭兵匪入侵;圆明园等行宫被列强洗劫,惨遭火焚,这些画像早已荡然无存。这幅《心写治平图》不仅保存十分完好,而且从其所注文字及人物位号,为我们了解宫中后妃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图像资料。

这幅《心写治平图》画像左首,钤有“古希天子”圆章,此为乾隆70岁寿辰的美称;画像右则,盖有“八徵耄念之宝”方印,这又是乾隆80岁华诞的嘉号。也有学者据此考证,说这幅画乾隆一生只看过三次,即绘制完成之时、七十岁时和他退位之际,虽有些言过其实,但乾隆对这幅画的珍视程度也不难想见。

这幅《心写治平图》原藏于圆明园,可能在1860年第二次英法联军攻打北京时,从圆明园中流失,据说曾经英国人Spink之手,后来几经辗转,在1969年入藏美国的克利夫兰美术馆,收藏编号为69.31。像这样一卷呈现皇室帝后妃嫔的肖像画卷,从来不曾见于历代任何著录或公私立收藏中,恐怕是现存唯一的作品,因此别具意义,也弥足珍贵。

2018年,乾隆爷很忙!

《延禧攻略》《如懿传》两部剧热映,吃瓜群众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开始深挖大猪蹄子后宫的那些秘史,绝对有刨根问底的趋势。小编后台也收到了不少留言,希望也能扒一扒身具“农家乐审美”的盖章狂魔后宫的那些事儿。

也有人说,《延禧攻略》《如懿传》两部剧中相同人物的人设大部分都是反着的呀,为什么会这样呢?看着很方啊!其实,电视剧大多是戏说,并不用太过纠结在意,史实究竟如何,其实完全可以从这幅《心写治平图》中一窥究竟。

首先,原配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绝对是乾隆的真爱,历史上乾隆对富察皇后的确特别痴情,在她死后还念念不忘。富察皇后死后,皇帝不理会内阁的反对,直接为皇后定了谥号为“孝贤”,并指出这是因为“知妻者莫如夫”,这在清代是没有先例的。而历史上谥号由丈夫亲定的后妃,可以考证的也不过5人。

富察皇后住的长春宫,皇帝也命人必须保持原样,一桌一椅都不许动!没事他就去长春宫坐坐,和皇后“说说话”,却道“我为遣愁来此地,翻教即景惹忧忡”,这样的习惯保持了40多年之久,直至乾隆退位。

众所周知,乾隆酷爱写诗,一生写了4万多首御制诗,这四万多首诗中,有一百多首都是写给富察皇后的。在乾隆80岁时,他在富察皇后陵前,写道:“三秋别忽尔,一晌奠酸然。追忆居中阃,深宜称孝贤。平生难尽述,百岁妄希延。夏日冬之夜,远期只廿年。”乾隆86岁时,还去富察皇后陵前,还写下了“吉地临旋跸,种松茂入云。暮春中浣忆,四十八年分”的伤感诗句。次年乾隆逝去,终于能和富察皇后团聚。

然后再说说继后那拉氏,就是《延禧攻略》中佘诗曼饰演的娴妃,《如懿传》中周迅饰演的如懿。富察皇后去世三年后,为了遵循法度,在太后的催促下,皇上只得重新立了那拉氏为皇后。

乾隆不止一次写诗道,“六宫此日添新庆,翻惹无端忆惘然。”“岂必新琴终不及,究输故剑久相投。”(新人又怎样,终究不及你我的意气相投啊。)谁都比不上富察皇后在乾隆心中的地位,和白月光般的富察皇后一比,继后简直被秒成了渣渣。

至于乾隆和继后的感情到底如何,那啥,《心写治平图》里连她的面儿都没露,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么?《清史稿 列传 后妃》中有这样一段关于那拉氏失宠的记录:“三十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历史典籍中的各种讳莫如深,给野史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间,各种猜测纷至沓来,而且还都绘声绘色的。

后妃女子进宫时间有先后之别,地位有高低之差,按理来说,《心写治平图》中应当有继后那拉氏,而且时为娴妃的她位置应在贵妃之后纯妃之前,但画卷上的裱作痕迹可以说明这幅画卷经过重新装裱。继后惹恼乾隆,几乎被废(虽然未曾下诏,但却被收回了从妃至皇后的所有册宝,形同废后),所以她的画像应该是被抹去了。并且至今为止,不曾发现继后的用于供奉的正装朝服坐像,而作为皇后应该一定会有这张坐像,不难猜测,应该是乾隆皇帝下令销毁了继后画像。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史籍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写到这里不禁还有点小期待,《如懿传》里最后周迅会怎么演呢?

