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横街窄巷里的“老三味”火了三代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横街窄巷里的“老三味”火了三代人

关于上下九、关于宝华路、关于陈添记、关于80、90后,这或许是年少时期最无忧无虑的回忆之一。

陈添记

或许,这些回忆说出来,的确是暴露了年纪。但是,这些话说出来,绝对能勾起属于这个年代一些共同的回忆。

比方说,在那个穿着校服的年代,总会有这样的回忆:跟几个最要好的同学,或者是下课之后、或者是周末补习之后,到上下九逛街,累了就走到宝华路的陈添记,坐下来,点一份鱼皮、一份肠粉、一碗艇仔粥,毫无形象地边吃边打闹,吃饱恢复满满元气以后,继续逛……在广州,几乎每一个80、90后的记忆中,总有这样一段美好的记忆。

关于上下九、关于宝华路、关于陈添记、关于80、90后,这或许是年少时期最无忧无虑的回忆之一。

说起这个,不禁让人想起陈添记鱼皮的“爽”和“鲜”。从以前到现在一直很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在跟当家人明叔聊天以后才知道,原来这一盒看起来非常普通的鱼皮,竟然要用到十几条鱼才能做得出来!

明叔的爸爸陈程添,是陈添记的创始人。

当年,鱼肉是很多食肆用来制作成鱼滑的食材,所以很受欢迎。只是做鱼滑无需用到鱼皮,所以当时鱼皮都是被丢弃的部分。陈程添觉得很可惜,于是,他用这些被当成‘垃圾’的鱼皮,自创出“爽鱼皮”。

没想到,经过改良的鱼皮,不仅保留了鱼的鲜味、不带一点腥味,吃起来还非常爽口。自此之后,爽鱼皮开始成为顺德当地的名小吃。

1958年左右,陈程添带着家人、自创的爽鱼皮秘方来到广州宝华路,自此,陈添记也成为了西关标志之一。

“70、80年代的时候,我们的鱼皮卖5块钱一份,当时人们的月工资大概只有30多块钱,在那个年代来说,吃鱼皮算是比较奢侈的消费了。但我们的鱼皮确实很特别很好吃,所以愿意来吃的人也很多。”

据明叔介绍,要保证鱼皮的新鲜爽口,必须在鱼还鲜活的时候,一次把鱼拍晕,刮鱼鳞、取鱼皮,用热水汆烫过后要马上放入冰水里浸泡,然后再放到冰箱里冷藏,以确保它的口感。另外,为了保证鱼皮的完整性,无论是下刀的位置还是方法,不练个三五年,是无法做得到的。

因此,作为接班人的陈映华非常谦虚地表示,其他的她都学会了,只是杀鱼这样的技术活,还需要多花时间去练习。

在陈添记,你常常能看到明叔在指导女儿的工作,教她如何打理店面,如何处理食材,如何保留陈添记的诚信和味道。

只是,谁也没想到,原来在2015年的时候,明叔曾有退休结业的打算。

“当时考虑最多的,一个是我自己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多少年,第二个是接班人的问题,因为做这个真的很辛苦,很多人都没办法坚持太久。”幸好女儿体谅父亲的辛苦,主动回来帮忙,这让明叔的心放宽了不少。

对于女儿的接管,明叔给了她很多的发挥空间,他希望女儿记住:“做人做事都一样,诚信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用心!”

这不仅是对接班人的谆谆教诲,更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期望。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现在的陈添记,还是这样的店面,还是这样的味道,还是这样的鱼皮、艇仔粥、肠粉……坐在好多年以前坐过的位置,那些回忆一幕幕又回来了。仿佛,陈添记替我们保留了一些特别的记忆,特别的情愫,特别的味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横街窄巷里的“老三味”火了三代人

关于上下九、关于宝华路、关于陈添记、关于80、90后,这或许是年少时期最无忧无虑的回忆之一。

陈添记

或许,这些回忆说出来,的确是暴露了年纪。但是,这些话说出来,绝对能勾起属于这个年代一些共同的回忆。

比方说,在那个穿着校服的年代,总会有这样的回忆:跟几个最要好的同学,或者是下课之后、或者是周末补习之后,到上下九逛街,累了就走到宝华路的陈添记,坐下来,点一份鱼皮、一份肠粉、一碗艇仔粥,毫无形象地边吃边打闹,吃饱恢复满满元气以后,继续逛……在广州,几乎每一个80、90后的记忆中,总有这样一段美好的记忆。

关于上下九、关于宝华路、关于陈添记、关于80、90后,这或许是年少时期最无忧无虑的回忆之一。

说起这个,不禁让人想起陈添记鱼皮的“爽”和“鲜”。从以前到现在一直很好奇,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在跟当家人明叔聊天以后才知道,原来这一盒看起来非常普通的鱼皮,竟然要用到十几条鱼才能做得出来!

明叔的爸爸陈程添,是陈添记的创始人。

当年,鱼肉是很多食肆用来制作成鱼滑的食材,所以很受欢迎。只是做鱼滑无需用到鱼皮,所以当时鱼皮都是被丢弃的部分。陈程添觉得很可惜,于是,他用这些被当成‘垃圾’的鱼皮,自创出“爽鱼皮”。

没想到,经过改良的鱼皮,不仅保留了鱼的鲜味、不带一点腥味,吃起来还非常爽口。自此之后,爽鱼皮开始成为顺德当地的名小吃。

1958年左右,陈程添带着家人、自创的爽鱼皮秘方来到广州宝华路,自此,陈添记也成为了西关标志之一。

“70、80年代的时候,我们的鱼皮卖5块钱一份,当时人们的月工资大概只有30多块钱,在那个年代来说,吃鱼皮算是比较奢侈的消费了。但我们的鱼皮确实很特别很好吃,所以愿意来吃的人也很多。”

据明叔介绍,要保证鱼皮的新鲜爽口,必须在鱼还鲜活的时候,一次把鱼拍晕,刮鱼鳞、取鱼皮,用热水汆烫过后要马上放入冰水里浸泡,然后再放到冰箱里冷藏,以确保它的口感。另外,为了保证鱼皮的完整性,无论是下刀的位置还是方法,不练个三五年,是无法做得到的。

因此,作为接班人的陈映华非常谦虚地表示,其他的她都学会了,只是杀鱼这样的技术活,还需要多花时间去练习。

在陈添记,你常常能看到明叔在指导女儿的工作,教她如何打理店面,如何处理食材,如何保留陈添记的诚信和味道。

只是,谁也没想到,原来在2015年的时候,明叔曾有退休结业的打算。

“当时考虑最多的,一个是我自己年纪大了,不知道还能坚持多少年,第二个是接班人的问题,因为做这个真的很辛苦,很多人都没办法坚持太久。”幸好女儿体谅父亲的辛苦,主动回来帮忙,这让明叔的心放宽了不少。

对于女儿的接管,明叔给了她很多的发挥空间,他希望女儿记住:“做人做事都一样,诚信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用心!”

这不仅是对接班人的谆谆教诲,更是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期望。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现在的陈添记,还是这样的店面,还是这样的味道,还是这样的鱼皮、艇仔粥、肠粉……坐在好多年以前坐过的位置,那些回忆一幕幕又回来了。仿佛,陈添记替我们保留了一些特别的记忆,特别的情愫,特别的味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