再来说说令妃魏佳氏,《延禧攻略》里开挂的大女主,《如懿传》里的反派,虽然《延禧攻略》中吴谨言饰演魏璎珞的被说表情过于夸张,甚至还有了“吃面梗”,但剧已经完结,总体感觉不错,虽然最后几集略显仓促,让人觉得前朝后宫所有人有智商集体下限之嫌。电视剧就不过多讨论了,还是去看看历史上真实的令妃是什么样的吧。

历史上真正的魏佳氏是内管领魏清泰的女儿,原属正黄旗满洲包衣,后“抬旗”,被乾隆帝抬入镶黄旗满洲。乾隆帝在孝贤皇后陵祭酒的御制诗中曾提到魏佳氏是孝贤皇后玉成于他的伴侣。

在乾隆的四十多个有名分的嫔妃中,令妃生育的数量是最多的,十年生育了六胎。而且在继后那拉氏被废后,令妃以皇贵妃之尊总摄后宫,代行皇后之责,成为无名号而有实权的后宫之主达10年之久,可见,乾隆皇帝给与了令妃极大的权力。

在《心写治平图》中,令妃的位置虽然并不靠前,但却是郎世宁亲绘,这幅图中只有皇帝、皇后和令妃三人是郎世宁所绘。前文说过乾隆对这幅画极为珍视,因此,对令妃的重视程度从中也可见一斑。

在令妃去世后,乾隆皇帝在她原有的仪仗中增加了18件,达到76件,仅比皇后的仪仗少了一件;从令妃留下的遗物中可以看出,她生前已经拥有东珠朝珠,而东珠朝珠是帝后才有资格佩戴的,由此也可以看出乾隆皇帝给予令妃的特殊待遇。

乾隆六十年,乾隆帝宣立皇十五子颙琰为皇太子,同时追封皇太子之母令懿皇贵妃魏佳氏为孝仪皇后。后经嘉庆、道光两朝加谥,魏佳氏谥号全称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郎世宁《纯惠贵妃像》

其实乾隆也很喜欢纯妃,也就是后来的纯惠皇贵妃,纯惠之宠一直持续到乾隆十一年,乾隆还专命郎世宁绘制了《纯惠贵妃像》,这幅画被很多人称为是中国的“蒙娜丽莎”。从作品中,可以看出郎世宁精湛绝伦的画技以及融会东方审美的独特风格。2012年5月27日,这幅《纯惠贵妃像》在香港邦瀚斯的拍卖会上以3990万港元成交,被称为是“捡漏”。

最后,再说一个关于这幅《心写治平图》的野史故事。据说某天,乾隆皇帝带着后妃们来到郎世宁的画室中,看他作画,第二天,乾隆特意召见郎世宁问他,昨天那几个妃子哪个最漂亮?郎世宁说哎呀,陛下在看画的时候我在数地下的瓷砖有多少块,后来乾隆皇帝就叫太监去数了一下,果然跟郎世宁说的完全契合。不过最末了,乾隆皇帝还是把这个作画的任务交给了郎世宁,让后妃给这样老实的画师做模特,的确能让人安心踏实一些。

当然,野史还是不足为信的,毕竟无论是从绘画笔触还是风格都不难看出,《心写治平图》并非由一人所绘,只有皇帝、皇后、令妃为郎世宁所画,其余七人为郎世宁的弟子所绘,最后三人是宫廷画家续画的,笔触技法都有所不同,顺序看来,还真是高下立判啊!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